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西南財經大學探索“三個三”機製推進複合型創新人才培養
2023-04-27 09:33
西南財經大學
作者:

  西南財經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瞄準“複合知識結構、解決複雜問題能力、跨學科思維方式、健全人格養成”培養目標,大力推進“三交叉、三融合、三協同”財經複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改革,努力培養更多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深化“三交叉”,打造專業建設新生態。一是深化學科交叉,支持建設新興專業。依托“經濟與管理學科群”一流學科建設,打造“交子金融科技創新研究院”“中國行為經濟與行為金融研究中心”等交叉學科創新平台,在金融科技、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建設“金融科技”“大數據管理與應用”“計算金融”“數字經濟”“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8個新興專業,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二是深化專業交叉,凝練特色方向。開設“金融與理財”“金融數學”“金融統計與風險管理”等6個“金融+X”複合型人才培養光華實驗班,以“智能+”方式升級發展9個“新財經”光華實驗班,建設“大數據會計”“數字化管理”“數字傳播”等特色專業方向,著力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三是深化課程交叉,重塑專業形態。開設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相關課程,以“智能+”和大數據賦能傳統專業建設,促進財稅、新聞學等學科專業發展。按“微而新、小而精”原則,建設5—10門體現專業領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養的課程群,建設金融科技、財富管理、數字人文等一批微專業,促進課程體係更新。

  強化“三融合”,構建人才培養新體係。一是強化構建多學科融合的課程體係。建設跨學科“通識教育”“專業教育”“雙創教育”係列課程,建成《現代科技與審美藝術》《區塊鏈技術與加密數字貨幣》《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方法》《技術創業》等140餘門跨學科融合課程,全麵提升學生人文和科技素養,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潛能。二是強化構建科教融合的教學體係。開展研討式、智能化、混合式教學,重點支持80個教學班開展小班化研討式教學,從國內外高校引進優質課程,深入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通過科研項目進課程、科研課題進課堂、科研成果進教材和學生進平台(實驗室)、進項目、進課題的“雙向三進”機製,著力打造“科研—教學—學習”連結體,實現科研活動與育人活動、科研成果與育人成果互相轉換深度交融。三是強化構建知行融合的實踐體係。建成《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實踐》等一批綜合性實踐金課,依托學校平台完善學科競賽體係,建設“知行天下·讀懂中國”實踐教育品牌,通過中國家庭金融調查、電商扶貧、“三下鄉”等打造“行走的課堂”,推動師生社會實踐教育同向同行,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增長知識才幹。

  優化“三協同”,完善互促共進新機製。一是優化互補互融的院際協同機製。實施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專業學院“手拉手”活動,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建設《金融服務營銷》等20餘門“雙師課堂”課程,不同學院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同上一門課,提升學生利用跨學科思維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跨院組建中國區塊鏈研究中心、中國行為經濟與行為金融研究中心等14個教學團隊和一批動態開放虛擬教研室,為培養複合型創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撐。二是優化共建共享的校際協同機製。發起成立“川渝通識教育聯盟”“財經慕課聯盟”等,與財經高校共建《貨幣銀行學》等40門國家級一流本科(線上)課程和10餘個微專業,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餘所高校、機構建立合作關係,通過平台共建、資源共享、合作共育全麵提升複合型人才培養能力。三是優化聯通融通的跨界協同機製。與行業企業共建專業核心課程,與中國建設銀行共同成立“新金融人才產教融合聯盟”,設立西財建行學院,開設建行財富管理實驗班、招商銀行金葵花理財實驗班等。建立“旋轉門”機製,依托四川省、成都市與學校三方共建的交子金融科技創新研究院等平台開展金融科技基礎理論與前沿應用合作研究,不斷提升財經類複合型創新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