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貴州啟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
2021-08-10 15:58
貴州教育發布
作者:

  近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等十一部門印發《貴州省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方案》,大力治理整頓校外培訓機構,減輕beplay體育手機生過重課外負擔。

  《方案》要求——

  ●對未取得辦學許可證、也未取得營業執照的校外培訓機構,要依法依規責令其停止辦學並妥善處置。

  ●校外培訓機構不得進行虛假宣傳、虛假承諾、誇大營銷、簽訂不公平協議等違法違規活動,自覺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管理和監督。

  ●對於組織beplay體育手機生參加等級考試及競賽,將培訓結果與beplay體育手機校招生入學掛鉤擾亂招生秩序的行為,依法追究有關學校、培訓機構和相關人員責任。

  ●對未執行國家關於財務和資產管理規定,一次性收取費用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責令退還違規收費並整改。

  ●培訓機構招聘教師要符合《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等相關規定,嚴禁無證上崗,教職員工招聘要嚴格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開展入職審查。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建立教師黑名單製度。beplay體育手機教師在培訓機構兼職兼薪的,按《教師法》《新時代beplay體育手機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等有關規定處理。

  全文如下:

貴州省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方案

  為減輕beplay體育手機生過重課外負擔,促進全省校外培訓機構規範有序發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80號)等文件精神,結合實際,製定如下專項治理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治理整頓校外培訓機構,切實解決校外培訓機構證照不齊、虛假宣傳、提前教學、超綱教學、應試教育、違規收費等突出問題,努力構建校外培訓機構規範有序發展的長效機製,形成校內外協同育人的良好局麵,確保beplay體育手機生健康成長、全麵發展。

二、工作原則

  (一)政府統籌,屬地管理

  強化省市統籌,按照“屬地管理”和“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落實以縣級人民政府為主的管理責任。

  (二)疏堵結合,分類治理

  聚焦突出問題,按照審批準入一批、整改規範一批、關停取締一批的方式,分類進行治理,發現違法違規行為,按照相關規定依法處置,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

  (三)內外協同,標本兼治

  堅持校內校外聯動,既規範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又同步改進beplay體育手機教育教學,切實提高學校教育質量和課後服務能力,使校外培訓真正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

  (四)部門協作,綜合監管

  教育、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市場監管、公安、消防救援、住房城鄉建設、衛生健康、稅務、廣電等部門密切配合,共管共治,常抓不懈,形成綜合治理合力。

三、總體目標

  (一)校外培訓環境極大改善

  無證辦學、師資缺乏、超綱教學、收費混亂、虛假宣傳、安全隱患等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辦學許可、培訓內容、收費管理、質量評價、資金監管等更加規範合理,各級各類監管製度更加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取得重大成效。

  (二)學生和家庭負擔極大減輕

  家長更加尊重教育規律和青少年成長發展規律,理性看待參加校外培訓的作用,盲目攀比、過度焦慮等現象逐步改變,家庭經濟負擔切實減輕。學生進一步從校外學科類補習中解放出來,課外負擔極大減輕。

  (三)校外培訓良好生態基本形成

  校外培訓機構規範有序發展的長效機製基本建立,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beplay體育手機生課外負擔過重問題初步解決,校內外協同育人的良好局麵基本形成。

四、重點工作

  (一)依法清查

  1.無照無證。對未取得辦學許可證、也未取得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下同)的校外培訓機構,要依法依規責令其停止辦學並妥善處置。

  2.有照無證。領取了營業執照,但未取得辦學許可證的校外培訓機構,要責令其在經營(業務)範圍內開展業務,不得舉辦麵向beplay體育手機生的文化教育類培訓。線下校外培訓機構未經備案開展線上培訓的,由縣級教育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培訓活動,按程序向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等相關部門備案後再開展。

  3.有照有證。已取得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如不符合設置標準,必須按設置標準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吊銷辦學許可證,終止培訓活動,並依法辦理變更或注銷登記。

  (二)規範管理

  1.招生行為。校外培訓機構應當踐行誠實守信原則,實事求是製定招生簡章、招生廣告等,不得進行虛假宣傳、虛假承諾、誇大營銷、簽訂不公平協議等違法違規活動,自覺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管理和監督。校外培訓機構存在虛假宣傳、擾亂市場秩序行為或以暴力、威脅方式強迫學生接受培訓的,依法責令整改,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培訓機構和相關人員責任。

  2.培訓行為。對於組織beplay體育手機生參加等級考試及競賽,將培訓結果與beplay體育手機校招生入學掛鉤(包含培訓機構單獨或者聯合測試遴選學生、向學校輸送學生測試成績或生源個人信息)擾亂招生秩序的行為,依法追究有關學校、培訓機構和相關人員責任。對培訓內容未按規定備案,教材選用不規範,培訓過程材料未保存,存在“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行為,或借校外培訓之名舉辦幼兒教育和義務教育的,依法責令整改,並追究培訓機構和相關人員責任。

  3.經費管理。各地教育部門要加強與金融部門合作,探索建立校外培訓機構學雜費專用賬戶。同時,以縣為單位組織銀行或監管機構對賬戶實施監管,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金融機構合理設定培訓機構賬戶最低餘額,嚴控賬戶最低餘額、監控大額資金流動,定期對培訓機構經營狀況、資金收支和使用管理等情況開展風險評估,妥善防範辦學風險。對未執行國家關於財務和資產管理規定,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不一致,不按規定公示,在公示項目和標準外收取其他費用,一次性收取費用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責令退還違規收費並整改。各培訓機構要明確收費標準,對存在違反明碼標價規定、價格欺詐等價格違法行為以及壟斷行為的,各有關部門要及時依法查處。

  4.教師管理。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建立教師黑名單製度。beplay體育手機教師(含幼兒園、電教館、教研室、青少年活動中心教師)在培訓機構(包含證照不齊的機構)兼職兼薪的,按《教師法》《新時代beplay體育手機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等有關規定處理。同時,要組織教師簽訂《貴州省beplay體育手機教師拒絕有償補課和校外培訓機構兼職兼薪承諾書》。培訓機構招聘教師要符合《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等相關規定,嚴禁無證上崗,教職員工招聘要嚴格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開展入職審查。

  (三)提質增效

  1.提升教學質量。深化教育教學和教師評價體製改革,實施公辦強校計劃,擴大公辦優質教育資源,強化學校課堂教學主陣地作用,全麵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讓學生在學校學得更好。

  2.加強課後服務。加大投入、完善政策,豐富課後服務形式和內容,幫助學生培養興趣、發展特長和開拓視野,切實增強綜合素質能力。

  3.依法從嚴治教。對beplay體育手機校不遵守教學計劃、“非零起點教學”等行為,要堅決查處並追究有關校長和教師的責任;對beplay體育手機教師“課上不講課後到校外培訓機構講”、組織推薦或誘導逼迫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等行為,一經查實,要嚴肅處理,直至取消教師資格。

  4.嚴查合作辦學。針對合作辦學中的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研機構、beplay體育手機校與校外培訓機構合作;或以上機構個別教師及工作人員暗中協助校外培訓機構舉辦比賽,開展賽前培訓、賽後輔導;或以上機構個別教師及工作人員引誘學生參加非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比賽,堅決予以查處,並依法依規追究教研機構、培訓機構負責人和有關教師的責任。各beplay體育手機校不得擅自將校舍租賃給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培訓活動,已經租賃的,必須立即收回。

 五、實施步驟

  (一)工作準備

  (2021年7月底前完成)

  1.建立機製。各市(州)縣(市、區、特區)要建立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市場監管、消防救援、公安、住房城鄉建設、綜合執法等部門參與的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並結合本地實際,於2021年7月31日前製定本地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實施方案,明確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和責任人。

  2.自查整改。校外培訓機構要根據國家要求,對照設置標準,對本機構的辦學條件、培訓內容、教材使用、招生簡章、培訓合同、費用收取等進行自查整改。無證無照、有照無證的機構要自行停止培訓活動。有證有照但辦學條件不達標、培訓活動不規範的培訓機構,要立即製定整改措施,確保按時整改到位。

  (二)專項整治(2021年8月一9月)

  1.集中檢查。在各縣(市、區、特區)政府領導下,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組織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拉網式集中檢查,對違規問題分類建立台賬和整改方案,實行銷號製度,督促逐一整改,對限期未能整改的校外培訓機構,相關部門按照機構開展業務範圍,依法依規處理。

  2.公示公告。全麵推行校外培訓機構黑白名單製度,由縣(市、區、特區)教育行政部門牽頭,依托《全國beplay體育手機生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台》,及時準確錄入校外培訓機構相關數據,並會同有關部門通過各種信息公開方式定期在政府網站向社會公布校外培訓機構黑名單和白名單。

  (三)督促檢查(2021年10-11月)

  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對所屬縣(市、區、特區)治理工作進行督促檢查,並建立月報告製度,從8月起每月底向省教育廳彙總上報整改治理情況。從10月開始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省教育廳將聯合省直有關部門對各市(州)的治理情況進行抽查檢查,並定期公布抽查檢查結果。

六、職責分工

  (一)教育行政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實施條例等規定,依法做好校外培訓機構審批和監管;牽頭組織校外培訓市場綜合執法;負責對beplay體育手機校、教研機構等參與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行為進行整治;負責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學生課後服務工作。

  (二)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做好營利性校外培訓機構登記及信用監管、廣告宣傳監管、食品安全監管等工作;依法對違反工商登記事項、違法廣告行為、違反明碼標價規定或價格欺詐、壟斷行為等進行查處,依法將未依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履行相關義務的企業列入失信名單管理;配合教育行政部門做好無證無照、有照無證營業性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和信用信息公示工作。

  (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重點做好職業培訓機構未經批準麵向beplay體育手機生開展文化教育類培訓的監管工作。

  (四)民政部門重點做好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校外培訓機構的登記及監管工作。

  (五)公安部門負責查處存在違反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和妨礙公務、暴力抗法等違法行為的校外培訓機構。

  (六)消防救援部門負責校外培訓機構的消防安全檢查,依法查處違法行為。對不符合消防技術標準、消防安全條件不達標的,督促限期整改,並聯合教育部門按照有關規定納入信用管理,實施綜合懲戒。

  (七)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按職責依法履行對校外培訓機構辦學場所開展消防設計審查和消防驗收工作。

  (八)衛生健康部門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做好校外培訓機構衛生監督工作。

  (九)稅務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加強發票使用管理,嚴厲查處校外培訓機構偷稅逃稅和虛開發票行為。

  (十)廣播電視部門充分發揮廣播電視、新媒體等作用,利用公益廣告等形式,多層次、多角度宣傳beplay體育手機生減負工作,加強對有關媒體的監督和指導,積極引導社會樹立科學的教育觀。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省級成立由省教育廳牽頭,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市場監管、消防救援、公安、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負責同誌為成員的貴州省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各市(州)縣(市、區、特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協同工作機製,確保專項治理工作有人管、有人抓。

  (二)準確把握政策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學習領會國務院和國家有關部門政策文件,準確把握政策界限,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完善審核標準,突出治理重點,不搞“一刀切”。堅持支持與規範相結合,不能因為開展專項治理影響正常的校外培訓機構審批、登記、培訓等工作。要充分宣傳專項治理的重要意義,認真做好政策解釋工作,確保專項治理工作積極穩妥推進。

  (三)精心組織實施

  各市(州)縣(市、區、特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製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分工,落實治理責任,確保治理工作紮實有序推進。對需要整改的問題逐個明確整改意見和時限,對不能按期整改的校外培訓機構,要依法依規處理,確保行動計劃如期保質保量完成。

  (四)積極宣傳引導

  要充分發揮輿論宣傳工具的作用,通過網絡、電視等多種媒體引導社會廣泛參與監督。各學校要采取多種形式,向教職員工宣傳政策,明確要求和責任,切實提高師德師風水平。要借助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等平台,充分宣傳專項治理的重要意義,引導家長理性看待參加校外培訓的作用,不盲目參加校外培訓。要及時總結、宣傳推廣專項治理工作的經驗做法,曝光一批違法違規的培訓機構,努力營造教育培訓行業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五)平穩有序推進

  專項治理行動涉及麵廣,工作量大,麵臨的矛盾錯綜複雜,各地要建立形勢研判和應急反應機製,及時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提前做好預案,妥善處置突發事件,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