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風靡全球,一些學生用人工智能問問題、寫作業甚至靠它拿了全班第一名,一些高校出台了限製學生使用ChatGPT的規定,如何看待人工智能與教育的關係引起普遍關注。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大學副校長汪小帆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對於ChatGPT這樣的人工智能技術浪潮,既不能過於擔心、一禁了之,也不能毫不擔心、放之任之,建議積極穩妥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賦能高等教育。
“如果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問ChatGPT的話,它會否成為學生寫作業、考試和撰寫論文的作弊神器?是否會讓學生不用學習甚至不用思考?教師是否也會變成多餘的了?師生在研究過程中使用ChatGPT是否會產生學術不端問題?ChatGPT的回答並非總是合理或正確的,產生倫理道德問題怎麼辦?……”汪小帆關注到了公眾對於人工智能技術的討論,也能理解當下一些教育機構、期刊雜誌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限製規定。
“不能將ChatGPT一禁了之。”汪小帆認為,近年來,我國把人工智能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並高度重視其中的倫理規範問題,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則》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倫理規範》等,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為重塑高等教育,推動學習方式、教學模式和研究範式變革提供了良好機遇和技術支撐。
汪小帆建議在堅守底線、倡導合理使用的基礎上,積極穩妥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賦能高等教育。首先做到加強規範和引導。考慮到由各個高校自行出台相關規定的話,可能導致尺度不一,有關部門應組織統一製定在教學和研究中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指導性規定,明確界定並采取有效舉措禁止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和違反倫理道德的行為,同時支持在教、學和研究中合理使用人工智能技術。
其次應該加強學習和研究。他建議組織製定係統化培訓方案,通過學習培訓提升我國高校領導和教師加深對於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及其對高等教育的影響的認識,並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推動高等教育變革。教師在教學和研究過程中要能夠起到示範作用,並把合理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納入學術誠信和倫理道德課程教學。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