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殿軍 房超平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文件精神,進一步改革學習方式,落實新課標要求,推動評價方式變革,提高學生的溝通、協同學習、批判思維、創意和複雜問題解決等五項關鍵能力(簡稱5C)1,經在清華附中部分合作學校、鄭州外國語學校平原校區等學校多次嚐試,形成了以5C關鍵能力十項全能團隊活動課程為抓手的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的策略。
一、設計理念
1.有效體現深度學習理念。以國家課程相關內容的拓展學習為主要載體,打通課內外學習的關係,促進國家課程的深度學習,以學習方式變革促進教學方式變革,讓學生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2.靈活運用國際先進理念。以項目學習、合作學習為主要抓手,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發現學習的價值和意義;
3.大膽開展學習方式變革。探索整體學習、關聯學習、創造學習等方式在學習中運用的具體途徑,促進學習方式多樣化,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獨立精神、創新意識等高階能力;
4.全麵創新校本課程思路。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讓學生成為課程設計、實施和評價的主體,有效發揮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調動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活力。
5.積極借鑒企業培訓方法。發揮教師在課程設計和實施中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在引導式、交互式、體驗式的學習中,發現、感受、探索學習之美,激活動力,享受學習。
6.有效推進評價方式變革。改變以筆試為核心的評價方式,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鼓勵學生參與評價過程,確定評價結果,更突出評價的素養導向和育人導向。
二、課程內容
1.語文學科:名篇大作我來改
活動準備:每個小組以語文學科組提供的一篇記敘文(初中)或論說文(高中)為素材,在人物(事件)特征、文章結構、寫作方法或論點論據、文章結構和論證方法三個維度進行改寫。要求每兩個成員各選一個維度對文章進行改寫。然後,小組討論,修改、完善各自的文章,並按照下列分工做好參賽準備:一人製作和播放演示文稿,一人展講本組成員的分工,呈現本組成員在小組修改前的文章,一人介紹小組成員對其他成員的修改建議,一人介紹小組討論修改後的文章,並說明本組修改的思路和規律,一人主持小組彙報和答疑。
活動步驟:首先,抽簽確定小組的展講順序,然後,按照下列程序進行展講:1.依次進行展講,2.每一組展講結束後,其他組質疑,展講組予以回複,經評委組認定有效質疑或回複的小組獲得0.5的加分。3.質疑結束後,下一個展講小組,按照評估標準進行點評(最後展講的一組,由第一個展講組進行點評,下同)。4.由評委組分別對展示和點評小組分別進行打分(評估辦法見下文),並簡要說明打分原因,然後現場亮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計算平均分,作為本組的最後得分(下同)……以此類推,完成整個課程流程。
2.數學學科:發現數學“新”規律,我能
活動準備:每個小組根據已有經驗和知識,結合教師給出的相關信息,先由本組數學學科長根據相關信息編寫母題,然後,小組按照數變字母、因果互換、語言轉化、要素變化、情境變化等方式改編題目(每個組員選擇其中一種改編,由本組學科長組織小組分工討論確定),並寫出答案。接著,小組共同討論,提出修改建議,並由編題者修改、完善。在此基礎上,小組交流討論、歸納總結改編或解答規律,並說明總結的規律與相關知識的聯係,或者與其他學科、生活實際的聯係。最後,按照下列要求做好展講準備:一人製作與播放PPT,一人展講本組成員的分工,一人介紹本組成員修改前的命題,一人介紹小組成員對每個成員的修改建議及本組修改後確定的題目,一人介紹改編規律,以及與相關知識、學科或生活實際的聯係,一人主持小組彙報和答疑。
活動流程:首先,抽簽確定小組的展講順序,然後,按照下列程序進行比賽:1.各組出示自己編寫的問題,然後按照第二個展講小組解答第一個展講提出的問題(每個成員解答一個問題),第三個展講小組解答第二個展講小組提出的問題……第一個展講小組解答最後一個展講小組益處的問題思路,完成答題過程,然後小組交流、修改答案(整體時間控製在15分鍾內),並將答案交給命題小組,由命題小組核對答案。2.按照下列順序完成展評:前一小組展講(或演講)——後一個展講小組按照評估標準對前一個展講小組的展講進行點評(不超過2分鍾),並說明第一個環節本組答題的思路,並公布解答本組命題小組答題的正答率(可以PPT展示答題步驟,整體時間不超過4分鍾)——評委組按照展示、點評、解答情況分別進行打分。
3.英語學科:我是英語閱讀達人
活動準備:小組提前閱讀英語學科組給出的幾篇當前學習單元閱讀文章類似的文章,每組抽簽閱讀不同的文章,然後按照下列要求,討論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後,獨立完成任務:1.根據標題猜測文章的主要內容,並在閱讀文章後,說明自己的猜測與文章的異同,以及對自己寫作類似文章的參考價值。2.猜測文章中的新詞彙或短語的大意,再查閱雙解詞典,寫出相應的英文注釋,接著,再列出同義詞或近義詞,編寫詞彙練習,並予以解答。3.找出文章中三個類似的長句子,把其變成短句子,總結長句子的規律,並編寫語法填空題,寫出答案。4.提煉文章的關鍵信息和每個段落的關鍵詞,畫出文章的思維導圖,用英文複述文章的主要內容,再按照閱讀理解類試題測試的問題類別,編寫閱讀理解類問題(至少五個以上的問答題),並予以解答。5.按照CLOZE TEST的命題要求,對閱讀文章命題(至少十個空),並予以解答,再用英語寫一段讀後感。6.刪除文章最後兩段後,嚐試續寫兩到三段與文章主題一致,但內容不同的文章。之後,小組討論,修改、完善,並按照下列要求做好展講準備:每個成員分別呈現本人自己完成上述要求後的任務,以及本組成員提出修改建議後,本人修改後的任務,學科長主持與答疑。
活動流程:參照數學學科課程流程完成課程。
4.物理學科:創新實驗我能行
活動準備:每個小組結合當前學習的內容(主要是力學和電學實驗),根據物理學科組給出的相關情境,設計新的探究實驗,以證明自己對某個物理現象的推測和判斷,並據此設計相應的情境問題。要求每個成員先獨立設計實驗和情境問題(情境問題需給出解答),然後,小組結合小組成員的實驗設計和情境問題,形成本組的實驗設計和情境問題(至少3個),並給出解答。接著,根據教師提供的實驗器材,完成相關實驗,將實驗過程錄製成視頻。最後,按照下列要求做好展講準備:一人製作演示文稿;一人介紹本組每個成員的實驗設計方案和情境問題,一人說明每人對本組實驗方案和情境問題的建議;一人介紹本組最後確定的實驗方案和情境問題,一人播放本組實驗視頻,並簡要說明。一人主持並答疑。
活動流程:參照數學學科的課程流程完課程。
5.化學學科:分析(鑒別、合成)物質我在行
活動準備:每個小組成員根據化學學科組提供的信息,獨立設計物質分析(或除雜、鑒別、合成)的實驗方案或化學工藝流程,然後,在小組學科長組織下,綜合小組成員的實驗方案或工藝流程,最終製定本組的實驗方案或工藝流程。接著,根據化學組提供的相應的實驗器材,完成相關實驗(將實驗過程錄製成視頻),並根據實驗方案或工藝流程,設計相應的情境問題(給出完整的答案)。接著,按照下列要求做好展講準備:一人製作演示文稿;一人介紹本組每個成員的實驗設計方案和情境問題,一人說明小組成員對本組實驗方案和情境問題的建議;一人介紹本組最後確定的實驗方案和情境問題,一人播放本組實驗視頻,並簡要說明;一人主持並答疑。
活動流程:參照數學學科的課程流程完成課程。
6.生物學科:觀察(分析)能力我最強
活動準備:初中根據生物學科組的要求,每個小組選擇一種植物進行觀察,注意觀察指定生物的生命活動規律,寫出具有獨特視角的觀察報告。高中根據生物學科組的要求,每個小組分析相關實驗素材的設計思路及意圖,並根據要求編寫情境習題。每個成員先根據要求,進行觀察,寫出觀察報告(初中),或者分析素材的思路,編寫習題(高中)。然後,小組討論,修改、形成本組的觀察報告(初中),或本組的分析思路及相應習題(高中)。接著,按照下列要求,做好展講準備:一人製作並播放演示文稿,一人介紹本組每個學員的觀察報告(初中)或分析思路和編寫題目(高中),一人說明每個成員對本組觀察報告(初中)或分析思路、編寫習題(高中)的建議,一人介紹本組觀察報告,或展講本組的分析思路及編寫的題目,一人主持,一人答疑。
活動流程:首先,抽簽確定小組的展講順序,然後,按照下列程序進行比賽:1.小組依次展講。2.其他小組質疑,展講小組答複。經評委組認定的、有效的質疑和答複的小組每次各獲得0.5分的加分。3.質疑結束後,下一個展講小組按照評估標準進行點評(初中),或點評前一個小組的分析,並解答前一個小組D的命題,命題組對答題情況進行評價;4.展講和點評、答題結束後,由評委組按照展示和點評情況(初中)或點評、解答情況(高中)分別進行打分……以此類推,完成課程。
7.政治學科:我是大國公民
活動準備:每個小組成員運用所學知識,嚐試解釋政治學科組提交的國內熱點、世界焦點問題(初中以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國內熱點事件為主要素材,高中以與學習內容相關的世界焦點問題為主要素材)。然後,小組討論、修改形成本組的答案。接著,按照下列要求做好展講準備:一人製作並播放演示文稿,一人展講每個成員的答案,一人說明本組每一個成員對本組答案的建議,一人介紹本組答案,一人主持,一人答疑。
活動流程:參照數學學科課程流程完成課程。
8曆史學科:課堂上的百家講壇
活動準備:每個小組以曆史“親曆者”的角色,詮釋曆史學科組提供的曆史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對社會經濟、生活的走向及其影響(初中以中國曆史為主,高中以曆史專題為主)。每個小組的六個成員選擇相關內容的下列六個維度中的一個搜集資料,做好演講準備:歸因分析、基本過程(典型事件),重要人物,影響意義,史料評析(國際比較),時代價值。並就本人選擇項目維度進行命題(提供相應的答案)。然後,小組談論交流對每個成員演講內容和命題(答案)提出修改建議。接著,每個成員根據修改建議,修改完善自己的命題(答案)成為本組的命題(答案),並修改演講稿,做好演講準備(演講之前,先簡要介紹本組成員的修改建議)。
活動流程:參照數學學科的課程流程完成課程。
9.地理學科:我能發現“新”大陸
活動準備:每個小組成員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根據地理學科組的相關素材,定義新的未知的地理環境的特點,及其合理運用該環境資源的設想及改造該環境的思路(初中以辨識地圖為主,高中以區域地理圖為主)。然後,小組交流、討論,形成本組的答案。接著,小組成員按照如下分工,做好展講準備:一人製作並播放演示文稿,並說明本組成員各自準備的情況,一人主持並答疑,一人說明本組成員對本組方案的貢獻,一人說明這個環境的特點及其原因,一人說明合理運用該環境資源的設想,一人說明改造該環境的思路。
活動流程:參照語文學科的競課程流程完成課程。
10.信息學科:生活裏的人工智能
活動準備:每個小組成員根據人工智能在某一方麵的發展趨勢,預測人工智能可能給學習和生活未來帶來的變革,並呈現變革後給學習、生活乃至教育方式可能的變化。然後,小組交流、討論,形成本組的共識。接著,小組成員按照如下分工,做好展講準備:一人製作、播放演示文稿,並說明本組成員各自準備的情況,一人主持並答疑,一人說明本組每個成員對本組共識的貢獻,一人介紹人工智能發展的趨勢,一人說明人工智能時代學校可能的變革,一人說明變革後學習、生活和教育方式可能的變化。
活動流程:參照語文學科的課程流程完成課程。
三、時間建議
每個月舉行語數英三個學科的活動課程一次,每半學期舉行其他三個學科(按班級選科內容確定學科,沒選科的年級,班級自由從除語數英之外的學科中選擇三個學科)的活動課程一次。
四、基本流程
各學科選取活動舉行前後的相關內容,發布學習任務和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織活動準備工作(要求分工協作,體現團隊的每一個成員的作用)——教師指導優化學習任務、方案——學生按照分工收集有關資料,完成任務——學生做好團隊展示學習任務的準備(包括成果,形式不限)——學生團隊展示——評委提問、質疑,展示團隊答疑——評委給出評價意見。
五、團隊組成
每個參加活動課程的團隊由六名成員組成,每個團隊參與活動課程的成員必須是同一學校同一班級的學生,而且活動課程參與的團隊必須包含所在班級學習成績的上、中、下遊三個層次的學生各兩名(需要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參與活動課程的團隊可以選擇參加十個項目中至少六個項目。
六、評價標準
1.展講小組的評分標準:以溝通、協調、批判思維、創造力、複雜問題解決作為評價的主要依據,每個項目2分(優秀2分,合格1分)。每個評委最高打分為10分。
2.點評小組的評分標準:以對優點判斷、問題分析和改進建議按照下表,有評委進行打分。每個維度打分分別為1分、0.5分和0分,其中A為1分,B為0.5分,C為0分。評委最高打分為4分。
3.點評小組的答題評價:按照答題準確率進行評價,超過80%記1.5分,超過60%低於80%記1分,低於60%記0.5分。
4.經評委組認定的(簡單多數同意),有效的質疑、答複,相應的小組每次可以獲得0.5分的獎勵。
以上麵四項的總和計算每組每個單向課程的成績。
七、評價方式
1.評委組成:教師評委(本學科相關教師)+學生評委(除本組成員外,其他小組各派一名成員參與)。
2.評價結果:
學生評委的評價結果為最終評價結果。以每個小組的平均得分計算各組的排列順序,並按照排列順序,分別給本組每個項目計分,如第一名記1分,第二名記2分,依次類推。總分相同的小組,比較展講得分高低,展講得分高的小組,為成績較好的小組。總分和展講得分均相同,點評得分高的小組為優勝小組。
教師評委隻對學生評委的評分進行點評,成績不計入評分。出現以下三種情況時,教師評委可以匿名評分,並以50%計入總成績:一是教師評委對學生評委評分意見分歧較大時;二是學生評委評分結果相同時;三是參賽小組對學生評委打分意見較大而學生評委的解答又無法取得參賽小組的理解時。
每個小組的單項成績之和相加,即為全能課程的成績,每個班級成績最好的一到三個小組,可以參加年級活動課程的展講。所有單項每個維度的成績之和最高的小組分別獲得獨溝通優勝小組、協調優勝小組、批判性思維優勝小組、創造力優勝小組、複雜問題解決優勝小組。小組較多時,前三名獲得優勝小組。參與項目的單項每個維度的得分之和前三名的小組分別獲得最佳溝通獎、最佳協同獎、最佳創新獎、批判性思維獎、複雜問題解決獎。
八、課程要求
1. 高度重視,充分宣傳,鼓勵、激發全員參與。
2. 題材與內容的選擇,必須以是否符合學生心理需求、是否能調動學生求知欲望為基本的出發點。
3. 課程形式的選擇,應考慮寓教於樂,根據學生特點,注重培養興趣。
4. 在設計方案時,應充分利用各種手段,以達到激發學習興趣的目的。
5. 重視活動課程方案設計的開放性、自由性,給學生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
6. 課程實施必須切實可行,適合班級學生的特點。
7.每個單項課程的相關內容的選擇範圍:各學科相應學期有關的學習內容。
注釋:
5C是指美國21世紀聯盟組織和人力資源管理學會聯合提出的溝通-Communcation、協作-Collaboration、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創造力-Creativity、複雜問題解決-Complex Problem Solving等五個關鍵能力的英文詞語第一個字母的大寫。十項是指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曆史、地理以及信息技術十個學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