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一係列重要指示,為高校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期,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是在當前形勢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重要論述的關鍵舉措,為高校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供了重要指導。
課程思政建設是“三全育人”整體格局下的一項係統工程。
教育部2018年啟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加快構建高校思政工作體係,是具有戰略性、全局性、係統性的舉措。在“三全育人”總體工作格局下,教師隊伍是育人的“主力軍”,課程建設是育人的“主戰場”,課堂教學是育人的“主渠道”。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將價值觀引導寓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堅持育人與育才相統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麵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課程思政建設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高校加強頂層設計,全麵規劃,循序漸進,以點帶麵,不斷開創課程思政工作的良好局麵。複旦大學成立課程思政與教材建設領導小組,建立起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教務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聯動、院係落實推進、自身特色鮮明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格局。學校堅持黨的全麵領導,發揮製度優勢構建“三線聯動”創新機製,鞏固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中心線”,強化院係黨的領導“中場線”,做實黨支部建設“生命線”。“三線聯動”實現了從學校大腦中樞到每位教師神經末梢的一體化聯動,壓緊壓實教學單位課程思政建設的主體責任,激發全體教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主體活力,形成課程育人合力。
課程思政建設要全麵落實“兩個所有”要求。
高校課程思政事關“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所以課程思政建設不是隻建幾門課的樣板房工程,而是要按照“所有課程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負有育人職責”的要求全麵建設,構建全麵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係。
課程思政建設要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係,尊重教育教學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適應不同專業、不同課程的特點,強化分類指導,既有統一性,又有差異性。複旦大學已構築起以思政課程為核心,以中國係列課程、綜合素養課程、哲學社會科學課程為支撐,以專業課程為輻射的課程體係,形成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目前學校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已覆蓋所有院係,示範專業已覆蓋所有哲學社會科學院係,並向理工科院係持續延伸。
課程思政建設要強化組織實施,應以工程思維落實落細建設計劃,明確建設目標和建設標準,繪好“路線圖”,確定“任務書”,列出“時間表”。複旦大學2019年發布《複旦大學課程思政攻堅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對示範專業、醫學整體思政、示範課程、教材建設、育人隊伍、理論研究等六個方麵的三年攻堅均形成了分年度計劃,從質量和數量上提出了工作目標和具體指標。以示範課程建設為例,學校有計劃有步驟地擴大規模並實施質量驗收,促進課程思政提質增效,各門課程育人功能不斷充實完善。
課程思政建設要深度浸潤每一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方法。
高校課程思政要融入課堂教學建設,切忌“貼標簽”“兩張皮”式的生搬硬套,應在保證專業教學水準的前提下,自然融入思政元素,使價值塑造內生為課程教學中有機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複旦大學自課程思政建設之初即明確了課程思政的教學原則,堅持“方向上旗幟鮮明、方法上潤物無聲”。一方麵課堂教學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充分發揮所有課堂的內在品格培育功能。另一方麵要求做到“專業不減量,育人提質量”,思政元素應與專業知識內容交織交融、相輔相成,起到撥動心弦、引起共鳴的點睛之效,從而實現“教書”和“育人”的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同時,複旦大學結合不同專業課程的教學特點和育人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積極探索適合各學科專業的課程思政內容和方法,增強課程思政針對性和親和力。人文社科類課程是涉及意識形態核心的關鍵課程。複旦大學新聞學院以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鑄魂育人,貫穿各門課程,並構建起“專業課程—前沿講座—實踐項目”三位一體育人體係。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將學科建設最新成果及時融入教材體係和教學體係建設,增強學生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理工科類課程思政建設注重科學思維訓練和科學倫理教育,培養學生科技強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如物理學係蔣最敏教授在“力學”課講授變質量係統時,根據公式推導順勢介紹我國火箭技術發展曆程,既激發學生勇攀科學高峰的熱情,同時也加深學生對物理專業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上海醫學院以人文醫學教育為載體促課程思政落地生根,服務“健康中國”戰略,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精神。以今年春季學期為例,醫學各門專業課第一時間將上醫及附屬醫院抗疫“國家隊”的硬核事跡結合到課堂教學中,用來自一線的最鮮活教材培養醫學生的愛國情懷和使命擔當意識。
三年多來,複旦大學不斷推動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方法改革創新,積極促進科研優勢轉化為育人優勢,在全校營造了“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的良好氛圍。接下來,學校將在《綱要》指導下,紮根百餘年來教書與育人相統一的複旦教育傳統,立足新時代高等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課堂教學主渠道中全麵體現“國家意識、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專業素養、國際視野”的複旦育人特色,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掌握未來的複旦人。
作者:複旦大學副校長 徐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