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9月,是收獲的季節,也是播種希望的季節。一批朝氣蓬勃的“05後”走入大學校門,開啟人生新的階段;而另一批年輕人,則褪去稚嫩,走出校門,在工作崗位上,翻開人生新的一頁。還有一批“90後”、“00後”,奮戰在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考公的路上……
無論哪個階段,無論哪種選擇,青年人都在逐夢的路上步履不停。他們的選擇與發展也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聯係在一起。從年輕人中的國潮熱、漢服熱,能看到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堅守;從國際競技場上揮汗如雨的身影,感受到他們的愛國熱情和生命韌性;而麵對現實壓力的調侃自嘲與自我開解,則展現著他們的智慧與通達。
青年人是初升的太陽,朝氣蓬勃,充滿希望。在這個播種希望的季節,beplay2網頁登錄特別邀請到複旦大學人文學者、青年文化研究者,也是年輕人的好朋友,梁永安教授,一起聊聊當下青年人的生活狀態、人生困惑與方向選擇,以期在時代變局中為青年人的前路點一盞燈。
未來,將是以“人的建設”為中心的時代
beplay2網頁登錄:有人說,相比80後一代,90後和00後的年輕人,表現出了更多“個人主義”的傾向,比如拒絕加班、拒絕996。但另一方麵,我們也看到了很多90後、00後的年輕人,在各種國際比賽中頑強拚搏,為國爭光,還有很多的留學生,用各種方式捍衛國家的尊嚴,他們身上的民族自信和愛國熱情令人動容。您如何看待當代青年身上這種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之間的張力?您一直關注青年人的成長和發展,在您看來,當代青年在彰顯個性的同時,有什麼明顯的共性特征嗎?
梁永安:我覺得90後、00後這代年輕人,他們充滿了活力,但也麵臨著很多困難。他們是中國的關鍵一代,樞紐一代,因為他們與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緊密相連。
1978年,中國的城市人口隻有19%,基本上是個農業國家,從90年代開始城市化,到今天城市人口已經近70%。所以,90後、00後的孩子見證了中國大規模城市化的進程,他們是在國家高速發展、全球化和網絡化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他們見證了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這代人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他們的眼界、知識,他們相互之間的共振感,是超過祖祖輩輩的。他們的人生會經曆兩個重要的曆史階段:一是前麵經曆過的大規模的工業化、城市化,這隻是他們未來的序曲;而下一階段,中國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必定是精神文化方麵的繁榮。
我們國家恩格爾係數占比越來越低,民眾在購買食物方麵的開銷現在隻占30%左右,城市比例更低。那需求在哪裏?事實上,整個國家和社會的需求正在向文化、精神、藝術等方麵發展。過去,我們主要關注經濟建設,而90後和00後,未來麵臨的將是以“人的建設”為中心的時代。人們會更關注內在的、心靈的,以及精神文化方麵的需求。而這些需求不是模式化的、類同的,而是充滿個性的——一個人給社會提供的精神產品肯定要有差異才行,如果都是同質化的,那麼就是不被需要的。
這帶來什麼問題呢?90後和00後一代,目前實際上正處在物質產品的生存競爭中,但他們有著強烈的精神需求和內在需求,他們感到壓抑和焦慮,歸根到底是他們的勞動和工作不對稱。勞動屬於自己的創造,是發自內心的東西,而工作是被給定的。但是,一個年輕人必須先有工作,然後逐漸摸索到自己的勞動,最後來到自己的勞動的位置上,從而走出外在的分配和限定,這是一個過程。
目前來說,年輕人正在經曆孤獨和艱難的階段,這也是年輕時必須經曆的階段。這一階段,不斷磨練我們的意誌品質,同時也在培養我們的耐心和毅力。這個過程,實際上也是在不同的社會分工中,對世界、對社會和人進行觀察,這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將來你的再生產,你自己個性化的生產,肯定是要構築在你對生存的一種深度體驗之上。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獨生子女時代,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和照顧都太多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家庭是最基本的教育單位,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們得以學會最基本的行為準則,以及社交禮儀等。以前,大部分家庭都有好幾個兄弟姐妹,生活條件也比較艱苦,農村的孩子,要幫家裏撿柴火、打草皮;城裏的孩子,也要幫父母做點手工活之類的事。在這種艱苦環境的磨練中,孩子們不但學會了很多生活技能,而且從兄弟姐妹的相處中,也學會了很多人際交往的禮儀規範。
而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就沒有那一套了。家人圍繞著一個孩子的需求全方位地照顧和滿足,但是原生家庭隻是人生的一個階段,孩子長大後終究要離開原來的家庭。當孩子上大學時,就是半社會化了。如果在大學期間,可以有足夠的社會實踐,甚至自己打工,充分地接觸社會,那麼就有一個梯度性的、循序漸進的社會化訓練過程。而我們大多數的孩子,在大學期間並沒有這樣社會化的過渡,而是隨著畢業找工作,從衣食無憂的學生角色突然進入社會。
進入社會後,父母不能再替你大包大攬了。於是,生活所必經的苦,衣食住行和自己麵臨的各種問題,一個都逃不掉。等於說,這些年輕人的難還在於,他們這種由壓力帶來的痛苦普遍被後移了。無論是本科畢業還是研究生畢業後要經受的這些東西,原本在傳統社會中,應該是在更早的時候就逐漸培養出的能力,而現在基本上就是突然給到你。按道理說,如果年輕人能到點兒下班,然後可以去咖啡館聊聊天、聽聽音樂,做點其它事,獲得某種調節和認同,相互之間也能灌輸一些能量和精神。但現在的年輕人,尤其是在一線大城市、大公司,常常要加班,整天哪兒也去不了,壓力又很大,就會出現無奈、焦慮和心理抵抗等狀態。
不過,我覺得這是一個過渡狀態。上世紀80年代中國剛改革開放時,多出了5億農村勞動力,他們普遍受教育程度比較低,幹不了高技術工作。當時正好中國改革開放,承接西方產業轉移,進行大量代工,這些勞動力就可以釋放到這些行業。為了孩子,他們苦幹,周末要加班就高興得很,因為可以多掙點錢。
而到了近十幾年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像90後這些出來打工的人,周末加班給再高工資他也不幹,為什麼?他要生活。這種觀念變化實際上是非常積極的。我覺得,上一代人最大的曆史功勞是他們的辛勤勞動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的經濟發展,給下一代創造了新的教育環境和生活環境,建設了一個流動的中國,讓下一代可以有精神跨度地度過自己的青春,培養出了與父母完全不同的一代人,他們有苦悶、有對抗,這太好了。如果他們覺得有吃有穿就很好,每天回家不愁明天吃什麼,他就覺得很幸福,那就完蛋了。說明他在精神內部沒有什麼時代跨度,沒有什麼內在追求。所以,對於現在年輕人的這種狀態,他們的不滿足、不滿意和內心深處的焦慮,上一代人應該感到欣喜。他們現在的很多焦慮和苦惱,如果從爺爺奶奶輩的角度來看,就是吃飽了撐的。
立足當下,每個青年人都應該找到自己的落點
beplay2網頁登錄:實際上,我和父輩、祖輩也聊過這個話題,他們就是這種觀點。我父親就覺得,現在年輕人焦慮、對抗的這些,比如加班之類的事情,他們覺得再正常不過了,他們年輕時經曆過的比這個辛苦多了,這根本不算什麼,但年輕人似乎非常苦悶。
梁永安:是的。現在的年輕人,因為他們的視野是全球化的,接觸和吸收的文化也更加現代,更加豐富和多元。但是,希望和現實之間總是有差距的,這代人對生活的理解,對生命的定義與過往幾代人不同,這正是我們國家發展最大的精神動力。我們要向前發展,就要有這種不滿意,這種對生活強烈的、更加符合人本主義的期待,這時就產生了新的社會變革的需求和動力。
這時候就要進行新的創造。今天我們最需要的是建設性的一代年輕人,就是不光是不滿意現狀,還要能夠推動社會和國家的發展。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學習、閱讀、思考和交流來看看世界上已經發展出來的東西。我們不僅在經濟、科學和技術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前三次工業革命的基礎上,學習發達國家走過的道路,吸收他們的經驗,還要結合我們中國的國情、曆史和文化進行原創,推動我們國家的發展。
下一步,我覺得青年人要站在文化的巨人肩膀上,一方麵,親近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麵,看看西方文藝複興後,整個世界現代化過程中,文化和精神領域都做了哪些事,你可以從中吸收大量的東西,然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一條新路。
我覺得去年二十大提到的一個詞特別好,也特別有意思,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這就是中國青年下一步要做的事。不是隻會說什麼不好,這是沒用的,更重要的是找出什麼是好的,怎樣做是好的,找到創造性的思路和解決辦法。比如別人怎麼做過,我們現實條件怎樣,或者別人沒有做過,這個現象是全新的,我們該如何做。從我們現有的社會條件,從鄉村到城市,從形形色色的人群中,找到如何做才能讓我們更好。我們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登上“烏托邦”,那不可能。
所以,我們應該腳踏實地,每個青年人都應該找到自己的落點,看到什麼地方不完善,需要改變等等,並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思路。隻要讓自己轉變到這個角度,你會迅速發現自己太缺乏知識了,需要多看書、多實踐、多思考。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信號係統和交通係統的設置也很有講究,比如,路牌應該多大?什麼顏色?這就要借助色彩心理學和人的空間識別能力來設計。一個人來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他該如何識別方位:在地鐵站裏,他需要看什麼,什麼顏色的標識應該在什麼位置;公交車和地鐵上,應該釋放什麼信號,標識什麼東西,這些都是非常具體的事情。如果你有全球化的視野和見識,你在倫敦、巴黎、紐約或者東京,看到別人是怎麼做的,你就可以進行對比和學習。比如,東京新宿地鐵有200多個出口,裏麵像迷宮一樣,但人走起來並不費力,那人家是怎麼設計的,這裏麵有一係列細節上的具體的問題。
所以,我們中國社會的發展,特別是轉向新型生活方式,服務型社會的時候,需要大量建設性的工作,這些東西要靠我們自己來創新。
比如共享單車,法國裏昂是現代商業化共享單車的發源地(2005年法國裏昂市推出第一家法國現代商業化共享單車係統Vélo'v),但還是不如中國的共享單車方便。我去法國裏昂,看到他們的共享單車是從某處借,然後隻能停在指定的地點,而我們是可以騎著共享單車到處跑的,幾乎是每隔1公裏,就可以借用或停靠共享單車,隨借隨停,非常方便。這是我們的創新。
所以,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他們的那種不滿足和焦慮太好了,如果不焦慮就完了。我現在特別怕遇到一個歡天喜地的年輕人,什麼都覺得挺好,那就不好了。當然,這種焦慮還要有建設性的一麵,我們不能光說不好,光懟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要去積極建設和尋找對策。要通過親身實踐和終生學習,來找到什麼是好的、正確的。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我們不僅要讀書,還要接觸社會,向形形色色的人學習,向我們的傳統學習,比如我們的建築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等等。舉個例子,在宋代之前,我們是喝抹茶的,宋代以後喝茶的主流方式就變成了熱水衝燙式的。但是,日本的抹茶文化就非常發達。所以,我們要向傳統學習,向具有豐富經驗的人學習,也要在現代互聯網世界學習最新的科技,這樣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和創新,生活就會很陽光。
beplay2網頁登錄:的確,聽您這麼一說,就覺得生活很有希望。其實,我們的曆史和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寶藏。對年輕人來說,生活中的問題背後往往也都是機會,所以,要永葆希望,並積極行動。
梁永安: 是的,你說的對。
beplay2網頁登錄:這代年輕人實際上是特別有創造力的。比如在豆瓣和B站這類年輕人活躍的平台上,你會發現他們的創造力真的是無窮無盡。可能就是因為這些年輕人特別有創造力,當他們投入那種相對按部就班的工作中時,他們就會反感和排斥。而且,如您所說,他們的成長經曆和物質生活相對又比較安逸,沒有物質匱乏感,所以就更不願意向自己不喜歡的生活妥協。但實際上,這代年輕人應該把熱情和創造力投入到我們當下的生活中,投入到我們現在還不太好、不太完善的地方,去釋放他們的才能。
梁永安:是的。總的來說,90、00後的生活經曆、認知基礎、眼界與70後、80後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長大的第一代,是很偉大的一代,我把他們定義為關鍵一代、樞紐一代、原創一代。他們現在經曆的種種困境看似是個人遭遇,實際上卻是時代變革中的重大問題,那就是:我們該建立什麼樣的生活。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中,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而現代社會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更需要年輕人原創出新的東西。我相信,這代人在解決現實問題的實踐中,一定會釋放出自己的思想力和創造力,創造出一種全新的生活形態。
活在“這一步”,腦子裏要有“下一步”
beplay2網頁登錄:當前,麵對現實的就業壓力,有人選擇繼續深造,讀研、讀博,造成“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熱”的持續升溫;有人嚐試“脫下長衫”,成為體力勞動者中的一員;也有人仍在激烈的競爭中,努力爭取心儀的工作機會。對此,您有什麼建議和看法?您認為繼續讀書深造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嗎?
梁永安:這個現象是目前的社會機製形成的,背後有複雜的原因。
我在日本工作多年,發現日本大學生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的比例較小,為什麼呢?因為企業在招聘的時候,要考慮需不需要高學曆人才做大量的工作。日本的本科生很少去讀研,因為本科生就足以勝任大量的工作。
德國也是這樣。德國的年輕人當中,很多人實際上對上不上大學沒什麼壓力。很多人願意讀技校、職校,當藍領工人,而藍領工人的收入、待遇和工作環境也是不錯的。比如,德國的工藝美學相當好,他們的整個生產線都是很棒的。所以,有的人就喜歡動手,喜歡過這種很活躍的生活。
實際上,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社會的職業評價和收入上,就不會形成非常大的差異了。而我們中國在現階段,麵臨著兩個問題:一個是地域差異,一個是職業差異。
所謂地域差異,是大家都湧入一線城市的現象帶來的,這是我們後發展國家的一個特有狀態。我們大量的資源集中在大城市裏,但是小縣城的資源就不行了,相對大城市,小地方的資源比較單一。比如小縣城,整體的生活狀態就是油鹽柴米,有大量的類同性。
而人是需要成長的。正是由於這種資源分配的集中度不同,所以,現在的中國青年如果要成長、要機遇,那麼就要往大城市跑。其實不光是為自己,也是為後代的發展。而中國高等教育的畢業生,已經達到千萬級的人數。所以,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在人才、就業的供求關係上,自然就會比較緊張。
於是,畢業生不得不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這就形成了“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熱”的趨勢。既然有這麼充沛的人才輸入,分數自然水漲船高,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的難度也逐年增加。1978年研究生剛恢複招生那會兒,我正在複旦大學讀本科,我記得那一年全校大概隻招了40多個研究生,這在當時的國內大學已經算多的了。後來,我本科畢業去讀研的時候,我那一屆招收了100個學生,招生數量成倍增長。不過,因為研究生人才特別稀缺,所以我們畢業的時候,很多用人單位搶著要人。而現在,複旦的學生將近3萬人,本科生隻占1萬2千多人,學生的主體已經是研究生了。在研究生占比增加的條件下,企事業單位無論是不是需要研究生層次的人才,他們也會相應提升用人的標準。
另一方麵,國家對研究生培養的定位也在變化。以前本科生就是高級人才、專業人才,而現在,本科生的培養目標是應用型人才,碩士生是中高級應用型人才,博士生才是研究型人才或者高端專業人才。也就是說,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高校把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範圍擴大到了碩士生,因此,在數量上,就會猛烈地擴招,這就形成了我們今天劇烈的競爭局麵。
其實,如果獨立地看待中國各地區的發展,而不是盯著一線城市、區域中心城市及產業和人才高度聚集的地方,中國的很多地方還麵臨著人才短缺的問題,比如,中西部的許多地區就急需各類人才。隻是說在大城市,人才之間存在高度的擠壓和競爭。
但是,我仍然非常鼓勵年輕人讀研究生,然後先努力在大城市找工作和發展。為什麼?不是為了一定要在大城市定居,而是要在大城市獲得前沿的體驗和經驗積累。在大城市,你可以見識到各式各樣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和服務模式,見識到形形色色的行業,你在這裏曆練過了,獲得了經驗,將來,當你的家鄉或中西部地區“往上升”的時候,勢必需要各類人才與新業態的對接,而你就已經具備了對接的能力和眼界。
beplay2網頁登錄:也就是說,之後你可以回去創業或就業。
梁永安:是的,你積累了經驗、資源和眼界之後,回家鄉創業其實是一條不錯的路徑。因為在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的發展不平衡,地區的發展存在時間差,你剛好可以打這個時間差。你現在在大城市奮鬥、積累經驗,雖然辛苦,但也獲得了更寬廣的社會發展視野,要知道,你現在在這裏的努力,最終會在某個地方發揮它的價值。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需要有這樣一個心態和打算,就是活在今天、活在這一步腦子裏是為了下一步,這樣你的努力就不是盲目的,現在的“卷”也是值得的。
beplay2網頁登錄:今年,很多高校調整、擴大了專業碩士的招生,壓縮了學術碩士的招生,這個政策導向表明在碩士層麵,我們也是要更多地培養應用型的碩士人才。從這一點來看,是不是也代表著我們的行業在進步,每一個行業和領域的人才素質在提高?
梁永安:是的。
重要的不是外在身份,而是內在質量
beplay2網頁登錄:之前“脫下孔乙己長衫”的討論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擺在大家麵前的一個現實困境是:年輕人必須去麵對理想工作與現實工作之間的落差,承受這種落差帶來的壓力,特別是農村出身的年輕人。這些孩子往往背負著家族的期望,背負著整個家族對未來工作和生活的想象,但是現實中的工作卻可能跟他們的想象有很大的落差,這就讓他們產生了“我為什麼要讀這麼多書”、“大學白上了”之類的想法。您如何看待這種心態呢?
梁永安:這種心態和想法是需要調整的。年輕人要學會麵對現實,同時,理解大學學習的長期價值。理想與現實必然會有差距,但是,大學所學的知識和培養的能力並非無用,不要質疑大學學習是白學。雖然當前從事的工作可能不是理想工作,但是大學積累的知識、能力,進行的思維訓練,可以幫助年輕人在工作中不斷提高,並在未來找到更好的發展方向。現實與理想存在差距是正常的,重要的是發展方向正確,以及持續地努力。年輕人要有耐心,有信心,相信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有助於縮小差距,實現理想。
人有“內外”,就是你的內在世界和你的外在身份,千萬不要把自己搞得不自由。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還是你內心的追求——內心的品質、內在的積累。千萬不要因為外在身份的束縛,失去內在世界的自由。
此外,還有一個跨度的問題,現在我們很多人似乎隻願意向上遊動,往金字塔的上麵走,讓自己的選擇變得越來越窄,把自己框在有限的、所謂“上流”的狀態中,這對人的發展其實是不利的。
我覺得對於當下的青年人來說,整個社會就是最好的學校。為什麼呢?當下的中國,是一個從農業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從等級社會向更加開放的、橫向社會轉變的階段。每個人都可以依據自己的特點,找到內心的出發點,從而獲得自身的價值,而不是在“版塊運動”裏麵隨波逐流,在一個“幾何體”裏去競爭和內卷。
所以,年輕人要關注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讓自己發展成具有精神文化原創力和需求感知力的人,而不隻是在原有框架內競爭和內卷。年輕人應該去擴寬自己的社會體驗,擴大對社會中形形色色的各種“活法”的認識,從而打破框架,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具體怎麼辦呢?
比如,如果一個鄉村青年沒考上大學,好像會被甩到農民工的位置。但其實他對鄉土曆史有足夠的認識和積累,也有資源參與到家鄉新農村、新農業的建設中。這類鄉村青年如果到城市就變成了無本之木,在與人競爭時,會處於相對地劣勢。可是回到家鄉,他的發展會有更多可能性。
我認識一個蘇州的青年,他大學畢業後沒有去大城市打拚,而是回到鄉村,在太湖邊,聯合50家農民一起養殖大閘蟹。他借助自己學來的科學知識,調整光照、水溫、飼料,以及養殖方式,把現代養蟹項目辦得有聲有色。
還有,江南的鄉村地區有很多傳統工藝,在傳承中都斷了線。我認識的另一個蘇州青年,三十多歲,他家祖上最開始是做金磚的,就是北京金鑾殿地麵鋪的那種磚塊。他們從陽澄湖下麵挖出一種粘土,經過一係列複雜的工序製成金磚。第一代、第二代人都在做金磚,但是到第三代就幹不下去了,因為到民國了,沒有皇帝了,怎麼辦?第三代、第四代人後來就轉行做民間用品,像逗蟋蟀的瓦罐和喝茶的碗盤等等。到九十年代第五代人,就是這個青年的爸爸這裏,手裏已經有幾百萬了。當時青年的爸爸算是富翁了,但他想到一個問題:現在雖說掙到了錢,但生命的價值在哪裏?家族的傳承在哪裏?於是,他決定把幾百萬全拿出來,一晚上出動了500輛卡車,挖出陽澄湖底下的黏土,重新開始製作金磚,同時還進行了創新。而這位青年呢,作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第六代人,繼承了爸爸的金磚事業。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
再比如,寧夏西吉,作為一個幾十萬人的貧困縣,20年11月正式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它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去西吉參觀,看到了他們那裏發生的變化,他們在做各種新型農業的嚐試,比如大棚經濟、科學養殖等等,這些創新幫助他們脫貧了。
我們說生活的流脈,其實我們中國社會下一步的發展,需要我們進行有創意的創造。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下,很多很珍貴的東西會被重新發現、重新創造,這個路子是很寬的。現在很多年輕人糾結的是,自己曾經受過高等教育,穿上了所謂的“長衫”,脫下來似乎就不體麵了。但其實我們說”脫下長衫”,不是像舊社會那樣去做“駱駝祥子”、做苦力,而是“下沉”到基層,去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我所謂的“下沉”,就是走出魯迅寫的《傷逝》中的一種困境。《傷逝》中的子君和涓生都被固化在自己的身份裏。比如子君,她結婚以後不工作,成為全職太太,照顧小貓小狗。涓生也是,固化在自己知識分子的身份和角色裏,即使生活變得窘迫,他們也不可能去做所謂“普通的勞動者”,最後隻能走投無路。
所以說,“脫下長衫”不是說我們要拋棄自己的專業和知識。事實上,我們今天可以做一個創造性的青年,不管是“穿著長衫”還是“脫下長衫”,內心深處我們是具有非常好的勞動精神和創新精神的現代人,我覺得做到這點就不管做什麼工作都行。重要的不是外在身份,而是內在質量。
beplay2網頁登錄:這讓我想到,很多時候我們雖然做著同樣的事情,但賦予的意義不同,對工作的認同感和價值感就不同,最終的工作成果,甚至人生方向也就不同。可能現在的年輕人需要更多地思考自己為什麼要做某件工作,而工作本身是什麼也許沒那麼重要。
梁永安:對,是這樣的。
beplay2網頁登錄:好的,謝謝梁老師,最後一個問題,您最想對年輕人說的話是什麼?
梁永安:很簡單,就是“心之所向,身之所往”。什麼意思呢?就是心裏有向往,行動要跟上。我們很多人都有各種各樣的向往,很熱愛詩和遠方,但是總是站在窗前眺望風景,永遠不走出門,不去打開。因此,年輕人現在最重要的,是你的實踐,你的行動,這背後當然還有勇氣和對時代的認識。所以,你能做到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就是內外合一,知行合一,我覺得這個特別重要。
beplay2網頁登錄:好的,謝謝梁老師。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青年人是堅韌的、是常新的,有著生生不息的智慧與能量。經曆了時代發展和社會變革的磨礪,未來,青年人必將成為國家富強和民族複興的中流砥柱,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並創造出一個更加美麗的新世界。
本文為beplay2網頁登錄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轉載自beplay2網頁登錄
采訪、整理:黃卓、楊文靜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