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中山大學校長高鬆:為中國式現代化培育時代新人
2023-06-30 10:59
中國大學教學雜誌
作者:

  日前,中山大學校長高鬆在《中國大學教學》2023年第5期發表文章《構建多樣性開放型可持續改進的人才培養體係 為中國式現代化培育時代新人》。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過程充滿機遇與挑戰,要直麵來自現實和未來世界的複雜和不確定性,大學就要構建多樣性開放型可持續改進的人才培養體係,通過跨學科的教育和研究,開展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相融合的通識教育,提升學生的學習力、思想力、行動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能夠引領未來的人。


中山大學校長高鬆教授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最集中的交彙點,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征途中,築牢“人才自主培養”的根本,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培養能夠引領未來的創新型人才是高校的使命擔當。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對人才培養提出新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未來遠比現在複雜,未來更加多樣化,充滿不確定性,這些都將從根本上影響和重塑教育。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國家發展目標和任務更多元、更多維、更全麵、更深遠,要直麵來自現實和未來世界的挑戰,需要我們高等教育能夠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人。

  教育是關於未來的事業,培養的是下一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中麵臨的最大困難是:我們一直在用過去的知識教給現在的孩子,讓他們去解決未來的問題。大學要通過跨學科的教育和研究,提升學生的學習力、思想力、行動力,通過開展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相融合的通識教育,讓學生認識自然、認識社會和認識人本身,使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分析判斷、清晰表達、合作、溝通、實踐、創新,學會擔當負責,形成在未來生活中學習和掌握新事物的能力。

構建多樣性開放型可持續改進人才培養體係的必要性

  要培養能夠服務於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創新型人才,必須堅持“以學生成長為中心”,把“三個最大限度”作為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標準:一是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和好奇心;二是最大限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三是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學生主體性的構建、弘揚與提升。

  學習是探索和發現的過程,讓學生從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樂趣、獲得成就感,是學習內驅力的來源。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和好奇心,就是要為學生的學習創造自主選擇的機會和環境,鼓勵和推動跨學科學習,加強基礎、促進交叉,創造多樣性的學習選擇。

  學生是學習主體,老師是關鍵,學校營氛圍,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合作進行知識建構的過程。最大限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就是要著力保障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條件,營造自主學習的良好氛圍,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形成開放型的學習環境。

  葉聖陶先生說,大學老師要“幫助學生為學”。學生應該從隻為“應付考試”轉變為通過個性化自主學習,使自己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麵得到全麵、和諧、充分的主動發展;教師應從單純“傳授知識”轉變為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如何工作、如何合作、如何生存,以適應未來不確定性所帶來的挑戰。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學生主體性的構建、弘揚與提升,就是要推動教與學的改革,不斷追求卓越教學,讓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構建良性循環的可持續改進的教學機製。

  構建多樣性開放性可持續改進的人才培養體係,是提升學生的學習力、思想力和行動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的必然要求,是“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的必然要求。

 中山大學重塑人才培養體係的實踐探索

  學習力、思想力、行動力,是我們期望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如何實現這樣的目標?中山大學將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相結合,通過“加強基礎、促進交叉、尊重選擇、卓越教學”,將教與學的重心真正轉移到“以學生成長為中心”上來,重塑人才培養體係。

1、加強基礎,優化本科教育結構

  一是加強文理通識教育的基礎。從世界一流大學本科教育經驗來看,人文學科側重於人類文明,社會科學側重社會分析,自然科學側重數理基礎。哈佛大學2018年秋季起執行新的通識教育計劃,把原有課程結構拆分為“4+3+1”的組合,即4類通識課程、分屬於3大領域的學科內設課程和1門數學/統計/編程定量計算。北京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分為4個係列:人類文明及其傳統,現代社會及其問題,藝術與人文,數學、自然與技術。中山大學的通識課程也分為4個類別:人文與社會,科技與未來,生命與健康,藝術與審美。分類雖然不同,但都是指向:所有學生必須獲得且具有普遍而恒久文化價值的知識、技能和思維習慣。在人文社科通識教育方麵,強調經典著作的深入研讀,堅持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把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以及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在自然科學與技術通識教育方麵,整合資源,搭建數學類、物理類、化學類、計算機類、電子電路類、工程製圖類等共同基礎課平台。

  二是加強專業教育的基礎。一方麵,整合凝練,適度留白,加強一年級共同基礎課程建設。一年級學生實行大類培養,各大類對所屬學科基礎知識進行整合梳理,開設共同基礎課(大類內平台課),各專業可根據需要將大類內其他院係開設的課程選定為本專業的必修或選修課,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通過課程整合凝練,適當降低一年級必修課學分數。另一方麵,優化課程設置,提升挑戰度,夯實專業基礎。專業基礎課程由專業類平台課、專業核心課、新生研討課、學科前沿導論課等組成。專業類平台課由高水平教授領銜建設,每個專業梳理確定幾門核心課程(“硬課”),對應《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要求並結合學校實際,激發專業潛力,讓學生在專業基礎和核心課程的刻苦學習中發展一般性的能力(Hard courses for soft skill)。

  三是推動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礎學科是國家創新發展的源泉、先導和後盾。中山大學基礎學科布局完備,實力雄厚,基礎學科專業全部入選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3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4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1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和10個入選國家強基計劃的專業。遵循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規律,中山大學建立健全了拔尖人才脫穎而出的機製與環境,常態化舉辦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交流工作坊,促進多學科共商共議、攜手培養;建設拔尖學生培養課程庫,設置拔尖專屬課程和學科交叉課程,打造一批通識基礎、學科導論和學術前沿的重點課程,注重拔尖班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搭建更融合、更創新、更專業的基礎學科拔尖人才育人平台。

 2、促進交叉,完善本科教學內容

  一是專業設置方麵,加強跨學科教育。一方麵,將跨學科研究的優勢轉化為跨學科教育的優勢,建設若幹綜合(學科)交叉專業。中山大學現有信息工程和馬克思主義理論2個交叉專業,分別實行“1+3”“2+2”的“立交橋”培養模式。2020年以來,學校先後設立“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遙感科學與技術”等交叉學科專業,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培養複合型工程人才,並將陸續設立“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PPE)”“整合科學”等綜合交叉專業。另一方麵,探索和發展跨學科微專業(係列課程)或專業方向,滿足學生跨學科學習的需求。微專業是指在主專業學習以外,圍繞特定學術領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養,提煉開設的一組核心課程,使學生通過靈活且係統的培養,能夠在特定領域具備一定的學術專業素養。微專業特點是小而精,雖“微”仍不失“專業”的性質,是優中選優的係統化課程模塊。專業方向是指在本科課程設置以及學習中所側重的方向,比如大氣科學學院正探索在“大氣科學專業”設置“行星科學方向”。

  二是管理體製方麵,促進合作與交叉。穩步推進學部製改革,發揮學部在跨院係、跨學科教育方麵的統籌協調作用,推動校區之間、院係之間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共建,夯實跨學科教育的基礎,促進跨學科教育向縱深發展。目前,中山大學已陸續成立經濟與管理學部、醫學部、人文學部、社會科學學部、理學部、工學部和信息學部7個學部。同時開設跨學科課程,推動跨院係選課。在培養方案中設置跨學科課程模塊,為學生跨學科專業學習、個性化發展提供機會。在專業課的開放共享方麵,鼓勵各院係將優質專業課開放給其他院係(專業)學生選擇修讀。據統計,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共開放450門專業共享課程,占全校專業課的18%,修讀學生1148人次。

  2022年11月12日,中山大學成立首個學部——經濟與管理學部,開啟學部製改革。

  三是協同創新方麵,推進科教融彙、產教融合。加大高水平創新育人平台開放力度,吸引更多學生走進國家、省部以及學校的各類科研平台,包括國家高端智庫、天琴中心、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極地破冰多用途船、精準醫學科學中心、國家超級計算中心等,提供豐富多樣的創新空間。

  將先進的行業產業技術引入教學,充分利用區域產業資源優勢,建設高校—政府—企業—研究機構(國家和省實驗室)聯合育人機製,注重課內外、校內外、境內外的協同,打造和培育一批具有示範效應的產教融合平台。近年來,中山大學共獲教育部立項建設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90多項,華為、騰訊、穀歌等60多家企業參加建設。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牽頭完成的“基於騰訊樂享平台演化、使用行為及提升管理效能的案例研究”,被哈佛大學商學院和韋仕敦大學毅偉商學院案例庫收錄,入選2022年歐洲案例中心傑出案例,已用於全球20門以上學位課程;中山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聯合華為公司,建立“中山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正開展適應行業發展需求的課程建設、學生開發者訓練、師資培訓和科研協作等工作。

  2021年,中山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開展“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項目。

3、尊重選擇,拓展本科教學模式

  一是院係內提供分層次的多樣化培養方案。豐富專業選修課程資源,在重點建好專業核心課程的基礎上,科學設置專業選修課,構建多樣化、特色化的專業選修課模塊,由學生結合個人學習興趣和學業發展規劃自主選擇修讀。探索建立榮譽學士學位製度,各院係設置榮譽課程模塊,打造一批有深度、有高度、有挑戰度的課程,與研究生課程形成有效銜接,提供給學有餘力的學生自主選擇修讀。構建本研一體化課程體係,在本科高年級階段設置研究生課程,引導高年級本科生修讀5~6學分研究生課程(研究生階段可免修),營造本研貫通培養的濃厚氛圍。中山大學本科畢業升學深造率逐年提高,2022屆達到70.02%。在研究學習方麵,突出個性化培養,通過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大創項目)、教師科研項目、學科競賽、畢業論文等方式,以“團隊合作”的方式,以“興趣”為導向,開展“自我驅動”的學習。2022年,中山大學共設立大創項目2041個,參與學生7199人;大三學生參與過科研訓練的比例,2021年為41.8%,2022年提高到56.3%。

  航空航天學院學生在《科研創新訓練》這門課程上動手製作離子火箭

  提供更多國際化和跨文化的交流學習機會。一方麵,繼續推進與境外高校的各類傳統交流學習項目,搭建交流交換、公派留學、學術交流等廣泛的學生交流平台,為學生國際化的學習創造機會,培養跨文化的理解與溝通能力。另一方麵,抓住數字教育發展的戰略機遇,加強與國際組織、國際大學聯盟和重點學科聯盟的連接互動,突破物理空間局限和師資限製,通過合作共享、共建在線課程數字化教學平台等形式,豐富學校的學術教育教學資源,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享受到更多優質的學習資源。

  二是院係間允許學生進行跨院係和跨學科的學習。輔修方麵,輔修微專業、輔修專業、輔修學士學位三個層級的學分要求逐級遞進,不同層級允許上下互轉,學生可修讀多個微專業。學校還鼓勵院係優化輔修教學模式,倡導嵌入式輔修、跨校區線上線下同步教學等。2021年中山大學學生輔修人數為397人,2022年達833人。轉專業方麵,實施“零門檻”轉出製度,對於申請轉專業的學生,不簡單設置原專業績點排名等門檻,而是重點考查學術誌趣,關注學生專長和發展潛質。同時,放寬轉專業接收計劃限製,將轉專業接收計劃數由本專業同年級人數的15%以內,提高至30%以內,學生可多次申請,申請成功後原專業可轉為輔修,未申請成功仍可繼續輔修雙專業。2021年有464位學生轉入新的院係專業學習,2022年為553人。課程選擇方麵,在必修課中引入選課機製,比如:思政課同一課程允許選擇不同任課教師;體育課允許選擇不同的體育項目,實行四年一貫製教學,四年級設為選修;英語課因材施教,分級教學,並設置多門高級別課程供學生選擇;部分專業必修課開設平行班,包括中文/英文課程平行班,允許學生自主選擇。

4、卓越教學,改革教與學的模式

  一是推動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變革。培養學生探究式學習能力。推行小班化教學,降低生師比,鼓勵教師持續優化教學設計;公共課、平台課和部分專業課,根據情況采用“大班授課+小班研討和輔導”方式,強化學習指導,增加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倡導開設“新生研討課”,推動“翻轉課堂”等混合式教學,鼓勵學生在課前課後開展自定步調的個性化學習,課中帶著問題參與討論、探究、協作式問題解決等活動,深化知識。完善學業考核評價模式。嚴格過程考核,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監測、評估特別是反饋;鼓勵圍繞課程教學目標,從考核過程化、形式多樣化、內容多元化、手段信息化等方麵著手,優化考核評價形式,加強對學生能力素質的考核,真正讓學業考核成為幫助學生學習進步的機會。

  二是提供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條件支撐和良好氛圍。延展第一課堂的時間和空間,打造“處處能學”的智慧教育條件。中山大學建有課程資源錄播教室635間,其中可支持高質量遠程互動教學智慧教室246間,支持小組討論、團隊協作、成果分享等“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建設本地化部署、與教務係統對接、貫穿“課前—課中—課後”“時時能學”的在線教學平台,著力在“數字化”的“化”字上下功夫,積極探索虛擬仿真實踐教學模式,如采用虛擬仿真技術研發虛擬現實(VR)醫學影像平台等,目前已逾3000名醫學生和住院醫師學習使用,建立的人工智能(AI)新冠肺炎輔助診斷及教學係統已供數千家醫院共享;2022年中山大學被評為教育部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學校。通過優化助教製度,繼續加大投入,分類管理,加強培訓,強化課程輔導、答疑、研討和協作,營造出助教與學生共同成長的良好氛圍。

  促進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融合,完善學生學業發展支持體係。實行分級學業預警製度,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協同推進導學、促學、獎學、助學工作,建立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資助育人長效機製;加強對學生學業的督促和幫扶,對在某些方麵確有專長的學生,通過個性化指導、興趣小組等靈活教學管理方式進行重點培養。

  三是加強一流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一流課程建設方麵,加快形成“校級—省級—國家級”金字塔式建設體係,積極參與慕課西行計劃、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課程共建共享等,加強與校外的合作和共建,探索與兄弟高校之間教學資源的開放互認,積極輸送和引入優質課程。2021—2022年,中山大學支持各院係爭創一流課程425門,獲得國家級一流課程認定71門,省級一流課程認定116門;2022年依托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向西部高校累計輸送在線課程49門次,2023年《中山大學推進“慕課西行”助力課程共享》案例入選教育部國家智慧教育平台應用十大創新案例。教材建設方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宗旨,突出教材的育人功能,吸引和組建高水平的教材編寫隊伍,構建麵向未來的教材體係,使教材成為人才自主培養的有力支撐。在紙質教材基礎上,鼓勵數字化教材建設,從而構建能滿足教學和學習需要的立體化教材資源庫。2021—2022年,中山大學共立項建設教材372本,2022年教材建設經費同比提升45%。

  物理學院黨委書記趙福利教授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崔新圖、龐曉寧兩位老師的配合下,給新疆喀什大學的學生上《光學》慕課。

  四是完善教學激勵機製,著力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人才培養的關鍵是教師,中山大學不斷探索建立教師教學能力持續改進的長效機製。學校—院係—教研室三級聯動,推動教師教學能力發展。教師資格培訓、新開課試講、課堂教學觀摩、教學工作坊等實現常態化,注重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將教育信息技術有效融入課堂教學,積極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每年舉辦校級教學競賽和臨床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推動教學創新,開拓教學理念思路,為全校教師提供互動交流、資源共享、成果展示的平台。

  著力營造重視教學和獎勵先進的文化氛圍。每年評選校級教學名師,每年交叉評定校級教學成果獎和一流課程,在教師節對獲獎教師和團隊進行表彰,以此增強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營造熱愛教育教學的良好氛圍。完善常態化教學評價,以學生學習成效為導向,改進學生評教指標體係,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學生評教要全覆蓋、督導聽課要點對點,形成“運行—評價—反饋—改進—再評價”閉環管理。在職務晉升、聘期考核中,突出人才培養在學校發展事業中的中心地位,強化教師的教育教學實績,給予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國家級教材獎、國家級一流課程和國家級教學競賽的主要完成人以政策傾斜,把認真履行教育教學職責作為評價教師的第一要求,引導教師上好每節課、關愛每位學生。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SRC-2027683866 2023-02-15 15:32
教育部 2018-10-12 15:05
華南理工大學 2021-06-01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