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教育強國大家談:beplay體育手機如何實現優質發展?兩位校長這樣說
2023-07-17 16:44
中國教育報
作者:

把更優質作為義務教育發展的新追求

北京小學校長 李明新

  構建高質量教育體係,就要把握義務教育的價值走向,“更優質”將是它的新目標。隻有使我們的教育更加公平、更加優質,才能更真切緩解廣大家長在教育上的“焦慮”,才能使人民更擁護、更相信、更支持我們的教育改革。因此,那種“沒有公平的優質”或“沒有優質的公平”都不是高質量發展目標下的教育內涵。義務教育要實現優質發展,要解決縱橫兩方麵問題,橫向要解決辦好每一所學校問題,縱向要解決教好每一個學生問題。

  一是創新機製賦能“小”學校優質發展。這裏的“小”是指規模小、資源少、底子薄的學校。盡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小”學校創造了新資源均衡分配的機會,但是發展實力還是滿足不了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期盼。這樣的學校,城區有,鄉村也有。因此,在學區製和集團化辦學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創新機製,探索師資、課程等優質教育資源能量轉化和社會效益最大化的問題。

  去年,北京市西城區啟動了涉及13所小學和6所中學的“小而美”“小而精”項目工程,以幹部教師輪崗交流為契機,賦能這些學校新的發展。北京小學創新了組團式輸入方式,一年多的實踐證明,這種方式體現了文化引領、團隊賦能、精準輪崗的作用,使“小”學校實現了內涵式發展,受到教師、家長的充分肯定。

  二是提升價值再塑學校教育品質。對於學校來說,優質教育的聚焦點就是最大限度實現每一個學生全麵、健康而富有個性的發展,這是一種教育價值的提升,也是一種教育品質的再塑。學校應該如何再塑教育品質呢?

  首先,以新質量評價觀深化育人方式改革。要建設“更公平更優質”的教育,就必須樹立正確的質量評價觀。評價學校教育應該重視四個質量觀:第一是全體觀,是不是麵向人人,走出麵向部分;第二是全麵觀,是不是發展全麵,走出片麵發展;第三是素養觀,是不是培育了核心素養,走出低效教學;第四是個性觀,是不是體現因材施教,走出整齊劃一。我們應該以新的質量評價促進育人方式從知識本位走向素養本位、從教為中心走向學為中心、從學科割裂走向學科統整、從理解記憶走向知行合一。

  其次,以服務學生發展為根本改革課程教學。“服務學生發展”包括既促進全麵發展,又滿足個性化需求。學校應該以新課程供給與新教學文化實現學生新發展。學校課程供給的概念就要從課內育人體係建構轉變到課內課後育人體係一體化建構上來。要立足需求看供給。其中,表內課程要補齊短板,使課程既體現麵向全體,又體現全麵發展;而表外課程,則要整合資源,挖掘潛力,使課程供給體現麵向人人,自主選擇,滿足個性化成長。課堂教學質量是優質教育的焦點。要創造優質的課堂教學,就要形成新的教學文化,這種教學文化以21世紀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導向,以學習方式變革為中心。新教學文化中應該突出以下幾點:一要凸顯核心素養中創新能力、科學精神的培養,這些素養是人才培養中的關鍵。二要創建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敢想、敢問、敢爭論、敢創造。教師要教在興趣動機、教在學習方法、教在思維品質;學生要追求愛學樂學、能學會學、活學善學。三要探索數字化轉型下的未來教學,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賦能教育,有效支持學生個性化學習。

  三是以提高師德師能為重點打造優良的教師團隊。一個好教師就是一種好教育,更加優質的教育一定離不開更加優質的教師隊伍。為此,學校要著力教師隊伍建設,以深化職業認知為視角提高師德水平,以機製創新為手段激發教師成長的主體性,以提高新時代教師專業化水平為目標賦能教師發展。

基於教育強國建設 謀劃高中教育改革

江蘇省蘇州中學校長 衛新

  當代青少年學生麵臨海量網絡信息的衝擊,一定程度上造成他們“信息迷航”。青少年正處於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如何將正確的、充滿正能量的核心價值理念,沁入青年學子心中,是立德樹人的關鍵。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過程中,當前普通高中教育改革,至少有三個方麵的事項值得優先關注:一要強心,價值引領,立德樹人;二要銜接,中學大學貫通培養;三要拓展,多元特色,課程育人。

  一是立德樹人,通過德育體係,價值引領,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強國建設,以德育人為要。基礎教育階段,是青少年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價值觀引領尤為重要。蘇州中學堅持立德樹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積極構建高品質德育範式,開展“五育”融合的學科思政育人實踐,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好的發展,以科學的方法求和諧的發展。

  二是人才培養,通過項目體式,學段貫通,落實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戰略。教育強國建設,創新人才為重。普通高中階段人才培養,要著眼人才強國戰略,著力培養具有中國心靈和世界眼光的拔尖創新型人才。拔尖創新人才的成長,不能僅看高中階段,需要向下貫通義務教育、向上貫通高校需求。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應漸趨淡化學段之間的邊界。蘇州中學向下對接義務教育,開設“新六藝”課程;向上聯合高校開設大學先修課、專業強基課、英才計劃課,對接“雙一流”高校“強基計劃”,落實導師製、學長製、課題製等,注重培育學生的“動力、眼界、深度思考”,專注於學生的“興趣、思想、價值觀”,讓學生學會“縝思、辨思、創思”,實施人才貫通式培養。通過多元、融合、貫通,寬口徑,激活興趣;廣視野,生涯導航;深探索,專業培養;學段貫通,為國強基。

  三是課程拓展,通過書院體製,特色課程,以文化涵育項目助力人才培養。教育強國建設,課程育人為基。學生個性千差萬別,誌趣稟賦各不相同,課程實施當不求一律,學生升學也需要更多路徑。當前統一的課程教學與升學路徑,難以滿足學生成長成才的個性化需求。隻有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課程超市”,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才能實現課程育人的優質高效。蘇州中學依托蘇州府學和紫陽書院文脈傳承,借鑒古代書院和現代書院優點,整合“千年庭院”文化空間,探索現代新書院製育人模式,建設“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書院製課程基地,在確保國家課程開齊開足的前提下,開發“麵向全體、自主選擇、分級研修”的多元化課程,給學生更多可供選擇的自主選修課、大學先修課、綜合實踐課、登峰競賽課等,拓展學生自主發展的成長路徑。

  從已有的實踐來看,教育強國建設必須牢牢堅守價值觀陣地,通過德育體係、價值引領,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確保人才培養的方向性。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注重探索六大轉型:一是從關注升學到關注國家需求的人才培養目標轉型,二是從“千校一麵”到“量身定製”的課程體係轉型,三是從目標驅動到興趣驅動的學習機製轉型,四是從習題解答到問題解決的教學方式轉型,五是從部門管理到項目管理的育人模式轉型,六是從結果評價到過程評估的評價方式轉型。實踐表明,這種方式更有益於拔尖創新人才的湧現與成長。

  在教育強國建設新征程上,普通高中肩負重任。我們相信,隻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麵提升辦學水平,就一定能為教育強國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