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2023年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
中國科學院
5月31日,中國科學院官網發布《2023年度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指南》《中國科學院關於推薦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等多個文件,正式啟動2023年院士增選工作。
2023年度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指南
院士製度是黨和國家為樹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導向,凝聚優秀人才服務國家設立的一項重要製度。中國科學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是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麵的最高學術稱號。
為做好2023年度院士增選工作,按照深化院士製度改革精神和有關規定,製定《2023年度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指南》。
一、增選領域學科方向和名額分配方案
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額共79名。
(一)數學物理學部
1. 數學4名,其中基礎數學不少於2名、應用數學不少於1名。
2. 物理Ⅰ(包括凝聚態物理、光學、聲學和原子分子物理等)3名,其中聲學1名,3個名額中實驗工作者不少於2名。
3. 物理Ⅱ(包括高能物理、原子核物理等)、力學和天文學4名。
4. 量子信息1名。
5. 物理(實驗)與光電信息1名(新興和交叉學科領域)。
(二)化學部
1. 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環境化學4名,其中核與輻射化學1名。
2. 有機化學、高分子3名。
3. 物理化學、化工3名。
4. 碳中和化學化工變革性技術1名。
5. 化學生物學和重大藥物創製1名(新興和交叉學科領域)。
(三)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
1. 基礎生物學4名。
2. 醫學4名。
3. 農學、生態與進化4名,其中生物分類學1名。
4. 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控與生物安全1名。
5. 生物信息與智慧醫學1名(新興和交叉學科領域)。
(四)地學部
1. 地質Ⅰ(包括沉積學、古生物學、構造地質學、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前寒武紀地質學等)2名。
2. 地質Ⅱ (包括地球化學、數學地質學、礦物學、礦床學與礦相學、岩石學、第四紀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等)2名。
3. 地理學(包括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理信息科學、遙感、土壤學、生態環境等)2名。
4. 大氣海洋(包括大氣科學與海洋科學)2名,其中海洋科學不少於1名。
5. 地球物理(包括固體地球物理、空間物理、大地測量等)2名。
6. 行星地質環境與探測1名。
7. 地球係統建模及人工智能1名(新興和交叉學科領域)。
(五)信息技術科學部
1. 信息Ⅰ(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技術、控製科學與工程、儀器儀表與傳感等)4名,其中計算機理論與人工智能1名。
2. 信息Ⅱ(包括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等)3名。
3. 網絡空間安全1名。
4. 信息科學與技術的數理基礎1名(新興和交叉學科領域)。
(六)技術科學部
1. 材料(包括材料物理、材料學與冶金學、材料化學與功能材料、材料加工與結構材料、核材料與特種材料等)4名,其中高端裝備結構材料及加工技術1名。
2. 工程Ⅰ(包括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兵器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等)4名。
3. 工程Ⅱ(包括力學、建築學與城鄉規劃、土木與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礦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等)3名。
4. 船舶與海洋工程1名。
5. 醫工融合1名(新興和交叉學科領域)。
(七)特別推薦領域
名額6名,另行安排。
二、候選人資格條件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試行)》,院士候選人應為滿足以下基本條件的中國公民。
1. 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祖國、品行端正、學風正派。
2. 從事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工程科學方麵的研究工作,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了係統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成就,並為中國科學技術事業或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
中國工程院
5月31日,中國工程院官網發布《中國工程院關於提名2023年院士候選人的通知》《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指南》,正式啟動院士增選工作。
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指南
為貫徹落實深化院士製度改革要求,優化院士隊伍結構,根據國家戰略需求和學科發展布局,製定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指南。
院士增選堅持質量第一,以重大貢獻、學術水平、道德操守為準繩,著重從長期奮戰在科研和工程技術一線的科研人員中遴選院士,向國家急需的關鍵領域、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國家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務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傾斜。
一、增選的領域學科方向
二、名額分配
2023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總名額為不超過90名,其中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10名,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10名,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10名,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10名,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10名,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8名,農業學部10名,醫藥衛生學部12名(含中醫藥2名),特別通道6名,4個名額用於支持在西部邊遠地區(貴州、雲南、廣西、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內蒙古9個省、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20年以上的候選人。各學部至少1個名額用於新興交叉學科領域。各學部專業組名額分配方案將根據有效候選人及評選情況做適當調整。全院至少5個名額用於承擔國家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務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並作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團隊候選人。
三、資格條件
在工程科學技術方麵作出重大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國國籍的正高級工程師、研究員、教授或具有同等職稱的專家,可被提名為候選人。
“在工程科學技術方麵作出重大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主要是指: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候選人在工程科技領域有重大發明創造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並有顯著應用成效;或在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務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創造性地解決關鍵科學技術問題,作出重大貢獻;或為重要工程科技領域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以上各項包括在培養工程科技人才方麵作出的成就和貢獻。
“學風正派”是指候選人應具備胸懷祖國、服務人民,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堅守學術道德、嚴謹治學,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等精神。
“品行端正”主要是指候選人應具備優良的科學道德與學風,良好的行為品德和端正的工作、生活作風。
來源: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