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闕明坤:建設教育強國需要各類高校辦出特色
2024-01-09 17:26
beplay2網頁登錄
作者:

在第60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上,浙江大學國家高端智庫教育學院分中心執行主任、無錫太湖學院副校長闕明坤接受了beplay2網頁登錄的專訪,就教育強國的內涵和特征,不同類型大學的使命和責任等問題,分享了他的觀點和思考。

beplay2網頁登錄:黨的二十大強調“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並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您認為教育強國的內涵是什麼?教育強國應該具備哪些特征?

闕明坤:2023年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專門強調,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教育強國,到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這幾年教育強國戰略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的時代最強音。

  我認為,“教育強國”有雙重含義,一方麵教育強國作為一個名詞,用來形容一個國家的教育製度、教育體係“強”,人才培養質量高,國際影響力大,指的是教育領域綜合實力強大的國家。同時,教育強國還有一層含義,“強”是強大的意思,通過教育的發展促進國家的強大,民族的複興,通過教育的發展,促進人力資本的提升,經濟社會的發展,帶動一個國家走向強大。所以,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基礎工程。這就是“教育強國”的雙重含義。

  關於教育強國的特征,我認為有三個方麵的標準。

  首先應該是人才培養質量高。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教育強國最終的體現標準,應該是看各類各級的教育是否培養出優秀的人才,能否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所以這是第一個標準。

  第二是教育製度健全完善。健全教育領域法律體係,落實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升教育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社會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成才觀、教育觀,踐行正確的教育發展理念,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體係,改變教育功利化傾向,營造健康的教育環境和生態,為每一個孩子的終身幸福奠基;教育強國要求破除一切不科學的思想觀念束縛和體製機製弊端,學校的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製、保障機製契合高質量發展理念。

  第三是建立高質量教育體係。教育強國要求在教育類型、區域分布和內部體係上不能存在短板。從教育類型來看,教育強國要求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民辦教育、終身教育各級各類的教育,都應該體現出較好的水平,不能出現短板或者弱項。從教育區域分布來看,教育強國要求在我國的東、中、西部地區,以及大城市、中等城市、縣市區、鄉鎮、農村,不同的區域之間不能有較大的差距和分化現象。當前,我國的教育可能存在“城市強、農村弱,東部強、中西部弱”等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的現象,而建設教育強國需要我們盡可能縮小不同區域間的教育差距,彌補部分地區的明顯短板。從教育內部體係來看,教育強國要求我們在“德智體美勞”五育體係中沒有明顯的弱項。而當前現實中,我們的教育往往可能存在重視智育或者德育,忽視勞動教育、體育和美育的現象。那麼,我們該如何加強學生的勞動教育?如何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從提高國民身體素質的角度出發,我們該如何加強體育教育,保持小學生充足的體育管理時間,落實課表上的體育課時間?在美育上,我們又如何提升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認知水平,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強化的。“德智體美勞”是一個相互聯係,密不可分的整體。所以,教育強國要求“德智體美勞”五育互鑒互通,五育並舉,同時逐步走向“五育融合”。例如,張伯苓先生創辦南開大學時就非常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清華大學也非常重視體育教育,因為體育鍛煉可以增強人們的意誌、耐力,增強團隊精神。並且,體育教育對於德育或者其他的育人體係也有促進作用,所以我們要促進“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不能將其割裂看待。

beplay2網頁登錄:立足新時代新要求,您如何看不同層次、類型的大學,分工和責任的不同?

闕明坤:建設教育強國,高等教育是龍頭,如何發揮高等教育在建設教育強國中的龍頭作用非常重要,因為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以及“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當前,中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係,全國3000多所高校大致分為三類:研究型高校、應用型高校和職業技能型高校。而職業技能型高校現在也可以分為本科職業技術大學和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在建設教育強國的過程中,我們如何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質量高等教育體係,我認為非常關鍵。

  具體而言,首先我們要建設強研究型大學,培養研究型人才。其中的重點是要發揮“雙一流”大學的龍頭作用,培養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為解決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提供人才支撐。

  第二,要建好應用型本科高校。除了研究型人才,我們也要培養大量的應用型人才,所以要建好當前的應用型高校。目前全國有600多所應用型本科高校,其中包括一些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這些院校是在1999年高等教育大眾化之後,新組建合並升格而成的,其中不少高校是由以前的師範學校或者專科學校升格合並建成,或者由獨立學院轉設而來,因而建校曆史較短。這600多所應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也將直接關係到我們高質量高等教育體係的建設,關係到我們能否建成教育強國。現在應用型本科高校麵臨著很多的問題和挑戰。例如,我們的實訓實踐實習體係不夠健全,雙師型教師相對薄弱,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需要進一步深化,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還有待提升,特別是畢業生的就業、創業能力、終身學習能力以及崗位勝任力都需要進一步提升。

  第三,要建好職業技能型高校。截至2023年6月15日,全國共有本科層次職業學校33所,高職(專科)學校1545所,占到高等教育體係半壁江山。這些職業院校培養的是生產經營管理一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直接關係著實體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因此,如何建好本科層次的職業技術大學以及專科層次的高職院校,將直接關係到我們能否為民族複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特別是產業人才的支撐。

  對於職業技能型高校建設,我想應該從兩個方麵著手:一方麵要強化職業教育類型教育的定位。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其實是同質等效、同等地位的教育類型。另一方麵,在職業院校發展上,一是要促進本科職業技術大學的發展。教育部《關於“十四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中提出,“以優質高等職業學校為基礎,穩步發展本科層次職業學校”。每個省份允許有兩所高職院校申報本科職業技術大學,所以我們要進一步穩妥推進本科職業技術大學的建設,培養本科層次的職業技術人才。二是要加快專科層次的高職高專院校高質量發展,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尤其是要改善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社會地位,引導社會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勞動觀、價值觀,讓高職高專的畢業生也有尊嚴而體麵地工作。

  總之,我們隻有通過建好建強研究型高校、應用型高校以及職業技能型高校,讓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高校各盡其能,各安其位,在高等教育生態體係中實現錯位發展,差異化發展,在各自不同的領域辦出一流,爭創一流,才能真正促進教育強國的建設,實現建成教育強國的重要目標。

  (以上為無錫太湖學院副校長闕明坤在第60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上的訪談實錄)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beplay2網頁登錄 2023-12-22 17:07
beplay2網頁登錄 2023-12-19 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