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3月6日訊(記者 林煥新 張瀅)“研究生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競爭力的關鍵標誌,是拔尖創新人才和應用型人才自主培養的主渠道。抓好高等教育這個龍頭,必須充分發揮研究生教育的高端引領作用。”在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山西省委副主委、山西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副院長雙少敏看來,全麵振興中西部研究生教育是推動我國高等教育高水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事關高等教育強國建設和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為此,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雙少敏帶來關於支持中西部地區高校研究生教育增列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的建議。
雙少敏表示,全國高校目前共計建設有53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其中中西部高校僅占118個,不及東部的1/3。然而,受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製約和高等教育結構的影響,中西部地區地方院校在研究生教育和培養方麵相較東部地區的差距仍在進一步拉大。“中西部地區地方院校承擔全國2/3以上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承擔者。中西部地區地方院校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因此,學科布局除重大的基礎學科、基礎研究外,仍需以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為主,人才培養以專業學位人才培養為主。”雙少敏說。
鑒於此,雙少敏建議:
第一,加強對中西部專業學位博士點的傾斜布局。特別是在本輪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審核工作中,實施對中西部地區的優惠政策,縮小區域差距,同等條件下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部分省份增列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的傾斜力度,重點支持與中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學科和專業(如電子信息、文物保護、資源與環境等),從而支撐行業產業和區域發展。
第二,在推進專業學位博士點建設中,加強學科建設的頂層謀劃、交叉融合和結構優化,加強機製體製創新,構建良好的研究生培養社會生態,將中西部研究生教育置於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區域發展中統籌謀劃。通過法律、稅收等手段激勵、促進行業企業主動與高校合作,共建研究生聯合培養、實習實踐基地,支持企業設立獎教金、獎學金,和高校舉辦產業研究院、產業學院等,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統籌推進,創新產教融合機製體製,形成人才培養合力,為區域產業升級和區域經濟新發展培養更多高層次專業人才,推進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