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建黨百年,由國家語委組織編寫,商務印書館出版的黨史作品《人間正道是滄桑——百年紅色印跡手繪本》今天發布。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在商務印書館舉行。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岩出席會議並講話。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井岡山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曾曉雲教授代表主創團隊介紹了圖書的編纂情況。中共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二級巡視員李紅喜編審、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宋學勤教授、河北師範大學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安巧珍教授等參會並發言。會議由商務印書館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顧青主持。
田學軍指出,《人間正道是滄桑——百年紅色印跡手繪本》的出版,是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的重要成果,是利用紅色資源深化“四史”教育的生動教材,是創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有益實踐,實現了紅色資源利用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革命精神傳承和愛國主義教育相統一。
田學軍強調,要在黨史學習教育上再深化。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曆史的重要論述,切實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要在紅色資源開發上再創新。創新形式、創新渠道、創新載體挖掘和利用紅色資源,在紅色基因的薪火相傳中賡續中國共產黨人的百年精神譜係。要在成果宣傳利用上再拓展。拓展宣傳渠道、擴大影響範圍,使更多人通過紅色舊址之美感悟百年黨史曆程。要在開拓發展新局上再發力。堅持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人間正道是滄桑——百年紅色印跡手繪本》呈現的革命舊址主要包括五類:一是黨的重要機構舊址,二是重要黨史人物的故居、舊居、活動地,三是重要事件、重大戰役戰鬥遺址,四是具有重要影響的革命烈士事跡發生地或墓地,五是新中國成立後興建的內容涉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各類紀念館、展覽館等紀念設施。李岩談到,《人間正道是滄桑——百年紅色印跡手繪本》一書,以革命舊址為主體素材,集中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全書以手繪美術的方式講黨史,選取一個個恰到好處的契合點,拉近了廣大讀者與百年黨史之間的距離,親切生動,富有美感,創新了黨史教育的形式。讀者朋友,特別是青少年朋友,翻看這一處處舊址和紀念館的圖片,閱讀這一個個故事,可以深刻感受用鮮血、汗水、淚水、勇氣、智慧、力量寫就的中國共產黨輝煌百年之精髓。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際,教育部、國家語委組織編寫以革命舊址為題材的黨史作品,很有時代意義和價值。”與會專家表示,該書遵循政治性與藝術性相統一、學術性與通俗性相統一、曆史性與現實性相統一的原則,是一部導向正確、結構嚴謹、形式活潑、史實準確、表達通俗、感染力強的作品,能夠引導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在藝術熏陶中重溫革命曆史記憶,激發愛黨愛國之情。
據了解,作為本書的出版方,擁有124年曆史的商務印書館與中國共產黨早期黨組織的活動有頗深淵源。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陳獨秀、李達等都曾是商務印書館的外聘編輯。黨和國家領導人陳雲同誌正是從商務印書館走上革命道路的。茅盾先生是商務印書館最早的黨員,也是從商務印書館走上革命與文學道路的。《人間正道是滄桑》一書中講述的很多黨的早期曆史人物和事件,也都與商務印書館有密切關聯。黨的十八大以來,商務印書館響應國家文化強國發展戰略,結合自身的文化資源和出版優勢,積極探索主題出版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做好主題出版的學術化、理論化、精品化,同時積極開拓主題出版的大眾化、國際化,從多維度多視角打造主題精品圖書。
召開座談會的同時,教育部語信司黨支部、社科中心黨支部和商務印書館漢語中心黨支部共同舉辦主題黨日和支部共建活動。教育部相關負責人、黨史研究學者等出席會議。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