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交通大學與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共建國家語言與健康研究中心會議在閔行校區文博樓舉行。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劉培俊,閔行區區委副書記唐勁鬆、副區長楊辛,上海交大黨委書記楊振斌,黨委副書記、醫學院黨委書記江帆,副校長張安勝及雙方有關方麵負責人、專家學者出席。
麵向社會需求
積極服務“健康中國”戰略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健康中國”作為我國2035年發展總體目標的一個重要方麵,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並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出全麵部署。
語言健康是人民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命的全周期中,人類都可能會發生語言障礙。目前,社會對語言障礙問題的認識不足、關注不夠、研究不多。此外,我國語言治療師數量稀缺。語言治療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和多專業交叉的複雜領域,需要語言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介入。由於缺乏係統性的培養機製,我國語言治療師的培養多以自發性的繼續教育模式為主,多為短期培訓,相關從業人員難以建立專業性和係統化的知識體係。
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於2023年11月正式批準成立了研究型基地——國家語言與健康研究中心,該中心由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與上海交通大學共建共管。中心建設主要依托語言學、醫學、心理學、人工智能等學科,秉持文理醫工交叉的發展路徑,采用認知科學和神經科學的技術手段,構建語言健康的知識理論體係,研發智能型語言健康檢測與訓練係統,建立語言健康相關標準,促進國民身心健康及相關人才培養,為國家語言文字事業的基礎資源建設、服務國家戰略和重大工程實施提供科研支撐。
文理醫工交叉融合
打造跨學科發展平台
上海交通大學作為一所“綜合性、創新型、國際化”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其語言學、醫學、心理學、人工智能等學科在國內居於優勢地位。教育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學校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和臨床醫學學科都位居國內一流方陣,位列前3%。
圍繞優勢學科,上海交通大學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提出 “大健康”發展戰略。在“大健康”戰略規劃下,全校各院係均與醫學院合作,開展健康領域研究與應用。外國語學院與醫學院合作開展語言與健康研究,並於2022年10月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學語言與健康研究院”。
國家語言與健康研究中心的建設,選擇在上海作為研究中心也考慮到了上海國際化程度高,是吳方言使用者聚集地,有利於開展雙語、雙言對語言認知障礙、延緩和幹預作用的研究與實踐。
在學校語言學、醫學、心理學、人工智能等優勢學科的支撐下,國家語言與健康研究中心的建設秉持文理醫工交叉的發展路徑,有望在交叉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麵取得突破。
從語言視角關切人類健康
打造國際一流的研究中心
國家語言與健康研究中心將麵向國內人民健康的需求,整合語言學、醫學、心理學、人工智能等學科,組建跨學科研究團隊,使用認知科學和神經科學的技術手段,開展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等工作。
在科學研究方麵,中心將製定我國老年人語言健康標準,發布我國老年人語言健康報告;建設我國失語症患者的語言水平常模並發布我國失語症患者的語言能力報告;研究雙語/雙言訓練對國民語言和認知障礙的預防和延緩作用;研究探索語言促進國民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徑。
人才培養方麵,中心將組織外國語學院、醫學院、心理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部門探索語言與健康方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建設《聽力科學》《語言與大腦》《語言與認知》《語言病理學》《神經語言學》《語言研究方法》等相關課程。開展語言與健康實踐活動,如《創新實踐》《語言研究項目》《專業實習實踐》等,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參與課題研究、設立項目等多種形式吸引校外人員參與中心工作,
社會服務方麵,中心將積極響應“健康中國”戰略,為國家語言與健康領域政策、規劃、標準製定提供研究支撐,撰寫相關資政報告;麵向社會開展公益性語言、認知健康科普講座;定期為老年人和兒童開展公益性聽力篩查、認知篩查和語言檢測服務;將研究成果用於社區、養老機構、醫院等。
國家語言與健康研究中心係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研究型基地,於2023年11月獲批成立,由上海交通大學與教育部語信司共建共管,雙方將圍繞語言與健康科學研究、人才聯合培養、踐行社會責任、服務民生等方麵開展戰略合作。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