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盧建軍:堅持產學研深度融合 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2024-04-22 13:40
中國高等教育
作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實現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聯動,堅持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形成良性循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湧現,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要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對“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持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一體統籌推進”等提出明確要求,強調“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

  加快形成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是核心要素,教育是基礎和先導,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是動力保障,現代化產業體係則是產業根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具有基礎研究深厚、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是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是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的重要力量,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係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勇擔政治責任和時代使命,深入探索產學研深度融合新模式,為實現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探索新路徑,推動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型生產關係,充分發揮新質生產力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產學研深度融合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的關鍵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推進,就是將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三個一”更好結合起來,落腳點就是要推動科教融彙、產教融合。

  現代化產業體係是由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和人力資源協同發展構成,貫徹落實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構建現代化產業體係,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重在科技和人才體製機製改革,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以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為突破口,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打通創新鏈、融合產業鏈,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有效組織各類創新主體協同創新、高效創新,以人才為核心、企業為主體、市場為主導優化配置各類資源,發揮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軍作用,實現高校基礎研究人才和技術成果與實體企業有機融合,同時積極引入金融資本,加快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型生產關係,推動高質量發展。

產學研深度融合必須堅持企業為主導

  為什麼要堅持由企業主導產學研深度融合?

  一是高校形成的基礎研究成果需要經過中試、迭代、產業化全過程才能及時應用到產業和產業鏈上。而高校通常不具有迭代環境、資金等條件,導致大部分基礎研究成果以論文、專利等形式滯留在實驗室,少部分有能力有影響力的教授靠自己與企業對接或引入風險投資推動成果轉移轉化。因此如何將高校基礎研究成果的第一棒及時對接企業、對接金融機構是痛點堵點問題。

  二是企業和金融資本都希望及時對接高質量、可轉化的最新技術成果,企業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很大程度取決於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能力,尤其是產出原創性、顛覆性技術成果的能力,這也是新質生產力的高品質要素,越來越多的龍頭領軍企業認識到基礎研究的重要性,希望與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深入合作。

  三是破題深度融合,首先大學要正確認識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建立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企業是創新決策主體、研發投入主體、科研組織主體、成果轉化主體,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各類創新主體要協同創新,領軍企業牽頭聯合高校、院所建立深度融合的創新聯合體。

  四是長期以來,高校和企業的合作大多停留在“甲乙雙方、一紙合同、一個項目、一筆經費”的傳統合作模式,破“四唯”、立新標仍在路上,導致企業不敢不願把更多的研發經費投給高校,而企業又特別需要高端人才和基礎研究來支撐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更需要提升原創性、顛覆性的創新能力、策源能力,這都需要打破原有傳統合作模式。

  五是一流大學和一流企業深度融合,創新資源共享,同時發揮企業在需求牽引、經費投入、有組織研發管理和技術成果轉化孵化等方麵的市場主體優勢和高等院校在高層次人才、基礎研究、科研平台和技術成果資源積累等方麵的優勢,可以彙聚全球高端人才,培養更高水平卓越人才。

  企業主導什麼、怎麼主導、融合什麼、在哪融合、怎樣實現深度融合?企業作為需求、投資、管理、轉化四個主體,聯合研究型大學在大學區域內建立四主體一聯合新型研發中心,著力建立應用牽引基礎研究機製,打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產業研發的創新鏈,開展有組織研發,解決企業“卡脖子”難題,支撐世界一流企業創建、增強企業原創技術策源能力。以企業為主“雙管理”,建立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製;每個項目校企各一位負責人“雙首席”,項目以企業為出題人、閱卷人,采用“揭榜掛帥”的形式,建立企業總工和學校首席專家雙負責人製;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雙導師”即“科學家+工程師”帶領博碩士生在研發管理流程下有組織地科研聯合攻關,在實戰研發中培養符合需求的卓越人才,同時大幅降低企業培訓成本;研發經費管理實行學校企業“雙簽字”共同管理,從而實現“雙管理、雙首席、雙簽字、雙導師”原則下的深度融合。

推進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舉措

  一是構建新型“一中心、一孵化、兩圍繞、一共享”模式創新聯合體。20世紀以來,諸多世界知名高校在產學研合作方麵進行了有益探索,例如美國“斯坦福大學-矽穀”模式,形成了以大學為核心的高科技產業集群區域;德國柏林工業大學與費勞恩霍夫研究所合作,深入大學校園建設產學研結合的研究機構;英國華威大學在校園中建設大學實驗室與產業化工廠一體化的創新全鏈條。西安交通大學結合具體實際,探索實踐由企業主導的“1121”產學研深度融合新模式,“一中心”即四主體一聯合、通過“四個雙”管理機製運行的深度融合新型研發中心;“一孵化”即在校企聯合研發同時,引入金融資本、種子基金、天使基金,建立大企業承載的技術成果轉化孵化器,做到“成熟一批、孵化一批”,梳理大學的技術成果、發明專利,孵化培育企業新的高質量增長點;實現“兩圍繞”,即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培育產業鏈;“一共享”即支持國有企業帶頭,引導行業領軍企業,發揮“雙一流”大學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建立“高校招、企業供、政府助、協同用、多方贏”的人才引培用新機製,彌補企業高端人才匱乏問題,增加高校專職科研隊伍和研究生導師隊伍。

  二是切實完善聯合研究院管理運行機製。聯合研究院作為企業下屬非法人新型研發中心。采取校企雙方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院長(核心管理團隊)負責製,成立校企雙方專家科學家組成的技術委員會,研究院按照企業研發需求設立研究所,校企共建基礎研究實驗室。企業給研究院下達研發計劃,專家委員會論證、立題,研究院審定後采取“揭榜掛帥”方式麵向全校、國內外開放選擇揭榜團隊,揭榜團隊(科學家+工程師)在院所管理下按照研發流程開展有組織研發工作,與此同時,校企共建的相關基礎研究實驗室長線支撐團隊開展基礎研究。各揭榜團隊的考核評價由院所進行,新產出的知識產權校企雙方共享,研發人員收益采取“研發經費+績效考核獎勵+知識產權”收益分配。對於適合以成熟技術孵化企業的,由雙方商定,核心技術持有團隊成果作價入股,“企業+創投”培育企業新的增長點,發展新質生產力。

  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先,打通社會金融資本、市場主體企業及時了解掌握高校最新技術成果的通道。建立校內外技術經紀人隊伍,一體化運行,第一時間將高校實驗室的最新成果推介給企業和金融機構,引導金融資本做到投早投小,讓基礎研究成果的第一棒能順利傳遞。其次,根據成果差異合理確定轉化路徑。針對成熟高質專利技術,企業采用轉讓、許可方式直接使用;需要校企合作繼續中試、迭代實現產業化的,通過深度融合聯合體轉移轉化;需要共建中試環境、聯合實施中試工業化的,也通過深度融合聯合體共同推動轉化;成果持有團隊引入創投基金孵化小微企業的,可通過建立大企業承載的孵化器,彌補教師創業在管理、市場、融資等方麵的欠缺,提升孵化成功率。

  為了新中國的建設需要,西安交通大學1956年從上海遷到西安,秉持“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的初心,鑄就了光榮的“聽黨指揮跟黨走”的西遷精神。近年來,學校堅持從國際視野看交大、國家戰略看交大、跳出交大看交大,推動學校更好融入國家戰略、融入地方發展、融入產業創新。

  在陝西推動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中,學校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啟動了“6352”產教融合創新工程,彙聚全球創新資源、聚焦國家發展戰略、對接地方產業需求、引入各類金融資本、培育良好創新生態、培養卓越創新人才,彙聚政(支持政策)、產(領軍企業)、學(高水平大學)、研(大院大所)、用(地市飛地)、金(科技金融)六種資源進創新港,建立現代產業、未來技術、絲路國際三個學院(研究院/孵化器),厚植政策、金融、配套、法律、服務五種生態,構建成果交易、創投兩個平台,推動形成創新驅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重要引擎,努力實現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產教融合、科教融彙,深化科技、人才體製機製改革,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支撐引領陝西爭做中國式現代化西部示範。

  【作者盧建軍: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原載2024年第6期《中國高等教育》雜誌)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beplay2網頁登錄 2024-02-06 09:26
陝西省教育廳 2023-12-13 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