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吳岩:國際共識 中國創新——準確把握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的著力點
2022-08-09 10:44
中國高教研究
作者:

摘 要: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必須準確把握高等教育未來發展的國際共識和中國創新的著力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了三屆世界高等教育大會,主題分別是“質量”“質量保障”“重塑高等教育,實現可持續未來”。創新是高等教育未來發展的國際共識。中國創新的著力點是深化“四新”建設,實施“卓越人才培養計劃”2.0,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推進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建設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關鍵詞:世界高等教育大會;創新發展;人才培養;“四新”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要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紮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必須準確把握未來10年高等教育發展的國際共識是什麼,中國創新的著力點是什麼。

 一、國際共識

  在跨世紀的24年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舉辦了三屆世界高等教育大會。

  (一)第一屆世界高等教育大會

  第一屆世界高等教育大會於1998年在法國巴黎召開。會議發布了《21世紀的高等教育:願景和行動》(World Declar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Vision and Action)宣言,指出“21世紀將是更加注重質量(Quality)的世紀。由數量向質量的轉移,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另一個時代的開始”。大會的主題是“質量”,誰重視質量,誰將勝出;誰輕視質量,誰將被淘汰出局。重視質量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的時代命題。

  (二)第二屆世界高等教育大會

  第二屆世界高等教育大會於2009年再次在法國巴黎召開。會議發布了《高等教育與研究在促進社會變革和發展方麵的新活力》(The New Dynamic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or Societ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公報,指出“在當代高等教育中,質量保障(Quality Assurance)至關重要,必須包括所有利益相關者。要建立質量保障體係(Quality Assurance System),形成多種評價模式(Patterns of Evaluation),形成一種質量文化(Quality Culture)”。大會的主題是“質量保障”,要求建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係,在高等教育機構即大學裏形成一種質量文化。

  (三)第三屆世界高等教育大會

  第三屆世界高等教育大會於2022年5月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召開。大會發布了《超越極限:重塑高等教育的新路徑》(BEYOND LIMITS: New Ways to Reinvent Higher Education),指出“麵對日益複雜和充滿挑戰的全球局勢,我們需要邁出大步(take a quantum leap)重塑(reinvent)高等教育,為世界高等教育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繪製藍圖”。大會的主題是“重塑高等教育,實現可持續未來”。

  1. 高等教育未來發展的六大基本原則。大會提出了高等教育未來發展的六大基本原則:一是包容、公平和多元化,主題詞是“公平”,公平是第一原則。二是學術自由和所有利益攸關方參與,主題詞是“利益攸關方”。所有的利益攸關方不僅包括大學內部的師生、管理者,而且包括社會、政府、企業,還有雇主和用人單位。三是培養探究式、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主題詞是“創造力”,也就是高等教育的質量標準從原來的“我會幹我能行”變成“我敢闖我會創”。四是誠信和道德,主題詞是“道德”,也就是學生不僅要成才而且還要成人。五是對可持續和社會責任的承諾,關鍵詞是“社會責任”,即高等教育發展的小邏輯要服從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六是通過合作而非競爭實現卓越,主題詞是“合作”。這是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也是高等教育發展需要的,要通過合作實現卓越。

  2. 高等教育未來發展的六大變革方向。大會還提出了高等教育未來發展的六大變革方向:一是公平和可持續地享有高等教育。二是為學生提供更全麵的學習體驗,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特別是以學生的學習發展為中心,而不是以教師為中心。三是推動跨學科、超學科的開放和交流。這與我國高等教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提出的“交叉融合再出新”十分契合。四是提供滿足青年和成年人終身學習需求的途徑,提出了終身學習。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要向適齡的青年和所有成年人提供終身學習機會。五是構建內容多樣、方法靈活的綜合學習體係。關鍵詞是“多樣化”。高等教育要滿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要推動多樣化發展。六是技術賦能高效的教、學和研究,關鍵詞是“技術”,高等教育數字化要為教、學和研究提供有效支撐。

  第三屆世界高等教育大會的三個關鍵詞是超越極限、新路徑、重塑。“超越極限”就是要超越高等教育的“圍牆”,打破學科專業間的、高校間的、高校與社會間的壁壘。“新路徑”是打破原來高等教育的路徑障礙,強調探索和創新。“重塑”是要建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範式。這三個關鍵詞歸結起來就是創新發展,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所強調的根本動力與世界高等教育大會的主題高度契合、同頻共振,也是創新發展,也是創新、創新、再創新。

 二、中國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高等教育與時代同行、創新發展,建成了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係,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質專門人才,為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深化“四新”建設

  麵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麵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麵對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從2017年起,我國相繼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對人才培養範式進行了全方位改革。

  1. 深化新工科建設。新工科建設著力於理論研究創新、內容方式創新、組織模式創新、實踐體係創新,具體從五個方麵加以推進:一是抓理論,累計實施1457項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通過項目研究形成建設共識。二是建專業,包括改造老專業、建設新專業,如2021年撤銷工科相關專業點251個、新增專業點794個。三是改課程,建設了3000餘條新形態教學資源。四是變結構,成立12個未來技術學院、50個現代產業學院、33個特色化示範性軟件學院。五是促融合,探索構建產學研用多要素融合、多主體協同的育人機製。建設11個產教融合創新平台,設立產學協同育人項目7.9萬個,建設72個教育部-華為“智能基座”協同育人基地。

  2. 深化新醫科建設。新醫科建設定位於“大國計”“大民生”“大學科”“大專業”,強化培養醫學生的道術、仁術、學術、技術和藝術,統領醫學教育創新發展。具體開展了以下四個方麵的工作:一是召開醫學教育專家座談會。2022年6月15日,教育部舉行醫學教育專家座談會,聽取有關專家意見建議,加強醫學教育戰略謀劃,研究推進新醫科建設,推動新時代醫學教育創新發展。二是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計劃經過10年左右時間,建成若幹所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公共衛生學院,形成適應現代化公共衛生體係建設的高質量教育發展體係。三是開展醫學技術技能大賽。為了創新醫學實踐教學體係,全麵提升醫學生綜合素質和技術技能水平,教育部連續10年舉辦“中國大學生醫學技術技能大賽”,在臨床醫學、中醫、護理、公共衛生、醫學技術方麵讓所有學生不僅從書本上學到知識,而且有更多的動手機會,未來成為優秀的好醫生。四是建設臨床教學案例庫。學生不能僅從書本、黑板上學習臨床醫學知識,更需要從案例中學習。利用臨床教學案例庫,可用案例培養值得信賴的好醫生。

  3.深化新農科建設。新農科建設要麵向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新生態,要麵向山、水、林、田、湖、草、沙。為了培養未來的新農科人才,具體從以下五個方麵進行了建設:一是抓創新,教育部研製《關於加快新農科建設 推進高等農林教育創新發展的意見》。二是抓專業,教育部研製《新農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設置指南》。三是抓交流,召開了全國新農科建設工作推進會。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勉勵大家麵向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新生態培養好人才。四是抓研究,實施了407個新農科研究實踐項目。五是抓基地,建成了184個耕讀教育實踐基地。

  4. 深化新文科建設。新文科建設旨在培養新時代文科人才,構建世界哲學社會科學的中國學派,具體開展了以下五個方麵的工作:召開新文科建設會議,發布《新文科建設宣言》,成立全國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實施首批1011個新文科實踐項目,推出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中國經濟大講堂、中國藝術大講堂。新文科建設要在高起點中培養一批知中國、愛中國、懂中國,會講中國故事、能夠講好中國故事的時代新人。

  總之,“四新”建設是包括教育思想、發展理念、質量標準、技術方法、評價等在內的人才培養範式的中國方案,是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教育應答,是高等教育超前識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的時代應答,是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小邏輯要服務服從於社會經濟發展大邏輯的主動應答,是中國高等教育對國際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發展給出的中國應答。從2017年提出“四新”建設以來,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正在逐漸改變中國高等教育的樣貌。

  (二)實施“卓越人才培養計劃”2.0

  為了解決關鍵技術問題,我國實施了“卓越人才培養計劃”2.0。具體包括卓越工程師計劃2.0、卓越法治人才計劃2.0、卓越新聞傳播人才計劃2.0、卓越醫生計劃2.0、卓越農林人才計劃2.0、卓越教師計劃2.0。目前,教育部正聯合中央14個部委推動這項工作,從原先的“單兵作戰”到“集體發力”,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2022年4月19日,教育部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清華大學時重要講話精神一周年座談會,就加強卓越人才培養作部署。具體工作中,卓越工程師培養方麵,印發《加強碳達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係建設工作方案》,舉辦全國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提升大學生工程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卓越法治人才培養方麵,研製《關於加強高校關鍵語言人才培養的工作方案》,加強外語非通用語種、涉外法治、國際組織、翻譯等關鍵領域涉外人才培養,持續推進高校與法治實務部門人員互聘;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方麵,深化共建新聞學院,研製新聞學專業類教學要點,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主題培訓、8期共培訓1100餘人;卓越醫生培養方麵,開展五年製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培育“醫學+X”專業,建設74家高校附屬醫院為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範中心;卓越農林人才培養方麵,開展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建好生物育種科學、種子科學與工程、農業智能裝備工程等緊缺專業;卓越教師培養方麵,舉辦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以虛擬教研室建設推動形成教師教學發展共同體和質量文化,提升高校教師教學研究與實踐能力。

  (三)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

  為解決“卡腦子”問題,2009年,我國啟動了“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1.0。2018年,我國實施了“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後者與前者的區別主要表現為拓圍、增量、提質、創新。拓圍指從原來的5個學科拓展到20個學科,從原來的基礎理科拓展到基礎理科、基礎醫科和基礎文科。增量指從原來的20所學校、80個基地增加到77所學校、288個基地,從原來的“千人計劃”到“萬人計劃”。提質指“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定位於為中國和世界培養未來的傑出自然科學家、傑出醫學科學家、傑出哲學社會科學家。創新指“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從入口選拔開始,在招生、培養、使用、保障、評價等方麵實現創新,培養人類未來發展的探路者、中華民族複興大業的“清道夫”。

  高校已在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方麵取得積極進展。一是北京大學牽頭實施了計算機領域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工作計劃(也稱“101計劃”),所有“101計劃”的33所大學共同努力打造一流核心課程、打造一流核心教材體係、彙聚一流核心導師團隊、建設一流核心實踐項目。用一流的課程、一流的教材、一流的師資團隊、一流的實踐項目培養拔尖人才。二是創建全國線上書院,以前,學校自主推進改革;現在用線上書院把288個基地、77所學校聯合起來通力合作。三是組織學生自主探究活動,以前,主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現在,通過“提問與猜想”等活動培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

  (四)推進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

  2021年9月,中央印發的新時代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文件指出,要有力支撐中西部經濟振興、文化振興、教育振興、人才振興。要“布一個大局”,以西安、蘭州、重慶、成都為戰略支點,打造高校集群發展的“西三角”,使其成為西北高教發展的新引擎、西南高教開放的新高地。要“推一組大招”,積極推動人才西進,布局重大平台,強化條件保障,引導學生建功立業,加強信息化建設,推動國際交流合作和東中西部高校協作。要“下一盤大棋”,完善人才培養、學科專業調整、產教融合、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應用型發展等五項機製。

  推動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已有119所東部高校對口支援103所西部高校。國家已向中西部高校單獨劃撥定向博士生招生指標4972個、碩士生招生指標1642個,為受援高校教師提高學曆水平開通綠色通道。已實行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製度,為中西部3萬個鄉鎮衛生院培養了7萬餘名全科醫學人才,極大提高了中西部基層群眾生命健康“守門人”的質量和水平。

  (五)實施數字化戰略,建設智慧高教平台

  2022年3月,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線。它包括十大板塊:課程、教材、教師教研、研究生教育、課外成長、專題、院士講堂、慕課西部行等,是一個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課內和課外教育橫向聯通、本科研究生縱向貫通的中國國家高等教育智慧平台。這個平台具有以下五個特點:

  1. 資源種類全、服務類型多、應用規模大。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覆蓋高等教育14個學科門類、92個專業類,提供了2.7萬門優質慕課、6.5萬條教材和課件等資源信息。平台不僅提供全流程教學服務,如慕課作業、課堂討論、考核測評等,而且提供個性化支持服務,如虛擬教研室、心理健康谘詢等。目前,平台已有注冊用戶3億,訪問總量180億次,其中,國際用戶達到1300萬,覆蓋146個國家和地區。假以時日,這個平台將成為中國在線教育領跑世界的關鍵載體。

  2. 彙聚好大學、好老師、好資源。平台的課程主要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水平大學的名師大家、院士學者主講。平台從5萬門慕課中選出了2.7萬門優質課程,其中包括1800餘門國家一流課程。

  3. 高效便捷,實現全網好課一站搜索。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搜索方式多,可以通過課程名稱、學科專業名稱、高校名稱、平台名稱等多種方式搜索。搜索速度快,運用智能搜索引擎,實現了一鍵在手、全網好課盡在眼前的效果。

  4. 提供國際化、多語種課程服務。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設有2個子平台,即愛課程國際平台、學堂在線國際版。平台擁有14種語言資源,如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和俄語等。平台提供936門國際課程及配套服務。

  5. 智能管理,實現平台管平台。利用平台實時采集課程建設和應用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為在線教學的建設、使用、學習和管理提供服務。利用平台對學分課程教學行為開展監測,防止學生刷課、刷考等行為。

  另外,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在優質資源共享、教師虛擬教研室、慕課領跑等方麵都做出了非常好的探索。平台致力於打造一個永遠在線的“中國金課堂”,實現時時可學、處處可學、人人可學的教育願景。

  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定位是什麼?答案是“更中國”“更國際”“更創新”。“更中國”就是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更國際”就是要有國際發展共識,“更創新”是這次世界高等教育大會給出的關鍵詞。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是什麼?就是走好中國人才自主培養之路;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目標是什麼?就是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吳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四屆學術委員會委員】

  原文刊載於《中國高教研究》2022年第8期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