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和改革已經進入了“深水區”,這是新時代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環境的基本判斷。高等教育“深水區”與大學轉型發展之間有著密切關係,轉型發展既是一個世界性的高等教育改革命題,也是新時代我國大學發展的重要任務,大學轉型的成敗直接關係到能否順利闖過“深水區”。從我國政治經濟改革的宏觀背景出發,簡略回顧西方高等教育曆史上的“冰河期”,列舉我國高等教育“深水區”的諸多現象,分析我國高等教育“深水區”的階段性特征,明確提出“深水區”既是一種預警和危機意識,也是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學轉型發展是闖過高等教育“深水區”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
高等教育;轉型發展;深水區;冰河期
任何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在其曆史進程中都會遇到發展的“瓶頸”期。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界把這一現象稱之為“深水區”,而大學轉型發展也是我國近年來探討的熱門話題。“深水區”的比喻,是對高等教育前行之路充滿挑戰的判斷,其中既有對改革艱難的擔憂,也飽含著對改革的期待:闖過了“深水區”,可能就天塹變通途。而轉型發展則是對原有高等教育體係和運行機製以及大學模式提出的時代要求。其實,無論是“深水區”還是“轉型發展”的提出,都要求高等教育正視發展的環境和挑戰,解決如何適應現實和未來的需求。高等教育的“深水區”和大學轉型發展,給未來的高等教育改革留下了更深更廣的思考空間:是繼續“負重”前行還是“輕裝上陣”,是沿著既定的路線前行還是另辟蹊徑?麵對難以繞過的“深水區”,我們需要思考:如何解讀我國高等教育的“深水區”現象?哪些現象屬於“深水區”問題?需要什麼樣的頂層設計、思想準備和技術路線蹚過“深水區”,是闖過“深水區”還是繞過“深水區”?這些問題是研究中國高等教育未來發展之路不可回避的核心問題。
一、正視高等教育的“深水區”現象
高等教育發展和改革麵臨著“深水區”,始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所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在《決定》中黨中央明確提出:“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這是我們國家對於深化改革尤其是未來經濟發展做出的戰略性判斷,更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指明了發展方向。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誌曾提出“摸著石頭過河”理論,要求全黨和全國人民進一步解放思想,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並將探索與試錯相結合,最大限度地找尋發展規律。隨著世界競爭格局日趨激烈和我國各項改革逐步深入,僅僅依靠“摸著石頭過河”去尋找符合“新時代”“新要求”“新目標”的路徑已然不夠,需要迎著困難與艱辛創造新的發展模式。正如《決定》中對“深水區”改革決心和難度的表述:“必須以強烈的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黨全社會智慧,最大限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以更大決心衝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既然在政治和經濟領域的改革存在著“深水區”,這也同樣適用於高等教育領域;黨中央對突破“深水區”提出的要求和所下的決心,高等教育領域也不例外,該要求釋放了“深水區”改革之艱難,使命之重大。
“深水區”是我國在新時代對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認識。在一定程度上,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的“深水區”並不是一個新事物,而是延續和深化過去的認識,如“高等教育是計劃經濟的最後一個堡壘”,就直接揭示了高等教育發展曆程中還有一些必須解決但仍未解決的問題。這就是說深水區問題具有複雜性、錯綜性、長期性的特征,體現著深層次、係統性、覆蓋麵廣、牽涉利益主體多,且一時難於解決的深層矛盾,這些矛盾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如沉屙已久的“五唯”、呼籲多年的高等教育機構分類、幾十年未變的人才培養模式、惰性十足的專業教育模式、學科與專業之間的森嚴壁壘、與市場脫節的學科與專業結構等,都屬於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深水區”問題。誠然,對這些問題的認識,有一個由“淺”入“深”的深化過程。實際上,高等教育的“深水區”是曆史問題、現實問題以及未來挑戰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過程,可以從曆史、現實和未來三個維度進行解讀。從曆史維度看,“深水區”是曆史遺留下來想解決而難以解決或沒有條件解決的問題,如政府集中管理與高校辦學自主權的矛盾,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博弈等;從現實維度看,“深水區”是國家關心、社會關注、百姓關心的若幹實際問題,如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稀缺等;從未來維度看,“深水區”是高等教育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國際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產生的新挑戰,如人工智能和教育技術有可能“顛覆”未來的學校模式等。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領域一直把改革作為發展的主旋律,高等教育大致經過了恢複秩序、保持穩定和快速發展等幾個階段,迎來了相對穩定的40年發展時間。那些位於“淺”層次且容易解決的問題已基本解決,可“深”層次且不容易解決的“硬骨頭”依然存在。麵對新時代的到來,改革曆史遺留問題的難度越來越大,解決的成本越來越高,並逐步呈現為更深層次的矛盾和不同關係的對立。如最為突出的就是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計劃”與“市場”的矛盾。時至今日,麵對我國高等教育的“深層次”問題,哪些問題可以用市場手段解決,哪些問題可以用計劃手段解決,一直並不清楚,以致於該用計劃手段解決的問題用了市場手段,該用市場手段解決的問題用了計劃手段;該由政府解決的問題交給了高校,該由高校解決的問題推給了政府。此類現象的存在,都在於“計劃”與“市場”的關係沒有厘清,或者說適應新時代的市場機製並沒有建立起來,“計劃經濟的最後一個堡壘並沒有突破”。再如教學改革,國家不可謂不重視,僅僅在國家層麵就進行了8次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數量為幾千項,再加上省級政府評出的教學成果獎,數量有萬餘項。這些教學改革雖然初見成效,但優秀教學成果獎的示範作用並沒有體現出來,因為我們沒有數據回答有多少高校在同步進行改革,其效果遠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和理想狀態。我國今日科技創新不夠和麵臨的一係列“卡脖子”問題,其關鍵就是人才培養能力欠缺,從而加重了社會對於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成效的“質疑”。進入新時代,伴隨“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高等教育所需麵臨的“新問題”和“新挑戰”越來越多,解決難度也隨之增大。因此,在“深水區”困境之下,我國高等教育急需尋找一條能夠闖過“深水區”的路徑。
高等教育的“深水區”是一種預警功能,它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界的危機意識和應對危機的覺醒。嚴格說來,今天高等教育發展麵臨的新挑戰,並非都是“深水區”問題,有些問題從局部來看是“深水區”,從整體看並不是“深水區”;有些問題從眼前來看是“深水區”,從長遠看並不是“深水區”;有些問題從學校內部來看是“深水區”,從外部看並不是“深水區”;有些問題從個別學校來看是“深水區”,對其他學校而言並不是“深水區”……說到底,高等教育的“深水區”問題並非人們想象的那麼多;所謂的“深水區”,也並非人們想象的那麼深。相當一部分看似“深水區”的問題,其實並不是“深水區”問題,而是觀念問題、治理問題、習慣問題、常識問題和文化問題。把“深水區”問題當成“淺水區”現象或當成“神經末梢”的問題,解決的不是高等教育的本質問題。如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這個問題恰恰是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和高質量發展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
解決高等教育的“深水區”問題,隻能立足於國情。在過去的改革實踐中,我國高等教育通常是借鑒西方已有的經驗和模式,來解決發展進程中出現的難點與問題,但今天我們麵臨的“深水區”問題,已經很難到西方國家找答案和參照係,西方高等教育的部分經驗顯然在我國出現了“撞牆”現象。以我國高等教育從大眾化實現普及化為例,西方經驗對我國高等教育的解釋力逐漸減弱,我國走過的路幾乎無法在西方高等教育大眾化理論中得到驗證。這也就是說,西方高等教育大眾化理論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隻有方法論上的意義,而沒有指標上的價值。但恰恰在製定高等教育發展規劃時,指標成了主要選擇。殊不知,我國高等教育從大眾化到普及化的發展進程都是前無古人的實踐,長期的“跨越式”和超常規發展帶來的問題,其複雜性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期和判斷,我們遇到的問題與西方國家有天壤之別,如高考的公平問題、高等教育的區域公平、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公平等。
人們之所以把當下高等教育發展遇到的困難比喻為“深水區”,主要還是改革動力不足以及以往形成的慣性。“動力”涉及的是態度,“慣性”涉及的是文化。上述“深水區”問題的長期存在,其實是認知之淺以及缺乏“闖關”精神的表現。人們麵對“深水區”,大致有幾種態度:繞著走、不走了、往回走,勇於“向前走”的較少。如果照此下去,“淺水區”也成了“深水區”,“深水區”也就永遠過不去!
二、高等教育的“深水區”在哪裏
到底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有哪些“深水區”現象,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對“深水區”理解和判斷的不一致,是當前闖過“深水區”的最大障礙。把我國高等教育某些方麵的發展比喻為“深水區”,說明“深水區”並不是一個“孤立”或“局部”的問題,而是表現在高等教育的宏觀、中觀、微觀等諸多方麵。從宏觀層麵來看,政府一直糾結“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的怪圈,“放管服”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從中觀層麵來看,建立現代大學製度、建立大學治理體係以及製定大學章程等提倡了多年,表麵上高校似乎在朝著這一方麵改進,但實質上大學的治理模式並沒有發生真正改變。從微觀層麵來看,以課程和教學為核心的人才培養相關問題仍然常年處於“深水區”,知識體係、課程體係、教學方式、師生關係等已經遠遠落後於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以及年輕一代的學習方式。更重要的是,這些宏觀、中觀、微觀的問題交織在一起,如下放高校自主權的程度影響著大學治理模式的變革,而現代的人才培養體係歸根到底是以現代的大學製度為基礎的。因此,一個問題得不到好的解決,將連帶著其他問題也陷入泥淖無法自拔。目前對“深水區”的認識主要表現為兩種傾向:其一是把“深水區”的問題看成“淺水區”,其二是把“淺水區”的問題看成“深水區”。尤其是當把“深水區”的問題看成“淺水區”的時候,高等教育改革隻能停留在“淺水區”層麵。當然,這不是說“深水區”問題無法解決,恰恰相反,若能找準“深水區”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必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從這種意義上說,認識“深水區”問題、識別“深水區”問題,就成為解決“深水區”問題的關鍵一步。從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來看,我們認為“深水區”主要存在於以下4個方麵。
(一)高質量發展是一個“深水區”
構建高質量教育體係是新時代賦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但從另一個角度說,高質量發展也是一個涵蓋麵廣的“深水區”。因為高質量發展涉及高等教育的方方麵麵,高等教育若真能做到高質量發展,那我國當前高等教育發展中的大部分問題都將得到解決。從這種意義上說,高質量發展所涵蓋內容的豐富性,正是它作為“深水區”問題的表現。因此,要想解決這一“深水區”問題,就需要在方方麵麵的高質量發展中找到核心和關鍵所在。
回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曆程,高等教育發展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成就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我國高等教育已然獲得了多個世界第一,如從高等教育大眾化邁向普及化的速度世界第一、高等教育規模世界第一、在校生規模世界第一、出國留學規模世界第一、大學生畢業率世界第一等;二是我國越來越多的大學已經活躍在各大世界大學排行榜的前列,大學的科研能力和大學的社會聲望都在顯著提升,但這些是不是真正的“高質量”發展?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注重教育內涵發展”,到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推動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再到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以至於今天提出的“高質量發展”,這些發展目標既體現了國家的教育質量意誌,也反映了社會對教育質量期待的不斷升級,尤其是在國際競爭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今天,當高等教育仍不能滿足國家對優秀人才的迫切需求,當我國仍無法在“卡脖子”技術等關鍵領域建立起自主的學術體係和創新人才培養體係,當精英人才的培養漸漸消弭於普及化的浪潮之中時,我們對各類人才的渴求,已經使高等教育改革總體進入更深入與更艱難的發展階段。從這個意義上說,高質量發展的“深水區”是相對於我們高等教育發展進入新階段,高等教育改革站在更高的格局、更遠的目標來看待,而其中的核心就是要緊緊抓住立德樹人這一主線,把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立足點真正回歸到人才培養這一核心。
(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一個“深水區”
與高質量發展不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一個老生常談的“深水區”,一直在改,但一直收效甚微。原因之一就是人才培養的許多活動都是大學微觀層麵的事情,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解讀為“深水區”,顯然是一個認可度不高的命題。本來從大學的三項職能上看,人才培養是大學獲得合法性的首要和基本職能,是它區別於其他組織的根本特征,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應擺在大學發展的首位。但是,在實際的辦學過程中,大學的這一首要職能總是被弱化甚至被忽視,致使一個本應充滿活力、不斷改進的領域變成了一個難以解決的“老大難”問題。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就一直在進行改革。先是20世紀50年代全麵學習蘇聯的專業教育模式,然後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從蘇聯模式向美國模式靠攏。如2003年,國內開始有高校啟動大類招生大類培養模式,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效仿這一模式。應該說,大類培養模式是我國高校從國內實際情況出發進行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有益探索,但人遺憾的是,今天的大類培養已經開始出現倒退的趨勢,一些高校幾乎又回到原來專業培養的老路上去了。人才培養模式的問題實際上折射著人才培養中的諸多問題,如課程體係與結構陳舊、不合理,課程內容重複、與實際脫節,專業課程與通識課程、基礎課程銜接不夠,學生無法實現“率性而學”等。這些年我國政府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力度上不可謂不大,自主招生、強基計劃、大類招生大類培養、拔尖計劃、卓越計劃等,都是促進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契機,但是應該說目前的改革和社會各界對其所給予的期望之間還存在著巨大差距。
究其原因,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應該與社會的發展變化緊密聯係在一起,當科技進步已經徹底改變了年輕一代獲取信息的方式,而我們的課堂還是傳統講授式甚至是灌輸式課堂,我們的人才培養模式如何能夠跟上時代發展變化的腳步?當知識生產變得更加多元和開放,企業已經開始成為科技研發的主力,而我們的教學還在重複陳舊過時的知識,而我們需要追問:人才培養模式如何能夠滿足社會的發展和需求?因此,對於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這種老生常談的“深水區”,應堅持與時俱進,開放辦學,轉變觀念,不斷改進。
(三)大學治理體係和能力是一個“深水區”
大學治理體係和能力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深水區”,它處於“深水區”的“最深處”。大學治理是大學為了實現辦學定位、發展規劃、教育理念、教育目標等任務施行的各類治理結構、治理規則、治理實踐的總和,包括責任主體的分配、相關利益的維護、上級決策的執行等方麵,因此,它具有綜合性強的特點。同時,大學治理體係和能力也是大學改革的綜合體現,是大學自身與所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環境互動的結果和產物。因此,把大學治理體係和能力比喻為處於“深水區”的“最深處”並不為過。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高校就帶有鮮明的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烙印,這和歐美等西方國家的高校有著非常大的不同。體現在大學治理體係方麵,這種不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由於計劃經濟體製的影響,我國高校的自主權較小,政府的計劃性管理思維仍然大量地存在於對高校的管理之中,如我國目前仍是計劃性招生體製,但是就業體係已經基本市場化,於是招生和就業之間經常出現不匹配的矛盾;二是在大學內部,受部門思維和計劃思維的影響,各種壁壘現象仍十分嚴重,如學科、專業、課程、院係、部門等之間都存在著有形和無形的壁壘,既導致人才培養和高校的知識生產無法在開放靈活的環境中進行,也嚴重地影響大學治理能力,致使大學的管理水平無法得到根本提升。眾所周知,現代大學製度是在西方社會背景和環境中發展起來的,帶有西方社會製度和文化的鮮明烙印,因此,在我國大學治理體係的建立中,既要吸收西方大學發展中的有益經驗,更要凸顯中國特色,探索在中國的社會製度和文化傳統之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治理體係,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對我國大學製度進行綜合的、深入的、係統的改革。
(四)高等教育評價體係是一個“深水區”
高等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高等教育評價體係是一個處於樞紐地位的“深水區”。因為評價既是我國所持高等教育價值觀的體現,又是指導高等教育發展的指揮棒。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強調要“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中共中央、國務院也在2020年10月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可見,國家對構建科學的教育評價體係的重視程度。
高等教育評價是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而出現的,當高等教育規模越來越大、當越來越多的利益相關者走到高等教育係統中來的時候,高等教育評價就應運而生了。20世紀80年代,我國的高校評價緊緊圍繞人才培養展開,但是隨著高校“重科研輕教學”風氣的盛行,高等教育評價的導向也發生了變化,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出現了項目化、指標化、碎片化等現象。在種類繁多的評審麵前,學校被占用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高校的辦學特色逐漸被一些量化的指標所替代。既然高等教育評價體現著社會對高等教育所持的價值觀,那麼,要建立科學的高等教育評價體係,首先就要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質量觀,在此基礎上,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引導高等教育向健康方向發展。
我國高等教育中的各種“深水區”現象,既與社會發展水平和高等教育的發展階段相關,也與特定發展階段形成的某些慣性密不可分。如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形成的有償服務和“創收”導致大學內部院係分化,院係組織紛紛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利益體。直到今天,許多院係還有“創收”指標。正是院係相對獨立的經濟利益體,成為跨院係教育、科研合作的障礙。國家加大投入後,大學創收壓力緩解,但院係作為相對獨立經濟利益體的格局沒有改變,部分大學實行二級財務製度,又從製度上強化了這種導向。沒有有效的製度創新,很難克服跨院係教育科研合作的障礙。基於特定曆史階段形成的“深水區”現象還有一些,暫不贅述。
三、大學轉型發展是闖過“深水區”的必由之路
高等教育“深水區”與大學轉型發展看似兩個不同的命題,其實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係。轉型發展首先是麵對“深水區”的準備過程,也是闖過“深水區”的必由之路。在西方高等教育曆史進程中,也曾出現過類似比喻。西方曾用“冰河期”來形容17世紀前後長達百餘年高等教育改革停滯不前的困境。從“冰河期”到“深水區”,雖然東西方比喻的著眼點不同,但確是異曲同工,都代表著高等教育發展進入了階段性困境,出現了彷徨的“茫然期”。西方高等教育的“冰河期”長達百年,而最終渡過“冰河期”,究竟是“冰河”的自然“解封”還是大學的主動“破冰”之舉,有待進行深入的曆史研究。但有一個顯見的事實:西方闖過“冰河期”的主要做法是建立新的高等教育機構,如德國的柏林大學、哥廷根大學,英國建立的一批“紅磚大學”等。而今天我國麵對“深水區”,顯然不能等“深水”自然退去,也不能以建立新的高等教育機構為抓手,隻能通過現有高等教育機構的轉型發展,才能夠闖過“深水區”。
教育必須轉型。這是近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期發布的《共同重新構想我們的未來:一種新的教育社會契約》(Reimagining Our Futures Together: 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報告提出的要求:“教育將我們與世界彼此聯係起來,為我們帶來新的可能性,增強了我們對話和行動的能力,但要塑造真正和平、公正和可持續的未來,教育本身必須轉型。”對當下高等教育而言,其轉型發展就是明確未來的大學“應該繼續做什麼、應該拋棄什麼、需要創新什麼”。雖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沒有給出答案,但正如報告所提出:“其發布與其說是勾勒出一個藍圖,不如說是給全世界發送了一封鼓勵思考和想象的邀請函。”這也表明,轉型發展將是各國高等教育麵臨的共同問題。
麵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深水區”,大學轉型發展應該是一個最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最優解”,高等教育轉型發展,涉及政府與高校雙重主體,不僅是對我國高等教育外部關係的一種清理重整,也是內部關係的一種升級改造。高等教育轉型發展既是一個理論上的認識問題,也是一個實踐中的操作問題。從理論層麵看,是一個觀念的轉變問題,誠如“我們要特別警惕‘身子’進入普及化,‘腦子’還在大眾化,習慣還在精英化的問題”。但從實踐層麵可以發現,“深水區”所涉及之問題,往往具有“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特點。因為我們熟悉的東西都被“深水”所淹沒,故而既摸不著石頭過河,也站不到巨人的肩膀上。因此,大學轉型發展也可以說是一個“深水區”問題。高等教育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有各自的特殊問題,適應現實和未來是高等教育轉型發展的根本要求。但麵對的時代不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不同。在曆史上,可以通過修修補補就可以解決“適應”的問題,但今天僅僅依靠修修補補已無濟於事,需要高等教育體係和大學都有轉型發展的緊迫感。
在新時代,國家對高等教育發展有了更為明確的要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雖然我國高等教育正處於闖過“深水區”的階段,但時代給今天的大學轉型發展提供了機遇。如我們利用教育技術渡過了疫情影響難關,同時也倒逼了高校進行了一係列教學變革。再如新時代教育評價方案帶來的高等教育評價轉型和“十四五”規劃對於高等教育未來路徑的指導。
大學轉型發展是闖過“深水區”的唯一路徑。進入21世紀以來,許多國家和大學開始以各種方式討論高等教育轉型發展問題。2005年左右,包括現在哈佛大學Bacow校長在內的20多位校長、教務長齊聚一堂商討大學轉型,並相繼出台了以轉型為目標的係列改革,包括消除高等教育的不公平現象、突破局限於專業的碎片化教學模式等。當然,即使在西方也有人質疑高等教育是否需要轉型,如果需要,是否有能力轉型。正是基於各國對高等教育轉型發展的認識逐漸達成共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期發布的報告非常明確地指出:教育必須轉型,尤其是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教育技術,已經為高等教育改革或者說轉型提供了更加切實、寬廣的思路。
大學轉型發展是一個係統工程,包括治理轉型、學科轉型、專業轉型、評價轉型、教師轉型等。以目前一流學科建設為例,一些做法還是停留在“為了學科而學科”的思維模式。從本質上講,大學的學科建設有兩個目的:其一是促進學科自身發展,其二是促進學科發展對人才培養的“反哺”。如果隻是解決了第一個問題,就失去了大學進行學科建設的意義。尤其是當我們對學科的生成路徑逐步有了科學的認識,即學科—交叉學科—跨學科—超學科,把這種認識轉化到人才培養過程就顯得更加重要。但時至今日,明明都知道學科建設中跨學科的重要性,但在人才培養領域,管理部門的分割使得“跨學科”無法“突圍”。再如目前高校對教師進行考核普遍推行的“工分製”,明明都知道此種辦法是最原始的考核手段,且與高校的學術文化相悖,但該做法在許多高校很有市場。最後以大學生畢業率為例,從上到下都知道高等教育已經到了“寬進嚴出”的時代,沒有“嚴出”就無法實現人才培養的“高質量”,可是學生流動的“立交橋”始終沒有搭建起來。
所有高等教育的“深水區”和大學轉型發展難以深入的背後,都有一個文化羈絆,即大學發展過程中積澱下來的各種慣性,如大學定位的慣性、大學組織的慣性、大學管理的慣性、大學評價的慣性以及已經形成的各種“利益格局”,都是影響高等教育闖過“深水區”的文化障礙。因此,解決我國大學的轉型發展和闖過“深水區”,需要從文化視角入手,重新審視大學轉型發展的文化羈絆。
作 者
鄔大光,廈門大學教師發展中心教授,福建廈門 361005;蘭州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長、教授,甘肅蘭州 730000;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北京 100191
陳祥祺,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福建廈門 361005
原文刊載於《中國高教研究》2021年第12期第6-11頁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