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振元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六屆理事會會長
國家教育谘詢委員會委員
摘要
首輪“雙一流”建設收官之際,總結學科建設的成績和不足、討論學科建設的經驗和欠缺,謀劃新一輪“雙一流”建設的思路和策略,成為高等教育界的一個共同話題。我國已構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科專業體係,但存在學科專業設置與科學技術文化發展的新趨勢不夠適應、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緊迫需要不夠適應、專科本科專業和研究生學科學位不夠協調等問題。建設一個好的學科,要明確學科方向、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建設好一流的研究平台。加快學科建設,學科的評價應當與學科發展的階段相適應。加強學科建設,需要處理好學科與學校、學科與學科、學科與學院、學科與重點實驗室、學科與專業等多重複雜的關係。課程建設是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的結合點,要著力抓好。
關鍵詞
學科建設;學科分類;學科設置;“雙一流”建設
近年來,特別是在“雙一流”建設中明確了“堅持以學科建設為基礎”的原則以來,加強學科建設的認識更加深入人心,相關舉措不斷推出,各高校的學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但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針對當前學科建設現狀,部分學者提出了一些很值得思考的問題,如陳洪捷教授發文《“雙一流”建設,學科真的那麼重要嗎?》介紹了德國以“卓越集群”為基礎和重點,建設“卓越大學”的經驗,其中“卓越集群”與產業群對接,聚焦重大研究問題,打破傳統的學科界限,鼓勵不同學科和院係的研究者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學術平台。王義遒先生認為產生“學科中心主義”現象的重要原因是人們過於追求排行榜上的位置。他提出,在管理上,無論是科技部門還是高校,都切忌奉行“學科中心主義”,而要以“問題導向”的大領域、大方向為區塊,整合學科集群,發揚個體優勢,互相取長補短,在協同合作中追求學科整體卓越。
在近年來關於“雙一流”建設和學科專業建設的論壇及研討會中,也更加頻繁地聽到學科交叉、學科彙聚、學科融合的聲音。為加強學科建設的理論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的學術期刊設專欄討論,還新創了一些刊物,專門討論學科建設問題。西安交通大學於2019年首創以學科建設為主題並以此命名的雜誌《學科建設》。主編王小力在《主編寄語》中坦言加強學科建設研究的急切之情:“實踐證明,不重視學科建設辦不好大學,不研究學科建設辦不出一流大學。”2020年8月,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北京大學聯合主辦的教育類學術期刊《大學與學科》雜誌創刊號正式出版發行。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發表首刊寄語指出,在黨中央、國務院做出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戰略部署背景下,創辦《大學與學科》雜誌恰逢其時,有助於係統總結70多年來中國大學與學科改革發展和創新經驗,主動建構中國特色大學發展與學科建設理論體係,逐漸形成中國特色大學發展與學科建設研究範式,服務於高等教育強國建設戰略。
當下,正值首輪“雙一流”建設收官之時,總結學科建設的成績和不足、討論學科建設的經驗和欠缺,謀劃新一輪“雙一流”建設的思路和策略,成為高等教育界的一個共同話題。在厘清學科建設曆史與現狀的基礎上,更加深入地討論未來學科發展的方式及其轉變問題,是一個實際而有意義的問題。
一、我國學科發展的曆史回顧
客觀地說,由於我國高等教育有意識地抓學科建設的時間不長,對什麼是學科、怎樣建設學科等重要問題的認識還不足,對學科發展規律還缺少把握,功利主義又遮蔽著一些人正確認識學科的視域,扭曲了學科建設的發展方向。實際上,作為知識體係的學科是隨著知識發展的水平而不斷演進的。學科體係也是一個“生命體”,它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而發展、滿足時代需要的活的東西。一旦停止發展,學科的生命也就結束了。因此,有必要簡單回顧我國學科發展的曆史,了解今天的學科體係是怎樣形成的。
鄒進文曾對我國學科分類史做過研究。我國從唐代開始將學科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部分。經部主論政治、道德、倫理;史部包括各種史學著作;子部包括諸子百家,其中也包括自然科學方麵的成果;集部為文學著作,體現中國文學成就。這種“四部之學”的學科分類延續千年。
近代以來,西方文明的引入和我國工商業的發展,“四部之學”適應不了發展的需要,因此產生了新的學科分類。1904年1月清政府頒行《奏定學堂章程》,將中國大學堂分為經學科、政法科、文學科、商科、格致科(即理科)、工科、農科和醫科,稱為“八科之學”。由“四部之學”到“八科之學”是我國學科發展史上的一次巨變。其中,保留了“四部之學”的經學,作為治國的指導思想,吸納了西方科學文化發展的成果,與西方學科體係大體一致。“八科之學”體現了清末洋務派“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政治主張。民國時期北洋政府取消了經學科,將大學分為文、理、法、商、醫、農、工等七科,基本延續了清末學科分類的做法。
新中國成立後,以1949年11月成立中國科學院為標誌,逐步建立了獨立的科學研究體係。以完成大規模的院校調整為標誌,建立了以蘇聯模式為藍本的高等教育體係。1952年院校調整後,共設182所高等院校,其中,以文理科為主的綜合院校14所,工科院校39所,師範院校31所,農林院校29所,醫科院校29所,財政院校6所,政法院校4所,藝術院校15所,體育院校5所,語言院校8所,少數民族院校2所。從高等院校設置體係看,不僅堅持了文理工農醫等學科分類的邏輯,同時也堅持了為行業服務的邏輯,特別是工科院校的設置與行業部門相當一致,乃至一看校名就知道是為什麼行業服務的院校。
與此同時,教育和科研各自獨立兩套體係的建立,對我們在學科和專業的認識以及如何進行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產生了重大影響。
改革開放前,高校的工作全部是教育而幾乎沒有科研,高校的基本語言是專業建設而不是學科建設。這也符合當時的政府對高校的職責要求,即以培養德智體諸方麵全麵發展的專業人才為目標,適應當時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事實上,為了培養這種專門人才,需要整合多學科的理論知識以及某一領域的實踐經驗在內的綜合教育。因此可以說,在當時的高校裏,學科建設是服從於專業建設的,而且往往是隱性存在;而專業建設是直接服務於培養學生的,是顯性存在。不僅如此,當時的行政建製也基本上是以專業為單元,教師隊伍的建設也是以專業建設為中心的,這些都保障了專業建設的順利開展。
突破教育與科研分割的體製藩籬的第一人是鄧小平同誌。他在1977年7月29日與方毅、劉西堯等談教育工作時提出,“要抓一批重點大學,重點大學既是教育的中心,又是辦科研的中心”。“兩個中心”的思想一經提出,立即得到高教界的熱烈響應。“兩個中心”的思想不僅推動了我國教育體製改革和科技體製改革,而且賦予了高校更加全麵的社會職能,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全麵展開,我國高校順應了現代高等教育發展的世界潮流,蓬勃發展。
貫徹鄧小平同誌“兩個中心”的思想,推動教育與科研的結合,在學校實際工作中的直接切入點是研究生教育。我國的學科體係也就是在建立學位製度和發展研究生教育的過程中形成並逐步完善的。
改革開放前,我國雖然招收和培養研究生,但沒有學位製度,是無學位的研究生教育。1978年恢複了招收研究生。1979年2月,胡喬木等人提出建立學位製度的建議,得到鄧小平同誌的肯定,批示“建議由方毅、喬木同誌主持提出具體方案報批。”由此開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起草工作。不到一年時間,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於1980年2月12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以下簡稱《學位條例》),邁出了在我國教育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重要一步。《學位條例》規定:“授予學位的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及其可以授予學位的學科名單,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提出,經國務院批準公布。”隨後,國務院於1981年5月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正式明確了學位授予的學科結構,即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曆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10個大學科門類進行授予。可以說,這是新中國第一次對學科進行具有法規性意義的分類。學科分類當然應講科學性,這種科學性體現在事前的討論和方案的論證中,而行政的規範性是以科學性為基礎、以法製為保障的。
在《學位條例》和《實施辦法》頒布後,學位授權審核工作全麵展開。1981年,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開始第一批學位授權申報。由於對學科專業的認識不盡一致,報送的口徑寬窄不一,有的也就相當於今天的研究方向,但多數相當於今天的二級學科。教育部在此基礎上擬定《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學科專業目錄(草案)(征求意見稿)》,共設置60個一級學科,666種專業,這裏的專業內容相當於二級學科。據此目錄,審核批準了我國第一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權點。從1982年開始,按此目錄招收研究生。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修訂為《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學科專業目錄(試行草案)》,於1983年3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決定公布並試行。後經增設軍事學學位後正式確立了11個學科門類、64個一級學科、647個二級學科的學科體係。從此開始,我國高等教育有了規範的學科分類體係。這個學科目錄適用於學士、碩士、博士的學位授予與人才培養,並用於學科建設和教育統計分類等工作,在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中發揮著指導作用和規範功能。
現在,研究生教育的學科目錄分為學科門類、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共三級。學科門類和一級學科是國家進行學位授權審核與學科管理、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學位授予與人才培養工作的基本依據,二級學科是學位授予單位實施人才培養的參考依據。學科門類是對具有一定關聯學科的歸類,其設置既要符合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需要,還要兼顧教育統計分類的慣例。一級學科是具有共同理論基礎或研究領域相對一致的學科集合,原則上按學科屬性進行設置。二級學科是組成一級學科的基本單元。在1983年方案的基礎上,經1990年、1997年、2011年3次調整,現設13個學科門類,110個一級學科。自1983年方案確定以來,學科分類的基本格局始終保持穩定,局部微調以適應學科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本科生教育的學科專業目錄在學科門類上與研究生教育的一致,但不設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而是設置專業類和專業,在定位上相當於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具體內容有所差異。本科人才培養強調專業,傳承著專業教育的傳統,突出本科教育培養滿足職業需要的專門人才的分類需要。
回望這一段曆史,我們還可以理解為什麼我國高校機構設置中的學科辦公室等往往和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機構聯係在一起。
二、學科分類的國際比較
人類知識係統是一種客觀存在,但對於知識係統的劃分卻是人為的。由於各國文化傳統不同,各國在不同發展階段遇到的問題和問題的解決路徑不同,以及進行知識分類的目的不同,各國在知識係統劃分上(表現形式為學科專業體係)必然有所區別。但科學是無國界的,學術交流是有規範的,因此,各國的學科專業體係是有聯係、存在某種對應的。
對於各國學科專業體係的比較,不少學者做過專門的研究。張文玉曾於2012年將學科大類劃分以及一級學科劃分列表比較,(見表1)並對一級學科設置情況進行了對照。統計數據為,中國設置一級學科110個,美國為38個,英國為20個,加拿大為49個,歐盟為21個。
近年來,一些學者和機構為了衡量我國學科發展的國際可比水平,對我國的學科設置與一些國際科技信息服務公司的學科分類進行了比照,發現能夠完全對應的學科是少數,主要是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多數是不能完全對應,但存在相互映射關係,還有一些是各國獨有的,說明國際間的學科專業設置存在比較大的差異。
總的看,多數研究認為,與國外的學科專業分類相比,我國的學科分類偏窄,綜合性偏低,缺少交叉學科設置,有的學科大類設置也不盡合理。
三、我國學科設置的主要問題
在我國,學科專業設置是“對學科發展和科學研究進行管理的基本而有效的手段之一”,這種“規範功能”對於推動和引領大學學科建設與發展,催生新的學科生長點,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促進國際學術交流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誠如不少同仁所說,科學設置是學科建設的前提和基礎,基礎沒弄好,建設就會出現矛盾。從現實看,我國目前的學科專業設置總體上呈現著既相適應又相矛盾的狀況。
一方麵,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已經構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科專業體係,這種體係有自己的實踐依據和學術邏輯,也有與國際相通的學術話語,對學科發展、學術繁榮和人才培養起到了非常肯定的作用;另一方麵,學科專業設置與科學技術文化發展的新趨勢不夠適應,跟不上科學技術文化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緊迫需要不夠適應,跟不上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強烈需求,還存在著專科本科專業和研究生學科學位不夠協調的問題。這兩個“不夠適應”和一個“不夠協調”,是我國學科專業設置上的主要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7月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強調“深入推進學科專業調整”,其含意深刻,需要我們深刻領會,切實加以“深入推進”,著力解決上述兩個“不夠適應”和一個“不夠協調”的問題。進行學科專業調整,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既有科學意義上的合理性問題,也有實際利益的問題。因此,推進學科專業調整,采取“休克療法”簡單從事不行,步子太小又解決不了“不夠適應”“不夠協調”的問題。需要穩慎操作,蹄疾步穩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推進學科專業調整”的要求。
學科專業調整,包括兩個基本方麵:一是學科劃分的調整,二是學科專業點布局的調整。兩個方麵都要深化改革,深入推進調整。第一個方麵的調整是體係性調整,影響麵大,要謹慎,但也可以有所作為,如增設交叉學科門類,推動新興交叉學科發展,有的學科可以保留其形式,調整豐富其內容,使學科設置因勢而進。在第二個方麵,要注重發揮高校主體作用,促進高校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從滿足國家急迫需求和長遠需要出發,增強應變能力,主動擔當,凝練方向,發揮優勢,形成特色,作出貢獻。政府要注重宏觀把握,注重規製建設,堅持依法施策,適時適度調控,不斷優化學科專業點的結構布局,推動培養單位依法辦學,提升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和知識生產能力。
四、學科建設需要抓好三要件
從我們的實踐看,改革開放前,主要進行專業建設,體製性的隔離使我們缺少係統的學科建設的經驗。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學科的明確,政府和高校在加強學科建設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對學科建設的把握都在不斷加深。
從政府的角度看,明確地提出抓學科建設是從1995年實施的“211工程”開始的。這一工程的名稱就是“麵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建設工程”,突出了重點學科建設。在指導思想中進一步明確表述為“以重點學科建設為核心,堅持高標準、高水平,調整學科結構,大力發展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的新興、交叉學科,努力使一些學科或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可以說,從那時起,學科建設成為政府推動高水平大學建設的一個抓手,而且在以後的“985工程”“2011協同創新中心”和“雙一流”建設中都得到了堅持。
從大學的角度看,雖然有的高校較早開始抓學科建設,但普遍地有意識地抓學科建設,始於2002年教育部部長周濟明確要求部屬高校認真思考“兩個問題”,精心製定“三個規劃”。“兩個問題”即“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大學”和“怎樣建設這樣的大學”,“三個規劃”即學校的“發展戰略規劃、學科建設和隊伍建設規劃、校園建設規劃”,並且要求每一所部屬高校都要拿出“本子”。這一要求對部屬高校的領導們普遍重視學科建設確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設一個好的學科,基礎性的工作是什麼?總結我們這20餘年的實踐,更深切地感到抓好方向、隊伍和平台這三要件是最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1. 學科方向問題,實質是解決“幹什麼”的問題,關鍵是項目。要有寬廣的學術視野,找準科學的前沿問題是什麼、國家或行業或區域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要分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可能;要有勇於擔當為國分憂的責任意識攻堅克難;還要有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策略。最近,習近平總書記與科學家座談時強調科技工作要堅持“四個麵向”,即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高校的學科建設要堅持好這個方向。總之,明確學科方向,是一個需要精心凝練、創新發展的過程。
2. 隊伍問題,實質是解決“誰來幹”的問題,關鍵在彙聚人才。一個優秀的隊伍,一定要有學術帶頭人,要善於發現、培養和用好領軍將才,把他們放在關鍵崗位,發揮關鍵作用;同時要有學術骨幹,形成團隊,發揮好集體的力量,所謂“不求個人第一,但求團體冠軍”,也是有效策略。一個集體的文化非常重要、不可或缺。好的團隊文化不僅能夠化解矛盾,而且能夠激發活力,形成合力,生長創新力。因此,抓團隊建設必須抓文化建設,形成團結奮進、寬鬆民主、積極創新的團隊文化。黨的建設、思想政治工作應當在這方麵發揮更大作用。
3. 平台問題,實質是“用什麼幹事”的問題,關鍵是資金問題。現在,一個人一張紙一支筆一台電腦的研究在逐步減少,“小米加步槍”式科研打不贏現代科技戰。現代科技研究,一般都要建設一流的實驗室、工程中心,包括一流的儀器、設備、製劑、信息、工作空間乃至大型裝備以及工作氛圍,因此,建設好一流的研究平台非常重要。
三個要件都很重要,但人是最寶貴的要素。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沒有一流的人才隊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學;有了一流的人才隊伍,項目、經費、基地等都可以創造出來,就可以創造出一流的學科。我國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國內高校之間的差距主要在教師隊伍的水平方麵。因此,我們要格外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相當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眼睛向外,靠引進人才加強隊伍建設,也確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無論從現在的國際環境看,還是從國家發展的長遠目標看,特別是從建立以內循環為主、內外循環互動的發展新格局看,人才隊伍建設要更加明確“引育並舉、以育為主”,更加明確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從“基本立足國內”轉到“主要立足國內”。現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也基本具備了這樣的能力。當然,這絲毫不意味著我們在人才隊伍建設上關閉大門,相反,我們堅定不移擴大開放,不僅要繼續吸引優秀人才回國服務,而且要吸引外國人才來華服務,努力構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人才高地。
五、學科建設要注意發展的階段性
和其他事物的生長發育一樣,學科的發展也有階段性和規律性。一般來說,一個學科都會經曆從初創到提升再到成熟的過程,有的學科在與環境的適應中進化,保持生機活力,有的則退化,直至消亡或成為“標本”。不久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羅喜勝在一次會議上說:比“學科”更重要的是“問題”。我覺得,此話很有道理。一是說明,現在學科建設的基礎條件不錯。上述三要件建設不是大問題了,已經進入找問題解決問題的新階段了。二是說明,學科建設的根本任務是解決“問題”。從知識生產的視角看,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創造新知識的過程。我們的學科建設不是為了營造一個已有知識的“博物館”和培養一批已有知識的“守望者”“看門人”,而是希望造就新知識的創造者,希望解決問題改造世界創造財富造福人民。三是說明,為了解決“問題”,不再局限於某一個狹小的“鴿籠式”的“學科”空間,而需要不分你我的多學科彙聚,目的就是“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些學科進化了發展了,或許又產生了新的學科。這正是學科發展的方式轉變的問題。
為加快學科建設,身處其中的人們應該能有時間靜心思考自己的學科處於什麼發展階段,處於什麼外部環境,采用什麼樣的發展方式和發展策略。
學科的評價應當與學科發展的階段相適應。學科初創的階段,對於三大要件建設情況以及學科規範管理的考核評價非常重要。事實上,相關的考核評價對學科建設起過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過度強化各自學科的條件比較和排名以及事實上的功利主義追求,使得學科之間的壁壘加深、圍牆高築;再加上學科設置過窄的先天不足,使得學科交叉融合、彙聚解決問題、協調創新變得困難起來。我想,前文提到的陳洪捷、王義遒等教授的看法以及羅喜勝關於學科與問題的觀點,都是對我國學科建設現狀的一種十分敏銳的觀察和思考。就“雙一流”建設而言,更應充分重視他們的意見。因為這些高校的學科建設已經進入了需要學科彙聚、瞄準問題、重點突破、衝擊世界一流的階段了,需要更加強調以解決重大問題導向,更加強調學科交叉彙聚,更加強調高端人才的培養。
六、加強學科建設需處理好的幾個關係
加強學科建設,在學校內部需要處理多重矛盾,諸如學科與學校、學科與學科、學科與學院、學科與重點實驗室、學科與專業等多重複雜的關係。
1. 學校和學科的關係,是整體與局部的關係。一般情況下,兩者之間不會有大的矛盾,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況,矛盾仍然會相當突出。如代表學校性質特征的學科和行政指定的重點建設學科不一致,兩者的矛盾有時就相當尖銳。不少師範院校就存在此類問題。作為師範院校,教育學等與教師教育相關的學科是代表學校性質特征的學科,理應得到重點支持;對師範院校工作的考核,也應把培養合格教師作為主要考核指標。但是,行政指定的重點支持建設的學科有不少是與教師教育不直接相關的學科,而是在師範院校中實力較強的基礎性學科。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處理為好?我覺得,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確定重點建設學科的機製應當調整。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先按照“治理”思維而不是“管理”思維即利益相關方協商原則更科學地確定重點建設學科,如采取行政規定數量、學校提出方案、專家審核確定,或其他可行的方法,盡可能地使行政要求和學校工作一致起來。在學校內部,要堅持統籌兼顧協調共進的原則,既要完成好國家給定的任務,又要統籌推進學校整體發展,通過校內重點建設帶動學校整體水平上台階。
2. 學科與學科的關係問題,主要是如何使學科之間能夠相互支撐,形成有助於學科發展的“生態群落”。當下的一個問題是,有的學校為提高學校在某些排行榜上的位次,簡單地將學科評估位次較低的學科予以撤並。這種撤並,有的是合理的,因為有的學科與其他學科關聯不大、長年長進不大,成了校園裏的“小老樹”,砍了也沒關係;有的則不然,不僅影響學科生態,而且影響校園安定團結。關於學科之間的交叉彙聚,在現有的學科專業設置框架下,主要應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以解決問題的需要而交叉彙聚,形式主義的捆綁解決不了問題,交叉彙聚的動力還是源於教師。當然,學校要有政策支持學科交叉彙聚。
3. 學科與專業的關係。一般來說,本科教育往往突出專業建設,研究生教育往往突出學科建設。這也符合我們自身的曆史慣性。問題在於:如何在本科生培養中兩者都發揮作用?事實上,沒有一個本科專業教育是隻需要一門學科的教育,在選擇性或自由度較大的專業的教育中,跨學科的課程就更多。而學科建設對於本科教育最重要的是提供高質量的課程。因此,課程建設就自然地成為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之間的“介體”。在學科建設中,要以最強的教授建設好本學科的優秀課程,包括編好教材、教案,優秀教師上講台,等等。而專業建設要以多學科提供的優質課程組合中形成完整的培養方案,達成確定的培養目標。因此,課程建設非常關鍵,是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介體”,也應該成為學校抓好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這兩方麵工作的抓手。實際上,這也是解決科研和教學兩者矛盾的一個抓手。
盡管學科建設是學校工作的基礎已經成為一句普遍流行的話語,但是筆者認為這主要適用於研究型大學的建設,特別是“雙一流”建設大學指導原則,而對於大量的以教學為主要任務的學校,不必簡單套用這個原則。對這些高校,學科知識的獲取和更新也非常重要,但主要不是以學校的學科建設的方式來完成的,而是在與社會的學術交流和教師的知識更新、不斷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中完成的。在這方麵,需要學校抓緊的也是課程建設。課程建設既是學校專業建設之必須,又是教師提高之必需,還是研究型大學的高水平課程建設成果的輻射,體現著研究型大學對高等教育全局的引領作用。因此,也可以說,在這些高校裏,課程建設是基礎,專業建設是重點。總之,在處理此類矛盾中,研究型大學要發聲,積極探索研究型大學的發展規律,尤其在我們這樣後發展的國家中找到適合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但也不要隻有一種聲音,更不能讓數量僅占少數而把握高教話語權的高校的聲音對大多數高校的發展產生某種誤導。畢竟,研究型大學的辦學規律和非研究型大學的辦學規律是不完全一樣的。大多數非研究型大學應該根據自己辦學的實際發出符合辦學規律的聲音。隻有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高校共同發聲、和諧發聲,才能滿足社會多樣化的需求,才能演奏出中國高等教育強國的美妙樂章。
來源:《中國高教研究》2020年第11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