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日,《中國高教研究》刊發了清華大學校長王希勤等人的文章《探索紮根中國、融通中外的大學人才培養模式 為科教興國戰略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撐》。此文也是清華大學第26次教育工作討論會的成果之一。現刊登全文,以饗讀者。
探索紮根中國、融通中外的
大學人才培養模式
為科教興國戰略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撐
引言
人才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一資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人才資源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第一資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顯,人才競爭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誰能培養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誰就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特別強調指出:“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完善人才戰略布局”“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從世界範圍看,為應對不斷加劇的全球競爭的挑戰,許多國家都在大力實施青年拔尖人才的培養計劃,並把人才培養提升到了國家戰略部署的高度。我國高等教育盡管規模不斷擴大,但人才培養的質量與現實需求存在差距,人才的專業水平、創新意識及實踐能力有待提升,特別是經濟轉型升級所需的創新型、實用型、複合型人才供給不足。人才培養乃大學之本,人才培養模式更是一所高校最為核心的競爭力。在大學治理現代化、高等教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目標的驅動下,持續推動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發展是當下的重要任務。立足於國家的需要,對大學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深入探討,探求適合我國國情和未來長期發展目標的培養策略,完善人才培養體係,為人才建立動態的發展路徑,對各類人才實現有效的培養和開發,迫切需要加強頂層理論模型和人才培養戰略研究。
大學培養模式這一論題雖然已經在世界學界獲得了一定的關注和討論,但探尋中國特色的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為各類人才提供符合身心發展的教育,仍然是我國政府和研究型大學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重點和難點。中國學界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探索過程中也需要對該領域的國際學術討論做出回應,我們需要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體係,發出人才培養研究的中國聲音。特別是,對於不同曆史階段、不同社會和不同大學的發展軌跡,人才培養模式也存在著高度異質性,因此,我們應著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體係。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才培養的教育理念和指導思想,中國的學者們在充分與國際人才教育範式和研究方法對接、積極采用國際先進的研究模型的基礎上,應該加強對人才通往卓越過程的一個或多個要素進行研究,更要從全局和整體的視角,結合中國社會、文化背景以及大學和學習者特點,係統地研究不同要素之間的作用機製及優化途徑,從而完善中國人才培養體係。本研究旨在探索紮根中國、融通中外的大學人才培養模式,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融入人才培養和學科布局當中,加快各類型拔尖人才培養,為科教興國戰略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撐。
本研究通過構建國際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的四象限理論模型,對全球大學人才培養的典型模式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立足於清華大學現有學科和院係及人才培養特色,提出清華大學學科布局和人才培養的融通戰略。全文主要圍繞三個問題展開論述。第一,國際大學人才培養的典型模式是怎樣的?主要通過分析國際上具有代表意義的四種典型大學人才培養模式,即德國的研究型大學、美國的創新型大學、英國的文理書院和蘇聯的職業型大學,解析不同模式的大學在人才培養方向的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觀和發展溯源的區別和聯係,進而從理論框架上構建了國際大學人才培養的四象限模型。第二,如何理性審視和分析四種國際典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劣之處?在貫通美國、德國、英國、蘇聯不同國家大學的培養方向和特色基礎上,對比和厘清四種大學人才培養模式各自的優勢和劣勢所在。第三,基於四象限模型的主體構想,如何融通清華現有學科和院係及人才培養特色,進而提出清華大學學科布局和人才培養的融通戰略?自清華大學建校以來,因曆史和發展原因,德國的研究型大學特色、美國的創新型大學特色、英國的文理書院特色和蘇聯的職業型大學特色在現今的清華大學的學科分布和人才培養中都有體現。誠然,清華大學在對外學習的過程中吸納了世界一流高校的重要特點,但若要將其真正化為助力進一步發展的養料,還需要對四種類型特色和清華大學具體的教育培養實踐加以理性思考和深入探討。我們希望在立足本土實踐、放眼國際的基礎上提出具有中國特色、清華風格的社會主義大學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國際大學人才培養典型模式:
四象限模型構建
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將高等教育的合法性認同分為兩個途徑:認識論的觀點認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以“閑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識,政治論則相信研究深奧知識是因為它對國家具有深遠的影響。由此產生了強調研究與知識創造的學科導向與強調應用性、為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的專業導向兩種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分野。此外,高等教育體係人才培養亦被劃分為本科生及研究生兩個階段。通常認為強調應用性的專業教育多麵向的是社會大眾需求的本專科層次教育,而強調研究和知識創造的學科教育則更多地麵向研究生層次。但實際上,西方傳統大學的本科教育強調通識教育和發展“整全人”為目標,同時研究生層次亦有強調專業性和創新性的培養模式。由此,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應是強調專業人才培養的本科教育和強調學科知識創造的研究生教育兩種,而應沿著“學科/專業”和“本科生/研究生”兩個二分維度進一步劃分為四種模式。我們構建了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的四象限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的四象限模型
第一類創新型大學偏重於研究生教育,強調教學內容的專業性及應用性,該類大學在美國最為典型。20世紀,以威斯康星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為代表的美國贈地學院,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大學的主要目的,服務國家、服務社會的“威斯康星思想”席卷了整個美國。與此同時,杜威(John Dewey)的新自由主義思想為美國的政治論基礎注入了創新的活力。在“新自由主義”理念關照下,美國的教育非常注重對學生合作態度、質疑與探究的科學精神的培養。創新能力是美國教育的核心。在這一背景下美國產生了大量以研究生為主的職業學院,如工學院、醫學院、商學院和法學院等,這些學院的規模很大,直接麵向就業市場。在這些學院當中,職業導向的訓練與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是培養的關鍵。
第二類研究型大學同樣強調研究生教育,但該類大學更強調學科的知識研究與創造。研究型大學發端於德國。在實踐中,教學與科研結合的理念可以追溯到柏拉圖的“雅典學派”,並被歐洲大陸繼承。文藝複興時期,伽利略將真理的論證方式建立在經驗觀察和理性說服的基礎上,開創了西方科學體製化的先河。這種製度後來遍布整個歐洲,在17世紀成立的英國皇家學會和法蘭西科學院,以及巴黎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等古典大學中都有體現。在哲學思想上,研究型大學的思想是在德國哲學家的手中被不斷完善的。以托馬西烏斯(Christian Thomasius)和沃爾夫(Christian Wolff)為代表的德國最早的一批啟蒙學者,以及在大學中呼籲理性精神絕對至高地位的康德,都提出大學應該追求人的理性和獨立意誌。最終,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將科研和教學統一的思想建立成了一個永久的原則。洪堡認為,大學不應該隻是接受知識,而應該致力於通過科學研究發現新的知識。在洪堡、費希特等新人文主義學者倡導下,柏林大學把“教學科研相結合”的思想作為辦學理念。這一原則得到普魯士政府的支持,隨後被德語國家大學普遍接受。柏林大學為了支持研究型大學的發展進行了一係列的製度創新,這些舉措後來成為德國高等教育係統的傳統印記:它包括基於學術研究能力任命教授的製度,以及最具代表性的製度形式即教學-科研實驗室(Teaching-research laboratory)和教學-科研研討班(Teaching-research seminar)。在這裏,教育與科研密切相關,其重點不再是人文主義啟蒙,而是高度專精的學科。
第三類文理學院主要關注本科生人才培養和學科的知識創造,而非專業技能的教育,遵循為知識而知識,為學術而學術的發展邏輯,文理學院主要起源於英國。英國高等教育是一個典型的精英模式。以牛津和劍橋為代表的英國古典大學崇尚博雅教育和自由教育,而非為在工業化社會中的生活做準備的職業性教育和專業訓練。劍橋大學副校長約翰·巴特菲爾特(John Butterfiled)指出:“我們需要提高警覺,以保證大學與工商業之間的相互聯係,不至於損害我們的學術水平,或者導致我們不去認真研究問題。大學必須培養學術自由,這是大學實力的源泉。”總體而論,英國大學與工業的關係一直比較疏遠。
英國大學教育的優勢和特色在本科教育。無論是住宿製文理學院還是導師製主要是針對本科生而言。在英國,研究生教育相對邊緣化,多數研究生不是在研究生院的保護下接受訓練,而是與本科生在同一個係接受訓練。牛津和劍橋的文理學院是小規模的、寄宿製的,師生在共同的寄宿生活中保持密切的接觸,通過建立師生間的密切關係,陶冶價值觀和訓練思維方式。英國高等教育係統的本科生教育是高度選擇性的,特別是牛津和劍橋以及倫敦大學的幾所主要學院,獲得本科生學額的競爭異常激烈。本科生被期待參加科研活動,大學普遍會為本科生提供科研和教學的整合、研究和學習的整合,培養少數高級的“研究生”。本科生課程往往比其他國家更加高度專門化,許多進入本科專業的學生對主要領域已經有了適當高深的理解。這意味著開始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可能有點比有些國家更為超前。
第四類職業型大學專注本科生培養,強調與職業、專業技能的接軌,以蘇聯工業化下的大學為代表。蘇聯以專業為核心的本科生培養模式是曆史與當時國情共同作用的結果。由於與西歐不同的宗教傳統,俄羅斯在中世紀並沒有發展出教會大學。俄羅斯在18世紀建立起的本土大學,因為東正教教士的培養主要在修道院進行而沒有設立神學院。在隨後一個多世紀裏,曆史、數學、物理等專業逐漸分別獨立建係。到了蘇聯時期,蘇聯的計劃經濟體製、國家經濟建設的緊迫需要,以及俄國重視技術教育的傳統都深刻地影響著蘇聯的教育製度。這一時期的蘇聯高等教育院校結構單一,主要培養技術專家。二戰後,為了適應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增強國力的需要,蘇聯高校大大增加了工業、農業、交通、通信和一些高新技術專業的招生人數。20世紀50年代,核物理和無線電電子學專業是發展的重點,60年代加強了經濟、建築等方麵的專業設置,70年代自動化控製係統專業、應用數學專業、電子計算機設計和生產專業等又得到了長足的發展。1963年,蘇聯的《關於進一步發展高等和中等專業教育及改進專門人才培養和使用辦法的決議》,要求克服人才層次和專業同實際脫離的弊病,改進高等學校高年級學生的生產勞動和生產實習,根據學生所學專業提供相應的崗位,使之獲得工藝學、經濟學和組織生產等方麵的知識。
根據培養層次的維度(本科生-研究生維度)和培養目的和知識傳授維度(學科-專業維度),國際大學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分為四類典型,即代表知識的政治論和職業導向的美國創新型大學;代表知識的認識論和對於學科的知識創造的德國研究型大學;代表大學的傳統性,強調“自由、博雅”的學科教育的英國文理學院和代表工業化,強調與職業、專業技能接軌的蘇聯職業類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作為高等教育的不同培養階段,承載了不同階段和層次的人才培養任務,二者相互銜接,成為了四象限模型中的時間維度。另一維度中,學科與專業則承載著大學人才培養的目的和知識傳授的任務,構成了四象限模型中的知識維度。學科與專業是大學最為基礎的組成部分,是大學的根本特色和核心競爭力,同時也是高校與科學知識體係對接、與國家社會需要對接、與職業就業需求對接的中間樞紐。學科是相對獨立的知識體係,是一種學術的分類;而專業則是伴隨人類社會分工、職業的出現而產生的,是服務於公眾需要的對於深奧知識及複雜技能的運用,處在學科體係與社會職業需求的交叉點上。因此學科-專業維度中偏重學科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更強調對於知識結構本身的發展,強調科學研究,更具有自由性和穩定性,而偏重專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則更多地與社會需求掛鉤,其知識的應用性也相應更強。四種不同大學人才模式各有側重,各有優勢和劣勢。本研究在下一部分針對各自的優劣之處展開論述。
四象限模型中各類大學
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劣之處
(一)美國高等教育模式的優勢和劣勢
美國研究生教育堅持“實用、創新”的理念,注重人才市場發展的趨勢,滿足國家、社會需求,不斷創新,探索新知識、發現新領域。其研究生教育不隻是為學術生涯做準備,而且在研究生教育中納入實用的技能訓練,既回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也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社會適應性,為學生在高等教育係統外部的就業做準備。它的優勢在於,其一,兼顧科學理性主義與實用主義,注重培養科研創新與服務社會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就業市場的競爭。其二,將社會和產業界需求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起點,為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直接提供了大批高質量、創新型人才,並且能夠加快研究成果的轉化效率,激發創新活力。
然而,對於大學而言,保持教學和科研自治與為社會服務之間始終難以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雖然滿足社會的即時需求可能有它的直接重要性,但對基礎知識和認識能力的探求則是一個更為重要的目標。”當研究生教育越來越強調與社會和市場的聯係,強調對社會問題做出反應,其可能會拋棄對於保持其獨特地位至關重要的自治傳統,被來自外部功利性的資助和與此相關的任務所裹挾,在人才培養上更加注重外部的功利性指標,在專業設置上更多倚賴社會需求而非教育規律等,從而導致人才培養質量下降以及大學獨特地位喪失等問題。
(二)德國高等教育模式的優勢和劣勢
德國的研究生教育一直處在世界前列。在洪堡理念的影響下,學術自由、教學和科研相結合等大學理念,成為貫穿研究生教育的主線。德國的研究生教育是典型的學徒式教育方式,主要通過講座和研究所為載體來開展的。研究生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研究能力,其重點是將其作為單獨的個體,鼓勵其開展獨立的科學研究,並分擔相應的科研任務。在教學和科研相統一的理念下,研究生往往需要通過擔任助研和助教工作來獲得資助,這也成為其開展科研實踐,拓展和深化科學知識的重要方式。這種教育模式的好處是有助於培養具有獨立能力和自主創新潛質的合格研究者。
其不足之處在於,德國的研究生教育大多沒有經過係統規劃和設計的課程體係和課程結構。因而,對於德國的研究生教育而言,雖然學生的科研能力得到強化,但係統化的學習處於無組織的狀態。此外,“德國研究生教育奉行單層結構,第一個主要學位以後的教育很少得到正式的界定與資助,使研究生教育成為一個高成本的係統;同時,這種單層結構也不利於國際上的學位互認。”
(三)英國高等教育模式優勢和劣勢
一方麵,誠如美國學者弗萊克斯納所指出,“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在本科生與導師之間確立的人際關係,盡管可能存在種種個人的局限性,卻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教學關係。課堂教學的稀少,師生間每周的麵談,有時延伸至漫長假期的非正式關係,促使學生獨立自主也使他直接受到教師的影響。”寄宿學院製和導師製為培養本科生的研究創新能力和理智訓練提供了製度保障。學院的生活對於學生而言,不僅使他們獲得了知識,提高了學術修養,也使其在無形之中深受紳士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影響,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另一方麵,英國堅持博雅教育,以知識驅動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在扭轉本科教育變成純粹的“知識教育、專業教育、就業教育”的不良傾向上有重要作用。
當然,英國的這種固守古典的教育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受傳統培養學術精英型人才教育思想的影響,學校重純粹知識的積累,而忽視對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使得學生的就業準備和從事專業領域工作的勝任力不足。其次,古典大學表現出保守性和滯後性,其一度無視科學發展給社會帶來的巨大變革,直接導致了科技教育的裹足不前。也因此,這類大學在當時並未承擔起為經濟社會發展輸送足夠的各類專業人才的責任。
(四)蘇聯高等教育模式優勢和劣勢
在國民經濟計劃管理體製下,蘇聯的高等教育形成了一整套計劃體製,其特點就是根據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需要,製定與之相匹配的教育規劃和人才培養計劃,對高等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學校和學科布局、人才培養的數量和種類、人才的分配和使用等進行有計劃的發展。這種人才培養體係的運行具有較高的效率,能夠在短時間內集中調撥大量人、財、物資源,迅速解決人才短缺問題。在當時,教育係統培養了大批對工業部門具有決定意義的專門人才,充分適應了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
蘇聯專門人才培養工作的計劃性也帶來了一係列問題,主要表現為僵化而缺乏彈性和活力,缺乏長效良性發展運行的機製。具體而言,其一,製定的計劃必須嚴格和準確執行,任何偏離計劃指標的現象,都可能導致培養計劃的紊亂和人才儲備的失調,因此,其難以靈活適應不斷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形勢。其二,精細的計劃造成人才在知識和技能上的狹窄。這些人才可能是某些具體領域的專家,但對交叉學科缺乏必要的了解,限製了其更多創造的可能性。隨著集約化生產的發展,這些高級專門人才越來越不適應形勢的要求。其三,嚴格的計劃妨礙了專門人才個性的充分發展,不利於創造性人才培養。學生從進校起就預先決定了將來的工作,而沒有根據興趣和特長選擇方向的機會,目的在於嚴格做到學用一致。總之,蘇聯的高等教育所采取的發展模式完全服從於國內經濟形勢和政治需要,較少考慮科技和教育本身發展規律。高度計劃性在經濟粗放發展的情況下,基本能同社會經濟的發展保持一致;但在社會發展愈加複雜化的情況下,計劃性就顯得無能為力了。
清華大學學科布局和
人才培養融通戰略暨政策建議
當下,全球高等教育版圖正在發生深刻變革,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國的大學需要站在全球視角和世界地圖前思考辦學定位。我們應該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部署,打造融通中外的話語體係,積極探索紮根中國、融通中外的大學辦學模式;走出一條紮根中國大地,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以富於實事求是精神的中國話語體係,進一步構建代表世界進步主流的中國大學人才培養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說,清華大學誕生於國家和民族危難之際,成長於國家和民族奮進之中,發展於國家和民族振興之時。清華人始終銘記“一國之大學,當有其對於一國之任務;一代之大學,當有其處於一代之特點。”在110餘年的曆史發展過程中,清華大學深深紮根中國大地,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培養了大批堪當大任的傑出英才。同時,清華大學開創了“中西融彙、古今貫通、文理滲透”的辦學風格。回首110多年發展曆程,清華大學不斷吸納國際頂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美國的創新型大學、德國的研究型大學、英國的文理書院和蘇聯的職業型大學,目前在清華的辦學理念、辦學風格、教學單位和科研過程中均有呈現。但長期以來,因為缺少對各類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脈絡深層探討與分析,對其優劣之處也缺乏理性的審慎和反思,使得各種人才培養模式之間是割裂而非統一的,也不能很好地融通和服務於清華整體人才培養戰略。有鑒於此,我們紮根於清華具體的教育培養實踐,對不同的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給予批判性思考和理性借鑒,最終在立足本土實踐、放眼國際的基礎上提出具有中國特色、清華風格的社會主義大學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暨清華大學學科布局和人才培養戰略模型。(見圖2)
圖2 清華大學學科布局和人才培養戰略模型
(一)對基礎學科本科生開展學術為導向、通識教育為基石的學科教育
從整體上看,清華大學基礎學科的本科生培養應借鑒文理學院的人才培養模式,其結構調整方向是以學科為基礎,強化通識教育和寬口徑學科教育。基礎學科所涵蓋的學科專業共同的標誌是以理學、人文和社會等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為核心任務。基礎學科本科教育階段不以培養為未來職業做準備的專業技術人才為目的。一方麵,基礎學科本身不是以市場和實踐為取向。另一方麵,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隅,這是專和博的辯證法,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對於本科生而言,如果過早將尚未定型、具有不確定性的學生框限在具體的學科專業之中,按照既定的方向施以專業教育,難免會失去個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和屬於年輕人的創造力。並且,讓基礎學科的學生早早紮入某一具體的學科專業領域,容易在尚未獲知學科知識的全貌之時,陷入對學科知識狹隘理解,將自己禁錮在學科專業內的一小方天地之中,而難擁有對學術研究至關重要的視野。沒有在廣泛涉獵的前提下形成獨到的判斷力、品味和鑒賞力,容易陷入狹隘和偏頗,既不知道其時在學科專業地圖中所處的位置,也難以意識到自身的局限,更遑論具備開展跨學科學習和研究的基礎和意識。
我國現代大學書院製有兩個源頭,分別為中國傳統書院製和歐美高校的住宿學院製。我國傳統的書院製承擔講學、研究、著書和藏書等多重功能,德業兼修、學術自由、師生共處、教學相長等是書院精神的重要內涵,胡適在《書院製史略》中將其提煉為代表時代精神、講學與議政以及自修與研究三個部分。我國傳統書院的文化傳統和精神內核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千百年來,書院精神始終不絕如縷。因此,理論上說,現代書院製承襲了我國傳統書院製的名稱並複歸部分精神內涵。而從對英、美、德和蘇聯高等教育典型模式的分析後可以發現,以英國為代表的本科生教育認為其職責是對學生開展博雅教育、自由教育和道德教育,而不是專業訓練。英國為學術而學術的學術氛圍也支持本科生積極開展基於興趣的科學研究。在這方麵,美國的高校也大抵如此。美國的頂尖研究型大學本科生大多集中在以基礎學科為主的文理學院,隻有少量的應用學科招收本科生。這些文理學院,通過開展通識教育,致力於學生的品質提升和人格塑造,將學生培養成為有道德和責任感的社會精英。
清華大學基礎學科的本科生階段也應突出對人性本身的化育,通過為學生提供更寬的口徑、更厚的基礎、更全麵的課程和更豐富的學習體驗的教育,使學生成長為人格健全、品德高尚、全麵發展的“整全人”。基礎學科應當樹立這樣的理念,即不是將學生培養成工具性的“器”,而要抓住更本源的“道”。這需要學校在本科生的培養上持續推動通識教育,並將通識教育精神糅合到專業教育中。這裏的通識教育不僅僅是開設幾門通識課程,作為專業課程學習的“調味品”,而是一種經過係統安排的、高質量的通識課程體係,其指向高階能力的培養,以及精神的涵養。這裏的通識教育不僅僅是培養學生在有生之年做一個合格的公民,而且要讓學生具備傳承民族文化、連接世界文明、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識和能力,也就是要超越功利性。可以積極發揮資源優勢和文化育人功能,熏陶學生暫時放下功利心,走出逼仄的居室和狹窄的學科專業,走出被高牆包圍的校園,走進鮮活的社會,用批判的視角去思考,用溫情的心去感悟,關注社會現實和普羅大眾,關心人與自然的關係,關心曆史和未來。當然,這並不是說,基礎學科完全不要專業教育,而是構建“通識教育+專業教育”的育人模式,在高年級階段,學生應當適當接觸專業領域,通過專業課程和本科生科研,幫助學生對所學的學科專業領域形成一些基本的認識和理解,了解基本的學科範式,激發他們對學科專業的誌趣、求知欲,形成基本的學科判斷力,並初步運用專業知識,為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和科研打下紮實基礎。最終,本科階段所培養的不是被技術理性和工具理性所主宰的人,而是在不同學科知識所彙聚的海洋中暢遊,形成自己對問題的認知方式和思維方式,形成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基本認識,形成對自我和他人關係的哲學思考的人才,從而能夠肩負起民族重任。
(二)對應用學科本科生開展以專業為取向的專業教育
盡管如前文所述,英國的卓越研究型高校在本科人才培養上堅持為學術而學術的理念,而美國的頂尖研究型高校麵向本科生開設的學科專業多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等,但我國大學的情況與此多有不同。20世紀50年代院係調整時,我國高等教育按照蘇聯模式進行改造,清華大學的文、法、理學院被並入北京大學,而其僅保留了工學院,清華也因此被定位為多科性工業大學。發展工科專業,培養卓越工程師,是清華的傳統和特色,這是我們思考學科專業布局所不能忽視的。隨著當前我國正在經曆從人口紅利向工程師紅利轉變的關鍵時期,如何培養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必然是高端製造業和科技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一環。同時,當前我國眾多學科專業的發展還麵臨一係列“卡脖子”問題,一些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急需在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上取得突破,如信息、工程、材料等,要求高校能夠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增強學校和學科專業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此外,與美國研究型高校的職業學院主要招收研究生,而極少招收本科生不同,清華大學絕大多數與經濟社會發展聯係緊密的學科專業都負有培養本科生的任務,或者服務於書院本科生培養。
因此,結合清華大學傳統的優勢學科專業布局,除了對基礎學科領域的學生開展以學科為主導的教育,在國民經濟發展領域和國防安全領域具有戰略性地位,以及經濟管理、法學等麵向社會和市場的學科專業,應對他們施以“學科大類+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專業教育。這是由於工科和其他應用類學科專業與產業、企業、行業和市場深度融合,衡量其價值的重要標準是解決實際工程問題以及直接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這些應用學科的學生,一部分在本科畢業後將直接進入產業界和企業界,另一些繼續升學,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並重。如果他們也開展以學科為導向的本科教育,就不足以為產業界和企業界提供能夠直接應用的專業型本科人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致力於培養全球頂尖工科創新人才的為先書院,其並非局限於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而是基於清華工科以及跨學科交叉人才培養的優勢,培養理工基礎紮實、人文素養優秀的工科拔尖人才。換言之,以專業為主和以學科為主的本科生教育不是涇渭分明的,若要培養工科拔尖創新人才,以專業為主的培養模式勢必會擁抱以學科為主的培養模式。
在具體的複合型、應用型本科生培養上,學校應當汲取蘇聯的培養經驗,突出專業訓練特征,強調科研和實踐相結合,在生產實踐中提升學生對專業領域的適應性和專業能力。學校和院係應鼓勵學生參與職業實習,引導學生圍繞企業實際問題開展創新實踐,提升崗位勝任力。同時,學校和院係應積極推動產教協同模式,促進校企深度合作,通過產學研聯合等方式增加人才培養的主體,擴充培養資源;支持行業領軍企事業單位參與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標準、培養方案製定以及階段性考核過程,推進高校人才培養標準與行業標準相融合,教學實踐與生產實際相融合,為專業人才培養把好質量關;通過多種途徑吸引社會龍頭企業力量參與到人才培養過程,為人才培養提供課程資源和實踐基地,吸納行業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作為學生的實踐導師和行業導師,或擔任兼職教學人員,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雙導師隊伍建設。高校同時應當將企業需求融入教育教學內容,加大產業發展急需人才培養力度。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學生培養成為專業能力紮實的卓越應用型人才。
(三)應用類學科專業及國家關鍵領域應突出高水平專業研究生培養
對於清華大學而言,目前在校碩士生人數為21587人,其中專業學位碩士為15276人,占比70.1%;博士生人數為19375,專業學位為2619,占比13.5%。由此可見,清華大學研究生的構成具有多元性,碩士研究生中以專業學位為主。眾所周知,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行業界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量攀升,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人才成為各行各業的共同追求。而目前,學術界每年能夠為碩博士研究生提供的崗位增量與研究生的增量不成比例,研究生畢業後進入行業界將成為必然趨勢。然而,學術界和行業界對研究生知識掌握、核心能力素養等要求存在一定差異,傳統以學術能力培養為主的研究生教育在為行業界輸送人才方麵存在明顯不足。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傳統的研究生培養對專業教育和學術教育的類型區分不夠明確,二者的區別通常隻表現在最終學位的差異。更有甚者,對專業學位的研究生,忽視他們實踐能力的培養,要求他們多進實驗室,多參與科研項目,而不是把時間用在必要的行業實習上,培養進入工作崗位所必備的專業技能。固守著大學的象牙塔屬性,在專業人才培養上以高校單一主體為主導,閉門不納社會力量參與辦學,因而不了解經濟社會發展對專業結構的需求以及行業發展對人才專業素養和技能的需求,容易導致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的錯位匹配的問題。因此,在研究生的培養上,應當采取更為多元化的培養理念,根據不同的學科專業特征,設立不同的培養目標,采取不同的培養規格和培養路徑進行分類培養。
首先,要轉變人才培養理念,正確認識專業學位研究生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式轉型升級方麵的價值以及加快培養麵向職業和應用領域的高水平專業應用型研究生所具有的戰略性意義,大力推進“學術更學術、專業更專業”的分類培養發展體係。
其次,要深化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分類招生政策。其一,研究生招生類型和招生名額配置上要根據學科專業特征來確定。對於社會需求量大,與社會、產業和市場聯係緊密,以實踐和應用為導向的學科專業,研究生招生計劃應向專業學位傾斜。其二,精準分析關鍵領域高層次人才需求缺口,積極落實國家關鍵領域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招生計劃,健全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研究生招生計劃調節機製,招生計劃及培養資源適當向關鍵學科和重點領域專業學位傾斜,優先保障這些學科專業的招生名額。其三,在招考中,采用有針對性的方式和手段進行人才選拔,對於專業型研究生,重點考察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
最後,在培養過程中,應當借鑒美國的人才培養模式,側重於培養研究生為職業以及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做準備的能力。這就要求研究生培養在延續本科以專業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外,學校和院係既要加強專業學院建設,也要加強開放融合。第一高校需要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結合學校現有的學科布局,有選擇和側重地重點建設部分“高精尖缺”學科專業,如結合清華大學傳統的工科優勢,麵向國家需求,積極建設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紮實推進以卓越工程師為代表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形成卓越工程師培養的清華方案,培養卓越工程人才。同時,在交叉學科方麵尋找新的生長點,以自己獨特的資源和學科專業優勢,使用超常規的方法選拔和培養一批高層次緊缺人才,從而對國家和社會的需求做出反應。在這方麵,清華大學近些年已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率先承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的重大戰略部署,創設了一批旨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學(書)院和研究院,如集成電路學院、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碳中和研究院以及為先書院等。第二還應當致力於推進科教融合、產教融合,聯合不同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龍頭企業開展合作教育,就專業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標準、方案等方麵進行精準對接,協商建構高層次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和聯合培養模式。探索建立通過專項任務培養研究生的機製,積極打造跨學科平台,突出高水平專業人才的交叉培養,以多學科交叉解決重大問題的專項任務作為研究生課題主要來源和培養載體。加大職業實踐和職業能力評價在專業學位人才培養中的比重,鼓勵學生緊密結合生產實際,結合學科專業領域國家急需的關鍵前沿問題,選擇兼具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的研究課題,真刀真槍開展畢業設計。此外,國家的關鍵領域是動態變化的,學校也應當組織學科專業領域內的專家學者,就關鍵領域的未來走向進行分析研判,建立專業人才培養需求的預測預警機製,為學科專業和人才培養的調整提供專業依據。
(四)對於學術學位研究生開展以學科為取向的教育
對於數學、物理、化學、地學、天文、生物、人文、社科等基礎學科,他們的目標都是進入學術界從事真理探索和原創性知識生產活動。其研究生階段的人才培養活動宜借鑒德國的人才培養模式,采用以學科為中心,鼓勵學生“為科研而生活”,以培養各學科專業領域的科研後備軍為目標。
在人才選拔上,要重點考察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思維品質和學科素養。由於基礎學科本應是功利無涉的學科,其多是和基本原理打交道,需要有求真務實的精神,尋求內心與規律、定理及法則之間的和諧共生,在曲徑通幽中獲得探索和發現的旨趣。基礎學科本身的性質就決定了其應當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其所選拔的人才應當是博古通今,包藏宇宙之機而不汲汲於名利,對基礎學科感興趣且能夠專心於科學研究之人。
在人才培養上,培養要素要圍繞提升原創性科研能力展開,按照培養創造型人才的方式,按照合乎學科邏輯的思路去進行人才培養。李政道曾說,要在進行基礎研究的中間來培養基礎學科人才。因而,要對研究生開展係統的科研訓練,包括盡早吸納他們進入實驗室,著力培養他們的知識創新能力,提升科研品味。通過打破體製機製壁壘,加強科教融合,加快布局建設前沿科學中心和集成攻關大平台,依托重大科研創新基地平台,促進學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資源共享,以大團隊、大平台、大項目支撐高水平創新人才的培養。
雖然研究問題的選擇需要關照社會現實,但以學科為方向的基礎學科人才培養更需要堅持學術自由的原則,遵循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基本規律,鼓勵學生自由探索。將研究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引導學生直接參與科研,開展獨立的研究工作,並通過助教或助研的方式進行科學實踐活動,內化理論知識。同時,應當通過支持學術學位研究生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課程互選、科研合作項目、聯合培養等方式,提高他們的國際化視野和國際學術交往能力。要發揮好導師“從遊”的作用,在研究生進入學術領域的開端,認識方向、營造環境、抓住時間和機遇,掌握領域前沿研究內容,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的培養等,這些都需要好導師、大先生的引領。
(五)完善本研貫通和分流機製,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以上是從學科-專業以及本科-研究生的維度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劃分,其能夠更為明確地澄清不同類型培養模式的特性,從而使人才培養更有針對性。但不可否認,以學科專業為標準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劃分具有一定的機械性,如工科、法學、經管等應用取向的專業,也有培養專門從事科研工作、推動學科專業內理論創新的需求,而應用學科的本科畢業生也可能在研究生階段進入學術類學科專業。
如何將不同類型和不同階段的培養模式進行銜接?首先,對於不同學段而言,應當完善本研貫通機製。特別是對於基礎學科人才,其成長周期長、難有立竿見影的成效,往往要經年累月地培養,因而更需要暢通本碩博貫通機製。如對於書院等基礎學科本科生培養,學校應當做好本研貫通的一體化設計,在不同培養單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導師指導、研究課題等方麵做好協調和銜接工作;著重設計具有連貫性和漸進性的課程體係,規避知識的重複或斷裂。對跨學科和跨學段選課、學分置換等關鍵環節予以製度保障,鼓勵有天賦有意願的學生提前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
其次,規範化分流機製。分流的作用是允許試錯,並優化學生和資源的匹配。在人才培養的關鍵階段,如研一、研二學期末,博士生資格考試,學位論文開題等節點,加強對學生的能力、興趣、發展取向的綜合考核工作,對於未達到培養要求的學生,應予以強製分流。同時,應當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度,在嚴格考核的前提下,為學生留有主動選擇分流的空間,允許他們根據學業的推進,重新調整和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如基礎學科的本科生可以在研究生階段轉到應用類學科,應用類學科的本科生也可以選擇接受以學科為中心的研究生教育;在研究生階段,學生可以從學術學位研究生主動變換到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軌道;對於在培養過程中表現出特別突出的科研天賦和潛質的專業學位研究生,也允許在製度約束下轉到學術學位軌道,最大程度為研究生提供因材施教的機會。
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高校應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積極貫徹總書記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戰略擘劃。高校應主動開拓和探索人才成長和發展通道,貫通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係,為我國早日實現全麵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自主培養各類拔尖人才的偉大目標貢獻高等教育的力量。對此,清華大學更是使命在肩,責無旁貸。清華全體師生將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需求融入人才培養和學科布局當中,立足我國現實情況,融通國際先進理念,迅速培養一批不同學科的緊缺型拔尖創新人才。春山在望,未來可期。清華大學會始終與國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努力開拓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助力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撐。
【作者:王希勤,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教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閻琨,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長聘副教授;江宇輝,清華大學校長辦公室講師。】
原文刊載於《中國高教研究》2022年第11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