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作為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2021·春)的主論壇之一,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複合型人才培養研討會順利召開。教育領域、科技產業領域、科技金融領域代表齊聚山東青島,聚焦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困境與解決思路,從人才培養、政策解讀、創新布局、產業對接以及投融資策略多個方麵展開研討和交流,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提高高校創新驅動服務能力。本次論壇由青島科技大學副校長呂萬翔主持。
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技術市場協會副會長李誌民出席本次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向與會代表及專家學者介紹了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政策。他表示,科研的國家使命要求科研必須要服務於科技發展、國家發展戰略,服務於國家建設、地方建設。當今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政策也在發展變化,從《技術合同法》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技術轉讓減免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政策、科技成果賦權改革政策等成為熱點關注政策。我國現行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政策製度完善了科技成果處置收益分配製度,優化國資管理,探索所有權改革試點,逐步完善有利於成果轉化的評價導向,進一步樹立促進專利轉化運用的機製。
李誌民指出,科研要自立自強,調動廣大科研院所積極性,也要調動企業的積極性。2020年,科技部等9部門擬優先在全麵創新改革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等選擇40家單位開展試點。國家鼓勵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采取轉讓、許可或者作價投資等方式,向企業或者其他組織轉移科技成果;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的主管部門以及財政、科學技術等相關行政部門應當建立有利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績效考核評價體係,將科技成果轉化情況作為對相關單位及人員評價、科研資金支持的重要內容和依據之一,並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突出的相關單位及人員加大科研資金支持。
李誌民強調,科技成果轉化是一件偉大的事業,國家重視、社會需要,我們要堅持科研自立自強,解決成果轉化“卡脖子”問題,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