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1日,在上海交通大學2023年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作了題為《在堅守和突破中前行》的講話,深情寄語畢業生。
在堅守和突破中前行
——在2023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丁奎嶺
2023年6月21日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們相聚在這裏,共同見證你們人生的重要時刻。首先,我代表學校祝賀大家順利畢業,向辛勤付出的老師和家長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
四年前的金秋,我和大家一起,在這裏共同參加開學典禮,聆聽林忠欽校長深情寄語新交大人學會“歸零”、矢誌創新。四年寒暑,韶華不負。在師長的教誨和父母的囑咐中,你們快速適應大學生活,懂得感恩、學會獨立;在高數、大物等“霸王課”的考驗中,你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建立起對專業的熱愛;你們積極參與PRP、大創等項目,近距離接觸科研,在一次次的嚐試和探索中,逐步明晰前行的方向。麵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你們不懼挑戰、主動擔當,在守護共同家園的同時,保持勤勉、不斷進步。那些師生醫務員工甘苦與共、心手相連的感人瞬間,醫學院和附屬醫院醫療隊挺身而出、火線馳援的大愛仁心,以及廣大校友和社會各界心係交大、共克時艱的溫情付出,成為你們難忘的人生記憶和寶貴的成長曆練。捭闔塘中清荷盛,仰思坪上芳草深。你們的青春足跡、理想追求,皆鐫刻在這裏的一草一木之上。
剛剛過去的這四年,也正是國家實力快速提升、世界局勢風雲變幻、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期。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號角,讓我們心潮澎湃,堅定奮進誌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ChatGPT等人工智能新技術迅猛崛起,亦讓我們感受到時代瞬息萬變、機遇挑戰並存。風華正茂的你們,擁有無比寬廣的人生舞台,也必將麵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和各種各樣的困難壓力。迎接挑戰、應對變化,既要有處變不驚的戰略定力,堅守初心使命、保持人生底色;也要有主動求變的創新活力,突破藩籬束縛、創造無限可能。因此,在你們即將開啟人生嶄新篇章之際,圍繞堅守與突破的主題,我和楊振斌書記一起,想和大家分享幾點想法。
堅守,意味著一種選擇,一種信仰,一種對使命追求的無悔執著。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有一群年輕的交大人,他們“擇一事終一生”,懷著對航天事業的熱愛和以所學報國的赤誠情懷,以青春之火助力“中國星”遨遊太空。在寫給母校的家書中,他們彙報了在大漠的堅守與奮鬥、成長與收獲,令人感動不已。“一顆赤心貫蒼穹,台前幕後交大人”,一代代交大人接續奮鬥,將個人的點滴微光彙聚成璀璨星河,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堅守”二字磅礴而恒久的力量。
同學們,今天你們將再次啟程,希望你們不管是繼續深造還是走上工作崗位,都能保持“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和“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要堅守心中的熱愛。唯有熱愛才能無悔於自己的選擇、忠誠於人生的信仰;熱愛也是使一個人能夠堅定從容、無畏風雨的強大精神力量。環境學院孔海南教授投身洱海研究與治理三十載,守得水清月明、迎來海菜花開,他用“洱海情結”四字訴說了自己的傾心與熱愛。最好的人生,莫過於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並為之堅守一生。希望你們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永遠不要放棄心中的熱愛,以熱愛激發靈感、點亮夢想,在對人生、事業和家庭的熱愛中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要堅守交大人的精神底色。交大賦予你們的不僅是知識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交大人傳承不息的價值追求和精神品格,這也必將是融入你們血脈、永遠揮之不去的人生底色和集體氣質。在學校的這幾年,你們與一個又一個交大前輩進行了跨越時空的對話,耳濡目染了一代又一代交大人篤實奮進、建功立業的動人故事。無論是錢學森學長“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的拳拳心聲,還是黃旭華學長“此生屬於祖國,此生屬於核潛艇”的錚錚誓言,都讓你們深切體會到“飲水思源、愛國榮校”校訓的厚重意蘊,以及“求真務實,努力拚搏,敢為人先,與日俱進”交大精神的深刻內涵。在新時期,“選擇交大,就選擇了責任”“走出交大,就要勇擔使命”又成為交大人共同的價值追求。希望你們在堅守中傳承和發揚交大人的優良傳統和精神品格,堅守赤誠奉獻、實幹興邦的愛國精神,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的科學精神,敢為人先、勇於超越的創新精神,在大變革的時代把握好人生前行的方向,讓青春在廣闊天地中綻放光彩!
同學們,懂得堅守,才能行穩致遠。同時,還要嚐試突破,才能收獲人生的別樣精彩。突破,代表著一種勇氣,一種力量,一種對未至之境的主動探索。交大校園裏活躍著一批科學家,他們勇於打破學科的邊界和思維的局限,不斷嚐試、持續探索新的可能。他們中有人圍繞能源發展的重大命題,研製高性能電卡製冷材料,突破該領域存在近百年的工程化瓶頸,有望成為未來“薄膜空調”的關鍵技術;有人聚焦合成生物學的前沿發展,通過細胞代謝網絡的設計和重塑,開發“細胞工廠”,從而實現生物基產品的綠色製造;有人致力於打破藥物研發技術壁壘,拓寬超分子組裝技術應用,實現了主動靶向納米藥物遞送,推動腫瘤的精準治療……他們在各自深耕的領域拓寬思路、交叉融合、積極嚐試,為製約科技發展或社會民生的難題尋求新的解決方案,讓我們感受到與“突破”相伴相生的神奇力量。
征途漫漫,上下求索,坐井隻能觀天,破繭方能成蝶。要突破學科的界限。通過本科階段的學習,你們初步建立了所在學科的專業知識體係,也有了自己的“專業標簽”。但長遠的求知為學不能僅僅局限於單一學科,而應兼顧知識的精深和廣博。李政道先生曾說,“我是學物理的,不過我不專看物理書,還喜歡看雜七雜八的書。多看一些,頭腦就能比較靈活”,提醒我們在知識探究和科研探索中應跨越領域、拓展視野。行業實踐亦是如此,不為學科專業設壁壘、不對自身能力設限製,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和交叉融合的思維勇於探索嚐試,方能創造更多可能。我校船建學院校友、寧德時代公司首席科學家吳凱,畢業20年後重回交大讀博,突破原有專業領域和知識結構,在動力電池技術和應用的新領域中創新探索,為產業發展打開了廣袤空間。同學們,未來能力的高低不僅取決於知識的深度,更在於不斷學習新事物、靈活應用新知識。希望你們勇於突破學科的邊界,在“深挖”和“交叉”的融通並進中探索未至之境,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斷邁向新的高度。
要突破小我的束縛。人生之路如同登山,如果隻顧及到眼前方寸之地,就容易被腳下的泥濘或路邊的草木所牽絆;而如果抬頭將巍峨群山、蒼茫天地盡收眼底,則更能激發前行的信心與鬥誌。你們在攀登的征程中也將會麵臨人生的諸多選擇,要打開格局,做一個包容豁達的人,把眼前的得失和當下的問題放在更長的時間尺度上來審視,在為人處世中保持心胸開闊,善於團結協作。要胸懷天下,做一個誌存高遠的人,將個人人生融入祖國建設發展的洪流,與祖國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新中國成立之初,錢學森、吳文俊、徐光憲、楊嘉墀等一大批老學長毅然放棄國外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輾轉回到祖國傾盡所學、貢獻力量;改革開放之後,一批批交大人敢為人先、緊抓機遇,全心投身現代化建設,在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攻克、絞吸式挖泥船設計製造、高性能鎂合金研發製備等方麵作出重要貢獻;新世紀以來,交大學子主動回應時代需要,敢於參與全球競爭,服務人類進步事業,在各行各業脫穎而出。同學們生逢盛世、壯誌在胸,希望你們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不為浮躁所動、不為誘惑所擾,將個人追求超越於求田問舍、小富即安之上,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征程中貢獻青春力量!
同學們,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堅守和突破相輔相成,體現了守正與創新的辯證統一。堅守不是墨守成規,而是對於心中熱愛與精神品格的執著踐行;突破不是改轍易途,而是在交叉融合與心懷“大我”中創造更多可能。唯有堅守,才能根深葉茂、源遠流長;唯有突破,才能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大家既要以堅守把穩舵盤、保持航向,又要以突破創新發展、揚帆遠航。
驪歌聲漸起,依依思源情。同學們,四年前,你們收拾行裝從祖國各地來到東海之濱求學,我初來交大,和你們一起參與並見證學校的快速發展;四年後,你們收獲滿滿即將畢業,我和老師們都滿懷不舍和祝福,送別你們踏上新征程。任歲月更迭變遷,“交大人”是我們共同的名字,母校永遠是你們的堅強後盾和精神家園,歡迎大家常回家看看。
祝願大家前程似錦、宏圖大展,謝謝!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