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可持續發展包括一般可持續發展與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在可持續發展背景下,我國大學的理念、生源、課程、師資、經費、治理等都麵臨不同程度的挑戰。未來時期,實現大學可持續發展,應加強黨的領導,保持優良傳統;重塑大學理念,摒棄急功近利;重視生源變化,改革教學模式;加強課程建設,推動知識更新;加強教師培訓,重塑師資隊伍;打破傳統模式,深化投入改革;提升治理能力,激發內生動力。
關鍵詞:大學;可持續發展;挑戰;戰略選擇
2022年5月,第三屆世界高等教育大會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召開。大會的主題是“重塑高等教育,實現可持續未來”。大會倡議,高等教育機構應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發揮更強有力的作用,應利用所創造的知識和對後代的教育,為解決世界上一些重大問題作出貢獻。什麼是高等教育或大學可持續發展?在可持續發展背景下,我國大學麵臨哪些挑戰?未來時期應做出哪些戰略選擇?本研究擬就此進行探討,期待能為我國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一、大學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我們認為,大學可持續發展包括兩種含義:一種是一般可持續發展,一種是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一般可持續發展,即政府許可、生源充足、經費充足、辦學條件充足基礎上的發展,其判斷標準是生源、經費等資源能不能持久地供應。如果政府許可下生源、經費等資源能夠持久供應,則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如果生源、經費等資源不能持久供應,則高等教育不可持續發展。一般可持續發展,其本質特征是資源的依賴性和持久性。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即以滿足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發展。大學隻有很好地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服務,才能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如果我們的大學不為國家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服務,那麼,遲早要被社會所淘汰,被其他教育機構和教育形態所替代。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其本質特征是知識的依賴性和持續性。
從一般可持續發展與高質量可持續的關係來看,一般可持續發展是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沒有一般可持續發展就不會有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
二、大學可持續發展麵臨的挑戰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實現了從大眾化向普及化的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公平不斷取得新進展,高等教育質量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高等教育獲得感不斷增強,高等教育發展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從可持續發展的視角來看,我國大學的理念、生源、課程、師資、經費、治理等都麵臨不同程度的挑戰。
第一,大學理念麵臨挑戰。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有什麼樣的大學理念就有什麼樣的大學實踐和社會貢獻。自現代大學誕生以來,不同曆史時期產生了不同的大學理念。從單純的人才培養,到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並舉,再到承擔社會服務職責。為弘揚大學的文化和影響力,還要追求國際化和全球化。經過近千年的演進,大學理念愈發豐富和深刻,愈發接近以人為本的教育本質和使命要求。然而,由於我國現代大學製度體係僅有百餘年的積澱,早年的發展基本借鑒高等教育相對發達的歐美國家和蘇聯的經驗。因此,我國高等教育尚未完全形成具有中國風格和特色、影響全球的大學理念。這就造成了大學在追求快速發展、迅速擴張、盡快引領中,關注人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不足的問題。有些大學理念不僅是短視的、“急功近利”的,甚至是不利於乃至阻礙大學自身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
我們認為,我國高校有三種理念值得警醒。一是“重科研輕教學”的理念。在這一理念引導下,有些大學忽視了人才培養這一大學的基本職能。須知,大學不僅僅是科學研究之所,更是人才培養之地。教學和科研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科研是源、教學是流”,研為教本、教為研襲,必須均衡發展。二是“工具主義”理念。在這一理念引導下,我們有些大學過度強調“智育”而忽視學生其他素質養成,導致學生片麵發展,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三是“急功近利”的理念。受這一理念影響,有些大學隻顧追求各種“排名”,“目中無人”,與大學“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人類精神家園”文化追求相去甚遠。
第二,生源供給麵臨挑戰。生源的數量和質量是大學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對大學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無論是數量不足,還是質量不高,都會嚴重影響大學持續發展,甚至將影響大學的生存。
未來我國高校的生源將麵臨三大挑戰。一是適齡人口下降的挑戰。有關研究預測,2033年是我國高等教育適齡人口的峰值年,2033年以後,高等教育適齡人口數緩慢下降,以現行的人口增長速度,預計2050年以後會下降得比較快。高等教育適齡人口下降是高等教育和大學可持續發展必須引起重視的重要問題。二是基礎教育欠賬較多的挑戰。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越來越多升入大學的高中生,不僅音體美勞等綜合素質欠缺,而且基本的良好的行為習慣欠缺,導致大學不得不重新為其“補課”。不僅要補“三觀教育”課,甚至要補“行為養成”課。高中和大學銜接不暢,似乎是“兩個世界”。大學麵臨“補課”與“上新課”的“雙重”壓力。三是“網絡一代”“數字一代”的挑戰。新時代的大學生與以往大學生的顯著區別在於,他們“生於網絡”“活在網中”,是典型的“網絡一代”“數字一代”。而我們的大學教育,無論是教育教學觀念,還是教學內容、教學技術和教學方式,以及評價方式、管理方式等,都沒有做好充分準備。
第三,課程內容麵臨挑戰。課程內容是把學生培養成什麼樣的人,以及學生將成為什麼樣的人的“物質”基礎。大學應將哪些課程內容、哪些知識傳授給學生,曆來深受各國高度重視。大學作為“高深學問”之地,近千年來,之所以能夠存在和發展,原因之一就在於其能夠不斷創造新知識,並且能夠在創造新知識的過程中培養人才,以及能夠用所創造的新知識服務於社會。從根本上說,不斷湧現的新知識是近千年來世界大學生生不息的源泉。作為大學群體,必須不斷創新知識;作為大學個體,要麼創新知識並傳授新知識,要麼用其他大學創造的新知識培養學生。如果大學既不能創造新知識,又不能傳授新知識,這樣的大學必將失去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更遑論可持續發展。
從目前我國有些高校的課程內容來看,知識陳舊問題逐漸凸顯。受“重科研輕教學”理念的影響,許多大學對科研實施“硬約束”,對教學實施“軟約束”,導致許多高校的許多教師,不得不將更多精力用於忙課題、忙經費、忙論文,對於各學科知識的教學更新,則無暇顧及。導致有些學科知識更新無人問津,甚至出現“集體失語”現象。而僅有的更新也隻能是碎片化的、不係統的。第三屆世界高等教育大會提出:“應為學生提供與可持續性發展目標相關的多學科、交叉學科或跨學科課程。所有高等教育項目都應該,甚至必須將其課程、教學和研究集中於更深入地探索和理解人類與自然之間的聯係。”這些倡議無疑加劇了對大學現有課程內容的挑戰。
第四,師資隊伍麵臨挑戰。發展教育,教師為本。雖然當今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時代,教師的作用有被弱化的趨勢,但其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引領作用依然不容忽視。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當今大學的教育教學正在發生一係列深刻變化,呈現出專業知識綜合化、教學內容模塊化、教學場景多元化、教學技術信息化、師生角色互換化、本科學習研究生化、職業規劃提前化、學生生活社區化、教與學間失配化、大學校園無邊界化等一係列新趨勢。加之我們麵對的大學生基本上是“網絡一代”“數字一代”,他們對知識的學習、閱讀、理解、接受和交流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對實驗和實踐的需求更加迫切。數字化教育呼之欲出且已成必然趨勢,大學教師麵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
與此同時,我們許多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特別是基於網絡和數字化的教學技術卻依然沒有新變化。與改革開放前的老一輩教師相比,有些教師不僅缺乏理想與教育情懷,而且缺少溫度和熱情。他們隻是把教師當作一種職業、當作一種謀生的手段,未能真正擔起“立德樹人”的使命和任務。尤其是,有些教師由於長期吃“大鍋飯”,導致其基本處於“躺平”狀態,工作缺乏熱情、缺乏積極性主動性。這無疑不利於大學可持續發展。
第五,辦學經費麵臨挑戰。充足的辦學經費是大學一般可持續發展進而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相關調研發現,“雙一流”建設高校經費情況略好,但是近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的高校也出現了經費緊張的局麵。對於眾多省屬高校,尤其是一些地市級政府所屬的高校而言,特別是西部省區的地市級所屬高校,經費大都比較緊張。基本建設滯後、設施設備維修經費不足尤為突出。20世紀90年代擴招時期興建的許多校舍已到維修期,但因經費不足得不到維修,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另據蘭州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課題組的調研發現,西部地區有些地市級所屬專科學校,學生實習實訓經費十分困難。由於經費不足,導致學生無法充分實習實訓,培養質量難以保證。經費不足已成為製約高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第六,大學治理麵臨挑戰。大學實現可持續發展,除必須有科學的理念引領、充足的生源和經費保障,以及高水平的師資之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亦是大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縱觀國內外大學發展史,凡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大學,一定是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非常出色的大學。
筆者認為,在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與高校的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麵臨以下四個方麵的挑戰。
一是改革的係統性不足。現實中,許多高等教育問題並非高等教育自身的問題,而是整個教育係統的問題,甚至是社會問題。如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不出來的問題,需要從基礎教育抓起,需要從小保護好孩子們的好奇心,需要對整個教育係統進行改革,而不能僅僅抓高等教育。與此同時,在辦學過程中我們發現,社會各界參與辦學積極性不足,我們的大學似乎僅僅是“大學的大學”,而不是“社會的大學”。大學外部的社會係統與大學的內部係統不協調,一定程度上影響甚至阻礙了大學的可持續發展。
二是忽視優先事項改革。在高等教育改革過程中,哪些事項應該優先改革,哪些事項可以後改革,其中有必然的邏輯關係。如果優先項不解決,即使其他改革措施再好也無濟於事,而且可能會適得其反。如高校分類管理和評價問題,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看,應首先對全國高校進行分類改革,然後再進行其他改革,否則在分類定位不明確的情況下,其他改革舉措越多,資源浪費越多。但是,我們研究發現,我國本科高校不僅分類不清,而且有352所本科高校沒有明確的辦學定位。一所大學如果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和辦學定位,其辦學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的前景可想而知。
三是高校內生動力不足。長期以來,我們許多高校靠“等靠要”過日子,過度依賴國外的高等教育理論、過度依賴政府的資助,形成了管理慣性和管理依賴。時至今日,我們的許多高校甚至依然生活在“象牙塔”中,缺乏內生動力、缺乏自身造血功能,這無疑不利於高校的可持續發展。
四是基本製度規範欠缺。筆者發現,有些大學缺乏基本的教學製度、缺乏基本的管理製度、缺乏基本的監督製度,再加上製度落實不力,導致治理效果不佳,可持續發展乏力。
三、大學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
回顧我國高等教育的百年發展曆史,可將其大體分為三個發展階段:清末民初的“西風東漸”中誕生了現代意義上的大學製度和高等教育;新中國成立後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和“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基本停滯;改革開放恢複高考後的高速發展,在新時代跨進了“大眾化”發展階段。我們認為,在新時代的曆史背景下,2035—2050年間,中國高等教育將會開啟“東風西漸”曆史階段。為實現高等教育先於經濟社會發展進入現代化,實現高等教育對國家產業、科技和文化的引領和支撐,我們必須居安思危,正視並解決我國高等教育在可持續發展背景下所麵臨的挑戰。未來時期應采取以下戰略。
一是加強黨的領導,保持優良傳統。大學是有意識形態屬性的。為誰培養人?誰來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這是任何一所大學都必須回答的問題。從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實踐看,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高等教育最本質的特征,也是我國高等教育取得進步的根本原因和保障。要實現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使高等教育率先走進世界前列,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我國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從小到大、從弱向強的基本經驗。
二是重塑大學理念,摒棄急功近利。應切實糾正“重科研輕教學”的理念,糾正“工具主義”理念,摒棄“急功近利”理念,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人為本”、以人民為中心,將“立德樹人”作為我們的根本任務,真正承擔起培養德正、智豐、體健、美全、勞能,具有全球視野和情懷的“全人”教育使命。如此,我們的大學和社會才能後繼有人、可持續發展。
三是重視生源變化,改革教學模式。為應對來自生源的挑戰,首先應落實完全學分製,推動終身教育。應積極推動落實2016年教育部製定的學分製政策,打破適齡人口對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約束,走出高等教育受製於適齡人口漲落製約的怪圈。其次,應加快高考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必須改變一提“減負”就以降低基礎課程難度甚至削減考試科目的“單向減法”,而要更加重視個人品行和素質養成,改變當下的應試教育局麵。筆者認為,“快樂學習”並不意味著簡單的“輕鬆學習”,而要循序漸進、遵循認知和學習與身體發育間的規律,最終將“快樂學習”體現在克服困難後的自豪和快感上。再次,要加強“數字一代”研究,打造新型教育教學範式。應根據“數字一代”的特征,加快構建適合新一代大學生的教育教學內容和方式,實現大學教育從傳統的“非數字大學生”時代向“數字大學生”時代的轉變。
四是加強課程建設,推動知識更新。各大學應重視教學和學科知識的係統創新,使學生不斷學到新知識,尤其是有關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知識。在這方麵,蘭州大學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嚐試。最近幾年,我們凝練“興文、厚理、拓工、精農、強醫”發展思路,將學科傳統優勢和區域自然稟賦相結合,建成了一批獨樹一幟的特色優勢學科,產出了一批冰川凍土、風沙治理、多肽藥物、敦煌學等領域的優秀成果,並已納入相關課程之中。今後,我們將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將“四個服務”與“四個麵向”相結合,緊密圍繞為國家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服務這一目標,持續創新知識,不斷更新課程內容,為推動國家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知識支撐。
五是加強教師培訓,重塑師資隊伍。首先要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增強廣大教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以及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培養棟梁之材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加強相關製度建設,以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特別是應加強績效評價改革。當然,從長遠看,我們希望通過加強大學文化建設,使得教師都能自覺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不過,對於從傳統的計劃體製向新體製轉型過程中的高校而言,績效評價製度不失為一種比較好的製度。最後,要加強培訓,使廣大教師盡快適應數字化時代高等教育的需求。
六是打破傳統模式,深化投入改革。鑒於大學經費不足的實際,應繼續保持或加大高等教育經費投入。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自2012年以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例一直保持在4%以上。未來時期,相信各級政府一定會繼續大力支持各級各類教育發展。同時,應深化教育投入體製改革,打破以往經費投入模式,建立新的多渠道籌措資金模式,以確保高校的辦學經費需要。就高校自身而言,尤其是部分省屬高校,特別是中西部地市級所屬高校,應開源節流,拓展新的經費來源渠道。如采取混合所有製,積極吸納社會資金辦學;或通過為社會提供服務、開展培訓、科技成果轉化等,增加辦學經費;或積極爭取社會捐贈增加辦學經費。總之,要轉變思想觀念,積極主動尋找辦學經費,多方籌措辦學經費,確保學校可持續發展。
七是提升治理能力,激發內生動力。首先要對教育進行係統性改革。與此同時要製定相關政策,特別要製定和完善捐資助教的獎勵性稅收政策,使社會各界廣泛參與辦學。其次要加強優先事項改革,對優先事項進行優先改革,避免資源浪費和使改革陷入誤區。再次要處理好政府宏觀管理和學校自主辦學的關係、處理好計劃和市場的關係,進一步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不斷激發高校的內生動力,形成廣大高校主動發展、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局麵。最後要切實加強基本製度建設,切實加強對各項規章製度執行的監督,解決好規章製度落實的“最後一公裏”問題。
黨的二十大確立了教育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地位,指出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我國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切實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立足長遠,積極應對各種挑戰,確保我國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進而為國家乃至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嚴純華,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
原文刊載於《中國高教研究》2023年第1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