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中國人民大學新質生產力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報告發布會舉行
2024-04-28 15:17
中國人民大學
作者:

  4月27日,中國人民大學新質生產力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報告發布會舉行。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員李善同出席並致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李雪鬆、北京大學副校長董誌勇、中國科學院數學與係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楊翠紅、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清華大學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吳金希出席。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應用經濟學院院長鄭新業主持成立儀式。中國人民大學機關部處、相關學院主要負責人,新質生產力研究中心代表參加。

  張東剛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而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需要我們從理論上進行總結、概括,用以指導新的發展實踐。新質生產力這一重大理論創新具有鮮明的科學性、時代性、先進性和實踐性,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最新原創性成果,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也是建構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係的重大思想指導。

  張東剛從三個方麵對發展新質生產力進行闡述。一是深刻理解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內涵、本質要求、理論邏輯和實踐路徑。新質生產力不是對傳統生產力的簡單優化與量變迭代,而是一套組合係統,其內在各要素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通過優化組合和高效協同,實現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新質生產力在生產要素方麵發生了“質”的變化,不僅包括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等實體性要素,還將科學技術、經濟管理以及人文經濟等融入新質生產力係統中的各個部分,嵌入到生產的各個環節,迸發出強大的生產力。二是深刻把握加快塑造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的重要意義。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把握好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規律,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思想障礙和製度藩籬,形成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管理體製和運行機製,讓各類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三是深刻認識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不僅具有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屬性,也蘊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追求。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們要堅持係統思維,推動新質生產力整體性、協同性、可持續性發展,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新質生產力發展新成效激發中國式現代化新動能。

  張東剛指出,中國人民大學新質生產力研究中心的成立,既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的戰略舉措,也是持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精神,準確把握“強國建設、高等教育何為、人大何為”這一關鍵問題的具體實踐。希望研究中心充分發揮學校在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獨樹一幟”的辦學優勢,夯實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理論基礎,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強大學理支撐;聚焦科技創新,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整合優勢資源,為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更多智慧力量;強固人才支撐,著力完善全鏈條人才引育機製,培養更多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拔尖創新人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築牢人才基礎。

  張東剛強調,麵向未來,中國人民大學將勇立時代潮頭,堅持“實事求是”校訓,解放思想、守正創新,重塑辦學治校新生態,全麵提升勇走新路的新質戰鬥力。中國人民大學願與學界同仁團結奮鬥,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充分發揮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戰略支點作用,以更加強烈的曆史主動精神深入研究闡釋新質生產力的重大意義和科學內涵,積極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係,為以新質生產力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人大貢獻。

  李善同指出,隨著全球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和不確定性上升,新質生產力概念的提出,指明了我國新發展階段激發新動能的決定力量,明確了我國重塑全球競爭新優勢的關鍵著力點,為新時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當前,新質生產力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許多未知領域尚待探索,作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麵旗幟,中國人民大學成立新質生產力研究中心,正當其時,意義重大。希望學校充分發揮學科優勢、人才優勢和理論研究優勢,深刻認識和把握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特征和發展規律,緊跟科技和產業發展新趨勢,以新質生產力研究中心建設為牽引,積極探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為新質生產力理論研究提供廣闊的學術視野和全麵的分析框架,不斷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新質生產力研究中心是應用經濟學院聯合經濟學院、財政金融學院、勞動人事學院共同成立的跨學院研究機構,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以科學研究和數據分析為基礎,遵循“模式識別、因素分析、政策評估”的研究思路,致力於量化評估我國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現狀特征、發展進程、產業形態、空間分布、主要動因等,為推動我國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提供決策依據和對策建議。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中國人民大學 2024-04-28 10:37
中國人民大學 2024-04-26 11:35
中國人民大學 2024-04-25 16:56
中國人民大學 2024-04-23 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