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報、光明網等官媒接連發文,熱議《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多位受訪專家、教育學者圍繞思政教育、高等教育、基礎研究、職業教育等展開討論。有的表示,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也有多位大學校長書記提出,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等等。可以發現,教育強國是一個相對模糊、多元的概念,包含了很多因素。
教育強國一般是指一個國家把教育視為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享有高度的社會地位和政治支持,能夠提供高水平且可選擇的教育服務,具備高質量保障的教育體係、優秀的教育資源和人才培養能力,培養出具有良好素質和競爭力的人才,在教育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為國家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積極貢獻。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關乎民族昌盛。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未來,也是人民幸福的基石。教育涉及到千家萬戶,在老百姓心目中,教育強國應該具備哪些特質呢?
首先,教育強國應該構建高水平的基礎教育。教育強國的核心目標是全麵提升國民的教育水平和素質,提高國家競爭力。它注重基礎教育的普及和優質均衡化,確保每個人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
基礎教育是教育的起點,也是培養支撐國家未來全麵發展的人才基礎。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是老祖宗的教育理想,在老百姓心目中,讓孩子上個好學校就是理想。教育強國的基礎教育應該是廣泛惠及全體人民的,在確保程序公平正義條件下,讓家長和學生都能選擇適合每個孩子的受教育機會。教育強國的基礎教育應該是適合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培養創新能力,而不僅僅是應考目標和應試能力。政府應該提供優質均衡的教育資源,注重學生的全麵發展,為他們提供更多選擇,打開更廣闊的天空。
其次,教育強國應該建設能培養大批高精尖人才的高等教育。教育強國要建成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體係和科研高地,教育思想和理念、教育資源和教育技術,培養國際競爭力人才的模式和經驗可以向全世界推廣。
高等教育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龍頭,承擔培養大批支撐經濟和社會發展人才的重要任務,為國家科技發展戰略提供重要支撐。在老百姓心目中,教育強國的高等教育應該注重學科專業設置的深度和廣度,具有前瞻性,培養具備創新精神的人才,適應未來不確定性的能力。在國家發展的每個行業和每個階段,都能為民族偉大複興湧現做出卓越貢獻的頂尖人才。在相關行業創新與工業實踐領域發力、做出科學突破。
同時,它也積極開展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借鑒和吸收各國的優秀經驗和教育資源,提高自身的教育質量和國際影響力。此外,教育強國也關注職業教育的發展,培養出各行業領域的專業技能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多一些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為國家的產業轉型升級、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提供支持。
最後,教育強國的標誌是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大學打造的頂級人才和學術交流圈層,吸引誌存高遠的專才特才棲息在此,一心攻破造福全人類發展的長遠議題。
在老百姓心目中,一流大學代表著教育的品質和水平,全球以及本國有名望、有財富的人士都願意將自己的下一代送入這樣的大學。這些大學應該具備世界領先的師資力量和科研實力,擁有先進的教學設施和優質的教育資源。大學應該成為人才培養的磨刀石,吸引國內外優秀的教師和學生,形成學術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推動學術創新和人才培養。
經過努力,若幹年後世界各國權貴都爭先恐後地把孩子送來中國留學,那麼我們肯定就是教育強國了。
建設教育強國必定要求教育改革與創新,要認真落實中央精神,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鼓勵教育體製的靈活性和創新性,推動教育教學方法和內容的更新,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創新意識和終身學習能力。同時,教育強國也致力於構建全麵的評價體係,徹底破除教育追求功利化的風氣,以科學、客觀的評價手段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教育質量,促進教育的提升和優化。
在老百姓心目中,教育強國是一個人人受教育的國家,也是一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和尊重教育的國家。通過構建提高國民素質的基礎教育、培養高精尖人才的高等教育以及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我們將不斷邁向實現老百姓心目中的教育強國的目標。教育強國的建設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家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共同為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和為人民幸福的未來鋪設堅實的基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