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以下簡稱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公約》考慮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遺產的壞變或消失都構成使世界各國遺產枯竭的有害影響。本組織將通過確保世界遺產得到保存和保護以及建議有關國家訂立必要的國際公約來維護、增進和傳播知識;現有關於文化財產和自然財產的國際公約、建議和決議表明,保護不論屬於哪國人民的這類罕見且無法替代的財產,對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1989年11月15日,教科文組織第二十五屆會議通過了《保護傳統文化和民俗建議書》,建議世界各國盡快采取行動,保存、保護並傳播傳統文化和民俗這一全人類的共同遺產。傳統文化和民俗是指來自某一個文化社區的全部創作,形式包括語言、文學、音樂、舞蹈、遊戲、神話、禮儀、習慣、手工業、建築術及其他藝術。此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啟動了“人類口述與非物質遺產代表作”項目,旨在獎勵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的優秀代表作品。每個成員國每兩年可以提交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國際委員會的評審專家對其進行評估,並決定它是否能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代表作的範圍包括:口頭傳統,以及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傳統表演藝術(含戲曲、音樂、舞蹈、曲藝、雜技等);民俗活動、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與上述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根據教科文組織的公告,2001 年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共批準生成了 19 項,2003 年 28 項,2005 年 43 項。2001年至2005 年,共有 90 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宣布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中國的昆曲、古琴藝術、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等入選。
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教科文組織在巴黎舉行第三十二屆會議,參照《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保護傳統文化和民俗建議書》《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等,於2003年10月17日高票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公約》的宗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尊重有關社區、群體和個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地方、國家和國際一級提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相互欣賞的重要性的意識;開展國際合作及提供國際援助。《公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定義為,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曆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公約》是依照國際上現有的關於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協定、建議書和決議需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麵的新規定有效地予以充實和補充。旨在提高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重要性的認識,提出國際社會應當本著互助合作的精神與本《公約》締約國一起為保護此類遺產做出貢獻。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以下五個方麵: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遺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2016年,教科文組織根據2003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約》及現有保護人權和土著人民權利的國際準則性文件的精神,製定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倫理原則》。《倫理原則》是實施《公約》業務指南和各國立法框架的補充,旨在作為製定適合當地和部門情況的具體倫理準則和工具的基礎。
2006年至2011年,我作為中國常駐教科文組織代表團公使銜副代表,負責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2009年9月28日,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首都阿布紮比召開的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114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名代表與會),審議並批準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76個項目中,中國申報的26個項目中,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和媽祖信俗22個項目成功入選。中國常駐教科文組織代表團與國家有關部委密切合作,抓住時機與機遇,天時地利人和,一次性就成功申報了2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遠遠領先於其他會員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部門由於非遺國際委員會的評審專家有限,規定從2010年開始每年每個會員國隻能申報3、4項。現在我國已有42個非遺項目,列入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位居首位。
我國是文化遺產大國,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文化遺產承載著優秀的傳統文化、承載著民族精神。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保護利用好文化遺產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非遺保護逐漸在我國形成熱潮,非遺的傳承進入了全麵整體性的保護階段。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遺產法》所稱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包括: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傳統技藝、醫藥和曆法;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傳統體育和遊藝;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凡屬文物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承載著民族精神。教育與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文化的傳承離不開教育,教育能夠從文化遺產中汲取營養和力量,是可持續發展的源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深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遺係統性保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健全非遺保護傳承體係,加強各民族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形成的審美追求和價值取向,其中蘊含著一代代傳承人的聰明才智、思想理念、道德修養和藝術創造,體現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價值與特征。非遺在基礎教育領域的普及教育與傳承,不僅是在廣大青少年學生中弘揚中華優傳統文化,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戰略舉措。同時,也能夠在開發智力,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等方麵為學生提供生動精彩的學習模式和渠道。因此,非遺進校園、進課堂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個重要途徑和手段。
近年來,傳統文化進校園、進課堂在全國方興未艾,尤其在基礎教育領域蓬蓬勃勃展開。隨著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的不斷深入和擴大,在傳統文化進校園、進課堂的熱潮中,非遺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傳承多彩非遺,暢享美好生活,剪紙、泥塑、年畫、陶藝、京劇、皮影戲等不同類別的非遺項目紛紛進入了課堂,深受師生的喜愛與歡迎。《非遺傳承與教育在基礎教育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是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2019年度重點課題,總課題由26個子課題組成,得到中國綠色可持續發展協會的資助。總課題組由於受新冠肺炎的影響,2020年12月底舉辦了非遺教育雲展。據總課題組負責人介紹,參展作品的征集從2020年7月開始,共展出作品999件,參展單位遴選了各地開展非遺教育有特點的學校及幼兒園參展,涉及北京、浙江、河北、廣東、上海、天津、雲南等省份共97所學校及幼兒園。展覽以多維視角,從不同側麵對我國基礎教育中的非遺教育現狀進行了數字化的線上集成展示。不僅包括傳統戲劇、民間曲藝文學、傳統音樂舞蹈體育等舞台藝術,還涵蓋剪紙、捏塑陶藝、織染秀、民間繪畫、書法篆刻、木竹製作等多門手工藝。其中,小學和幼兒園為主體創作的作品數量高達594件,占比59.5%。非遺教育作為鮮活的文化傳承,在孩子們心中落地生根。非遺教育雲展也是落實教育部提出“三個工程”(固本工程、鑄魂工程、中國人打底色工程)、“四件事”(加強教材體係建設、拓展校園文化、加強研究闡述、推進國際傳播)的具體體現,有利於提升廣大青少年對非遺的了解和認知,有利於提高學校素質教育水平。
目前,全國國家級非遺項目有1372項(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518項,2008年第二批國家級非遺名錄510項,2011年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191項,2014年第四批國家級非遺名錄153項),浙江省的國家級非遺項目 217項。國家級名錄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分為10大門類,其中5個門類的名稱在2008年有所調整,並沿用至今。10大門類分別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浙江省非遺種類主要有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技藝等,這些非遺具有地方特色的曆史文化價值和教育意蘊。
杭州市下城區美協副主席王衛華、下城區教師教育學院院長唐西勝,充分認識到非遺與學生人文精神以及美術素養的關係,提出實現非遺進校園的重要途徑,即通過美術教育來實施美育。非遺是人類通過口傳心授,時代相傳無形的、活態流變的文化遺產。學校教育在非遺的傳承與保護中處於重要的地位,學校是建設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學生是非遺的傳承與保護的未來。為實現以美啟智,融合育人,始終要堅持真正實現教師的教,貫徹落實學生的學,使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學校育人的特色,成為美育的重要資源。他們主持的子課題《“有機融合,活態傳承”非遺與基礎美術教育區域化傳承與發展的策略與方法》,其方法是科研引領,科學推進非遺進校園、進課堂的融合育人工作。該子課題立意在下城區以非遺與基礎美術教育“有機融合活態傳承”,進行區域化、中小幼一體化傳承與發展為研究點,“立足師生,社校聯手,研訓教聯動”,讓美術課堂呈現“活態”教學等多元策略與方法,從而讓非遺“有機而生態”地紮根校園,生長於學校,具有理論和實踐的借鑒意義。研究內容充實可行,理論聯係實際,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案例,示範意義較強。尋找優秀非遺項目教學成長的“有機生態土壤”。整合社會與學校非遺教育資源,“互惠互助”,促使優秀非遺傳承人與學校教師直接有機聯姻,活態生態持久發展。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學可行,實施步驟詳細,相信該子課題團隊能夠推出有一定價值的研究成果,為打造“非遺進校園”傳承基地、非遺傳承人工作室、體驗館、展示館等落戶區內的beplay體育手機校、教師教育學院、區域非遺課程的開發與利用。
王衛華、唐西勝主編的《融合育人:非遺與美術課題》書中,就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非遺融入學校教育的新路徑進行了探索研究。他們認為,學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與非遺的傳承與保護的落腳點,“人”有著契合之處。非遺進校園,與下城區域內學校教育的融合,既能改進各學校的教育教學,也能培養學生對非遺的保護意識與傳承能力。非遺融合育人是一項複雜性工程,應加強頂層設計,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一是設立非遺專門調研中心,由專業人員在浙江省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選取適合進入學校的內容;二是在各學校設立教研組,集中優秀教師共同探討,為選擇促進學生發展的非遺項目建言獻策。為全麵推進浙江省非遺文化融合育人,動員下城區學校積極將這一育人模式貫徹落實,從內容以及實施路徑上對非物遺融入學校教育進行統籌規劃。本書從217個浙江省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中,精心挑選了西湖綢傘、西冷印泥、南宋官窯、越窯青瓷、王星記扇、木版水印、土布紡織、杭羅織造、蕭山過江布、蕭山花邊、西子女紅11個非遺項目。本書對上述非遺的精美傳統工藝,逐一就賞析、天工開物、傳承人小故事、項目活動等方麵圖文並茂地進行詳細描述。本書通過非遺項目和傳承人的堅持不懈的匠心精神,讓學生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中華傳統文化的美韻,有助於對青少年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有助於以跨學科、跨專業、跨區域非遺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要全麵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演講中指出,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的結果。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
王衛華、唐西勝同誌要我作序,故回顧追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等的產生曆史背景和要點,文不盡意,是為序。
(作者為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谘詢專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