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教育部答複“關於院校教育階段加強臨床醫學專業中醫學教育的建議”中表示,目前醫學院校中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體係中絕大多數設置了“中醫學”必修課程,在西醫院校開設中醫學課程已成為我國醫學教育的一大特色。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一直高度重視西醫學生的中醫教育,近年來,深化醫教協同,多措並舉推動高等醫學院校進一步加強院校教育階段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中醫學教育。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將中醫課程列入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提高臨床類別醫師中醫藥知識和技能水平。據介紹,目前,我國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基本都設置了中醫學方麵的必修課或選修課,平均55學時左右,授予3至5個學分,必修課開設較多的課程是《中醫學》或《中醫學基礎》,選修課有《針灸學》《中醫治未病》《中醫學基礎》《絡病理論與臨床應用》《中醫養生學》《中藥保健食品》等。
同時,教育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一直高度重視高層次中西醫結合人才的培養,近年來一直積極探索“西學中”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新模式。答複中指出,2017年,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關於醫教協同深化中醫藥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開展中西醫結合教育改革,鼓勵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報考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和西醫離職學習中醫,建立更加完善的西醫學習中醫製度。
答複中透露,教育部正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研究製定《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把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增加課程學時,同時建設一批中醫藥類精品課程,使臨床醫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中醫知識、加深中醫理解和建立中醫思維,為從事中西醫結合的臨床和研究奠定基礎。《實施意見》還將明確提出允許攻讀中醫專業學位的臨床醫學類專業學生參加中西醫結合醫師資格考試和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研究生畢業須達到中醫專業學位授予標準。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