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10歲男孩考第一嫌爸媽沒錢:不配有我這好兒子
2017-09-01 16:25:00
beplay2網頁登錄
作者:
  最近豆瓣上有個帖子,帶火了「小侄子」!
  網友吐槽自家 10 歲的小侄子,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奧數、圍棋、輪滑各種業餘愛好也出類拔萃。重點來了,小侄子吐槽自己爸媽一針見血,還說他爸媽不配有他這麼好的兒子。
  以下是原貼截圖,小編看得五味雜陳!
  小侄子的種種吐槽,用一句話總結就是:「我努力優秀,是為了自己能早日脫離無能無知的原生家庭。」
  一個對自己家庭分析的一針見血,對人生道路規劃的極其清楚的孩子,身上完全看不到童真和感性,讓不少網友覺得「冷汗直冒」。
  這篇帖子從豆瓣發跡,很快傳到了微信、微博、全網絡平台。這個話題雖然在網上熱議紛紛,真實性卻有待考證。
雞血教育下的「功利冷血」娃
  這位網友的十歲小侄子的生活,正是很多城市裏的普通家庭的雞血孩子縮影:
  學奧數、鋼琴、圍棋、輪滑;
  注重英語能力,學習成績也努力;
  有網友說這樣的孩子智商高但太現實太自私,也有人說完全是父母自私的結果。
  不禁讓小編想起前段時間的熱帖「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的暑假」。
  說的就是大城市的普通家庭,給孩子投入的教育成本甚至超過了父母的經濟實力的現狀。
  這種新型的溺愛是一顆定時炸彈,可能永遠埋在父母與孩子之間,也可能像「十歲小侄子」這樣被引爆。在同齡人最多知道抱怨父母的時候,他已經認清雞血教育的本質了。
  做父母的人生最大的失敗不是沒有錢,而是因為沒有錢,被自己養大疼大,深深引以為傲的孩子所嫌棄。
 雞血父母也需要成長
  哪位孩子沒有過埋怨父母的瞬間呢,在未成年時期,被迫就範僅是因為孩子還沒有能力和家長抗衡,這些不滿很大程度上會塑造孩子以後的個性。
  而家長的「我都是為你好」,從另一麵看這句話,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不正當的表達方式,也都是出於愛。
  在雞血環境下,家長舍得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資源,真的隻是單純想讓孩子以後過的比別人幸福些,沒有那麼多真的想孩子以後能夠好好報答自己。可惜的是,他們沒能追上孩子已經進步的思想。
  正如韓劇《請回答1988》裏的爸爸說:「爸爸也不是出生開始就是爸爸啊,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
缺失情商教育跟缺愛一樣可悲
  有人判定這位小男孩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也有老師評價:「我希望有這樣的學生,但是我不想有這樣的孩子」,仔細想想,這背後反映的是什麼問題?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僅限於智商,是否忽略了情商、愛與正確的價值觀?
  情商教育,首先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即使是不會說話的小寶寶,也要把 TA 當成獨立存在的個體。
  家長的功利心和自私耳濡目染給孩子,家長的專治手段壓迫著孩子,不把孩子培養成「白眼狼」才奇怪呢。
  愛與功利之間最本質的區別,是教育的出發點。我教孩子讀書認字,帶他看世界,培養他的興趣愛好,不是為了讓他考第一,做精英,而是帶他享受學習的樂趣,生活的樂趣,做人的樂趣。鼓勵他追求卓越,更鼓勵他成為自己。無論他是否優秀,都能夠感受到來自父母堅定不移的愛。
  你給孩子什麼樣的愛,他們就會回饋給你什麼樣的愛。
  前幾天看了一條新聞,同濟大學的博士生小田暑假頂著三四十度的高溫幫做清潔工的父母掃馬路。他接受采訪時特別坦蕩地說,保潔員是一份令人尊重的工作,沒什麼丟人的,自己想做就去做了。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真的不是豐厚的物質,而是讓他時時刻刻感受這世界的美好,一花一木皆美好,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值得尊重。
  告訴孩子:你不需要借助物質去獲得更好的人生,因為當下就是最好。
  網友說
  @花落恒少家:孩子這麼聰明,父母肯定不傻。孩子這麼無情,父母一定勢利。孩子從來都是父母忠實的鏡子。別把父母投射成受害者啦,肯定自己的種自己養大的瓜。
  @白佛山無影腳:思路是清晰,有沒有前途不好說。
  @吃飽逛街:這孩子送給我[笑cry],你們去生二胎。
  @shapeng77:孩子是個明白人,有些憤世嫉俗的話其實也就故意說說罷了。如果是真心話,那還真蠻可憐的,未來恐怕要經曆一番磨難的。
  @粉粉貓咪:孩子思路的確清晰,但起碼的價值觀不對,道德倫理不講的話,很難從根本上快樂起來了。有智商,但福氣得自己掙了,但就算擁有了所謂的他大城市的房子,豪車,出國,估計也夠不到幸福和內心的富足了。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中國青年報 2020-04-16 1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