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華秋實,十年成就非凡。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發生了曆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在創新驅動戰略引領下,科技產業賦能高校發展,產教融合、創新實驗、技術應用,重塑教育場景和模式;科技成果服務區域創新,創新鏈、產業鏈與人才鏈深度融合,引領產業轉型升級;雙創之路加快鋪就,瞄準“痛點”、深耕“難點”、疏通“堵點”,創新生態係統構建。科技創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推動高校與產業有機銜接,服務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產業創新,賦能教育改革發展
強國必先強教。從確立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到把實施科教興國作為基本國策,再到人才強國戰略……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麵前,中國吹響了建設世界教育強國的衝鋒號。而新技術、新成果、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和應用,則有力地推動著高等教育改革發展。
十年來,隨著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5G、雲計算等新技術的應用,校園的內涵不斷拓展,我國形成了慕課與在線教育發展的中國範式,建立了智能化教學、管理和服務一體化平台,高校的數字化轉型也推動了教育個性化發展,顛覆了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而產教融合,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更是促進了教育和產業體係人才、智力、技術、資本、管理等資源要素集聚融合、優勢互補,打造了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成果轉化,推動區域創新發展
十年來,教育部不斷強化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構和人才隊伍專業化建設,率先調整專利資助獎勵政策,推動專利申請前評估製度落地,著重發揮產權激勵和評價導向作用,高校科技成果供給質量和轉化效率顯著提升。
高校專利授權量從2012年的6.9萬項增加到2021年的30.8萬項,增幅達到346.4%,授權率從65.1%提高到83.9%;專利轉讓及許可合同數量從2000多項增長到15000多項,專利轉化金額從8.2億元增長到88.9億元,增幅接近十倍,不僅實現了量的增長,也實現了質的提升,把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了現實生產力,為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創新支持和人才支撐。
“雙創”教育,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大眾創新創業蓬勃發展,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情空前高漲,有家國情懷、講責任擔當的新一代創新創業生力軍茁壯成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修訂人才培養標準、改革教學育人機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強化創業實踐訓練、構建創業幫扶體係,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智力支撐。自我國在高校實施雙創教育以來,全國高校已開設創新創業教育相關課程約2.5萬餘門,擁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超3萬人,並建設了一大批全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和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
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成為創新創業的主力軍。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相關數據顯示,隨著畢業時間的延長,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持續上升,畢業三年內上升至8.1%。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作為全國高校最具影響力的賽事活動之一,至今已經舉辦了七屆,報名人數不斷攀升,大賽也從最初的一個賽道,擴展到現在麵向不同學齡階段的學生的多個賽道,大學生創業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
科技創新從未像今天這樣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社會。從以跟蹤為主到跟蹤和並跑、領跑並存,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係統能力的提升……科技創新的磅礴力量不斷彙聚,助推高等教育轉型發展,推動中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實現彎道超車。
2022年9月1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組織開展的“高等教育這十年 ——新時代、新科技、新內涵”雲端係列活動將在雲上高博會服務平台正式上線,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活動設立了“守正創新·教育現代化成果展”“開拓創新·高校科技創新成果展”“實踐創新·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展”三大展區以及一係列行業雲端研討會,對企業、高校、大學生優秀創新創業成果進行集中展示,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新合作、新思路。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