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院長/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雲兵教授團隊、阜外醫院潘湘斌教授團隊聯合樂普心泰醫療,在張興棟院士組織誘導性生物材料理論指導下,曆經十年協同攻關,突破多個關鍵難題,最終研製出全球首款獲批上市的可降解房間隔缺損封堵器。
這一全球範圍內的突破性成果為中國乃至全球房間隔缺損患者帶來了全新的治療方案,將顯著提升患者的長期健康和生活質量,進一步鞏固我國在可降解心血管器械領域的領先地位。
據統計,全球先天性心髒病患者人數高達1300萬,中國每年新增約20萬例患兒,其中房間隔缺損是最常見的先心病之一,可能引發肺動脈高壓、心力衰竭等嚴重並發症。微創介入房間隔封堵器是該疾病最為有效的治療手段,但以往的鎳鈦合金封堵器不可降解,在患者體內存留終身,可能引起長期組織壓迫、磨蝕、血栓等並發症。
生物可降解房間隔封堵器
麵對這些挑戰,王雲兵教授團隊提出材料降解與心髒組織修複相匹配的可降解封堵器設計理念,采用具有不同降解速率的醫用高分子材料分別製備框架和阻流膜組件,以匹配心髒組織修複過程中不同階段的降解再生需求,植入後能夠即刻封閉缺損,待誘導組織再生完成覆蓋後,逐漸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並被人體組織安全吸收,最終實現了先天性房間隔缺損的自體組織修複,避免了傳統金屬封堵器的遠期並發症風險,讓先心病患者能夠像正常兒童一樣健康成長。
近年來,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緊跟國家戰略需求,紮根於世界生物材料科技的最前沿,不斷在可降解生物材料及器械領域進行創新探索,取得了多項從0到1的重大突破。2022年全降解室間隔缺損封堵器上市,2023年生物可降解卵圓孔未閉封堵器上市,2024年生物可降解房間隔缺損封堵器獲批,皆為世界首個獲批的同類產品,不僅填補了國內外該領域的空白,也標誌著我國正在引領結構性心髒病治療進入可降解再生修複的新階段。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