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斌: 大beplay體育手機都要重視“大學之道”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正式印發,對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作了重點部署,為國際教育指明發展方向。如何紮根中國大地,培養國際化人才,是我國beplay體育手機校長應深入思考的問題。9月26日,清華附中與beplay2網頁登錄聯合主辦的“中西融合,迎接未來——新時代校長領導力高峰論壇”在清瀾山學校舉行,專家學者、beplay體育手機校長彙聚一堂,共話基礎教育階段的國際化人才培養。
會上,清華大學副校長兼教務長楊斌教授分享了兩點思考,一是大beplay體育手機都要重視“大學之道”,二是跳出“唯商怪圈”才能“在明明德”。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每當引用這句話時,我們都很清楚,古籍《大學》起首的“大學”之意,不是指的現代大學、高等院校,而是相對於“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禦書數之文”的“小學”而言,“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的“大人”之學、君子之道。此處的“大人”,也非生理意義上的成年人之意,而有社會和倫理的意義。人分出“大”與“小”,相應的,“學”也分出“大”與“小”,則是如同清華校歌中很有意義的一句所說:器識其先,文藝其從;大小之分,是特別在強調“器識”與“文藝”之別,成人與成才之別。
“大學”之大學問,非艱深高難仄,實君子之道也。梅貽琦、潘光旦先生曾經說過:“乍一看來,今天的大學教育,似乎與‘明明德’、‘新民’的意思不大有關係,但如果仔細考察,就可以知道今天大學教育的種種措施,始終未能超越這兩條原則的範圍,問題在於‘體認尚有未盡,實踐尚有不力’——認識還不足,做得還不夠——罷了。”前輩校長的這一番話,溫故知新,切中要害。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大學之道”不是僅限於今天的高等院校才需要琢磨和落實的道理,對於小學和中學教育來說,同樣有這個意義上的“大學之道”需要加以落實。不同階段也許側重不同,但恐怕得是一以貫之。
全國教育大會開篇講了教育工作的貢獻,總結為五“人”,讓我們分別看來。開發人力、培育人才是從經濟結果、要素生產的角度來衡量教育貢獻——我統稱為“成才”,而對於受教育者完善人格(我把它叫做“成人”)之成果,卻因其成效內在、度量不易而少了關注。同時,教育對一個國家和地區而言,還承載著凝聚人心(我叫做所謂的“成群”)之責——較之於人們熟悉的人口紅利與在其上延伸出來的“人才紅利”概念,我幾年前所提出的“人文紅利”這個角度,更能讓我們看得清教育(不僅是學校教育,還包括廣義的家庭教育、公民教育、社會建設)所具有的極其重要的人文價值——受教育者個體的人格完善與群體之人心凝聚,都是造福人民之根本貢獻;人格完善與人心凝聚,都更得靠明德、親民與止於至善的“大學之道”的大學問。所以說,不管我們是身為大學還是beplay體育手機的教育者,當校長的,辦教育的,都要深刻理解古人所說的“大學之道”,與知識傳授、能力提升比起來,大學之道是我們應該不論哪個教育階段都要做好的基本功課。這是我想分享的第一個看法。
第二個思考是:跳出“唯商怪圈”才能“在明明德”,這裏的在字,強調一個持續進行、永無止境的含義。智商的發明到現在有120年曆史了。40年前,美國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加德納教授提出了多元智能,豐富了對於人類智力的內涵的認識。但在實踐中,數理邏輯智能以及語言智能得到極為突出的偏愛,特別是在我們的大beplay體育手機教育、正規教育中非常突出,其它的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我認識智能、認識自然的智能等,往往是“有則加勉”、“其它特色”,不在實踐當中對於智力進行培養的核心位置。
為什麼會這樣呢?有人從社會對不同智力方麵的需求角度去分析。今天,我想分析的一個角度是,“難衡量,則不發展,或者難發展”,是說這些智能維度對我們來說,是較難衡量的也較少衡量的,因而不知不覺地就在主流教育當中被弱化被輕視,而且這種弱化和輕視,還會在一代一代人當中延續和強化。德智體美勞要全麵發展,但如果其中隻有“智”得到了比較有效的衡量,更可以進行比較,那麼就容易帶來一種傾向,就是在教育者和學習者這兩個方麵都會出現“唯智力而輕其他”的這種行為取向,算不上故意,而是因為“智”在這五個當中,可能是最容易以“商”這樣一種方式被比較準確地衡量,並在不同人之間進行比較(這是社會進行選拔的需要)。智商的存在與精進是智力得到更優先發展的一個技術解釋,所以,要想其它的也同樣得到發展上的重視,你也得研究出個類似於智商的“商”來,才會得到發展上的同等努力。我把這種效應,起了個名字叫做“唯商怪圈”,說的就是,難衡量的方麵,就得不到足夠促進發展的投入。
“唯商怪圈”,會對教育產生什麼全局性的影響呢?這恐怕不是小事,它會嚴重地影響到對於教育完整成效的一個達成,即便是智力,你也會發現智商對於智力的衡量是不完整的,而德智體美勞中的“智”,也不僅僅是學習課程當中的考試就能夠加以完整衡量的。不經意之間,甚至這個“智”還會狹窄到隻是知識的掌握程度,和一部分能夠以統一考試來衡量的能力,這其實是非常窄的智力。而團隊能力、溝通表達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想象力,創新能力等,就不太容易通過考試的方式衡量,或者說很難以某種“商”這種方式把它定量地表達出來。
結果呢,久而久之,這些社會需要的能力,未來創新社會極其寶貴的能力,因為無“商”衡量,而在教育者或者學習者兩端都麵臨弱化和忽視的情形;其中受影響最大的部分我認為是“德”,“在明明德”中的“德“,因為這一部分的衡量,在不同的社會,不同的群體,不同的發展階段當中,不同的主流價值觀,想大家形成一個公認的衡量,其實是一個不小的難題。何況這裏麵還有人們的品格、德性的隱性、複合的問題。這可怎麼辦?
我們看到其實,有兩種應對“唯商怪圈”的方式,一種策略叫做把難以衡量的方麵想盡辦法地變得能衡量,比如找到針對這方麵的商數,然後按圖索驥,這樣好像就能夠影響教育者和學習者的行為。你知道有“情商”,可能也會聽到有人提“膽商”或者“愛商”,“社交商”,林林總總。也因此有人在這個背景下沿著這個思路就提出來說,我們能不能研發出一種衡量體係叫“德商”?
我的看法是,這其實是不可取的一個思路,或者甚至可以說是一條死路。不隻是對德,也包括對看起來容易衡量得多的體,或者乍一想有可能找到某種“商數”的美育和勞動。但其實,任何這種冠以“商”的衡量,都是對人的複雜性,對教育的全麵性的一種粗暴簡化。教育培養的是全人,而不是一個指標的集合,教育希望看到的是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人,而不是被尺子量度被機器加工的零部件。“商來商去,最後教育受傷”。為了可比,而走向量化、顯性化、短期化的過程中,會對人降維,把原本豐富聯係、深刻統一的人的整體,拆得支離破碎,甚至因而喪失了意義。
可以預想的一種情形,如果一旦想找到某一種“德商”,就可能會陷入到對德的某種知識層麵至多是顯性能力層麵的衡量。其實你可能已經發現我們跟德有關的不少課程,最後衡量的促進的,也許沒有落在對人的一生影響深遠的價值觀這個德的方麵,沒有落在持續深入的品格品性甚至包括哪怕隻是行為表現層麵,而是演變成了對德的有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這其實已經不是在明明德這個“德”本來的意思,甚至可以說,非要找到個“商”來加以衡量的這個求解過程,實質上可能促進的聚焦的就變成了“小學之術”,而非“大學之道”。
該怎麼跳出這個“唯商怪圈”呢?那就是另外一種方式,去打破“難衡量就不發展”的這個邏輯,跳脫出來,自覺地變成“難衡量卻仍然要發展”,不以外界的、短期的、顯性的衡量作為人的發展的動力源,這就需要來自教育者和學習者的共同覺悟,以及社會的耐心與從容。大beplay體育手機,不同階段,如果是對於我們成為完整的人有益處有幫助的,我們就要花時間投入努力,去發展它。特別要注意的是,不是在學校之間老師之間比出個高下,而是明天跟今天比持續在進步。要給予複合感受性的、主觀判斷性的、總括斷定性的評價與衡量以空間和位置。舉個例子說,我們開展勞動教育的目的,絕不隻是勞動技能的培養,更該是勞動意識和對勞動和勞動者自然而深厚的感情的養成。這方麵的發展,不能指望著“商”式的指標性的衡量,而必須變成教育者和學習者的共同信仰,但行之,莫“商”之。所以,我今天想著重與大家分享的思考就是,任何一個教育機構,和我們尊敬的校長們,要想麵對並超越這個越來越“算法至上”的社會,培養麵向未來的“人”而不隻是“才”,都必須要樹立跳出“唯商怪圈”的誌向,以“大學之道”為培養目標,並有足夠的定力、有足夠的耐心。
最後,預祝今天的新時代校長領導力高峰論壇取得圓滿的成功,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