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決策部署,努力發揮優勢特色,從教育、醫療、民生、產業等維度,打出係列“組合拳”,持續做好定點幫扶工作,助力雲南省楚雄州南華縣鄉村全麵振興。
以“扶智”增強教育幫扶實效。學校黨委將定點幫扶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統籌推進鄉村教育振興和教育振興鄉村 ,先後選派10位幹部掛職副縣長或駐村第一書記,組織研究生支教團等赴幫扶縣開展支教工作。累計參加各類幫扶、調研活動的師生達1100餘人次。幫助南華縣修繕多所beplay体育手机校舍,建設“1+N”視頻互動教室104間以及4個科技館、5個圖書室,捐贈價值250餘萬元的科學儀器、圖書及電腦等,助力當地beplay体育手机不斷提升辦學條件。號召學校黨員幹部積極捐資助學,累計募捐資金168萬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446名。積極開展科學教育幫扶,組織開展“‘至善科技’暑期夏令營”,選拔當地中學生及教師參加全國青少年科學營東南大學分營;舉辦“東大杯”南華縣beplay体育手机科技節、“雲上科學橋”科普教育活動等,組織涵蓋自然科學、電子信息、人文社科等領域的40餘場科普講座,吸引師生7000餘人參與,幫助師生開闊科學視野,提升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實踐能力。開展“至繪心聲”鄉鎮青少年美育行動、青少年美育比賽等係列活動,以“雲”上連線的方式,定期為鄉村小學舉辦美育課程,助力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促進學生全麵發展。
以“傳技”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支持南華縣人民醫院建設,捐贈價值80餘萬元的醫療設備及藥品等,以及價值160餘萬元的4輛救護車和車載醫療急救設備,大力提升醫院設施條件。建設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南華縣人民醫院遠程會診中心和遠程培訓中心,先後投入100萬餘元,開展疑難病例會診研討,培訓南華縣醫護人員1200餘人次。開展義診帶教培訓活動,先後派出醫療專家團隊31人次,進行專家義診、健康谘詢服務等,現場帶教培訓醫務人員超過1300人次;支持南華縣醫療專業技術骨幹參加進修培訓,通過“傳幫帶”等方式加強對醫療人員的業務指導。服務南華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選派顧問參與醫院管理、人才培養、特色科室建設等,助力完善醫防融合公共衛生服務體係和推進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改革,進一步推動南華縣醫療服務能力提升。
以“築基”服務美麗鄉村建設。協助南華縣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修繕壩塘和水庫13座,架設引水管道19.7公裏,實施群眾安全飲水工程6個,著力幫助解決當地群眾幹旱缺水和農田灌溉問題。依托鄉村建設工作站,成立“安心水”團隊,深入一線開展飲水安全及水質保障工作,編製《南華縣鄉村飲用水安全調研報告》;實施“低成本飲水淨化設備”產業示範項目,同時協調校友企業捐贈價值120萬元的淨水設備,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幫助南華縣開展交通路口、信號燈改建等交通民生項目規劃,累計投入600萬元,為南華縣依黑麼村委會9個村民小組實施道路硬化工程,建設長度達10公裏,使當地群眾出行更加便利。新建為民服務中心樓等,不斷提升基層辦公條件和群眾辦事環境,進一步增強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以“授漁”助力特色產業升級。結合南華縣特色產業,與縣政府聯合成立“彝繡產業發展工作專班”,將現代產業模式、材料和生產工藝引入南華傳統彝繡產業中,助力彝繡現代化產業化發展。投入產業幫扶資金700餘萬元,積極推進彝繡館、美麗工坊等產業設施建設,開展人才培訓、產品研發、品牌打造等。依托學科及人才優勢,幫助當地研發設計彝繡產品120餘種,通過舉辦南華彝繡技能大賽等方式,在提高繡工刺繡技藝促進技藝傳承的同時,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在學校舉辦“南華彝繡展”,將南華彝繡元素植入本科生錄取通知書中,向校友和社會積極推介南華彝繡,不斷加強品牌宣傳推廣、提升產品價值,著力以文化賦能助力南華縣鄉村全麵振興。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