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農業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堅持戰略引領、組織創新、深度融合、係統推進,加快推動科研組織模式改革,集聚力量有組織推進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努力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貢獻。
強化重點領域攻堅,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一是加強基礎研究。聚焦智能育種、基因編輯、表型組學、合成生物學等科技前沿,組建新興領域創新團隊,以創新研究群體、優秀青年創新團隊等為載體,強化原始創新能力、提升基礎研究水平。在自私基因模型調控水稻雜種不育機理、作物疫黴菌“誘餌模式”致病機製模型等方麵取得重大突破。二是組織科技攻關。圍繞生物育種、動植物種養、耕地保護與利用、農業綠色發展、現代農業工程與裝備、食品生產與營養等現代農業關鍵領域,啟動農業全基因組編輯計劃、食物—環境—人類大健康科學計劃、農業生物“幹細胞”計劃和“大豆南下”計劃,大力開展種質創新、新品種培育等科技創新攻關,堅持做強種業“芯片”,提升糧食生產科技“含金量”,守住糧食安全“壓艙石”。三是構建多元體係。堅持大食物觀,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米袋子、果盤子、菜園子、花藍子並舉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係。土壤有機肥團隊圍繞產業所需與發展所向,開展經濟作物土壤結構改善、作物品質提升等技術研發與示範推廣;菊花遺傳與種質創新團隊在全國20餘個省份打造30餘個“菊花海”,前伸後延牽引菊花產業鏈條,促進地方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構建農業綜合效益提升的典範樣板。
創新科研組織形式,打造戰略科技力量。一是打造“團隊+”“對象+”有組織科研項目。聚焦農業智能化、智慧化、智造化、健康化等科技前沿,推出“團隊+”科研組織模式,以學校優勢研究團隊為主體,整合近幾年新入職的青年教師,組建“虛實結合”的創新團隊,實現“農+工”“文+理”“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激活學校科研創新活力。以水稻、小麥、大豆、菊花、梨、白菜等作物為研究對象,聚焦當前行業關鍵“卡點”,組織實施“對象+”產業協同攻關項目,打破學科和學院壁壘,圍繞產業急需和行業急要,開展真合作、研究真問題、解決真問題,推動“生物育種—作物栽培—植物保護—資源環境—食品加工”等全產業鏈多學科協同創新。二是加大“學科+”前沿交叉創新研究。成立前沿交叉研究院二級實體單位,暢通自科和社科領域內部與外部的雙循環,成立植物表型組學、生物信息學、合成生物學、生命健康與醫藥等研究團隊,不斷構建多學院多學科協同創新機製,推動學科交叉融合。以“One Health”大健康理念,促進資源環境、動科動醫、食品營養、園藝科學等學科專業的融合,謀劃食物—環境—人類大健康科學行動,搶占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製高點,支撐重大技術問題的破解與應用。三是加強戰略科技人才引育。以質量、貢獻和潛力為評價導向,開辟引才“綠色通道”,堅持“不分海內外,不唯帽子,不唯職稱,不唯資曆”的選才理念,加大“高精尖缺”人才引進力度,著重看人才是否把握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是否具有獨立工作能力、未來發展潛力、與團隊相融性,是否對學科未來發展能起到重要支撐作用等。探索實行人才評價“代表作”製度,推動人才評價從“量化導向”向“質量導向”轉變,實施分崗位、分類別、分層次的分類評價體係。
深化體製機製改革,激發科研創新活力。一是推進成果轉化改革。依托“國家—省—市—校”四級轉化平台和江蘇豐富的農業資源稟賦,牽頭建設長三角高校聯盟技術轉移服務平台、江蘇省農業產業服務中心和南京市知識產權運營中心,不斷夯實成果轉化平台建設。立足學科特色,啟動建設南京農業大學成果轉化平台,建立完善專利申請前評估機製,深入實施專利開放許可製度,促進更多科技成果高效轉化。二是推行績效評價改革。緊緊圍繞建設一流大學的戰略目標,以質量為導向全麵深化人事製度改革,構建發展導向的績效考核機製和激勵導向的績效分配機製。基於KPI目標管理思想,研究製定《科研績效關鍵指標考核辦法》等多個文件,摒棄原本重點依賴論文和獎項的考核方式,構建以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分類評價體係,將項目、平台、成果、社會服務納入考核範圍,按照學科特點實行校院兩級考核,營造積極向上的學術環境。三是全麵激發人才活力。堅持將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賦予學院更大自主權,突出績效導向。注重分類指導,引導學院根據自身特點和定位特色發展,調動學院更大積極性、主動性。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