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大師、大樓與大氣
2022-07-25 09:07
beplay2網頁登錄
作者:

  “大學者非大樓之謂也,大師之謂也”。恐怕是現今中國人論大學者引用頻率最高的一句話。梅貽琦先生的這句名言之所以為人們鍾情,就是因為它道出了辦好大學的一個基本理念。一所真正追求卓越的大學,它應當有能夠創新知識的傑出教師。師之所存,道之所在;道之所在,人之所向;英才聚焉,故成其大。大學發展的曆史完全可以印證梅先生的這句名言。考察當今世界一流大學,哪一所不是大師群聚、名碩雲集、人才濟濟?一所大學可以因大師之至而興,可以因大師之去而衰,故大學之爭實為大師之爭。

  梅先生言簡意賅,涵義深遠,用今天的話語來說,就是人力資源是大學的第一資源。然而,大學有大師,並不排斥有大樓。如果以為大學無須有大樓,恐失卻梅先生本意,清華當年校園之樓亦不無可觀者。若有大師而無大樓,大師將何所棲身?今天的大學已經不是幾百年前隻有數十、上百個學生的大學,今日的科學研究也不隻是幾位大師獨居陋室可以囊括,今天的大學學生成千上萬,今天的科學研究可能一個項目要上百人一齊攻關,沒有大樓行麼? 故先賢粹言,須得辯證,方可得其意蘊之真。正如科南特說一所大學的榮譽在於其學生,強調學生對於大學的重要一樣,梅先生所強調的也隻是大師是辦好大學的首要條件,並不是說辦好大學不需要大樓。大樓是一所大學的基本條件,沒有大樓也就沒有大學,這也應當是常識。沒有大樓,大學何以築巢引鳳,何以大庇莘莘學子。我們怎能想象,今天的大學還像孔夫子那樣杏樹之下設壇授徒;我們怎能想象,今天的科學家還像居裏夫婦那樣,在自家陋院裏煉礦石。大師與大樓,皆為大學所需,關鍵在於大樓要為大師所造,為莘莘學子而建。非此,則可以休矣。

△圖源|清華大學

  生活在21世紀,我們不能再用小農經濟的觀念來看待今日大學的發展,不能再以“象牙塔”的理想來規範今日大學的追求。大學要有大師,要有大樓,更要有大氣。在我們中國人的觀念裏,氣乃萬物之精,天地之髓,靈類之使。無氣則無魂,無魂則奄息而頹,大學亦然。所謂大氣,乃浩然之正氣。有大氣,大學則卓然立於世。若無大氣,大學則一學店而已,與工廠、商廈何異!

  大學之大氣,在堅忍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大學的價值在於,它是社會知識的源泉、思想的動力、道德的良心。不畏政羅教網所羈,不懼世風俗染所侵,堅持學術自由,大學的價值才會輝耀。

  大學之大氣,在心係人類、關愛社會的情懷。當今世界麵臨的許許多多問題,已經超越了國界、超越了民族,需要各國人民共同努力去解決。大學的責任不在一時的政治和經濟功利,不隻在本國、本民族的進步,更在於為整個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

  大學之大氣,在立足全球、放眼未來的視野。知識是人類共同的財富,科學沒有國界。在知識發展的競爭中,如果沒有全球的眼光,如果沒有麵向未來的瞻望,如果沒有國際的合作與交流,就不可能走在知識創新的前列。

  大學之大氣,在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胸襟。知識的創新隻有在百花齊放中才會欣欣向榮,思想的開拓隻有在百家爭鳴中才會奮力向前,智慧的閃亮隻有在大德大愛中才會火花四迸。

  有大師、有大樓、有大氣,師生奮進,就會有大成,就會有一流大學。

  選自上海三聯書店 壇前綴語:《複旦教育論壇》卷首語(2003.1—2020.1) 熊慶年 著

  原載於:複旦教育論壇,2005,3(02):1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beplay2網頁登錄 2022-07-19 17:5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