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西省始終將義務教育作為重大民生工程,抓住國家和省實施重大工程的機遇,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推動全省所有縣(市、區)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國家督導評估認定,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全麵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項目、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兩個項目涉及117個縣(市、區)、近11500所項目學校,累計投入達120億元,取得顯著辦學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堅持省級統籌,壓實政府責任。連續多年將全麵改薄、薄改與能力提升工作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列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重點內容。省領導定期聽取工作彙報,協調解決問題。省教育廳牽頭製定並及時完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礎教育信息化、beplay體育手機校後勤裝備建設等多方麵基本標準,做到條目清晰、簡單明了、可操作性強,確保項目規劃和實施、資金需求和測算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二、堅持實事求是,動態調整規劃。根據城鎮化進程加快、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增多、農村適齡入學兒童減少的實際,省教育廳會同省發改委、省財政廳製定項目規劃調整工作流程,確保該督辦的嚴肅督辦、該整改的堅決整改、該調整規劃的實事求是調整。全省範圍先後對31個縣(市、區)的641個項目規劃進行了優化調整,確保項目實施的科學性、適用性和嚴肅性、規範性有機統一。
三、堅持過程管理,從嚴督導整改。嚴把準入關、施工關、驗收關,確保校舍建設和設施設備質量。實施包縣督查製度,抽調專人定期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實地核查。實行定向調度和動態公示製度,自主研發省級項目平台,實現單月項目進展數據上報。實行通報約談製度,由省政府教育督導辦對項目進度相對滯後的部分市、縣(市、區)負責同誌進行約談和督辦,最近一次是去年10月份,對13個進度滯後的項目縣進行了點對點督辦。
下一步,山西省將圍繞“補齊農村義務教育辦學條件短板、擴大城鎮學位供給、提升育人保障能力”三大目標,突出“均衡”“優質”兩大重點,加快縮小城鄉、區域、校際差距,切實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一是著力抓均衡、建示範。在全省範圍遴選推薦3-5個縣(市、區),率先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示範縣區。強化各級教育部門與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的溝通協調,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探索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實現路徑和有效舉措,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帶動全省各地加快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是聚焦補短板、強弱項。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全麵提高義務教育辦學基本標準和教育資源配置標準,在學校功能分區建設、附屬設施改造、校園環境和文化塑造、教育信息化條件、教育設備配置、教師教育能力提升等方麵實現提檔升級,更好地服務於教育教學和學生全麵發展。
三是推進調結構、優布局。統籌城鄉教育資源配置,推進beplay體育手機校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建設小而美、小而優的鄉村小規模學校,支持城鎮和城鄉結合部建設高質量的寄宿製學校。按照“規劃一批、建設一批、改造一批”原則,每年建設改造完成不少於500所寄宿製學校。更加注重同步建立寄宿製學校保障體係,完善寄宿製學校建設基本標準,規範推進實施,確保飲食、宿管、安全同步達標,實現建一所成一所,建一個帶一片。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