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網站發布“關於修改義務教育法將雙減政策上升為法律規範的建議”的答複。答複中提到,截至2022年6月,全國95%的縣區已經建立課後服務經費保障機製。同時,積極在各地推廣試點教師輪崗製度和彈性上下班製度,保障好教師的休息權利。
答複表示,教育部已啟動了校外培訓立法研究,重點研究理順校外培訓立法與現有法律、法規、政策的關係,對相關實踐進行總結,對一些難題(如怎樣確定校外培訓立法的定位,應該以什麼層級、形式、程序開展立法等)進行深入研判,對一些關鍵點(如對校外培訓從業人員、材料課程、培訓收費的管理舉措中,有哪些措施亟須上升到立法層麵予以解決等)進行實驗探索,目前已起草了校外培訓監督管理條例初稿,正在加快推進。
教育部表示,在治理校外培訓的同時,教育部堅持一手抓“減負”,一手抓“提質”,指導學校強化“三個提高”。一是提高作業管理水平,指導完善作業管理辦法,加強學科組、年級組統籌,精準分析學情,強化作業設計研究,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各地各校普遍完善作業管理辦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書麵作業的學生占比由“雙減”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問題得到初步解決;二是提高課後服務水平,保證時間“5+2”,豐富內容上水平,吸引學生廣參與,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課後服務實現全覆蓋,課後服務項目吸引力有效性顯著提升,自願參加課後服務的學生比例由2021年春季學期末的49.1%提到到秋季學期末的92.2%;三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充分調動廣大教師投身課堂教學積極性創造性,強化教學管理,注重教研支撐,創新教學方法,加強輔導答疑,健全質量評價,保證學生學業質量,各地各校普遍更加重視提高課堂教學質量,99%以上的學校建立了教學基本規程。
教育部還表示,實現“三個提高”需要不斷完善教師激勵等課後服務保障製度,我們指導各地按照《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意見》)要求,加強教師參與課後服務激勵,推動各地建立課後服務經費保障機製,將課後服務經費主要用於參與課後服務教師和相關人員的補助,把教師參加課後服務的表現作為職稱評聘、表彰獎勵和績效工資分配的重要參考。截至2022年6月,全國95%的縣區已經建立課後服務經費保障機製。同時,積極在各地推廣試點教師輪崗製度和彈性上下班製度,保障好教師的休息權利。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