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功搭建國際首個通信與智能融合的6G試驗網
我國通信領域傳來捷報:以通信與智能融合為標誌的6G關鍵技術迎來新突破,4G、5G通信鏈路有望具備6G的傳輸能力。
我國率先搭建了國際首個通信與智能融合的6G外場試驗網,實現了6G主要場景下通信性能的全麵提升。中國通信學會10日在京舉辦的“信息論:經典與現代”學術研討會上,一項新成果的發布吸引了業界目光。
現有的經典通信技術,逐步逼近理論極限,觸及容量提升難、覆蓋成本高、係統能耗大等技術“天花板”,如何突破這一製約是業界關切。
經典通信處理信息的方式是“模塊化”,主要靠資源堆疊提升網絡性能,因此通信係統性能提升的代價是網絡複雜度的極速攀升。“與經典通信不同,通信與智能融合的新型通信技術,能以‘端到端’貫通式優化,替代‘模塊化’分離優化,以更簡潔的網絡結構,實現通信係統整體性能的顯著提升。”北京郵電大學教授、中關村泛聯院副院長許曉東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團隊基於通信與智能融合的多項關鍵技術,搭建了國際首個通信與智能融合的6G外場試驗網,驗證了4G、5G鏈路具備6G傳輸能力的可行性。這一通信係統,設計智能而簡約,其容量、覆蓋、效率三項核心指標也有了顯著提升。這一成果及其創新理論以論文形式發表於我國通信期刊《通信學報》上。
相較於5G,6G具有更高速率、更低時延、更廣的連接密度,還能實現通信與人工智能、智能感知的深度融合。“新一代通信技術需探索新路徑,要從‘堆疊式創新’邁向‘顛覆性創新’。”張平說。
通信與智能的深度融合是通信技術演進的重要方向。人工智能將改變通信,6G也將推進人工智能加速發展。張平表示,人工智能將提升通信的感知能力、語義理解能力。泛在通信的6G又將人工智能的觸角延伸到各領域各角落。二者融合將加快形成數字經濟新業態。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