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從數據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教育部財務司司長郭鵬介紹,這十年教育投入,僅增量就有3萬億元,平均每年增加3000億元。
這些錢都用到了哪裏?郭鵬介紹,總體上,是“三個一半以上”:各級教育中,一半以上用於義務教育;各項支出中,一半以上用於教師工資待遇;各個地區間,一半以上用於中西部地區。
具體來說,教育經費特別是財政性教育經費的使用,始終堅持“保基本、補短板、促公平、提質量”原則,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新增財政教育資金更多向薄弱環節、貧困地區傾斜,著力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一是把義務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優先保障。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中用於義務教育的經費,2021年達到2.3萬億元,年均增長8.9%;十年來,占比始終保持在一半以上,在各級教育中比重最大,有力推動了城鄉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邁入優質均衡發展階段。
二是把學前教育作為“短中之短”優先補齊。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用於學前教育的經費,2021年達到2700億元,年均增長20.6%,在各級教育中增長最快;占比達到5.9%,比2011年的2.2%提高了3.7個百分點,有力推動了學前教育從普及發展邁向普惠發展階段。
三是把“三區三州”等原深度貧困地區作為“堅中之堅”優先支持。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用於中西部地區的經費,占到50%以上。中央對地方教育轉移支付資金用於中西部地區的經費,占到80%以上。特別是新增教育經費優先支持實施教育脫貧攻堅行動,原“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的財政性教育經費年均增速達到12.2%,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有力助推了“發展教育脫貧一批”。
四是把“建檔立卡”等深度貧困學生作為“困中之困”優先資助。十年來,學生資助政策和標準體係不斷完善,實現了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所有學段、所有公辦民辦學校、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三個全覆蓋”。全國學生資助金額累計超過2萬億元,年資助金額從2012年的1322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668億元,翻了一番。各級教育階段的“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得到優先資助,保證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五是把教師工資待遇作為“本中之本”優先落實。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在確保學校正常運轉、設備購置、校舍建設、學生資助的同時,堅持把改善教師工資福利待遇作為財政教育支出的本中之本優先保障,堅持把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作為貫徹“不低於公務員”法定要求的重中之重優先落實。在各項支出中,用於教職工人員支出的占比最高,2021年達到61.6%,比2011年提高12.9個百分點,提高幅度最大;年均增長12.1%,顯著高於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的平均增速,教育經費支出重點逐步從投資於物轉向更多投資於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