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廈門大學:脫貧攻堅正當時 青年實踐勇擔當
2020-09-11 09:51
廈門大學
作者:

  鳳凰花開正當時,有誌青年展壯懷。2020年是全國決勝脫貧攻堅戰、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為充分發揮高校的組織優勢和大學生的知識優勢,廈門大學團委統一麵向全校招募和組建高質量實踐團隊投身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中。今年,廈門大學共有16支團隊191人赴隆德開展了暑期實踐活動。他們走鄉訪戶、虛心學習,他們深入企業、產學結合,他們誌教雙扶、授業解惑,他們創新創業、直播帶貨……各個實踐隊根據扶貧實際需求,結合自身專業特長,從文化扶貧、教育扶貧與產業扶貧三個方麵進行實踐,盡己所能,助力扶貧。

  白鷺遠飛蕭關處,不負山盟與海誓

  將海洋帶往綠洲,翻山越嶺,共赴一場山海之約。文化是地方各項發展的精神內核,為拓展學習教育資源、大力宣傳海洋科學文化知識,讓隆德山區學生了解海洋、激發對海洋科學的興趣、增強環境保護意識、領悟國家的海洋強國戰略,海洋與地球學院“山海之約”實踐隊前往隆德縣開展教育扶貧社會實踐,在廈門大學派駐隆德縣掛職副縣長馬龍老師的聯係和推動下,實踐隊自主設計並於好水鄉中心小學建成“山海之約”海洋文化創意空間。海洋文化創意空間以傳播海洋科學文化為主題,集科普、閱讀、創意手工、探索實踐等功能於一體,涵蓋了海洋科普長廊、DIY創意手工坊、圖書屋、仿真海洋沙池、海洋生物標本展示、LED視頻教學等六大功能區。借助該空間將廈門大學優質的教育資源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好水鄉,為扶貧作出海洋人的獨特貢獻。在海洋文化創意空間揭牌的儀式上,揭牌儀式上,隆德縣好水鄉中心小學校長向海洋與地球學院贈送“大愛無疆行公益,山海之約育英才”錦旗,既是認可也是期許。

  在綠洲之中重溫曆史,堅定信仰;山海之約,是一場雙向奔赴。廈門大學赴隆德的每一支暑期實踐隊都會前往六盤山紀念館拜謁、敬獻花籃,在這裏追尋紅軍足跡,追憶先輩風骨。聆聽波瀾壯闊的曆史,遇見承載風雨的文物古跡,讓大家直觀地接受了一次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三次經過六盤山區鬥爭的曆史教育。歲月崢嶸,英魂不朽;奮鬥之誌,萬古長青。重溫入黨誓詞,響應信仰的號召,實踐共同富裕的期待,同學們在這裏獲得信仰的食糧,滿載激情出發,也滿載信仰而歸。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跨越山水千重,廈門大學與隆德因愛相連,攜手前行,共同富裕,不負這一場山海之約。

  千裏煙塵書香近,異鄉耕耘報國行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在實踐隊對廈門大學派駐在隆德縣張樹村掛職村支書的胡雄老師采訪中了解到:僅張樹村就有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109人,留守兒童30多人;對當地的教育扶貧同樣也是扶貧攻堅的重要一環。

  數學科學學院“景潤青年”實踐隊,圍繞學業輔導、親情陪伴、素質拓展、自護教育、思想引領、心理輔導等內容對隆德的留守兒童進行教育幫扶。在周一至周五放學後和周末適當時間常態化、持續化開展誌願服務,切實為有需要的少年兒童提供幫助。在張樹村開展的特色項目“數獨啟蒙”課程受到當地兒童與家長的一致好評。外文學院“廈智隆德”暑期社會實踐隊在隆德縣開展實地走訪調研,以訪談當地beplay体育手机一線英語教師、發放調研問卷等形式,深入了解了當地英語師資和教育教學情況。並與隆德普通高中教育集團就外文學院定點扶貧工作方案進行了洽談,進一步推動了對口幫扶項目的落實。

  藝術學院“雲上藝+”實踐隊、醫學院“西夢重華”和“西夢繁星”實踐隊以及校團委“西部行”暑期實踐隊以“雲輔導”的幫扶模式,采用語音聊天、視頻聊天、直播授課等在線方式,對當地的兒童進行作業輔導,同時涉及新課預習、薄弱知識鞏固、重點難點突破等內容。不同學院的同學們根據自身的專業及特長,在滿足義務教育課業輔導的基礎上,也在繪畫、聲樂、舞蹈、書法等諸多方麵對當地兒童進行美育。不辭辛勤育人夢,天下繁花桃李紅。扶誌扶知、育德育美,以螢火之光啟迪星辰,待來年定有璀璨星河耀九州。

  產業升級助扶貧,躬行踐履勇擔當

  廈門大學在隆德建立了康業扶貧產業園、隆德縣農業科技研發示範基地、隆德縣質量安全控製實驗室等……2019年,廈門大學康業扶貧產業園生產總值達3.6億元,提供就業崗位2200個,吸納本地貧困人口就業1760人;為政府決策,提供智慧“大腦”。廈大發揮“智囊團”作用。

  為相應學校號召,為隆德產業扶貧添磚加瓦,藥學院的“薯”來寶博士生服務團前往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隆德縣,在前期科技扶貧成果的基礎上,與相關企業加強合作,針對當地盛產農作物馬鈴薯存在市場競爭力弱、銷路受阻等問題開展實地調研和深入研究,科技賦能產業新升級,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實踐隊的隊員們先後來到粉絲生產車間、包裝車間、質控實驗室,全麵了解薯粉的生產加工流程、製作工藝、質量控製等情況;考察現有實驗室條件,充分利用廈門大學已捐贈的儀器設備,開展內控標準研究,提升企業產品質量;對技術人員開展專業指導,幫助當地企業培養一支“帶不走”的技術隊伍。

  廈門大學第十七期學生骨幹培訓班實踐團的同學們集思廣益,借助網絡媒體,搭建直播帶貨平台。向網友們熱情介紹來自產業園的特色好物。在為大家帶來優質、優惠的產品,同時也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應用其中,讓買家在詳細了解產品性能的同時,獲得更多關於健康、養生的知識。研學一體,學以致用。

  誌合者,不以山海為遠;誌堅者,不以風雪為險。在隆德,經濟學院“海山扶夢”博士團師生親訪隆隆薯創始人,辛寶同,也聆聽了一段“敢闖新路、敢創新業”的勵誌脫貧故事。助力扶貧,雙向饋贈。實踐隊在扶貧中感動著脫貧人,也被脫貧人感動著、啟發著。帶隊教師徐惠聰老師對此深有感觸:“從人生的困難低穀到自立自強,我們始終相信:深深紮根於寧夏這片土地的辛寶同,會感染著更多的青年人用自強不息的精神麵對平凡的人生,創造不平凡的事業。”

  紅旗漫卷纓在手,不畏艱辛戰蒼龍。在校團委的組織和號召下,赴隆德的16支實踐隊積極響應國家2020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號召,積極投入到扶貧攻堅第一線,圍繞產業幫扶、教育幫扶、醫療服務、實地調研等實踐活動,在參與鄉村勞作中感悟勞育真知,在結合自身所學將科學文化知識轉化的過程中讓群眾受益,在綠洲、黃土和海洋中架起愛的橋梁、播種希望。廈大青年們以青春之小我擁抱家國之大我,將青春夢融入中國夢,助力完成脫貧攻堅的艱巨使命,為國家實現全麵脫貧貢獻青春力量!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SRC-1924320123 2022-04-07 16:04
廈門大學 2022-03-31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