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裏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陪伴青年學生成長、指引青年學生前行,他們是大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同路人”;他們打通線上線下的界限、融合課上課下資源,為青年學子插上信仰的翅膀,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成為大學生前行的“開路人”。他們就是高校輔導員。
近日,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聯合發布2020年10位“最美高校輔導員”的先進事跡。
做青年學生思想上的“引路人”
2020年1月23日起,燕山大學的輔導員王銀思便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負責4913名學生的疫情防控數據彙總工作。170天、597個文檔、62萬人次、410萬條信息記錄了她的抗疫點滴。因連續作戰,王銀思腰椎間盤突出疼痛難忍,疫情防控最艱難的1個月,她忍著劇痛趴在床上度過。
江城武漢成了新冠肺炎疫情風暴的中心,武漢理工大學的輔導員靳敏一直守護著自己的學生,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學生最無助時,靳敏協調多方資源,守護學生的生命安全。
這場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既是一次大考,也是一堂大課。輔導員深知危難時刻,教育更不能缺位。
天津師範大學化學學院的輔導員張家瑋從講好戰“疫”故事入手,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他利用“雲班會、雲黨日活動”講述中國的製度優勢和大國擔當,讓青年學生更加堅定“四個自信”。
華中農業大學的輔導員祝鑫在武漢“封城”的76天裏,帶領團隊每日一畫,用76幅“武漢大學生抗疫圖誌”陪伴撫慰學生心靈,推送《疫情之下不當看客》等16篇網文,引導學生深刻感受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顯著優勢。她還開通網上“我是戰疫記錄者”專欄,廣泛征集學生作品,鼓勵學生采用聽、說、演、唱等形式,講述“逆行者”的故事。
做青年學生成長的“同路人”
“大學生在哪裏,輔導員就在哪裏。學生成長需要的,就是我要提供的。”這是雲南大學的輔導員朱丹8年來堅持不變的信條。
這幾乎是每一位高校輔導員的信條。在互聯網成為大學生信息重要來源的今天,輔導員對這句話的認識更為深刻了。
“立德樹人,不僅要站穩課堂主陣地,還要將思政課延伸到課堂外,要善用網絡育人,使學生成為心中有夢、眼裏有光、腳下有路的時代新人。”杭州師範大學的輔導員錢珊開創“網絡+實踐式”的思政課堂,以慕課、直播為載體,組織學生參觀井岡山、西柏坡、韶山等紅色革命地。
錢珊的做法與很多輔導員不謀而合。
“11年來,從博客、BBS論壇,到微博、微信、直播、短視頻,無論網絡育人的載體怎樣變化,對我來說有一點是不變的就是運用網絡創新思政工作。”華中農業大學的祝鑫說。11年來,她先後撰寫網文440餘篇,訪問量達千萬人次。她的網文選題緊扣時代和校園熱點,個性鮮明,被稱為“鑫”式風格,獲得大量轉發、點讚。《公交車上讓座的那些事兒》等文章直指學生熱點話題,引領學生輿論場。
當然,網絡思政不隻是網上功夫,還要有線下實踐,隻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把想法變成說法,把說法變成做法。
西安交通大學的輔導員庫來西·依布拉音麵對少數民族學生打造互聯網+“同心圓”模式,在少數民族學生中推進“認識100位老師”“閱讀100本經典”“聽取100場報告”“參加100場活動”,引導少數民族學生融入底蘊深厚、創新活躍的校園文化中,營造境界高雅、開放包容、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精神高地。她還善於用青年的話語體係,把大道理包裝成“小清新”,將國家的民族政策與思政教育結合起來,轉化為身邊的故事。用真誠增進理解,加強交往交流交融,為在外求學的各民族學子構築溫暖的心靈港灣。
做青年學生前行的“開路人”
把愛融入行為、用愛傳播信仰已成為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法寶。
西南政法大學的簡敏在擔任輔導員的22年中,堅持每天找學生談心,22年共計談心1400多人次、500多個小時。她使有厭學自殺傾向、網絡成癮的學生回歸課堂;把有嚴重心理疾患的學生帶回自己家調養;邀請留校的貧困學生到自己家共度除夕夜……
沈陽工業大學的李青山是一個愛“串門”、愛“嘮嗑”的輔導員,家訪是他工作中的家常便飯。李青山所在學院農村學生占比較大,困難生問題突出。通過家訪,李青山為80多個困難家庭送去溫暖,幫助30多個“雙困”學生成功脫困。他還在“嘮嗑”中聊出30多名問題學生的心裏話。
在很多輔導員看來,對學生有質量的陪伴是自己的追求和使命。正如朱丹所說的那樣,“輔導員的工作價值不能僅用辛苦去丈量,輔導員這份職業之所以值得被尊敬和認可是因為它的專業性。”
一群專家型的輔導員已經成長起來,他們正在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積累,幫助青年大學生實現夢想,為學生成長成才引路導航。
“劉導,我們奪冠了!”看到學生黃傑在國際水下機器人大賽奪冠後發給自己的消息時,哈爾濱工程大學的輔導員劉鐵備感欣慰。對於始終與學生一起戰鬥的劉鐵來說,“有什麼能比學生洋溢幸福的笑臉更讓自己成就感爆棚呢?”
通過比賽,劉鐵探索出一條培養人才成長的路徑。他深知,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培養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水聲人才是自己的使命,要能將學生的個人理想與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聯係在一起。
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是忙碌而煩瑣的,壓力也是巨大的,但很多輔導員一幹就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因為很多輔導員深知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用心靈陪伴心靈、用靈魂感染靈魂、用青春點燃青春的事業。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