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中學生與AI共創詩歌 廣州1500所beplay體育手機迎來“開學AI第一課”
2022-09-24 14:25
作者:
  “西風吹落葉,秋色滿江城。”“紅日生於東方,華夏展露鋒芒。”……這一句句對仗工整、格律整齊的詩詞,其實是一群十二三歲的七年級學生利用AI寫成。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荔灣實驗學校(以下簡稱“科校”)新學期的第一堂人工智能課上,七年級的學生們借助AI程序,創作出了一首首近體詩、現代詩作品。
科校七年級的人工智能“開學第一課”
  科校的人工智能“開學第一課”,是廣州市全麵普及beplay體育手機人工智能教育的一個縮影。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廣州將借助騰訊教育提供的beplay體育手機人工智能教學平台及華南師範大學提供的相關支持,實現人工智能教育在全市1500多所beplay體育手機低門檻、高質量落地。
  廣州市電化教育館副館長柯慧倫、廣州市電化教育館資源服務部主任羅傑明、廣州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員劉載興、廣州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員朱瑩、廣州市荔灣區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塗秋元、廣州市荔灣區教育發展研究院教育技術中心主任陳錦波、廣州市荔灣區教育發展研究院教育技術中心副主任向春豔、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副教授尹睿、科校副校長羅潔敏、騰訊教育產品副總經理朱亞娟、騰訊教育高級顧問嚴玉慶等出席了科校的人工智能“開學第一課”。
  廣州市電化教育館副館長柯慧倫指出,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是廣州教育“十四五”規劃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三大工程之一,希望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可落地的人工智能教育方案,助力國家培養人工智能創新型人才目標實現。
廣州市電化教育館副館長柯慧倫
AI助力跨學科融合教學 廣州全麵啟動人工智能教育普及
  在科校七年級的人工智能“開學第一課”上,任課老師吳曉瓊通過AI寫詩程序“機器詩人”的教學,讓學生們認識到詩歌創作的規則、技巧,以及AI寫詩背後的技術原理,並引導學生利用編程工具自主創作詩歌。通過AI與語文學科融合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們更深刻地理解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的原理,也有效激發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與創造力。
學生利用AI程序創作詩歌
  而三年級的人工智能課上,李毓嘉老師也以“火眼金睛”的機器為主題,帶領學生拍攝不同角度人臉照片,上傳至平台人臉識別工具比對,讓孩子們了解人臉識別的基本原理,體驗人臉識別在身份認證等方麵的應用,同時也培養孩子們的動手實踐能力。
學生的人工智能課堂作業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副教授尹睿對課堂進行了點評,她表示:“這種人工智能與語文結合的教學方式非常有亮點,體驗感很強,讓學生在體驗人工智能技術原理的同時,也能充分感受詩詞的魅力。”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副教授尹睿
  廣州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員劉載興認為,科校先行先試,在廣州市人工智能普及平台進行教學,敢為人先的精神值得學習。人工智能課程最重要的是實驗和應用環節,課程的目的是讓全體beplay體育手機生認識和理解人工智能通識,通過動手實驗驗證基本原理,學會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應用環節將學到知識和技術解決身邊的學習和生活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廣州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員劉載興
  科校副校長羅潔敏介紹,學科融合是學校人工智能課程設計中的重要一環,通過人工智能項目式的學習方式,將傳統課程置於具體情境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合作以及探究式的學習。
破局高門檻、高投入難題 打造AI教育“廣州模式”
  一直以來,人工智能課程的開設都麵臨著AI硬件設備投入高、機房配置要求高等困難,讓不少學校望而卻步。
  科校的人工智能跨學科融合教學實踐,得益於廣州beplay體育手機人工智能教育的全麵普及。自2019年入選全國首批智慧教育示範區以來,廣州市加速推進beplay體育手機人工智能普及,打造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高地。從今年9月起,廣州以《人工智能》教材和廣州beplay體育手機人工智能教學平台為依托,麵向全市130多萬beplay體育手機生全麵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據了解,廣州beplay體育手機人工智能教學平台引入了騰訊扣叮虛擬仿真實驗室,將教學場景中的教具通過3D仿真技術進行抽象建模和仿真還原,並支持搭建。同時結合AI技術進行仿真運行,極大地降低了學校教師對於硬件教具的維護和管理成本,也降低了對教室環境的要求,讓廣大beplay體育手機校可以高效率、低投入地開展人工智能教學。
  利用平台的虛擬資源,廣州beplay體育手機生除了和機器協作寫詩之外,還可以模擬體驗火星探索、智慧交通、無人超市等。平台將助力讓學生們在不同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和實踐體驗中,實現跨學科知識和素養的提升。
  騰訊教育產品副總經理朱亞娟表示:“騰訊致力於打造高質量、低門檻、沉浸式的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解決方案,依托虛擬硬件高仿真模擬、低性能機房支持、高精尖AI能力教育化三大核心技術,結合自研離線AI能力,可支持極端低配置的教學場景,從源頭解決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的高投入、高門檻問題。”
  作為全國率先落地普及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城市,廣州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柯慧倫表示,普及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是一個全新的嚐試,廣州市電化教育館將不斷對已有的配套托底資源和虛擬仿真平台升級迭代和功能完善,持續保障全市3000多名人工智能教師的教學、實驗指導需求,以及學生學習、體驗虛擬仿真實驗的資源需求。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中國海洋大學 2020-09-18 10:03
學術橋微信-大紅280.jpg
SRC-1996691744 2018-12-20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