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代表委員這樣談教育
2024-03-01 13:30
微言教育
作者: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即將召開,3月1日,在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教育集團總校長、黨委書記劉希婭,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副校長明東從代表委員和一線教育工作者的視角,圍繞中國教育事業一年來的發展變化,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中國教育電視台記者:請問劉希婭代表,您長期工作在基礎教育領域,能否請您結合您的辦學實踐,來談一談具體的體會?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教育集團總校長、黨委書記 劉希婭:

  謝謝你的提問。在建設教育強國、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謝家灣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嚴格落實“雙減”等一係列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校內通過以學習方式變革為核心,實施低負擔、高質量的素質教育。校外通過集團化辦學、共同體、工作室等形式,輻射帶動更多學校和區域優質均衡發展。

  一是立足學校,以學習方式係統變革為核心探索低負擔、高質量素質教育,促進每一個孩子“朵朵放光彩”。我所在的謝家灣學校,對beplay體育手機生普遍存在的學習負擔重、素質教育推進難的瓶頸性問題,堅持以學習方式係統變革為核心,一步步破解學習目標、內容、方式、評價等改革深水區問題,提升育人質量,以實踐落實《教育部關於全麵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孩子們用70%的時間完成學科課程任務,30%的時間用於參加發展興趣的200餘個社團活動和500餘個學科的、跨學科的專題活動。長短課結合,沒有上下課鈴聲,優化孩子們的校園生活流程,激發孩子內驅力,增加孩子們學習中的優質體驗,探索出了一條低負擔、高質量的素質教育路徑。無論是初中部還是小學部的孩子,每天一節60分鍾的體育課,每天2小時運動時間,10小時睡眠時間,周末和節假日沒有補過一天課。這樣的實踐探索,我們已經堅持了十餘年,孩子們在質量監測中學業成績A+以上的能達到60%,A以上的能達到95%以上,呈現出身心健康、小胖墩小眼鏡少、思辨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強等群體素質。不少領導同誌到學校調研,稱讚學校“是理想中的beplay體育手機樣子”,讓我們備受鼓舞。

  二是輻射帶動,用好集團化辦學、工作室、共同體等平台帶動更多學校,助推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無論是我還是謝家灣學校,都積極主動共享學校課改經驗,努力輻射帶動更多省市、更多學校,一起探索輕負擔、高質量的發展道路,為教育部等三部門《關於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落地提供更多一線經驗,讓更多孩子、家庭受益。重慶市豐都縣曾經是國家級貧困縣,我們在那裏辦了一所小學,通過一年多的努力,全方位地輸出了謝家灣學校的課程、管理和教育教學理念。一年多的時間,家長及社會各界滿意率達100%,豐都縣教育的民調滿意度在重慶市提升了26個位次,人口流失率降低了70%。同時,我也用好教育部、重慶市、四川省等為我成立的工作室,帶動十餘個省市100餘位校長共同成長。

  這些年,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我把自己在調研中發現的問題,也結合謝家灣學校的實踐,提交了關於修訂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規範校外培訓、推進課程教學改革、減輕學生學業負擔、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等100多份議案和建議。這些建議和議案都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視和積極回應,並且在新課程新課標、深化課程教學改革行動方案、“雙減”等文件精神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讓我充分感受到了教育部的嚴謹、務實和開放的作風,也深刻地體會到伴隨一件件的議案、建議落地的過程,許多教育的痛點、難點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教育也正在逐步朝著優質均衡的方向邁進。

  今年兩會,我也準備了1份議案和11份建議,主要是針對違背立德樹人、素質教育、“雙減”政策精神等功利化、短視化的行為。全國兩會在即,期待全社會都能夠共同關注教育,共同關注兩會,共同推進教育發展。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讓我們一起助力構建更加科學、更加積極的教育生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請問明東委員,2023年,您圍繞進一步加強我國醫工交叉的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提出了相關提案,請您介紹一下這份提案的落實情況。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副校長 明東: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在2023年,《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國醫工交叉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提案》中,我共提出了3條建議。教育部牽頭國家發改委等多個部門進行了答複,總體上非常滿意。答複內容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這麼幾點。

  第一,針對統籌設立“醫學工程”交叉專業和學科的建議。教育部積極加大醫工交叉人才培養力度,在2022年度本科專業目錄中增設交叉工程類專業類,並引導高校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依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合理增設醫工交叉相關專業,加強本科醫工交叉人才的培養。近年來,新增智能醫學工程本科專業布點73個。此外,2023年教育部印發《服務健康事業和健康產業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指南》,引導高校加快布局建設醫療器械與裝備工程等一批具有適應性、引領性的新醫科專業。

  第二,針對加大醫工交叉領域人才選拔、基地建設等的支持力度的建議。教育部以國家重大人才工程為牽引,將“智能醫學”“健康醫療大數據”“醫療器械科技創新”等八項任務列入到人才計劃的任務指南,重點支持醫工交叉領域的人才申報,並統籌支持國家及區域院校醫學教育發展基地、醫藥基礎研究創新基地等建設。

  第三,針對創新醫工交叉人才培養路徑的建議。教育部等國家部委也積極探索醫工交叉人才培養的創新路徑,全方位推進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加快“醫學+X”複合型創新拔尖人才培養,支持多所高校探索創新“4+4”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合理設置青年醫師的晉升評價標準。

  借此機會,我也向大家介紹一下天津大學在促進醫工交叉融合培養複合型人才方麵的經驗和做法。大家知道,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在天津考察時指出,天津作為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要發揮科教資源豐富等優勢,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勇爭先、善作為。醫工交叉是作為發展先進製造和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和典型代表。天津大學高度重視這一學科發展,學科建設水平也始終走在全國前列。天津大學的生物學工程學科創建於1978年,是我國高校當中最早創辦的醫工交叉學科之一。

  為了適應新時代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需求,服務“健康中國2030”等國家重大戰略,學校也積極推動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從傳統的“醫工結合”向“醫工融合”來轉變,新增先進醫用材料與醫療器械全國重點實驗室、教育部智能醫學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神經重症醫藥基礎研究創新中心等多個國家級的醫工交叉科研平台。獲批創辦了全國首個智能醫學工程專業及博士點,組建了全國智能醫學工程教育聯合體和世界智能醫學聯盟,囊括了海內外100餘所高校、80餘所頂尖醫院和200多家骨幹企業,有力促進了全球智能醫學領域的交流與發展。2023年,天津大學又牽頭獲批了教育部智能醫學工程專業“101計劃”項目,持續引領我國新醫科與新工科交彙的創新人才培養改革。

  人才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石,經過多年的實踐,學校已係統構建了“T字型”的天大醫工特色學科群,凝練形成了“一核心、四融通、三聯動”的醫工人才培養體係,我們的很多畢業生不僅在腦機接口、高端醫療裝備等領域突破“卡脖子”技術,實現自主創業和企業上市,有的還積極投身到國家重點行業、基層和艱苦地區,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創新獎、全國勞動模範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學校在2023年也分別斬獲了本科生和研究生醫工融合人才培養的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為中國醫工融合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探索“天大方案”,做出“天大貢獻”。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beplay2網頁登錄 2024-03-01 12:34
beplay2網頁登錄 2024-03-01 12:19
beplay2網頁登錄 2024-03-01 12:03
beplay2網頁登錄 2024-03-01 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