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福建省教育廳: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學生資助
2019-07-10 18:25
福建省教育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度重視教育公平,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學問題,指出“要讓貧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質量的教育,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要“健全學生資助製度”“注重扶貧同扶誌、扶智相結合”。福建是習總書記長期工作生活過的地方,早在福建寧德工作期間,他就提出“扶貧要精準”“扶貧先扶誌”,他把接待群眾的“公仆日”辦成了“連心日”、把改進作風的要求落實在“四下基層”的具體實踐中。所有這些,為我們做好學生資助工作,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指明了方向和遵循。十八大以來,在教育部堅強領導和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具體指導下,我省學生資助工作快步發展,建立起覆蓋學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學生資助體係,學生資助項目達到29項,實現了“三個全覆蓋”,從製度層麵保證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2012年至2018年,全省累計資助各類學生837.42萬人次(不含義教普惠性資助人數),財政性資助資金達146.12億元,有效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學生資助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下麵,就福建省學生資助工作的主要創新舉措做簡要介紹。

  一、健全資助製度,加強人文關懷,讓學生真切感受“三不愁”

  一是前置助學貸款流程。將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資格審核工作前置至高中或中職畢業前的上年9月至當年4月,不影響學生備戰高考。對在高中階段已認定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開通“助學貸款”直通車,由銀行直接受理貸款申請,不用再重新申請和認定。其他高中階段未認定的學生通過下載“福建助學”APP或電腦客戶端,在個人手機或電腦上填寫相關資料後,由信息平台對其進行量化評估認定。保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學前順利辦妥貸款手續。

  二是向前延伸“綠色通道”。我省在認真落實新生入學“綠色通道”製度的基礎上,各高校根據所掌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情況,廣泛開展“家校關懷萬裏行”活動,將困難補助送到特別需要的學生家中。報考福建高校的同學,如果因家庭經濟困難又來不及辦理助學貸款的,請及時與學校聯係,學校將保證你入學時不用愁。

  三是實施畢業生就業補助政策。從2018年秋季學期起,我省建立了“高校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就業補助金”製度,對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應屆畢業生給予一次性2000元的就業補助。

  在這裏,誠摯地向家庭經濟困難同學發出邀請,歡迎大家踴躍報考福建高校,國家資助將保證你入學前不愁,入學時不愁,入學後不愁。

  二、“信息多跑路,學生少跑腿”,在機製創新、技術保障、措施有力上見成效

  一是對建檔立卡等學生實施信息比對認定,主動資助。為了對脫貧攻堅對象學生實施精準資助,我省搭建了與扶貧、民政、殘聯等部門信息共享的“建檔立卡等學生識別比對信息係統”,將全省建檔立卡、低保、殘疾等人口信息與在校學生學籍信息進行比對,實現精準識別、主動資助。今年春季開學,我們通過該係統比對識別出12.8萬名建檔立卡等重點資助學生,無需學生申請,學校主動予以資助,為教育精準扶貧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是對其他貧困學生實施量化評估認定,精準資助。為解決資助對象精準認定問題,我省研究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量化指標體係”,同時在興業消費金融公司的無償援助下,研發並上線啟用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認定線上服務平台“福建助學”APP。學生通過自己的手機注冊申請國家助學金,係統將依據學生填報的有效信息自動測評出貧困度分值,學校根據其所達到的貧困等級決定是否給予資助和資助的等級。該係統的應用有效解決了取消貧困證明後帶來的資助資格精準認定問題,實現了讓“信息多跑路、學生少跑腿”的便民服務目標。今年我們將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減證便民、優化服務的決策部署,將該平台運用擴大到高中階段。學生們不用再為開不到貧困證明或怕“丟麵子”而煩惱了。

  三是引入競爭機製,提高生源地助學貸款服務水平。我省生源地國家助學貸款由國家開發銀行、福建省農信社和中國郵儲銀行共同承辦,形成優質服務、方便學生的良性競爭格局,為申貸的學生和家長帶來了極大便利。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和福建省農信社推出手機APP、電腦客戶端和微信小程序,在線受理助學貸款申請。學生可以通過下載手機APP或電腦客戶端,足不出戶在線辦理申貸手續。國家開發銀行實行了電子合同簽署製度,使貸款流程更加便捷。這些舉措的實施,解決了過去在外打工的家長和在外學習的學生,為了申貸或續貸必須千裏迢迢趕回家辦理的問題,既節省開支,又節約時間,受到廣大家長和學生的歡迎。

  三、堅守教育初心,踐行資助使命,努力促進受助學生成長成才

  一是活動先行,深入開展勵誌、誠信、感恩和社會責任感教育。我們堅持每年舉辦一次大型資助主題宣傳活動,把政策宣導同勵誌、誠信、感恩和社會責任感教育融為一體,先後開展了“勵誌校園、感動福建”優秀學生典型宣傳活動、“逐夢校園、誠信人生”學生資助和征信知識電視大獎賽、“助學、助夢、助成才”微影視作品征集展播等活動。2017年起,我們又在全省高校每年組織開展資助育人“三行活動”,即“資助政策鄉村行”“家校關懷萬裏行”和“金融知識校園行”。全省各高校累計派出1500餘支小分隊5000多名學生誌願者,走訪16000餘戶農村家庭,宣傳國家資助政策,開展助學幫扶活動。“三行活動”既錘煉和提高了高校學生吃苦耐勞的意誌品格、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又將資助政策送到了田間地頭,接上了地氣,取得宣傳和育人雙豐收。

  二是與時俱進,占領資助宣教工作新高地。為了增強資助宣傳和育人效果,我們積極探索新媒體在資助宣教工作中的作用,融合新老媒體的優勢,搶占宣傳、育人高地。我們與福建報業集團旗下的海峽教育報合作,打造“一刊”“一號”“一網”的融媒體宣教平台。“一刊”即在全國獨家創辦資助報刊《海峽教育報•資助專刊》,以每年20期,每期1萬份的規模持續發行。“一號”即在全國率先推出“福建學生資助微信公眾號”,以每周2到3期的密度持續編發。“一網”即辦好“福建學生資助網”。融媒體宣教平台為傳播資助聲音,講好資助故事,弘揚資助正能量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希望廣大學生家長關心關注我們的融媒體平台,為共建美好的資助精神家園添磚加瓦。

  福建省學生資助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黨的要求、人民的期望還有不小的差距,我們將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認真查找差距,著力解決問題,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學生資助。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beplay2网页登录 2019-02-21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