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宏偉藍圖中,建設教育強國已經從教育的價值願景上升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和關鍵因素。發揮高等教育龍頭作用,加快推進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強國建設,迫切需要係統理解教育強國的科學內涵,準確把握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強國的主要特征,積極應對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問題挑戰,努力踐行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初心使命,特別要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優化調整布局結構、提升服務高質量發展能力、深化體製機製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等六個方麵重點發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強國建設新路。
關鍵詞:教育強國;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強國建設
建設教育強國是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基礎工程。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設教育強國進行第五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論述,必須深刻認識教育、科技、人才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在統籌推進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係統理解教育強國的科學內涵,在文明互鑒與紮根本土中準確把握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強國的主要特征,在危機風險與困難險阻中積極應對高等教育強國建設中的問題挑戰,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事業中努力踐行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初心使命,高位謀劃發揮好高等教育的龍頭作用,加快推進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強國建設。
一、教育強國的科學內涵
強國必先強教。今天,“教育強國”這一概念已經從教育的價值願景上升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和關鍵因素,迫切需要我們認真思考、深刻把握教育強國的科學內涵和戰略定位。
從國內政策分析看,教育強國的提法最早可見於《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這個綱要的序言部分,明確提出“加快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這應是黨和國家的教育政策文件中首次出現“教育強國”的概念,並與“教育大國”對應提出。自此以後,“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就成為教育領域乃至全社會的美好願望和奮鬥目標。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動員令。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這一宏偉目標隨即被列入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教育、科技、人才進行統籌安排、一體部署,單獨列章闡述,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這一目標設定比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前了15年,凸顯了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先導和支撐引領作用。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設教育強國進行第五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深刻闡述了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戰略意義,特別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基礎工程。這是對建設教育強國戰略定位的深刻和係統闡釋,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的戰略考量。
教育強國這一概念,蘊含了宏偉目標、豐富內涵和動態發展內容。這個概念僅有一般性共識,而無絕對意義上的普遍共識。如何理解教育強國的基本內涵?一般來講,可以從教育公平、教育質量、教育服務和教育保障等四個方麵去理解。常見的定量評價指標包括:教育投入比例、教育覆蓋率、國際學生比例、科研產出情況等,分別反映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教育的普及程度、教育的國際交流水平以及科研成果的產出情況。常見的定性評價指標包括:教育發展戰略、教育改革成效、教育文化價值觀、教育質量等,主要評估國家是否有清晰的教育戰略規劃和改革政策、能夠傳承和弘揚本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以及讓學生通過受教育獲得全麵的能力素養。綜合來看,可將教育強國的概念初步表述為:教育強國是具有高質量教育體係、高水準教育公平,具備高能級服務國家發展能力,且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競爭力的國家。
從國際比較看,教育強國有著普遍性的規律。世界強國無一不是教育強國,無一不在教育強國的全球方陣中力爭上遊、奮進前列。16世紀的意大利、17世紀的英國、18世紀的法國、19世紀的德國和20世紀的美國先後成為世界科學和人才中心,並崛起為世界強國,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教育的領先。教育是驅動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回顧工業化以來的曆史,經濟起飛階段,義務教育發揮基礎作用;經濟發展邁入成熟階段,中等教育提供穩定的人力資源支撐;經濟發展進入創新驅動階段,高等教育成為引領性力量。
高等教育的發展,是與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相輔相成、相生相伴的。在知識經濟和數字化時代,高等教育由社會的邊緣進入了社會的中心,由“象牙塔”到“社會服務站”,再到“發動機”,人們對高等教育的新定位已經上升為“世界發展的動力之源”。當前,世界教育強國特別是支撐強國的一流大學不斷在培養、吸引、彙聚各類優秀人才特別是拔尖人才,開展前瞻性和顛覆性的高深研究、打造重大原始創新成果,擴大國際影響、參與國際競爭上發力和角逐,高等教育成為推動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關鍵性力量。我們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
高等教育強國是教育強國的重要標誌和顯著體現。我們說哪個國家教育強,往往會說這個國家有哪些世界著名大學,這些大學培養了哪些科學家、學術大師和各界名人,這些大學產生了哪些重大科技成果和著名理論學說,對人類社會進步帶來了什麼影響。當今世界有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高等教育大眾化,5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高等教育普及化,1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深度普及化,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了80%。總體來看,凡是實現現代化的國家或地區,高等教育都實現了普及化,高等教育總體質量較高,培育了具有世界貢獻和影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其中一些國家孕育和發展成為世界科技中心和人才高地。
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與教育強國相比,高等教育強國有其特有的內涵和定位。其內涵主要包括高等教育自身發展水平、服務國家貢獻能力、創新引領能力、國際影響力和人民滿意程度等方麵。換句話說,就是要看高等教育自身發展能力強不強,服務和支撐國家的能級優不優,創新引領能力高不高,國際影響力大不大,人民獲得感好不好。應該講,高等教育強國往往是世界各地學生向往的留學目的地,能夠產生影響和改變世界的先進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強國視域下的大學,應當是學生和家長選擇學校時能夠被優先想到,解決國家“卡脖子”問題時能夠被優先想到,製定教育國際規則標準時能夠被優先想到,討論世界學術前沿問題時能夠被優先想到,這些可能都是我們在思考高等教育強國評價標準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二、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強國的主要特征
怎麼認識教育強國視野下,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強國的主要特征?2023年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旗幟鮮明地指出,我們要建設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這深刻揭示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實質與核心要素,清晰回答了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提供根本遵循和戰略指引。我們要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必須把握好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強國的主要特征。
第一,高等教育強國的根本保證,就是要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麵領導,把牢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我們的高等教育是黨領導的社會主義高等教育,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遵循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把黨的意誌和主張融入到辦學治校中。丟掉了這些,就是丟掉了旗幟,動搖了根基,我國高等教育這座大廈就會坍塌。
第二,高等教育強國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國的高等教育就是要加快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與中國式現代化相契合的高質量育人體係,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沒有什麼比這個問題更重要,也沒有什麼比這個方麵出問題更危險。
第三,高等教育強國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支撐引領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需要高質量高等教育有力支撐。高等教育要體現國家意誌,與國家現代化和民族複興同向同行;要體現社會責任,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支撐引領作用;要體現教育自信,塑造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的內涵品質。歸根到底,高等教育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履行好服務國家需要的戰略使命。
第四,高等教育強國的根本路徑,就是要紮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的新路。這條新路由先進的辦學理念、高質量的高等教育體係、科學的體製機製、“五育並舉”的教育方針、數字化的教育形態、現代化的教育治理等方麵構成,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最終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是我國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戰略選擇。
在強調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強國特征的同時,我們還要把握好著眼世界水平和著力中國特色這兩個問題。本質上講,就是既要遵循世界高等教育強國發展的普遍規律,又要結合中國的實際,推進世界一流與中國特色的內在融合。一方麵,要著眼世界水平,放眼全球,學習借鑒世界教育強國的成功經驗,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坐標係,與世界各國同台競技,不是“自說自話”,不做“井底之蛙”,把追求世界一流作為堅持中國特色的目標和動力。另一方麵,要著力中國特色,立足國情,探索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中國道路和中國模式,不是“自娛自樂”,不能“邯鄲學步”,把堅持中國特色作為爭創世界一流的前提和保障。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和創新第一動力結合點,我國高校是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主力軍和先鋒隊,在現代化強國建設中,要始終保持社會主義的鮮明特色。
一是應當成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後繼有人的重要保障。這就要求,培養的學生要成為為國解難、為國分憂、為國盡責的“國之棟梁”,要努力實現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解決關鍵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要擔起適應新發展格局、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社會責任,要具有胸懷天下、始終關注人類前途命運的家國情懷。
二是應當成為大國科技人才競爭的重要陣地。國與國的競爭本質是人才競爭,關鍵在頭部拔尖創新人才的博弈。當前,隨著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圍繞科技製高點和人才的競爭空前激烈,必須更加重視高等教育在科技人才培養中的戰略基礎作用,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是應當成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支撐。高等教育與國家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要突出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深度參與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實施,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製優勢,加強有組織科研,完善創新體係建設,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在服務國家的過程中成就世界一流大學和優勢學科建設的新高度。
四是應當成為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策源。大學是我國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要推進重大科技創新,實現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重大突破,推動學科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重要貢獻。
五是應當成為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力量。大學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力量,在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創新的過程中,要自覺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努力在研究解決事關黨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的重大問題上做好真研究、推動真創新,確保研究成果真管用,為推動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係作出新貢獻。
六是應當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借鑒。建設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世界教育中心,首先要建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甚至領導力的一流大學。要實施更加主動靈活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塑造製度型開放新形態,以暢通國內國際教育循環為著力點,拓展更大發展空間,充分發揮各類開放平台的先行先試和引領作用,在開放共享與合作共贏中提煉推廣中國經驗,為豐富和引領世界高等教育作出獨特貢獻。
三、建設高等教育強國麵臨的問題與挑戰
經過長期的艱苦奮鬥、改革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和推動我國教育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高等教育事業實現曆史性躍升,建成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係,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2019年,高等教育進入世界公認的普及化階段。截至2022年底,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9.6%,在學總規模4655萬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達到2.4億人,十年來畢業生超8000萬人。高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和技術發明獎的比例穩定在三分之二以上,承擔著90%以上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取得多項重大原始創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這充分說明,昂起高等教育龍頭,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建設教育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回顧高等教育的發展曆程,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建設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強國之路,是一條係統性躍升的質變之路,是一條守正創新、兼容並包之路。我國是教育大國,還不是教育強國,更不是高等教育強國。我們仍處在一個“將強未強、要強還不強”的階段,這是一個基本判斷。我們對高等教育現狀既不能盲目自信,也不能妄自菲薄,要敢於正視高等教育存在的短板和弱項,把握好自身發展的內外部形勢、環境和條件,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積極應對高等教育強國建設中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與挑戰。
挑戰一,依然存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推進不到位的問題,深化高等教育體製機製改革麵臨挑戰。對“三位一體”的認識,有的高校領導思維單向,缺乏整體站位,學校相關部門在關鍵環節上融通不夠、合力不強,亟需完善集教育教學改革、科技創新、人才保障等功能於一體的協調發展機製。目前,高校的基礎學科、新興學科分類發展體係尚不健全,科技創新體係化布局和建製化能力相對較弱。在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彙上的力度還不夠,在造就複合型、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中發揮潛能還有很大空間。
挑戰二,依然存在“重量輕質”的問題,高等教育向“量質齊升”的內涵式發展轉型麵臨挑戰。過去20年,我國高等教育辦學規模增加接近一倍,今天依然存在“存量決定增量”的外延式發展思維慣性,在校生和招生規模越來越大,但質量提升不夠充分,結構調整不夠到位,外部質量保障統籌不足,內部質量保障有效性不強。依據近二十年的人口出生數量看,2035年大學的生源將持續下降,每年都會減少一百萬以上生源,我國高等教育規模擴張的周期將要結束,急需推進高等教育向高質量轉型,把高質量發展作為生命線。
挑戰三,依然存在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體係不健全的問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麵臨挑戰。我國高層次人才供給總量不足,結構不匹配,各主要領域有專家缺大師的問題非常突出,國家戰略科技人才與世界強國相比還有不小差距。2020年,我國每百萬人口中研究人員為1585人,明顯低於世界強國5641人的平均水平。2023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我國有1275人,居世界第二位,但僅為美國的47.8%。2015—2020年,我國研究生在校生比例保持在8.7%,而同期發達國家(地區)平均水平均在20%以上,歐盟高達32.7%。2021年,我國每千人注冊研究生數僅2.3人,英美等發達國家則在9人左右。在當前人才競爭白熱化的國際形勢下,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不足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主要瓶頸。
挑戰四,依然存在學科專業設置不合理的問題,提升服務國家需求能力麵臨挑戰。學科專業規劃布局還不適應需求變化,缺乏前瞻性。在新設置學科專業時,有些高校未能充分考慮國家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是“有選擇性”的發展,而是跟風設置門檻低、投入少的“熱門”專業,甚至偏離學科專業建設規律。2022年普通本科高校擁有10個以上學科門類的高校有220所,占比17.76%。有的高校的學科專業設置雷同、重複,布局缺乏科學規劃,片麵追求“大而全”,提高自身排名。2022年有12個專業在超過一半的普通本科高校開設,主要集中在管理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學、工學這五個學科門類。還有一些高校升格或更名後定位不明確,與行業企業需求脫節,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與產業匹配度不高。
挑戰五,依然存在區域布局不平衡的問題,實現教育公平麵臨挑戰。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布局呈現“東密西疏”的特點,中西部高等教育與東部地區相比,主要差距在於質量和結構方麵,突出的問題是人才少、好學校少、經費不足。2020年,中西部高校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僅占全國的18%;中西部高校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比為16.3%,低於全國平均值12.4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教育部直屬高校隻有22所,占全國的29%,遠低於中西部地區普通高校的全國占比。西部地區的A類學科數量不足全國的十分之一,東部地區的A類學科數量約是西部地區的8倍。這幾年,中西部高校科技經費投入僅占全國的三分之一。
挑戰六,依然存在高校類型層次不適應的問題,高校分類管理、特色發展麵臨挑戰。對“為什麼辦大學,辦什麼樣的大學,怎樣辦大學”這一問題缺乏總體設計和統籌規劃。各地大學的類型層次“同質化”傾向比較明顯,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千校一麵”、盲目攀高的現象。有些應用型大學一味追求大規模、綜合性、研究型的發展定位,人才培養趨同、資源配置重複,辦學特色不明。有些技術技能型學校熱衷於專升本,升本之後則辦成多科性高校,再進一步爭取上碩士和博士授予單位,成為研究型大學。有些地方高校簡單地將高水平高校的成功經驗直接進行模仿和移植,失去了本身的特色和發展優勢。
挑戰七,依然存在高校教師隊伍數量不足、結構失衡的問題,“強教必先強師”麵臨挑戰。高等教育教師隊伍麵臨規模不大、結構不合理、質量不高等多重壓力。一方麵,高校教師隊伍數量增長緩慢。2016—2022年,我國普通高校生師比從17.07增長至23.54,累計增幅為5.5%。高等教育專任教師的增長速度明顯慢於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的增長速度。另一方麵,高校教師隊伍存在結構性失衡。一些高校、院係在短時間內急速擴張,使得某些年齡段具有某一級職稱的教師崗位人員過於集中,發展受到限製,某一級職稱的教師崗位因人員補充不及時,出現“斷層”現象。
挑戰八,依然存在國際交流合作“走出去、引進來”都不夠的問題,建成世界重要高等教育中心麵臨挑戰。對於紮根中國與融通中外相結合,研究不夠、把握不準。高校“請進來”的優質資源不多,“走出去”的重點布局不明,“深參與”的國際話語權不強。2020年來華留學生占高等教育在校生規模的比例僅為0.6%,且生源地以亞洲和非洲為主,而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在6%~9.5%之間。來華留學人數遠低於出國留學人數,留學教育服務貿易長期赤字,中外合作辦學層次和質量急需提高,凝聚世界一流教育和創新資源任重道遠。
四、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路徑選擇
黨的二十大明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距今隻有11年的時間。率先建成高等教育強國,任務艱巨、時不我待。應對高等教育的諸多挑戰,我們必須走出一條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路,形成教育、科技、人才強國建設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格局,擔負起我國高等教育的曆史使命,完成好黨和國家賦予的時代重任。
第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立德樹人,揭示了教育的本質、體現了教育的規律、彰顯了教育的根本價值。建設高等教育強國,首要的任務在於堅持育人為本、又紅又專、全麵發展,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是堅持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人才培養是大學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高等教育最本質的要求。從1088年博洛尼亞大學的建立,到19世紀中葉柏林大學(柏林洪堡大學的前身)成為歐洲最重要的教育中心之一,再到20世紀初北美高等教育體係的崛起,人才培養始終是大學的核心功能。因此,我們在人才培養的目標方向上,要毫不動搖;在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上,要持續鞏固;在人才培養的路徑選擇上,要尊重規律。
二是推進“大思政課”建設。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要深入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大思政課”建設工程,推進大beplay體育手機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要全麵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充分挖掘紅色資源,講深、講透、講活思想政治理論課這門關鍵課程,探索富有家國情懷、又紅又專的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是深化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紮根中國大地的教育思想。要抓住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這個根本,緊扣以人為本、五育融合這條主線,以協同育人、貫通培養為路徑,以評價牽引、改革驅動為突破,創新發展數字賦能、包容共享的素質教育,進一步確立新時代發展素質教育的新思路新路徑,從多個方麵發力。特別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深化體教融合,加強美育課程和課堂體係構建,建設完善全過程的勞動教育體係,實施青少年讀書行動計劃,涵養健全人格、提升綜合素質。
四是推進協同育人。立德樹人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無人不參與,是一項係統工程。從教育整體而言,要構建政府統籌協調、學校積極主導、家庭主動盡責、社會有效支持的協同育人新格局。從學校教育而言,要以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網絡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等十大育人體係為基礎,加強學校德智體美勞教育的整體性和係統性。從個人施教而言,要根據各項工作內在的育人元素和育人邏輯,將愛國精神、事業心、責任感、團隊意識等品格,融入每堂課、每個課題、每個項目、每篇文章,甚至每次開會和談話中,真正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第二,優化調整布局結構。優化調整同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人才培養結構、區域布局結構、類型層次結構和學科專業結構,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重要著力點。結構不調,強國建設不暢。
一是統籌規模結構與質量。高等教育辦得好不好,重在質量和特色,絕不僅僅是規模和數量上的比拚。在保持規模適度增長的同時,優化調整高層次人才布局結構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重中之重。2012年,我國在校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的比例分別為1.11%、5.60%、55.67%和37.62%。到2021年,這一比例調整為1.33%、7.37%、49.77%和41.52%。博士生占比僅提高0.22%,如此結構,難以支撐我國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持續擴大博士生培養規模,吸引優秀生源攻讀博士,擴大基礎學科優秀本科生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的比例。對碩士研究生教育來說,要持續擴大專業學位授予規模。
二是優化調整區域布局結構。對任何一個強國而言,高等教育的區域布局都有著戰略考量。前段時間網上熱議的“山河大學”,雖然是一個虛構的存在,但是其背後反映出學生、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期盼,也充分說明高等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直接影響教育公平。應該說,同樣的項目或平台,給高等教育資源“富裕區”是春風送暖、錦上添花,而給高等教育資源“薄弱區”,則是旱逢甘露、雪中送炭,甚至還能夠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作用。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根本在於國家層麵高位謀劃、整體推動,充分發揮製度優勢,實現高等教育區域布局全國“一盤棋”。
三是優化調整類型、層次結構。我國高校的類型、層次結構差異很大,經濟社會發展對高校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不可能用一種模式辦學。一般講,以人才培養定位為基礎,可將高校分為研究型、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三大類型。按照職普分類,有普通本科學校、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和高職(專科)學校。按照主幹學科門類或主幹專業大類,又有綜合性、多科性和特色性高校。這些高校都要追求卓越,辦出特色。各省份要優先設置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匹配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具備持續辦學保障能力的高校,從“金字塔”轉向“五指山”,形成多列縱隊。解決類型層次不適應的問題,根本在於省市政府統籌布局、錯位發展,把高等教育發展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來。
四是優化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學科專業調整要強化服務國家需求,堅持有選擇性的發展,有所為有所不為。過去我講過,學科建設不是張開巴掌拍下去,而是攥緊拳頭砸下去,就是這個道理。要加快布局社會需求強、就業前景廣、人才缺口大的學科專業,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推動學科交叉融合、擇優培育。特別是對國家急需緊缺專業,要組織力量進行重點建設,不斷強化學科專業高點,培育學科專業重點,扶持學科專業增長點。解決學科專業不適應的問題,以及辦什麼樣的學科、設什麼樣的專業,主要責任在學校,學校要把有特色、服務需求作為學科專業設置的第一準則,黨委書記、校長要擔當起這個責任。
第三,提升服務高質量發展能力。高等教育水平是評價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主要標準,提升服務高質量發展能力是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任務。必須讓高等教育真正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成為國家重要戰略科技力量。
一是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能力。要打破美西方一些國家對我國高科技實行全鏈條打壓、全方位圍堵的局麵,研究型大學作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重要結合部,應占據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的製高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有別於一般性的人才培養,要因材施教,優化個性化教育教學模式,統籌實施“強基計劃”“拔尖計劃”“英才計劃”,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升和價值塑造融為一體。要打造全鏈條“本碩博貫通”一體化培養體係,完善選拔、培養、評價等環節支持政策,打造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特區。要構建融教育、科技、人才功能於一體的科教協同平台,形成跨學科、跨學院、跨專業平台共享機製。自主培養不是關起門來培養,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速集聚全球頂尖師資,營造開放包容的人才成長環境。
二是提升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能力。這些年來,我國的一係列重大戰略舉措無不與人才和科技相關。作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彙聚大團隊、構建大平台、承擔大項目,勇於攻克“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要把握基礎研究這個“總機關”,尊重基礎研究的規律和特點,強化特色優勢理工類基礎學科建設,加強重大基礎前沿和戰略領域的前瞻布局。要用好學科交融這個“催化劑”,打破學科壁壘,促進學科之間、科學和技術之間、技術之間的交叉融合,推動原創性、係統性、引領性研究取得突破。要激發協同創新這個“動力源”,通過高校內部協同,與科研院所、企業和政府等協同,實現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的優勢互補,促進創新要素的深度融合。
三是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我國正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和充滿活力的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形態。高校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要深度參與鄉村振興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等,通過調整學科專業結構、搭建合作平台、創新育人載體、建立協同機製,與國家戰略布局同頻共振,與經濟帶、城市群、產業鏈的布局緊密結合,在區域發展中發揮戰略支撐作用,提升人才培養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契合度和貢獻度。
四是提升文化傳承創新能力。大學作為最具內生力的創新型組織,從一開始就肩負著文化傳承創新的曆史使命。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大局中,大學必須根植文化自信、自強基因,融通中外、貫通古今、開放包容、守正創新。要注重大學精神的凝練深化,創新性耕植和重塑適應新時代要求的辦學理念、校訓、校風等大學精神文脈。要加強大學文化載體與陣地建設,滿足師生的文化藝術審美需求,探索社會共享與開放機製,發揮大學文化建設成果的輻射示範作用。要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創新文化育人機製與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將文化育人理念與成效滲透於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交流合作等各個環節。
第四,深化體製機製改革。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是一個係統性躍升和質變。高等教育要提質、要發展,根本上要靠深化改革,出路在體製機製創新。
一是改革教育評價機製。教育評價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是一道世界性難題。破解這道難題,關鍵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確立以服務國家需要為最高追求的評價理念,突出重師德師風、重真才實學、重質量貢獻的評價導向。我國的大學,要培養一流人才,把人才培養質量作為首要標準;要產出一流成果,把對國家貢獻度和社會公認度作為重要考量;要發揮一流影響,把形成的重大影響力作為最高評價;要辦好一流本科,把一流本科教育作為立校之基。我們說的破“五唯”,破的是“唯一”,但不是不要,而是要破立並舉、以立為本。破除“唯分數”,破的是將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立的是回歸育人本質,重點考察綜合素質,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破除“唯論文”,破的是把論文作為教師職稱評定、發展晉升的唯一指標,立的是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把論文寫在中國教育實踐的大地上。需要強調的是,要正確看待社會上的各類大學排名,不能圍著排行榜轉,隻找“興奮點”而看不到自己的短板,更不能被國外的排名指標牽著鼻子走,簡單套用、完全依賴。
二是完善內部治理機製。大學能不能辦好,不完全在於錢多錢少,關鍵要探索立足中國大地、科學高效的新型大學治理機製。要形成以大學章程為基礎,以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為核心,以學術委員會、教代會、理事會等為支撐的現代大學治理框架。章程是大學的“憲法”,是高校依法辦學的基本準則,要健全章程實施保障機製。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是黨對高校領導的根本製度。黨委領導重在謀劃和決策,校長負責重在實施和管理,要把“集體領導、科學決策、分工負責”貫穿體製運轉全過程。要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和教授的作用,倡導以“教授治學、行政理校,學術導向決定行政服務”的理念,優化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關係。教代會是教職工依法參加民主管理和監督的基本形式,要參與支持學校改革發展,推進學校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要充分發揮校友會、理事會、基金會的作用,積極吸納社會多元主體參與大學治理,探索高等教育管理主體、投入主體以及辦學主體三者之間的新型關係。
三是健全數字化賦能教育機製。數字化為高等教育創新路徑、重塑形態、加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要發揮教育數字化助學功能,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和認知規律,設計更具彈性的個性化學習計劃,打造以數據驅動因材施教的學習新範式。要發揮教育數字化助教功能,推動數字技術與傳統教育融合發展,增強教學過程的創造性、體驗性和啟發性,撬動課堂教學發生深層次變革。要發揮教育數字化助管功能,開展基於大數據驅動、人工智能輔助的教育分析與決策,推動實現業務協同、流程優化、結構重塑和精準管理。要發揮教育數字化助交流合作功能,幫助學生了解全球多元文化的差異性,促進數字學習的交流,共同建立數字化時代的教育對外開放工作體係。值得注意的是,在推進教育數字化的同時,要堅持“以學生成長為中心”,避免技術邏輯取代人的思考與價值,防止技術淩駕於育人之上。
四是優化經費投入機製。未來十年,盡管基礎教育在校生呈逐步下降趨勢,但仍是高等教育規模保持穩定增長的黃金時期。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經費總投入占GDP比例為1.35%,與美國的2.49%相比,差距仍然較大,要逐步提高高等教育投入強度。近年來,我國高校研發投入占總投入比例雖然呈現上升態勢,從20年前的7.8%提高到目前的14.1%,但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水平30.8%相比,仍有顯著差距,要逐步提高高校研發投入強度。2019年以來,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水平暫時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我們既不能一味地依賴撥款,也不能一味地提高學費,要推動地方出台捐贈收入配比政策,發揮好教育基金會的作用,鼓勵社會多捐贈,建立撥款、資助、收費“三位一體”的動態調整機製。要解決高校建設中存在的“硬件很硬、軟件很軟”問題,加大人力資本投入,把有限的資金用到刀刃上,優化調整經費支出結構。
第五,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教育強國,要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高等教育要根據國際形勢發展變化,不斷完善對外開放戰略策略,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容、互鑒、互通,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篇大文章。
一是重塑高等教育國際化新形態。隨著世界格局和國際體係深刻調整,國際形勢進入劇烈的動蕩變革期,全球人才培養鏈、科技創新鏈麵臨重構,教育合作呈現區域化、陣營化趨勢。謀劃推進教育對外開放要以中國為關照、以時代為關照,依托優勢、著眼特色,差異化拓展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進路,充分發揮“一帶一路”重要載體作用,以多元交流合作機製構建“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要深耕“魯班工坊”等品牌項目,積極穩妥推進中國教育“出海”,著力構建人才培養、產學研用、數字教育、人文交流相互支撐的合作新形態。同時,要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牢教育對外開放的正確方向和安全底線,確保教育領域政治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
二是打造開放合作新高地。曆史經驗表明,留學帶動的中外人文交流,包括教育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在促進文明互鑒和民心相通方麵從來都發揮著重要的影響。要積極實施新時代“留學報國”行動,深化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體製機製改革,建設留學人員綜合服務平台,不斷健全“平安留學”工作機製。要努力打造“留學中國”品牌,優化來華留學生層次結構,吸引海外頂尖人才來華留學,將我國建成全球主要留學中心和世界傑出青年向往的留學目的地,培養未來全球精英。要增強教育服務大國外交的能力,通過教育交流合作,繼續辦好全球孔子學院、孔子課堂,培養知華、友華、親華人士,讓全球數千萬漢語學習者成為中華文化的認同者和中國人民的好朋友。
三是開拓引進優質資源新渠道。建設教育強國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創新要素,使我國成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要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內薄弱、空白、緊缺學科專業,同世界一流資源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把質量高、符合需要的“引進來”。要支持港澳高校設置新型研究機構或與內地高水平大學共建研究院,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教育樞紐。進一步推動海南在教育現代化區域創新試驗上先行先試,打造新時代中國教育開放發展新標杆。“雙一流”建設高校要麵向世界前沿,在高端科技、文明互鑒等方麵帶動引領,實施好國際大科學計劃,建立一批國際聯合實驗室,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地方高校要發揮地緣優勢、文化優勢,在特色交流方麵主動發力。高職院校要緊跟產業發展變革,在職業培訓與資格認證方麵加強合作。民辦高校要發揮體製靈活優勢,在多元辦學試點方麵探索創新。
四是提升參與國際治理新層次。積極參與國際治理,是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的重要體現。當地時間2023年11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2屆大會通過在中國上海設立教科文組織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的決議。這是教科文組織在全球設立的第十個一類中心,也是在歐美之外首個全球性一類中心。這一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事件反映了重要的時代趨勢: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發揮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此背景下,要更加積極統籌參與並主導設立教育類國際組織、學術聯盟、論壇,打造國際高影響力期刊,發布權威指數和報告。要大力培養掌握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具有全球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熟練運用外語、精通中外談判和溝通的國際化人才,有針對性地培養對外戰略急需的各類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有計劃地培養選拔優秀人才到國際組織任職,推動“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走出去,不斷提升我國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引領力和規則製定權。
第六,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強教必先強師。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係,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一是弘揚教育家精神。2023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致全國優秀教師代表的信中,從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態度、仁愛之心、弘道追求等六個方麵完整闡述了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義,這是對新時代教師職業精神的高度凝練與升華。我們要讓廣大教師真正將教育家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要塑造教師的共同價值追求,以教師的自律自強凝聚推動教師隊伍建設的磅礴力量。要堅持“師德為先、教學為要、科研為基、發展為本”,引導教師自覺追求師德優良、業務精湛的從教境界,努力做心懷國之大者、立德樹人的能者,引領社會風尚的行者。要引導教師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誌向和抱負,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四個引路人”,做到“四個相統一”,努力做精於“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
二是集聚高素質人才。真正的好大學,不在有大樓,而在有大師,高素質人才對高等教育來說至關重要。高校要堅持“引育並舉、以育為主,重點培養一批、大膽使用一批、及早儲備一批”的建設思路,及早謀劃,做好頂層設計。要堅持精準引才,根據學校學科發展規劃,麵向海內外重點引進享有學術盛譽的戰略科學家和極具潛力的青年才俊,讓高端更尖端,讓青年更拔尖。要堅持精心育才,從政策、資金、平台等方麵給予關心培養和特殊支持,使他們能夠安心、熱心、舒心地在學校工作。要堅持精細用才,按需設崗,以崗聘人,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讓他們在一線曆練成長。還要注意把好教師的思想政治關,注重對思想政治素質的考察,尤其是對師德師風的考量,不能泥沙俱下,不做甄別和篩選。
三是強化數字素養。當今世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數字素養已成為高校教師必備的硬核能力,是數字化時代對高校教師的必然要求。2023年2月,教育部發布《教師數字素養》教育行業標準,明確了教師數字素養的核心內涵和指標框架,為教育管理部門、學校和教育機構在發展教師數字素養方麵提供了指導,也為建設教師數字素養培訓資源、開展監測評價提供了依據。要引導教師主動適應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改革。要完善數字素養和技能養成機製,將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育全麵納入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體係中,全麵提升教師數字化適應力、勝任力和創造力。
四是加強激勵保障。激勵保障事關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積極性和創造力,要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努力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之一,讓“人民教師無上光榮”的觀念深入人心。要突出教師主體地位,堅決維護教師依法執教的權利,真心關愛教師成長,為教師隊伍成長發展解決後顧之憂。要發揮薪酬體係的正向激勵作用,開辟多種方式解決廣大教師普遍關心的難點痛點問題,切實增加教師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設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強國,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時代命題,也是一場全新的實踐探索。站在新的曆史征程上,我們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麵領導,以高度的時代責任感和隻爭朝夕的奮進姿態,不斷提升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增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契合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貢獻度和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杜玉波,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
原文刊載於《中國高教研究》2024年第1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