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田勇:地方應用型高校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探索
2024-09-12 17:50
beplay2網頁登錄
作者: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係我國國計民生和開啟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曆史任務。地方應用型高校在推動我國鄉村治理體係建設和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具有人才、科技、智庫等方麵的獨特優勢。充分發揮地方應用型高校的優勢,探索支持鄉村經濟發展的路徑和策略,創建高校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新模式,意義十分重大。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背景下,地方應用型高校要以鄉村振興戰略需求為原動力,以鄉村教育、環境、文化、養老、物流等領域為中心,聚集和整合優勢資源,銜接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一、機遇與責任

  (一)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是地方應用型高校的時代使命。地方應用型高校是我國鄉村科技創新和科研成果推廣的主要力量,是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的新高地,是開展政策谘詢研究的新型智庫。教育部數據顯示,從2012年至2022年,我國約60%的學科類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約30%的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都是由高校牽頭建設,高校已成為科技創新的主要源頭之一。2019年起我國地方高等職業院校開始擴招,農民工、退伍軍人、基層醫務人員等群體可以進入地方職業院校等應用型高校學習深造,不但解決了“結構性失業”等難題,還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了專業人才。持續構建開放共享互動的職業教育體係,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是地方應用型高校的發展機遇和時代使命。

  (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是地方應用型高校的應盡職責。地方應用型高校不僅要樹立為社會發展服務的意識,更需要積極推進高校與社會資源的深度整合,提高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2021年,鄉村振興高校聯盟成立,由全國40餘所高校組成,麵向2800多個縣級行政單位,在智庫服務、人才培養、開展鄉村振興實踐、構建成果轉化平台等方向為社會提供服務。近年來,地方應用型高校通過建設一係列的鄉村科技服務組織,分類落實“教育幫扶、技術幫扶、產業幫扶、創業幫扶、健康幫扶、救助幫扶”等相關措施,將地方高校科技成果和人才優勢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動力。相關數據顯示,教育部與農業農村部聯合推薦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學校近100所,已累計招收約87萬人、畢業約55萬人,培養了大批與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相關的緊缺人才。例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作為全國引領農林科技的“雙一流”高校,已在全國布局建立了眾多產業試驗示範站、示範基地、科技示範園,有效解決了我國農業科技成果“最後一公裏”轉化難與創新活力不足等問題;四川師範大學在遂寧市建成鄉村振興學院(遂寧校區),積極探索推進“三農”現代化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新教育模式。

  (三)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是地方應用型高校發展的源泉活水。產業發展是解決“三農”現代化問題的關鍵環節,產業振興更是破題鄉村振興的主引擎。堅持科技興農與強農,提高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與科技創新發展水平,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縮小城鄉差距,形成城鎮消費輻射農村經濟、農村資源支撐城鎮發展的新格局。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是地方應用型高校發展的源泉活水,在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上有著天時地利的優勢,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培養符合產業發展的應用型、技能型、服務型人才,可通過推進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構建鄉村振興與城市發展聯動平台,打造高校學科發展與地方經濟發展的命運共同體,有利於進一步拓展高校的生存發展空間,提升核心競爭力。

 二、問題與不足

  近年來,地方應用型高校雖然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科研落地、支持地方經濟、培養專業人才等方麵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依然存在不足。一是科學研究脫離實際,部分高校在考核教師職稱晉升、績效分配時,缺乏與服務地方情況掛鉤的考核政策,在科研方麵普遍存在重知識輕技能、重科研輕轉化等問題。二是人才引進落實較難,由於農村配套設施不完善,人才下鄉就業的比例偏小、穩定性偏低,需要進一步化解“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的難題。三是服務措施有待強化,部分高校對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不夠科學合理,與地方產業發展融入不深,參與社會實踐服務人員的數量不足,服務水平不高,服務措施單一。

 三、探索與實踐

  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係統性、綜合性強的民生工程,更是一項偉大的社會主義實踐與創新,地方應用型高校需要綜合考慮農村、農業、農民融合發展的關鍵問題,通過培養專門技術技能人才整合城鄉生產要素,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一)轉變觀念,把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學校發展規劃建設的重要內容。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是地方應用型高校的責任與義務,也是發揮自身特色辦學優勢、規劃學科和專業布局的必然選擇。地方應用型高校需轉變觀念,要把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提升學校競爭力的重要內容。通過建立專門的服務機構,加強學科調研,優化課程體係,強化實踐教學,推動高校畢業生“科研助理”、“三支一扶”等工作的開展,培養一批有家國情懷與鄉土情結、有創新與創業精神的專業人才。將農村科技推廣服務列入教師職稱崗位評價聘任、年度工作考核,作為社會服務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二)抓住重點,把培養高素質人才作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地方應用型高校要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和完善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模式,堅持學用結合,對方案修訂、培養模式、專業設置、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引入第三方評價等開展全方位探索。依托學校的區位優勢和專業優勢,專注於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建設一流特色專業,建設好一批校內外聯動互助共享的教學實踐基地。根據不同的人才培養需求,建立完善的政、校、企協同育人機製,將學曆教育與技能培訓充分結合,打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和人力資源開發新模式,在農村地區推廣“學曆提升”計劃,為返鄉創業的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伍軍人、產業合作社、農業示範戶等提供專業技術技能培訓。

  (三)注重實效,把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作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在於科研成果的落地轉化,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係,發展創新鏈、做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實現三鏈互為支撐、共生共融。地方應用型高校可圍繞當地主導優勢產業,組建係列產學研創聯盟,建立院士(專家)服務站、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踐基地,鼓勵科研人員下鄉開展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圍繞“雙創”升級和農村產業繁榮的需求,實現農業科技資源和高校科技服務的融合,多種形式鼓勵高校師生開展鄉村創新創業,孵化鄉村振興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其引領示範作用,進一步推動高校科研成果在鄉村的落地轉化。

  (四)強化保障,把健全體製機製作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地方應用型高校要適應新時代的新要求與新形勢,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製定好鄉村振興工作任務書、設計好產業發展路線圖、規劃好計劃推廣時間表,建立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協同聯動等工作機製,為支援鄉村振興戰略提供製度保障。高校應加強與現代農業裝備製造企業的對接,推動當地適用型農機裝備的研發,要整合優勢資源,在深耕、良種、良法上下功夫,培育新產業新業態。主動開展農村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運行機製及新型農業保護政策等應用性相關研究,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作者係成都理工大學創新創業學院 田勇)

 來源:中國網(我方獲作者授權轉載)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光明日報 2020-02-05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