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同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朝鮮語本科畢業,傳播學碩士在讀
一提到小語種,許多同學和家長可能會直觀地將其和“高大上”“好就業”劃上等號:外交部、駐外使館、駐外記者……無一不讓人心向往之,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又是一年畢業季,被找工作反複折磨的小語種學子們卻紛紛勸退,豆瓣小組“大學後悔學小語種”的成員高達32680人,在“大學後悔學xx”係列小組中成員總數名列前茅。
那麼究竟是“人人羨”還是“人人嫌”,希望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你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關於學科本身
對小語種的定義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指非通用語,即聯合國規定的6種通用工作語(英語、漢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之外的語種;另一種是指除英語之外的所有語種。我國絕大多數中學開設的外語課程都是英語,各高校招生的外語專業也絕大部分都是英語專業,因此,在每年高考招生以及誌願填報中,大家普遍地把漢語、英語之外的語言統稱為小語種。
小語種屬於“文學(05)”大類下的“外國語言文學(0502)”範疇。在2022年版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外國語言文學(0502)”類包含了從“桑戈語(050200T)”到“塞蘇陀語(050299T)”共104個專業,語種種類基本覆蓋了180個與我國建交國家的官方用語。除去其中的“英語(050201)”“語言學(0502100T)”“翻譯(50261)”“商務英語(50262)”之外,其餘一百個專業都屬於我們在高考報考時稱為的“小語種”。
目前我國高校招收的小語種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歐洲語係,主要包括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捷克語、荷蘭語、瑞典語、匈牙利語、意大利語、塞爾維亞語等;另一類是亞非語係,主要包括日語、朝鮮語(韓語)、蒙古語、越南語、泰語、菲律賓語、柬埔寨語、阿拉伯語、印度尼西亞語、波斯語等。
別看小語種門類甚廣,但其中常年招生的隻有十多個,其他語種則是隔年或者數年才招一次,如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柬埔寨語專業、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土耳其語專業和印地語專業等都是四年一招,而且根據各個大學的招生計劃,其在不同省份招生專業也是有所差異的。報考學生和家長要結合本省份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目錄再做研判。
鑒於語言的專業性和師資體係搭建的難度,能夠開設多種類外國語專業的大學還是少數。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綜合類院校的外語係,如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綜合類雙一流、985院校,或者因地緣特色而獨具優勢的院校,如黑龍江大學(俄語實力突出)、延邊大學(朝鮮語實力突出)等;另一類則是專業的外語類院校,如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等等。
下表截取了教育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外國語言文學(0502)”類部分排名,各位同學可作為參考。在這裏,筆者個人的觀點是,高考分數較好的情況下,擇校大於擇專業,如果高考分數不理想,衝不上985和頂尖211,那麼選擇專業則顯得極為重要了。語言固然是一門非常值得學習且會讓人終身受益的東西,但是如果能上同層次的綜合性大學,發展路徑會比專業外語院校更寬。當然,如果你是真的出於對語言的熱愛或者有自己的發展計劃,那麼,請繼續往下看。
學科知識結構及培養方式
絕大多數小語種專業同學在正式步入大學之前對自己所選的專業都是一知半解的,也就是說,大家都是從零開始,站在同一起跑線的。那麼想在四年的時間裏熟練掌握一門語言,勢必要接受大量的基礎課程教育。
各個小語種專業的培養目標基本是相通的,要求學生在經過四年的學習後,能具備紮實的專業語言基礎和熟練的聽、說、讀、寫、譯能力,對該語種對象國國家社會、經濟和文化有廣泛了解,並具有良好的語言交際和漢語-對應小語種互譯能力。
小語種專業的本科教學分基礎教學和高年級教學兩個階段。
基礎教學階段(大一、大二時期):主要任務是對學生進行全麵、嚴格的基本功訓練,幫助他們掌握目標語種基礎知識,達到用目標語種交流、溝通的中等水平,並對目標語種國家有基本的了解。以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朝鮮語專業為例,在這一階段安排的課程有基礎朝鮮語、朝鮮語會話、朝鮮語泛讀、朝鮮語視聽說、朝鮮半島國家概況等。
高年級教學階段(大三、大四時期):主要任務是重點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和基礎科研能力,擴大他們的知識範圍,並培養其對語言、文學、翻譯和對象國研究等領域的學習興趣。以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葡萄牙語專業為例,高年級階段的課程設有漢葡互譯(包括筆譯和口譯)、實用葡語寫作、高級聽力等。此外,還開設有語言學與翻譯、文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等方向的專業選修課程,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
目前國內一些外語類領軍院校和綜合實力較強的院校大都會與所設專業語種對象國的一些國際知名高等學府簽訂合作協議,在對外交流方麵成績顯著,人才培養國際化程度不斷提升。
也曾聽過不少同學會問“每個人都有機會出去交換嗎?”“交換的學費和生活費是不是很貴啊?”對於這一類問題,筆者總結了三類常見的交換途徑,大家也可以在招生谘詢的時候詢問目標院校是否有這些機會。
第一種是走國家留學基金委的項目,申請通過後可以作為國家公派留學生前往語言對象國交換學習半年或一年不等(具體時長視項目決定),留基委會提供資金支持,基本可以覆蓋留學開支。但這種項目一般分到學校的名額有限,績點排在前10%的同學會更有把握爭取一些。
第二種是學校與對象國合作院校簽訂的交換項目,交換時長多為半年,這種類型的交換項目會互免學費,生活費部分有的院校會提供留學資金支持,有的院校則沒有,建議在入學之初就和專業老師或教學秘書了解清楚相關政策。
第三種是個人申請的交換項目,因為前兩種途徑的名額有限,那麼績點排名相對落後但又想有一段交換經曆的同學可以考慮自主向對象國院校提出申請,這種方式的費用是需要由個人承擔的,並且要和學校提前溝通好修讀課程的學分轉換事項。
目前許多院校都在大力推行“7+1”模式,讓學生在校8個學期中,有1到2個學期(一般是大二下學期或者大三上學期)前往語言對象國進行深入學習,在濃鬱的語言氛圍中磨練對語言的掌握和運用。但近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逼停了一些學校的交換計劃,還有一些同學陷入成功申請出去交換卻等不到機票回國的困境,因此,同學們在做規劃時,也要注意參考當時的國際局勢。
小語種的新型培養趨勢
通過前麵的介紹我們也可以看到,在當前我國小語種教育培養模式中,小語種專業的學生學習內容仍然比較單一,主要集中在語言以及文學方麵的教育上,盡管語言教育以及小語種文學教育能夠為學生打下較為紮實的語言基礎,但單一的專業內容學習會導致學生其他方麵能力的缺失,例如:在進行對外商務貿易時,小語種專業人才需要協助對外貿易企業進行商務內容談判並協助企業簽訂對外貿易合同,在這一過程中,小語種專業人才不僅需要掌握大量的小語種詞彙,而且還要對小語種國家的商務貿易習慣以及相關國家的法律進行一定的了解,同時還需要掌握小語種國家一定的商務禮儀和風俗,幫助對外貿易企業達成合作。因此,單一語言技能還不足以成為個體在人才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目前我國高校也正在探索小語種人才培養創新模式。
2021年底,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到要繼續加大向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所需語種專業傾斜力度;2024年起,除北外、上外、外交學院繼續接收英語專業保送生後,其它高校招收的外國語中學推薦保送生均安排在除英語以外的小語種相關專業,鼓勵高校培養“小語種+”複合型人才。
那麼究竟什麼是“小語種+”呢?
從字麵上看,就是小語種專業本身+另一專業/領域,以上海外國語大學為例,在教育部《通知》發布之前,就早在踐行這個概念,不過在最開始,指的是“小語種+英語”的形式,小語種專業學生在校期間,不僅要學習自己的專業語言,還會強化其對英語的應用水平,並且會為學生提供英語專四、專八的考試機會,所有在校學生都要通過專四考試(北外也是如此)。
現在“小語種+”的內涵逐漸豐富,雖然依舊重視英語教育,但“+”的部分可選擇的領域更多了,常見的一些複合學科有“小語種+新聞”“小語種+金融”“小語種+法律”“小語種+管理”等。這種複合型培養方式是由學生自主選擇的,換一個簡單的說法就是“輔修”,學校內部會開一些輔修專業,地區高校間也會互相開放輔修課程,如上外的同學可以輔修複旦的新聞,也可以輔修上財的金融、會計等,通常通過兩年的輔修可以獲得的是輔修證書。
如今為了進一步培養複合型小語種人才,高校也開始拓展雙學士學位專業,在《2022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雙學士學位複合型人才培養項目名單》中,上外的“俄語-工商管理”雙學位項目正式獲批,未來高校或許會逐步開放這種“小語種+”雙學位的培養形式。
就業前景分析
小語種素來以就業比例高而著稱,在目前畢業大學生數量居高不下、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小語種專業學生就業卻是一枝獨秀,就業率近乎百分之百,因此吸引了很多同學和家長的關注,但就業率這個事,它隻是紙麵上的數據,beplay中心钱包体育钱包、留學等情況都算在就業率裏了,所以大家見仁見智。
小語種人才就業“吃香”離不開國際活動和對外貿易。以北京、上海為例,經常會舉辦重大的外事活動、體育賽事,如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冬奧會、進博會等。每當此時,高校的語言專業學生會被大批量輸送到活動一線充當誌願者並被分配給來華的外國官員、重要人士當翻譯,經受外事紀律、語言翻譯能力等方麵的鍛煉。但在真正畢業之後,專業從事口譯/筆譯的同學卻並不多。
目前國內對於小語種的需求並不勻稱,原因主要在於各地需要何種小語種取決於當地的經濟發展,也取決於當地的文化氛圍,特別是取決於當地引資的對象國,因此各小語種的需求量會隨著各地合作對象的不同而有所區別。譬如,東北地區對俄語的需求量很大;廣東、廣西等南方省區,由於地域因素邊境貿易發達,對越南語、泰國語需求量很大;西北地區如寧夏、甘肅、陝西等,對阿拉伯語人才的需求較大;北京由於有新華社、外交部、國際廣播電台、商務部等政府機構,需要的語種很全,基本上吸納各個語種;沿海大城市對於西歐語種需求較大。
小語種在就業形勢上的相近源於在就業渠道上的類似,雖然在語言結構上有諸多的不同,但在就業渠道上有很強的共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領域:
1. 政府機關公務員。在政府機關尤其是中央機關,每年都要大量選撥小語種人才進入公務員隊伍。我國駐世界各地的大使館、駐外機構、國際性組織、外交部、商務部、中聯部以及各地外辦、公安、海關、邊檢對小語種人才都有需求,而且相較於國考賽道,小語種招錄倒顯得錄取率很高了。
2. 外企和中外合資企業。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外國公司將業務擴展至中國,世界500強企業幾乎全部在中國設有分支機構。具有國人身份而又掌握外語的人才往往能夠幫助外國公司本地化實現盈利增長,自然受到跨國公司的青睞。同時,像四大這種事務所每年也會吸納許多的小語種人才。
3. 國內的各種外貿進出口公司。我國每年進出口經濟體量都在增長,貿易涉及世界各地。東盟、東北亞、歐盟、獨聯體等經濟體與我國的貿易往來日漸頻繁,跨境電商更是異軍突起,即使在如今的世紀疫情衝擊之下,體量龐大的跨境電商依然堅挺,版圖擴張,免不了要招兵買馬。2021年1月15日,中國首個“小語種+”跨境電商產教融合聯盟的啟動儀式在寧波外事學校舉行,為寧波的跨境電商供給小語種人才。
4. 大型央企、民企的駐外機構。中國企業近些年在國際市場上大幅進軍,以中石油、中石化、中建、中鐵等為代表的央企大鱷已將業務擴展到世界的各個角落,華為、中興、海康威視等企業也在不斷拓展海外版圖,因此,對小語種人才的需求還是很迫切的,而且外派的待遇也是非常不錯的。
5. 互聯網公司的海外運營。國內許多互聯網巨頭都在布局海外市場,每年在校招期間都可以看到字節跳動、Bilibili、網易雷火、騰訊、阿裏等企業有海外運營或者海外客戶經理這樣的崗位,互聯網公司的共性呢,就是雖然卷但給的多,也是許多同學比較青睞的選擇。
6. 教師。現在很多高等院校都開設了小語種專業,但是教師資源比較匱乏。小語種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可以到這樣的學校去當老師,真正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比如筆者有同學在上外讀的土耳其語專業去了廣外當講師。但據她講述,目前這類就業方向會在幾年內趨於飽和,本科生高校任職的機會在不斷減少,尤其是對於人才資源比較豐富的小語種(如韓語、日語、法語等)而言,畢業生也可以選擇去特色外國語beplay体育手机做教師或者考取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書,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
7. 一些國內企業的外語儲備人才。比如工行、中行近些年推出的“小語種計劃”,也是很好的發展途徑,入職後會有全麵完善的培訓體係,經曆培訓-崗位實習-海外分行外派-回歸所屬行相關部門這樣的成長周期,成長空間較大。
8. 新聞傳媒領域的記者、編輯。如新華社、人民網、CGTN、澎湃新聞等都會有小語種相關崗位招聘需求。
以上是小語種就業途徑的共性,但不同語種之間就業形勢也會因學習這種語言的人數、語言對象國數量及經濟情況和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關係(包括地緣上的和政治經濟方麵的)而產生差異。雖然小語種學生的就業方向比較靈活,但這裏也有一些現實性問題需要強調:
小語種畢業生由於專業等原因,絕大多數的人“就大不就小,就高不就低”,流向大中城市、沿海發達城市的比其他類別的畢業生更突出,那麼就會出現人才聚集的情況,加劇了就業競爭。
就考公而言,在數量龐大的公務員崗位當中,語言專業崗位占比極低,而且上述專招賽道對具體語種的需求每年都是在變化的,如果你所學的語種當年並不在招錄範疇中,那麼走國考賽道或許會比其他專業更難。根據國家公務員網公示的崗位信息,在2021年公務員報考崗位中,語言專業可報考崗位總體招考專業集中在英語專業,小語種對口的公務員崗位比較少,主要集中在幾大部委和海關,地方的幾乎沒有。比如俄語,公務員每年公開招聘中幾大部委和俄語相關的崗位招聘數量超不過個位數,2021年全國所有和俄語相關的海關崗位加一起不到10個。
對於大型國企、民企等,雖然每年招錄的語種專業有所不同,但可以看出一些共性。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國際市場布局去儲備人才,以華為、榮耀、海康威視等為例,近些年需求較多的是阿拉伯語、印尼語、葡萄牙語等專業。所以同學們在選擇專業時盡量避免那些人才已趨於飽和甚至過剩的專業,比如日語、韓語,也要避免另一個極端就是知道的人太少,貿易體量過小的專業,雖然不至於說找不到工作,但可能你未來的工作與你四年的專業學習沒啥關係,比如今年上外斯瓦西裏語同學的就業就與專業的相關性不大。
關於外派,確實是薪資可觀待遇優厚,但有一些駐紮對象國可能會存在性別歧視的現象,比如中歐的部分地區,還有一些外派到非洲可能條件比較艱苦,所以有些公司會考慮到這些因素在招聘時更青睞男生,那麼女生在選擇專業時就需要多做考慮了,比如阿拉伯語,筆者認識的許多阿語的同學,不管是進外交部的也好,還是進入企業外派也好,基本都是男生,雖然很多女生的成績也非常優秀,但總歸會受到一些限製。
還有就是互聯網大廠運營崗,是近些年新火起來的一個就業方向,許多同學在校期間就會爭取到大廠實習,畢業選擇走這條路。但小語種專業同學進入到這類企業,大多數都是職能崗,可替代性較強,在如今互聯網裁員浪潮之下,工作穩定性不能得到保證。
當然,在全民beplay中心钱包体育钱包的浪潮之下,小語種學生也不能免俗,有近半數的同學會選擇繼續深造。績點排名靠前可以爭取學校的保研名額,不能直接保研也可以選擇beplay中心钱包体育钱包或者出國留學。選擇讀研的同學有一部分會繼續本學科學習,比如本科德語研究生繼續讀德語語言文學,本科朝鮮語研究生繼續讀亞非語言文學等;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會選擇跨專業學習,這種跨專業的搭配和前麵提到的“小語種+”複合型培養有點相似,是更加深化的複合專業形式,筆者許多小語種的同學研究生階段有讀高翻的,有讀法碩的,有讀國際政治的,筆者自身也跨到了新傳專業。
不過如今beplay中心钱包体育钱包越來越卷了,因此會有一部分同學選擇到語言對象國去讀研,這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相對於英語國家來說,小語種專業到語言對象國留學的費用並不算特別高,不會造成太重的經濟負擔。
小語種賽道自救指南
人才市場的飽和,再加上近兩年疫情衝擊,外事活動、國際會議、入境旅遊等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製,譯員和小語種導遊們工作量驟減,何時能恢複尚未有定期。畢業生苦於找工作,beplay中心钱包体育钱包考公又都異常激烈殘酷,一些不吐不快的苦悶積聚到一起就彙聚成了“勸退”的聲音。但希望讀到這裏的你能有自己清晰的判斷,小語種本身不是坑,但若不加思考沒有規劃閉著眼睛往裏跳,那就是深坑。
筆者在剛上大一的時候,係主任問過我們一個問題,你們第一誌願就是朝鮮語嗎?班上將近一半的同學回答都是否定的,包括筆者本人,原本大家選的可能是別的語言專業,但因為一些專業比較搶手分數線漲上去了,就被調劑到了現在的專業。這種情況會很常見,所以不論當初因為什麼原因學習語言,麵對既有現實,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扭轉劣勢,如何更好地發揮個人優勢。
通過筆者自身的經驗以及與一些訪談對象的談話,在這裏給大家提供一些建議:
學好語言:本專業語種和英語都不可落下,專業語種是特色,是優勢,英語是硬通貨,是實力。尤其是當你處於一所專業外語院校時,一定要用好學校資源,專業語種的考級要過,英語專四專八能考盡量考過,不能考那麼至少大學英語六級一定要拿下。
自我審視: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賽道,並去強化相關方麵的事情(升學、實習、工作),如果能和語言背景結合則更好。筆者在大學期間有一個很尊敬的學長,就屬於目標明確的類型,專業學的非常好,後續走的交換、國際組織實習、國際組織留用的道路。筆者的大學室友也同樣如此,本科輔修了上財的會計,研究生考入上財深造,現如今在一家業內知名的證券公司任職。所以說,不管你喜歡你的專業想走專業方向,還是不喜歡想換條賽道,都是可以的,前提就是對自身有準確定位,盡早作出規劃。
匹配能力:如果是以就業為目標,就去搜集相關崗位信息、招聘需求,對著招聘需求去鍛煉個人能力,同時也要將自我條件與市場需求進行匹配。
理智取舍:如果實在不喜歡,真的學不下去,那就及時掉頭,及時止損。筆者的同學中,有到了大三實在學不下去回去搞樂隊的,有本科摸魚成績中等研究生轉行金融發了一作SSCI的,也有學了四年阿拉伯語在工作後結合市場重新自我定位自學葡萄牙語並遠赴他鄉留學的,所以說,成功並沒有唯一定義。
天坑還是填坑,說到底還是能不能找到出路。無論什麼專業,都會遇到種種迷茫和選擇,祝願大家找到適合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