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資源昆蟲高效養殖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教授代方銀團隊聯合國外專家研究發現調控壽命的新基因OSER1,並在家蠶、線蟲、果蠅等多物種中研究揭示了其作用機製。作為長壽基因FOXO(叉頭框蛋白O)的靶基因,OSER1對壽命的影響得到人類受試者研究結果支持。
據介紹,叉頭框蛋白O是目前已確定的少數幾個人類長壽基因之一。它通過調節與衰老相關的途徑影響壽命,但目前,介導這些作用的靶點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研究表明,叉頭框蛋白O在不同模式動物間的二級結構具有較高保守性,這為利用家蠶等篩選壽命調控靶基因提供了依據。
研究團隊利用線蟲高效幹涉平台,對家蠶中叉頭框蛋白O的42個潛在直接靶基因在線蟲中的直係同源基因進行幹涉實驗,發現其中7個基因表達下調後線蟲壽命顯著縮短,3個基因表達下調後線蟲壽命顯著延長。其中,線蟲中OSER1同源基因表達降低後,壽命縮短幅度最大。
“我們將線蟲、家蠶、果蠅、斑馬魚、非洲爪蟾、小鼠、恒河猴與人類進行比較分析,發現其基因組中均存在OSER1的直係同源基因。”論文第一作者、西南大學資源昆蟲高效養殖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副教授宋江波介紹,進一步研究顯示,在家蠶、線蟲和果蠅中,提高OSER1表達後,3個物種的壽命均顯著延長。
為了闡釋OSER1調節長壽的作用機製,研究團隊在家蠶、線蟲和果蠅中進行了一係列的分子生物學實驗。研究結果共同表明,OSER1是叉頭框蛋白O的直接靶基因,OSER1能夠響應過氧化氫誘導的氧化應激,並通過提升機體氧化應激防禦力發揮延長壽命的作用。
OSER1參與壽命調控的作用機製圖示。(西南大學供圖)
“人類受試者研究結果也支持OSER1影響人類壽命的觀點。”宋江波介紹,團隊研究發現,9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與年輕對照組相比,檢測到OSER1基因中存在49個常見單核苷酸變異,其中7個與長壽顯著相關。
該研究成果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在線發表。論文評審專家表示:“該研究發現了叉頭框蛋白O的一個新的靶基因,且生物學功能研究強力證明其具有物種間共通性,這將促進對叉頭框蛋白O調控壽命途徑的進一步研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