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推進教育強國建設中彰顯一流大學的使命擔當
薑治瑩
[摘 要]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在加快推進教育強國建設中,一流大學必須全麵深刻理解教育強國建設的重大意義、主攻方向和核心功能,準確把握教育強國建設的根本目標、根本任務和基本路徑,擔負“龍頭”使命,作出“龍頭”貢獻,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一流大學力量。
[關鍵詞]教育強國;一流大學;使命擔當
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誌,高等教育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發揮著重要支撐引領作用。作為高等教育“第一方陣”的一流大學,必須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立足“兩個大局”,心係“國之大者”,全麵深刻理解教育強國建設的重大意義、主攻方向和核心功能,準確把握教育強國建設的根本目標、根本任務和基本路徑,堅持高質量發展主題,擔負“龍頭”使命,作出“龍頭”貢獻,為建成教育強國、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一流大學力量。
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全麵領導”的根本保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中國共產黨創辦高等教育的曆史充分證明,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在高校發揮得如何,直接決定了高等教育能否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之所以取得顯著成就,最根本的就是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得到全麵加強。新形勢下,在加快推進教育強國建設進程中,辦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是根本,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動搖。一流大學必須牢牢掌握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權,以政治建設為根本,思想建設為基礎,以高質量黨建工作引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確保把高校打造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以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
吉林大學作為中國共產黨在戰爭時期創辦的少數紅色高校之一,具有鮮明的紅色基因、紅色情懷、紅色精神,湧現出一批愛黨愛國愛校的紅色教育家、科學家。學校的發展始終堅持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從白求恩精神到黃大年精神,是共產黨員愛國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吉林大學精神譜係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吉林大學黨委堅持把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誌先進事跡作出的重要指示和給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的重要回信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製定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行動方案,充分發揮黃大年精神發源地優勢,將愛國之情、報國之誌、強國之行融入到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將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使命擔當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發展之中,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更大力量。
牢牢把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根本目標,確保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後繼有人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進展和曆史性躍升,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發展新階段,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係,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質專門人才,為民族振興發揮了極端重要作用。“雙一流”的建設,最根本的就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確保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後繼有人。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在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高校要著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矢誌奉獻國家和人民,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為國家培養具有家國情懷的新時代建設者。
凸顯培根鑄魂關鍵,形成特色“大思政”育人格局。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吉林大學黨委把“構建吉大特色的思政工作體係”寫入學校黨代會報告,進行全方位部署,突出思政工作首要位置。學校不斷豐富“大思政”建設內涵,出台《吉林大學深化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創新實施方案》,學校黨委書記、校長作為思政建設第一責任人,經常參加思政教師備課座談會。堅持把思政課作為重點課程、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作為重點學科、把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重點學院,推動思政建設思路創優、師資創優、教材創優、機製創優、環境創優,形成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共同發力的“大思政”格局,形成全校合力辦好思政課、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的良好氛圍。
拓展學科育人功能,提升自主人才培養質量。隨著科技競爭、人才競爭的日益激烈,不斷湧現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對高層次人才自主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吉林大學堅持將學科綜合優勢轉化為交叉學科建設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優勢,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為中心,集中優勢、傾斜支持、精準發力,構建了以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基礎學科體係;以考古學、哲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為基礎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係;以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與仿生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為基礎的工科集群體係;以人與動物共有醫學為基礎的大生命健康學科體係。持續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創新,加大科學和技術之間、技術之間、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之間、學科之間交叉融合,圍繞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深地深海、國家安全、仿生科學與工程、區域國別學等前沿領域,布局一批新興交叉學科,形成未來學科人才培養優勢,打造未來戰略增長點。
聚焦文化強國戰略,構建具有時代精神的育人文化。文化傳承與創新是現代大學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大學生命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源泉。吉林大學牢牢把握“紅”與“專”的精神內核,傳承弘揚先輩們“北上精神”,教育引導師生把以黨和國家需要為己任的精神核心與思想精髓融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突出文化傳承創新在育人中的新成效。在脫貧攻堅主戰場,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聚焦農業種植、養殖、鹽堿地治理等,提供“吉大方案”。在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方麵,持續學習宣傳白求恩精神、黃大年精神、北上精神,實現價值塑造、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的有機結合,逐步涵養形成特有的“吉大精神”,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進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力量。
牢牢把握“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功能,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服務高質量發展
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發展與民族振興、國家發展緊密聯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了高等教育特別是一流大學更高的責任和使命要求,也為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曆史性機遇。
麵對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一流大學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科技創新的重鎮、服務發展的源泉,必須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全麵深入服務國家和區域創新發展,打造新優勢,提供新動能,開辟新賽道,為高質量發展貢獻高校力量。
聚焦科技強國戰略,打造高水平成果服務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全球科技創新進入新的密集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這既對高校深度參與創新驅動戰略實施和協同創新激發內生動力提出了新要求,又為創新學科發展範式、探索新型科研模式提供了新機遇。吉林大學立足建設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定位,強化高質量科技供給和高水平科技賦能,積極開展有組織科研,取得突破性成果。紮實推動國家重大基礎設施“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吉林分中心建設,牽頭建立東北首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表取采樣區月壤力學特性反演等項目研究,在嫦娥五號月麵采樣返回型號任務研製過程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月球撞擊坑智能識別和年代標定方麵為我國首次建立了基於自動識別方法的精準月球撞擊坑數據庫。提供高質量決策谘詢服務,“金朝祭祀長白山神廟遺址”研究報告為維護長白山領土主權安全築牢曆史根基;利用最新古基因組技術成功獲得中國新疆迄今最早的古人類基因組數據,在新疆史前人群的起源和形成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冰雪旅遊場地裝備和智能服務技術重點實驗室”作為全國冰雪旅遊研究方向的部級重點實驗室,在冬奧會期間全國首發《中國冰雪經濟發展指數報告》;生物考古實驗室獲批我國考古學領域首個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試點實驗室。
聚焦人才強國戰略,彙聚高層次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對全黨全社會尊師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吉林大學黨委牢牢把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基礎作用,堅持黨管人才,持續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堅持“引才不如請才”工作理念,大力培養高素質專業化高校教師隊伍,特別是加強中青年教師培養。深入實施“一主五輔”人才引育體係,建立具有吉大特色的人才引育工程。打造高水平黃大年式教師團隊,3個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同時建有省級、校級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團隊成為學校傳承黃大年精神的“排頭兵”,教書育人的“領頭雁”。
聚焦東北振興戰略,構建一流大學服務高質量發展“新模式”。吉林大學聚焦東北振興戰略中的重大問題,全麵深化校地創新發展合作,推進創新體係建設。與吉林省以及各市(州)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打造校地合作模式“升級版”。舉辦創新發展合作現場推進會、科技服務地方與合作發展大會、產學研用國際合作創新大會等,為打造產業集群提供全方位支持。與長春市簽訂推進“六城聯動”發展合作框架協議,與通化市圍繞“醫、藥、參、學、創”五大領域深度合作,在白城、鬆原、梅河、敦化等地合作建設學校附屬醫院分院,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立足地緣和學科優勢,成立長白山資源與健康研究院、鄉村振興產業技術研究院、東北亞文創產業研究院等,聯合成立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協同發展聯盟,為東北全麵振興全方位振興積蓄力量。
牢牢把握“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路徑,以深化改革為根本動力推動實現教育現代化
科學完善的現代大學治理體係、師生滿意的教育服務質量是高校事業發展的保障。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是長期推進、不斷深入的內涵建設過程,需要遵循規律、久久為功。在紮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探索中,提升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實現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還有很多難題亟待解決。我們需要按照黨和國家對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部署,遵循教育規律,通過改革破解深層次矛盾問題,通過創新應對前進路上的風險挑戰,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新路,進一步凸顯服務教育強國建設的強大作為。
吉林大學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進一步明確辦學定位和發展戰略,以深化改革為根本動力,以製度創新為關鍵抓手,以依法治校為重要保障,破解深層次體製機製障礙,調整轉變舊思維,探索實踐新途徑,構建現代科學的學校治理體係,不斷提升治理能力。
實施“三大工程”戰略,積極探索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實踐路徑。學校聚焦“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建設目標,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深入實施“引領工程、平台工程、基礎工程”戰略,構建起學校事業發展的“四梁八柱”。其中,“引領工程”重在構建吉大特色思政工作體係,切實強化思想引領,大力弘揚吉大精神,工作目標定位在“爭先進”上,力爭在全國處於領先發展、引領發展的位置,實現從優到強;“平台工程”重在構建良性互動學科生態體係,主要是要優化調整學科布局,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加強平台項目建設,打造一流人才隊伍,工作目標定位在“求突破”上,力爭以更多“點”上的破局,帶動“麵”上的提升;“基礎工程”重在構建現代科學學校治理體係,將持續探索現代大學製度的實踐路徑,不斷完善超大規模辦學體製機製,打造師生滿意辦學環境,紮實推進教育評價改革落實落地,工作目標定位在“補短板”上,實現從弱到強。“三大工程”之間在責任主體上具有交叉性、在目標指向上具有同一性、在發展進程上具有互促性,必須一體把握、全局統籌、協同推進、聯動發展。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把學校治理效能轉化為師生滿意度。調查研究是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吉林大學黨委深刻領會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重要意義,錨定主題教育目標任務,把調查研究作為對事業發展情況的集中診斷,以立體、多維視角看待學校在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中的定位和角色。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學校黨委主要負責同誌帶頭深入基層一線、深入師生之中,將推進“三大工程”、工科集群建設、醫學教育創新發展、文科振興計劃實施等與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有機結合,進行專題調研。聚焦學校改革發展中的深層次問題和師生反映強烈的難點問題,學校領導班子從全校大局出發,突出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精心確定調研題目,保證調查研究工作與學校重點工作緊密結合,真研究解決問題、研究解決真問題。
樹立全球開放理念,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文章。教育對外開放要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提升教育對外開放質量和水平。吉林大學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打造向北開放重要窗口,在服務國家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培育學校發展新動能。打造高質量服務國家戰略的政策研究平台,東北與東北亞研究院正式成立並獲批國家高端智庫。重點實施“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國際學術聲譽提升為導向,以服務國家戰略為指引”的全球開放戰略,依托學校地緣優勢與學科優勢,優化拓展校級全球合作網絡,充分挖掘世界一流大學、科研機構和國際組織的資源優勢,拓展“一帶一路”向北開放廣度和深度。
作者:薑治瑩,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吉林大學黨委書記
來源:原載於2023年第18期《中國高等教育》雜誌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