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方位展現教育係統麵向新征程,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生動實踐,回答“強國建設,教育何為”這一時代重大命題,在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的指導下,beplay2網頁登錄推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走好教育高質量發展之路——‘教育強國建設’係列訪談”活動,彙聚獨家視角,分享真知灼見。
近日,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 陶行知教師教育學院教授、南京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所長黃斌接受了beplay2網頁登錄的專訪,就教育促進共同富裕的作用和功能、“雙減”政策的落地、大學生就業等問題分享了他的觀點和思考。
嘉賓簡介
黃斌,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師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為教育財政、教育政策評價、教育微觀經濟計量分析。
教育要回歸到人的發展,真正關注人的全麵發展
beplay2網頁登錄: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長久以來,教育一直被看作是實現階層跨越、縮小貧富差距、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然而,由於各種複雜的原因,當前仍存在比較嚴重的教育“內卷”和高學曆“內卷”問題,導致教育投入成本的攀升。這種情況下,通過教育實現階層跨越是否變得更難了呢?教育促進共同富裕的功能是否受到了挑戰?
黃斌:教育在推動共同富裕方麵具有的積極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教育在提高個人收入,推動經濟增長方麵具有巨大的作用,這是被以往國內外學術研究所證實的。國民通過教育,可增強自身的認知和非認知技能,從而提升自身的勞動生產力,提高他們的就業水平和收入水平。我們從二戰後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的發展過程中,都能看到這種規律性的現象。從教育的經濟價值觀之,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培養人的發展,尤其是技能的發展。經濟學家和教育學家對於教育的研究切入點不同,但在這一點上是達成一致的。
然而,我們也要看到,教育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好的一麵,也有壞的一麵。比如,教育很容易引發人們對學位、文憑的過熱追逐和盲目“內卷”。為什麼呢?有經濟學家提出,教育可能是“非生產性”的,它可能隻是起到對個人天賦能力的一種“篩選作用”。為了證明自己擁有比別人更高的能力,並以此獲得更高的經濟成就和社會成就,人們就會去追求更高層次的教育,這使得教育培養人的功能發生了“異化”,教育活動變成了一種純粹的資源消耗而不具有“生產性”經濟價值。我們現在所說的“內卷”,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指教育發展在這個方向上的偏離程度越來越嚴重。
beplay2網頁登錄:這其實有點脫離教育的本質了。
黃斌:是的。對分數、對文憑的過熱追逐的現象會引發群體性的期望提升與恐慌。大家你追我趕,使得水漲船高。實際上,大家所說的教育“內卷”浪費了大量的教育資源,投入了過多的人力物力,但並不具有生產性和實際價值。比如,課外培訓機構教學內容是十分單一和枯燥的,就是刷題。而大量的刷題對於培養孩子的真實技能並沒有太大幫助,但這可能會提高他們的考試分數,使他們在考試中表現更為突出。因此,很多家長認為要在“篩選”機製中占據優勢,就得讓孩子去刷題。因此,有更多的孩子參與這個“刷題”遊戲,於是水漲船高,孩子們的考試分數差異變小。為了通過考試區分孩子學習情況,學校就提高考試難度或增加題型多樣性,而這又會讓家長認為孩子刷題不夠,如此反複博弈的結果就是,孩子的真實技能沒有得到提高,但孩子的學習負擔被無限提升。
beplay2網頁登錄:家長們似乎覺得必須這樣做,但實際上,他們可能也沒有想清楚這樣做的意義在哪兒,或者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黃斌:是的,我相信每個家長都願意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教育問題,然而一旦身處其中,就可能變得不理性。比如,我們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把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送到競爭激烈的所謂名校就讀,會產生明顯的“鳳尾”效應,對孩子的會考或高考成績會產生嚴重的負麵效應。很明顯,這是許多家長在追逐優質教育資源時沒有預料到的。
beplay2網頁登錄:是的,今年年初有一個廣受關注的新聞事件,江西一個叫胡鑫宇的高中生自殺,就是因為上了一所當地非常優秀的高中之後,成績下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黃斌:是的,因此我想說,如果要讓教育真正起到推動共同富裕的作用,我們需要讓教育回歸到人的發展,讓教育真正關注人的全麵發展,並引導社會風氣,讓我們的家庭對自己子女的教育做出合理的、理性的投資。這一點非常重要。然而,現在的問題變得比較複雜,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現在的教育資源分配已經不再是政府的一元體製,不再由政府獨自決定。
20多年前,當我們的家庭對孩子教育的投入不多的時候,那時候要實現“學生減負”相對是容易的。我們隻需要管好學校,學生的學業負擔自然就下來了。但現在要推行“雙減”就比較困難了。因為現在我們的教育資源配置體係是“政府-家庭/市場”雙元體係。根據北京大學的數據調查計算,我國家庭教育支出的規模超過政府教育支出規模的一半,我國公共教育支出占政府與私人總支出比重僅為63.1%。相比之下,OECD國家這個比重達90%。伴隨著家庭和市場對教育投入規模的不斷擴大,政府的教育投入比重不斷下降,政府在教育資源配置中的主導權不斷被削弱,勢必會導致國家在宏觀調控教育發展的能力下降,國家意誌在教育發展中越來越難得到充分的體現,國家推動教育強國的戰略力量亦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
beplay2網頁登錄:是的,我們也能看到政策層麵也在努力調控,“雙減”以來,陸續出台了很多具體意見和政策措施。
黃斌:是的,總的來看,“雙減”政策的方向是正確的,多部門協同治理的手段也應當是有效的。現在問題的關鍵是要對前一段政策落地的成效進行評估。目前還缺少足夠的真實數據並通過科學的研究來反映政策的實施成效。根據我個人的觀察,“雙減”實施後我們整體的學生負擔是在減輕的,但是,這裏麵存在著一個結構性的問題。
在“雙減”前,從學業負擔來看,城市孩子的負擔較農村孩子要重,一、二線城市孩子的負擔較三、四線城市孩子要重,重點學校孩子的負擔較非重點學校孩子要重。總的來說,優勢家庭孩子的負擔是超過普通和弱勢家庭孩子的負擔。而在“雙減”政策實施後,很多培訓機構都消失了,培訓市場的門檻也提高了,普通家庭和弱勢家庭在市場上找不到這些資源了,於是三、四線城市孩子、農村孩子與非重點學校孩子的課外負擔應當是有明顯下降的,這部分孩子畢竟占學齡人口的多數,因此全國學生的整體負擔水平應該是下降的。但另一方麵,優勢家庭孩子仍然能在市場上尋求到分散化的培訓服務,雖然價格提升了,但這些家庭負擔得起,這就使得不同背景孩子的負擔差異在拉大,這對於未來教育結果在不同家庭孩子之間的分配是具有深遠影響的。
當然,從政府的角度看,通過公辦教育體係為三、四線城市孩子、農村孩子與非重點學校孩子提供更多優質師資和其他教育資源是非常必要的,要提升這些孩子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的可及性,尤其是優質師資。這也是我在今天的報告中提到的問題。
我們的研究發現,一個國家的經濟長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國勞動力的認知技能水平,一國勞動力認知技能水平又取決於該國的教育質量,而學校教育質量的好壞,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教師的質量。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優質教育資源和優質教師資源是等價的。換句話說,即使學校建設得再漂亮,硬件設施再好,如果沒有好的教師,高質量的教育也無從談起。中國教育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優質教師資源太過緊缺。
我們可以很快地為農村地區建一所漂亮的學校,但是能否招募到足夠優質的教師卻是個難題。這個問題與我們給予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是密切相關的。教師的招募符合勞動力市場一般法則,我們教育部門是和其他公共部門、私人部門在一同競爭優質勞動力的。隻有出價足夠高、對農村和偏遠地區學校教師的工資補償力度足夠大,才能吸引更多的優質勞動力進入基層學校從事教師工作。
人們常常提到芬蘭的基礎教育辦得非常好,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的教師工資高、待遇好。根據相關研究,芬蘭beplay體育手機教師的認知技能水平是OECD國家最高的,其教師認知技能水平相當於加拿大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勞動力的技能水平。高工資、高福利幫助芬蘭教育部門從國內高素質的勞動力中招募到優秀的教師,從而保證了教育質量。歸根結底,隻有高技能、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學生。
beplay2網頁登錄:是的,在國內,廣州和深圳的教師待遇就比較高,尤其是深圳。因此,有很多清華、北大等名校的畢業生都願意去那裏從事教育工作。
黃斌:我認為這就是正確的方向。我們應該讓像北大、清華這樣的頂尖學府的博士生願意投身基礎教育事業,這樣,我們的教育質量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beplay2網頁登錄:如果這些名校畢業生不去深圳了,而是去西北了,那就更好了。
黃斌:是的。對於一國長期發展來說,教育的良性發展是極為重要的。傳統觀點認為對於教育的投資、對於教師的人員經費投入,都是“養人吃飯”的財政包袱。這個觀點要得到徹底的改變。對於教育的投入是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的,教育的投入不是當期消耗的“消費品”,它是對國家和民族極為重要的一種戰略性投資。我認為從根本上講,教育是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但要實現這一點,教育需要充分發揮其“發展人”的生產性功能,壓製其“內卷人”的篩選性功能。從這一點看,我們要回歸到教育的根本,重視人的發展問題。而提高教育質量,關鍵在於教師,要重視對高技能教師的招募,提升教師隊伍整體質量。
beplay2網頁登錄:實際上,提升整個教師隊伍質量,包括提升教師待遇,都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並且,實際上教師質量提升了之後,教育的長期效果也是後置的。大部分家長可能很難有前瞻性的眼光,他們預期不到長遠的效果,隻能看到眼前,所以就會很焦慮,覺得除了“內卷”和“雞娃”,別無選擇。
黃斌:“內卷”現象的治理實際上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正如“內卷”現象的形成也並非一夕之間,而是經曆了很長一段時間。在不同代的家庭中,通過自己對孩子培養的經驗和體驗,逐漸累積,形成了所謂的“內卷”問題。因此,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必須放在一個更長的時間維度裏,從這個角度看,“雙減”工作必定是長期的。
beplay2網頁登錄:這是一個係統性和長期性的工作,需要有耐心。家長們的焦慮或擔憂更多是基於他們過去的經驗。正如您剛才說的,他們看到的隻是過去的情況,以及自己對現狀的理解,而對未來,他們看不到,也把握不了。
黃斌:是的,家長的預期非常重要。當前家長們的預期是,如果孩子不能進入本地區最好的中學,他們就上不了好大學,上不了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沒有美好的生活。但事實上,人的成長並不是一條直線。作為學者,我們要研究家長的這種預期是如何形成的?它應該如何來化解?化解肯定需要時間的,很難在短期內就解決掉。因此,我們對於國家政策也要多一些耐心,當然“雙減”政策的方向要堅持,手段也要一以貫之。
當下,中央對教育強國戰略非常重視,相信在未來新的發展階段,中央還會推出一係列有針對性的措施,讓好的政策得以落地、得以見效,這是值得期待的。
南京大學
100%的就業率未必是好事,年輕人對未來迷茫是正常的
beplay2網頁登錄:近幾年,由於各種原因,就業形勢相對比較嚴峻。麵對目前的就業形勢,有的人選擇繼續讀研深造,有的人選擇考公、考編。您如何看待現在的就業形勢?
黃斌:是的,當前的就業形勢確實有些嚴峻,我認為這背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麵:一是經濟受疫情影響,就業崗位的供給量下降,不過這一影響應該是暫時性的。二是年輕人對自己未來的就業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從這兩方麵來看,勞動力市場均衡需要渡過一個供需相互匹配的結構性調整過程。
這幾年研究生考試的人數在不斷增加,這與年輕人的就業期待提升有著密切的關係。年輕人希望通過獲得更高的學位、學曆,來謀求更好的就業機會。當然,也有不少年輕人是有明確的學術誌向,他們希望通過讀研、讀博,提升自己的學術能力和水平,未來從事科研創新工作。學生就業的多元化反映了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果。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民眾對教育的需求和期待也在提高,包括高等教育的入學率提升,研究生的規模擴大,這是很正常的,任何一個國家發展到這樣一個階段都能看到這個現象。
具體到就業問題,我認為,並不能簡單地歸結為經濟問題導致的崗位供給不足,這背後的原因還是比較複雜和多元的。比如說,在二十多年前我本科畢業時,班上學習最好的同學會選擇去外企或大型民營企業,因為企業工資高,而現在的大學生畢業時可能更傾向於考公務員。有些學生沒有考上就選擇暫時不工作,繼續以應屆生的身份繼續考公。那麼,這些人你能說他是失業嗎?他們是沒有能力找不到工作嗎?好像不能把他們當作失業人口。
beplay2網頁登錄:其實並不是沒有崗位。
黃斌:當然,也有一部分同學確實想找工作,但可能暫時還沒找到。但也存在很大一部分同學,暫時不工作其實是他們的個人自主選擇。像二十多年前我們本科剛畢業的時候,家庭條件沒有那麼好,哪怕是再不喜歡的工作,也得先就業。但現在的孩子,他們有選擇的條件了。因此,我認為現在就業形勢的成因是比較複雜的,不能簡單下結論。
當然,由於受經濟形勢與結構調整的影響,跟過去相比,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在最近幾年確實有所下降。其中,不同學校層次、專業類型的畢業生的就業率也存在較大差異,比如整體看,985高校和工科背景的學校就業率會高一些。
beplay2網頁登錄:是的,與學校情況、專業情況都有關係。
黃斌:是的,每個孩子的情況也都不太一樣,需要我們去深入分析、具體分析。現在的孩子們選擇更多了,100%的就業率也未必是好事。因為那說明孩子們沒有其他的選擇,隻有就業這一條路。當我們有一部分的孩子選擇升學,一部分孩子選擇就業,還有一部分孩子在猶豫,有些孩子可能還考慮是不是要給自己放一年假,去旅遊一下,看看外麵的世界。我此前有個研究生,在讀期間自己開公司,工商登記一百多萬資本,這是十幾二十年前不可想象的。孩子們的擇業觀多樣化、個性化,這是因為我們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了,孩子們有了選擇的可能性,不像80年代、90 年代的時候,學生沒有選擇,隻有就業這一條路。
beplay2網頁登錄:是的,那時候的畢業生,他們隻有一條路可以走,沒有其他的選擇,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想法和困擾。而現在的大學生,麵對眾多的選擇,反而不知道該走哪條路,就會迷茫和焦慮,就像是在十字路口徘徊。
黃斌:我覺得徘徊一點也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孩子們希望通過這種徘徊找到自己真正願意做的事情。過去的幾十年,我們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太快了,從2000年到現在,我國的人均名義GDP翻了十倍,中國兩代人的跨度可能已經超過了其他國家三代人、四代人、甚至五代人的跨度。社會各個方麵的變化是驚人的,我國整體還處於“工業化”過程中,但有部分領域可能已步入“後工業化”時代,因此我們現在同時遇到其他國家在“工業化”時代和“後工業化”時代所麵臨的問題。政府的治理能力麵臨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無疑是正確的。如今,溫飽早就已經不是問題了,孩子們需要的更多是發展問題。如何才能有更好的發展?這本身就是一道選擇題,他們會躊躇,會猶豫,會徘徊,這很正常。
找到那條最適合自己的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困難,會有挫折,但是一定要去嚐試、去探索。因此,我想說,對於年輕人,不管是學校、家庭,還是社會,我們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與包容,尊重他們的想法,鼓勵他們去嚐試,並為他們的發展創造力所能及的條件。
南京大學校園風光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