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安徽醫科大學“引聚留用”,讓人才脫穎而出
2023-06-07 11:39
安徽醫科大學
作者:

  “人是事業發展的最關鍵因素,想要實現學校‘十四五’規劃目標,就必須培養人才、發現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高質量做好人才工作。希望各部門、各二級單位、各附屬醫院在實際做好人才工作的同時經常開展交流,互相分享經驗,大興調研,取人之長,用心做好人才服務保障工作。”學校高層次人才“引育留用”專項調研座談會上,校黨委書記顧家山在總結講話時這樣說道。

  當前,全黨正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學校黨委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將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等貫通融合、一體推進,高層次人才“引育留用”專項調研座談會既是學校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戰略部署,以及主題教育部署的具體內容之一,又是謀深謀實學校新階段人才戰略的重要途徑。

  每年度召開科技人才工作年會暨教授大會,總結工作成績、發現問題不足、表彰激勵人才;連續舉辦青年學者引智大會,廣發“英雄帖”,聚全球“豪傑”,讓人才看到學校求賢若渴的意願;定期舉辦各類人才座談會,麵對麵了解人才需求,聽取大家對於學校發展的真誠意見和建議……這是學校近年來堅持把人才資源作為辦學興校第一資源的具體行動,也是學校深化體製機製改革,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全麵推進“人才栽樹”工程的重要舉措。

引才有道 拓寬渠道提供多方麵保障

  新形勢新要求下,如何為學校的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新動能、塑造新優勢?“教育蓄勢、科技賦能、人才強基”,做好人才工作便是擺在學校麵前最重要的課題。

  學校不斷深化人才工作在事業全局的極端重要性,堅持和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麵領導,成立學校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出台《加強黨管人才工作實施辦法》等製度文件,充分發揮學校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重要作用,積極構建了“校黨委統一領導,組織人事部門牽頭抓總,各部門、各單位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近年來,學校不斷完善‘東南人才工程’,擴大‘東南人才工程’品牌效應,設置符合人才價值、市場規律、具有競爭性的薪酬標準,構建充分體現創新要素價值的收入分配機製,加快引進戰略領軍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青年學者引智大會上,副校長餘永強向與會的青年才俊,詳細介紹著學校的人才政策。

  目前,學校“東南人才工程”包含1個實施辦法和5個實施細則,分別針對學校全職和柔性引進的高端領軍人才、校內青年學術骨幹、雙聘教授及來校全職工作的高水平博士後。這一支持人才的係統計劃,正是通過提高待遇、加強培育、約定任務、強化考核、分類施策等手段,實現對學校各類人才的精準扶持和有效管理。兩年多以前,長三角區域享受跨省戶口網上遷移便民措施的第一人、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徐馬飛,便是通過這一政策順利入職。目前,他擁有了自己的實驗室,從事著自己喜歡的科研,也在培養著生物科學專業的未來力量。

  “從年薪、科研啟動經費、安置費,到辦公場所、科研助理、博導資格、碩導資格、配偶安置、子女入學入托等,我們會給引進的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人事處處長儲兵介紹道。

  高水平大學、高水平學院的發展離不開優秀人才的支撐和學術領軍人物的帶領,“學術教授擔任學院執行院長”,是學校進一步適應事業發展需要、加快學院建設步伐的重要舉措。既是通過學校東南人才工程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又是生命科學學院人才引進工作的主要負責人的周洪教授,便是該舉措取得實效的有力證明。2018年以來,該院學科方向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生物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相繼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32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被成功引進。

  此外,學校還出台《安徽醫科人才引進與管理服務辦法》《安徽醫科大學博士後管理暫行辦法》等多項製度規定,並根據具體實際及時進行修訂完善,從而全鏈條係統優化人才引育、崗位聘任、考核評價、職稱晉升、薪酬激勵等體製機製,全方位為人才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助力。2020年起,學校積極響應安徽省人才強省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照有關指導意見,定期組織開展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職稱綠色通道的申報工作,努力讓有德有賢有能的人才享受到“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寬廣舞台。

聚才有力 人才隊伍新格局逐漸形成

  “我覺得安醫大不管是在科研工作還是在職稱評定上,都給予了我們年輕人很大的發展空間。”師從李述湯院士、博士畢業於蘇州大學的王鹹文是一名標準的“90後”。同時,他也是安徽醫科大學東南學者,教授,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生物醫學材料係的博士生導師。主持國家級和省級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入選斯坦福全球頂尖2%科學家2022年榜單、指導學生團隊獲2022年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創新創業類)二等獎……項目、科研、教學,來到安醫大工作一年半,王鹹文一樣沒落下,並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今年他還招到了自己的第一個博士生。

  “我當時已經通過了另一所高校的麵試,名單也已經在公示了。”王鹹文表示,最終選擇接過安醫大拋來“橄欖枝”,不僅是被學校對人才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所吸引,也是被學院院長真心真意想留住人才的舉動所打動。“錢院長當時積極和人才引進工作小組溝通聯係,推薦我、引薦我,最終我是以‘三類人才B檔’這個人才層次入職的。”

  王鹹文口中的“錢院長”是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的執行院長錢海生,同時也是學校2019年以“東南學者”身份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截至目前,他已推薦並幫助學院引進人才2人。

  讓人才既能“一見鍾情”又能“日久生情”,對外是吸引力、影響力,對內是凝聚力、驅動力。設置人才引進“伯樂獎”、增強二級學院主觀能動性,是學校為更好集聚高層次人才、提升學院辦學水平的創新一招。在優秀人才的“磁場效應” 下,成立於2018年年底的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短短四年多的時間便已通過學校東南人才工程引進各層次人才共計34人。

  站穩線下,也要開拓線上。學校充分發揮校內外專家、海內外校友、新引進人才的作用,通過雲推介、雲洽談、雲麵試、雲服務等形式招攬人才。近3年,成功引進了多個國家級人才團隊,全職引進博士等高層次人才470人,入站博士後180人。學校本部現有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或副高以上職稱者占比從57.1%提升至67.46%,具有“雙一流”及海外學習經曆者占比從22.6%提升至32.8%,形成了老中青梯次銜接、學科專業布局合理的人才隊伍新格局。

 用才有效 培優育強不斷提升科創能力

  “近3年,學校立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43項,其中引進人才立項超過50%;獲得橫向科研經費5.3億元,8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2年,在世界三大頂級期刊‘CNS’刊發高水平學術成果4篇,實現了曆史性突破。”本學期伊始,顧家山給大一新生講授了特別的“開學第一課”。幻燈片上一個個矚目的數字,展現了學校近來年取得的喜人的科創成績,也是對廣大青年學子成長成才的激勵。

  引得了“才”、留得住“才”,放到學校高質量發展的藍圖中,更重要的是用得好“才”。學校堅持把人才經費投入作為推動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近3年,人才經費投入從5133萬元增加到1.67億元,增幅達到230%。僅2022年,學校就為新引進人才撥付科研啟動經費1709.4萬元,安置費2964萬元。

  “強有力的資金支持解決了引進人才的後顧之憂,也讓大家能心無旁騖,更加潛心科研。”生物醫學材料與器件實驗室是錢海生教授在2019年入職後創建的,在他的帶領下,全體成員集中於生物醫學材料和器件的設計,致力於解決相應生物醫學方麵的難題,並取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國際國內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4項等一係列豐碩成果。不久前,團隊最新綜述文章《基於腫瘤微環境中H2O2的調控以提高癌症療效的研究進展》發表在《配位化學評論》上。

  “學校在學科、團隊和人才方麵持續不斷地實施各類計劃、項目,使得我們一直有嚐試的機會;校內一大批無私奉獻、樂於支持年輕人成長的領導和專家,培養了我們不斷嚐試的能力;近些年學校高速發展,不斷建設完善各類平台和基礎設施,更讓我們有了勇於嚐試的底氣。”學校科技人才工作年會暨教授大會上,2022年度“安徽醫科大學悅群十佳創新科技工作者”、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洋在作為科技人才代表發言時,向學校表達了由衷的感謝。

  用才也要育才。學校也十分重視自培人才,並堅持把人才培養作為學校長遠發展的大計,出台《“四個一批”人才建設工程實施辦法》等製度文件,通過開展海外交流、進修深造、掛職鍛煉等方式,重點支持一批在教學、科研、醫療、管理領域取得突出成績且具有明顯潛力的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圍繞“新醫科”方向和“大健康”領域,組建10個以青年人才為主體的教學科研團隊,專項投入1250萬元。近3年,學校自主培養人才獲國家級人才稱號達7人次。

  集聚高層次人才,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今世界範圍內所有高水平大學共同追求的目標。校黨委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讀書班上,與會黨員、幹部圍繞“幹部人才隊伍建設”這一學習研討主題,紛紛談看法、說體會,顧家山在總結時再次強調,必須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幹部人才隊伍建設和關於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大興調研、落實舉措,助推學校改革事業快速發展、譜寫高水平醫科大學新篇章。

  麵對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戰略、應對疫情後醫學教育發展新挑戰、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醫學教育新高地等一係列重大使命任務,學校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把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推動事業發展的具體成效,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開放的姿態全力推進人才“引育留用”工作,讓能幹事、幹成事、成大事的人才脫穎而出,為學校的高質量發展“添火加柴”。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