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育是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培養青少年科學素養、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教師要在全社會引領風氣之先。國務院《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提出,實施教師科學素質提升工程,將科學精神納入教師培養過程。從“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戰略高度看,“將科學精神納入教師培養過程”極其重要而緊迫,需要我們深入思考、進一步破題。
準確把握“將科學精神
納入教師培養過程”的內涵
青少年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關鍵時期。科學素質是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具備科學素質是指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科學思想,掌握基本科學方法,了解科技知識,並具有分析判斷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如何理解科學精神?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有什麼關係?討論由來已久。英國物理學家、小說家斯諾在其著名的劍橋演講《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中指出:科學與人文的分裂對立是當今時代的災難。其實,科學與人文是文化的兩個方麵,相互滲透,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不同與“對立”是就其分屬於不同領域而言;兩者的融通與“統一”就體現在科學精神上。廣義的科學包括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科學精神的培養,最為重要的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方法論。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頗有深意,他說,美術、藝術、科學、技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中科院院士楊叔子先生認為:科學精神也是一種人文精神,是人們求真的人文精神。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所說的科學精神,既是一個人科學素養的體現,也是人文精神的體現。
所以,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不能割裂開來。科學與人文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今天我們講科學精神,需要辯證思維,需要從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和立德樹人的高度,從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辯證統一、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結合的角度理解和把握。因此,“將科學精神納入教師培養過程”的命題與“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的目標是一致的。“教師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的要求,順理成章地包括科學素質和科學精神的要求。
充分認識“將科學精神
納入教師培養過程”的意義
科學教育的有效實施,需要在教育理念、課程教材、教師、評價、保障等方麵,係統謀劃。師資顯然仍是短板。“將科學精神納入教師培養過程”,全麵提升教師科學素養和整體水平任務艱巨,意義深遠。
“將科學精神納入教師培養過程”,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內在要求。科學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是促進青少年學生全麵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科學教育不僅傳授科學知識,提升科學素養,培養科學精神,訓練科學思維、激發好奇心和探索創新意識,也是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和正確的世界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認識論方法論的基礎。同時,科學教育也是科教融合、普職融合的結合點,是人工智能時代勞動教育、美育有機融合的結合點。
“將科學精神納入教師培養過程”,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教師專業水平和科學素養不足,是當前科學教育的突出矛盾。科學素養主要指科學知識基礎、科學思維方式、科學態度和價值觀,以及用科學思維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科學素養、科學精神也是學風和師德養成的基礎,是教師隊伍的核心素質之一。
“將科學精神納入教師培養過程”,才能提高科學教育的質量水平。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是科學教育的四個層麵。科學課程標準明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使學生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培養科學精神(理性、實證、分析、開放、民主、合作、質疑、探究、開拓創新等)。目前我國科學課程分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打破學科壁壘,整合融通課程教學內容,對教師素質提出更高要求。教師要以科學精神貫穿人才培養全鏈條,改革教學方式,提升科學教育水平。
“將科學精神納入教師培養過程”,有利於有效整合和加強科學教育師資力量。我國科學教育要用好兩個課堂(學校主課堂、社會大課堂),依靠校內校外兩支隊伍。目前科學課程教師數量質量都有短板,有效利用校外科技資源開展科學教育的能力也不足。有能力整合校內外科學教育師資力量,才能實現大中小貫通、校內外科學教育有效銜接,推動學校、社會和家庭協同育人。
“將科學精神納入教師培養過程”,對於創新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建設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創新人才培養非常緊迫。科普教育有利於激發潛質、喚起好奇、激勵創新創造。要在教育內容上實現“融合”,科學普及與beplay體育手機教育有機融合;教育教學方法上重點鼓勵“探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機製上實現“貫通”,構建開放共享平台,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複合型人才。教師培養中強調科學精神,對於創新人才培養至關重要。
努力推進“將科學精神
納入教師培養過程”的創新舉措
充分重視教師教育對於科學教育的關鍵作用。全麵提升師範教育質量,吸引優質生源,提高師範生綜合素養與能力水平。擴大“科學教育”專業培養規模。推進地方師範大學擴大公費師範生教育。師範專業錄取,重點考查學生科學人文素養和從教潛質。修訂並正式頒布beplay體育手機《教師專業標準》和《教師教育課程標準》,提升教師核心素養,培養師範生的科學素養、科學教育能力;優化教師教育課程結構,貫通科學普及與學校課程體係;改革教育教學,整合校內校外科學教育內容;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鼓勵“探索創新”與“動手”能力。
鼓勵支持一流水平綜合性大學培養beplay體育手機教師。發揮高水平大學的學科優勢和綜合優勢,創辦師範教育,設立“科學教育”專業。並為非師範類專業學生開設教師教育課程。同時積極參與培訓beplay體育手機學科骨幹教師。當年北大、東南大學承擔“國培計劃”骨幹教師和科學課程教師培訓,廣受讚譽。越來越多的名校畢業生應聘到beplay體育手機任教,如能在職前職後經過一定的教師專業訓練,將會如虎添翼。
加強科學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全麵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根據國家課程方案,配齊配足科學教師,開齊開足科學課程。“國培計劃”2010年開始,就包括持續加大“國培計劃”科學教育教師專項培訓力度。依據科學教師專業標準,加強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的培訓。
實施麵向全體教師的科學素養提升計劃。在國家層麵,充分利用“雙一流”大學、科研院所等優勢資源,培訓beplay體育手機教師。重點提升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了解當代科技新進展,提高教師信息素養,推進信息技術與科學教育課程教學深度融合。提高教師利用校外科技資源進行教育教學的能力。
鼓勵科學家和科研團隊廣泛參與科學教育。國家重點實驗室、高水平大學、科研院所等積極參與,將有力地促進科普和科學教育,並培養科學教師。教育部原副部長韋鈺院士親自領銜東南大學學習科學重點實驗室團隊和“幹中學”項目,潛心研究小學科學教育,承擔“國培計劃——科學教育教師”項目,親自為小學教師授課,深受歡迎。
以科教融合方式創新科學教育教師培養。學科專家未必是好的教師。要加強教師與科技專家的協作。著力培養科技教育名師、專兼職科技創新輔導員。構建beplay體育手機與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四位一體的科教融合教育基地;依托校外科技教育基地,推進STEM教育研究與實踐,促進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的融合,引導學生以創新應用為導向,在觀察、提問、設想、實驗中,形成創新素養。要加強學科交叉融合,建立高校前沿科技通識教育課程體係,培養教師的科研素養。
加強農村科普師資力量。發揮農村科學教育的天然優勢,彌補科學課程教學的短板,教師素質尤為關鍵。要持續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通過“特崗教師”、公費定向等方式,培養鄉村小學全科教師和“一專多能”的初中教師。加大緊缺學科教師和國家通用語言教師培養力度,加強本土化教師培養。
強化“將科學精神納入教師培養過程”的指揮棒。強化教師職業準入製度。教師資格考試和師範專業認證要強化科學素養要求。提升科學教師入職門檻。改革考核評價機製。完善中學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培養有創新潛質的學生。貫徹《科學課程標準》,改進科學教育質量評價和教師評價,不斷提高教師素質和科學教育質量。
作者:管培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
來源:《人民政協報》(2022年05月18日 第 10 版)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