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杜玉波: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 加強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
2024-07-30 13:03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作者:

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加強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

——在“民進中央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座談會上的致辭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

杜玉波

2024年7月26日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同誌們:

  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不久,民進中央召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座談會,圍繞“創新人才培養與新質生產力發展”這個主題,就深化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融合發展展開研討,恰逢其時。在此,我謹代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對本次座談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構築人才競爭優勢。科技創新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內在一致、相互支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總書記的講話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培養創新型人才隊伍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成教育強國、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當前迫切需要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加強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這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對人才需求的破題之舉,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由之路。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普及化階段,毛入學率高達60.2%,教育的規模已不再是矛盾的主要方麵。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從依賴人口紅利逐步轉為依靠人才紅利,教育的結構和質量愈發重要。目前,我國高層次人才供給總量不足、結構不匹配、關鍵領域“有專家、缺大師”的問題非常突出,“一頂一”“掰手腕”的人才仍然匱乏,國家戰略科技人才與世界強國相比還有不小差距。麵對日益激烈的“中美博弈”和國際競爭,我國高校特別需要深化育人模式改革,加快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

  拔尖創新人才是一種人才新類型,是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提升全球競爭力的中流砥柱,是逐步躋身國際一流科學家隊伍的後備力量。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有區別於一般性的人才培養,必須另辟蹊徑,探索新路。

 第一,創新選拔培養模式。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一是品格,二是能力,品格是最高層次,唯有品格可立於一世。因此,在價值引領上,要砥礪報國之誌,弘揚科學家精神。通過學習教育,看到科學家們心懷“國之大者”、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卓越貢獻,聽到科學家們驚天動地、彪炳史冊的英雄壯舉,學到科學家們艱苦卓絕、自強不息、勇敢挺起民族脊梁的無私奉獻精神。聽黨話、跟黨走,自覺擔負起時代重任。在選拔機製上,要早期發現、科學選拔。加強“大中小”學段銜接和“本碩博”培養貫通,為及早發現特殊潛質學生提供機會,開展“德智體美勞”全方位考察。拓寬中高考特殊選拔通道,綜合考慮考試成績、平時成績和綜合素質,結合辦學自主權下放,允許有條件的高校試點招生改革,建立特殊人才差異化選拔辦法。這樣做,絕不是要製造“神童”創造“神話”,是要讓好鋼用在刀刃上、而不是用在刀背上,避免浪費這麼好的人力資源。在培養方法上,要超前引導、靈活創新。推動本研一體、本碩博一貫製,打造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特區,允許不適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學生動態流轉。更加注重學生誌趣和創造力的培養,讓學生早進實驗室、早進課題組、早進科研團隊、早進項目式學習,推動教育教學從“知識為主”轉向“能力為先”。

 第二,拓寬自主培養渠道。

  聚焦服務國家需求,在服務國家中培養人才,在人才培養中提升服務能力。有幾點非常重要:一是要開辟超常規自主培養渠道,特別是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健康、能源等戰略急需和新興領域,創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專區。二是要加強青年科技人才特殊培養,在學術生涯起步階段就開始長周期、高強度、穩定支持,鼓勵創新、寬容失敗,讓青年人才甘坐冷板凳、敢闖無人區,產出重要的原創性、顛覆性成果。研究發現,處於25-45歲時期的科學家創造力最強,通常也是在這個時期,科學家做出了其學術生涯當中最重要的科學成果。三是要在實戰中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以科技成果轉化為牽引,麵向產業發展需求凝練科技問題,讓“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四是要以數智賦能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充分利用新一代數字技術手段,推動數智教育覆蓋到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全過程。要特別強調的是,自主培養不是關起門來培養,不是自我封閉、與世隔絕,而是要立足全球人才市場,加速集聚全球頂尖人才,營造開放包容的人才成長環境。

 第三,健全科教融彙機製。

  科教融彙是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的重要因素,是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的路向選擇。我個人理解,科教融彙的關鍵,在於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啃引不進、買不來、隻能靠自主創新的“硬骨頭”;科教融彙的途徑,在於不分院係、不問出身,圍繞一個創新目標,多學科交叉結合,打造跨學科、跨學院、跨專業共享模式;科教融彙的平台,在於協同育人,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從單兵作戰逐步轉向多主體聯動,實現師資隊伍、科研項目、實驗實踐條件等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科教融彙的環境,在於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推動創新精神的傳承和發展,激勵廣大師生敢闖會創,以科教融彙引領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變革。

  各位領導,同誌們!

  創新決勝未來,改革關乎國運。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加快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時代命題,也是一場全新的實踐探索。我們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堅定信心、攻堅克難,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新路,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源源不斷提供戰略支撐和先導力量!

  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2024-07-26 08:47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2024-07-03 11:39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2024-04-14 14:28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2024-04-01 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